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文化名人读书求学自述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湖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我国上自晚清,下迄新中国时期,各类名人从启蒙教育至中学、大学、留学等阶段求学生活的自述文章。分别为“百年树人蒙求始——我的启蒙教育”“漫读诗书长精神——我的中学时代”“开阔眼界书千卷——我的大学生活”“异乡一盏读书灯——我的留学经历”“秋水文章大自在——我的治学经验”,文章抒发了中国热血青年的使命感和强国梦。从中可一窥中国热血青年如何在求知路上牢记时代之使命,心怀强国之梦,乐于思考,勇于创新,敢于拼搏,为天下兴亡而奋起,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对当代青少年极具启示性。
目录
壹 百年树人蒙求始——我的启蒙教育
九年的家乡教育 胡适
我幼时求学的经过 陈衡哲
童年追想曲 马思聪
我的国文启蒙 余光中
漫谈学艺经过(节选) 吴祖光
书塾与学堂——自传之三 郁达夫
我的学生时代(节选) 苏雪林
贰 漫读诗书长精神——我的中学时代
我的中学生时代 夏丐尊
我的中学生时代及其后 茅盾
雕虫话沧桑(节选) 周尧
怀念我的老师 苏步青
在北师大附中八十周年校庆
集会上的讲话(节选) 钱学森
叁 开阔眼界书千卷——我的大学生活
清华学风和我 王造时
我的大学生涯 冰心
严格——北洋的学风 魏寿昆
学习和研究生活回忆(节选) 陈景润
青年时期求师治学记 蔡尚思
谈往事,忆师友 张锡钧
肆 异乡一盏读书灯——我的留学经历
留英记(节选) 费孝通
哈佛大学 林语堂
我学习音乐的经过 冼星海
雕塑艺术生活漫忆(节选) 刘开渠
望尽天涯路——记我的艺术生涯 吴冠中
学算四十年 陈省身
伍 秋水文章大自在——我的治学经验
谈研究历史 吴 晗
在困境中更要发奋求进 华罗庚
我学国文的经验 周作人
我的工读生涯 萧乾
求学与就业 毛彦文
陆 枕畔好书伴我眠——我的自学小史
我的自学小史(节选) 梁漱溟
漫谈自学经验及其他(节选) 胡绳
我读一本小书 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沈从文
读书的回忆 陈从周
谈谈我的一些读书经验 陈垣
写与读 老舍
一点青灯伴读书 严北溟
序言
二〇二一年是中国共产
党成立一百周年,也是习
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
学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
表五周年。自二〇一六年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发
表以来,湖南哲学社会科
学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
条例》正式实施,湖南省
社会科学普及主题活动周
连续成功举办,“湖湘大学
堂”等社科普及品牌日益形
成,多批次省级社科普及
基地建成并授牌,社科普
及进基层特色活动深入开
展,省优秀社科普及读物
推荐与资助出版反响良好
,社科普及志愿者队伍不
断壮大,我省社科普及工
作踏“春”而来、循“春”而动
、迎“春”绽放,在提升公众
社会科学文化素质、推动
湖南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
了积极的作用。
“十四五”征程全面开启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
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
格局对社科普及工作提出
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一方
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
要日益增长,对精神文化
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与期
待,迫切需要坚持以人民
为中心的理念,切实做到“
以精品奉献人民”,推动社
科普及工作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面对社会思想
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
、主流和非主流并存、社
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
,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
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
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
思想基础,迫切需要社科
普及工作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这个背景之下,亟需
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自觉
担负起历史使命和时代责
任,充分运用“社会科学普
及+”思维,创新社会科学
普及形式,在丰富人民群
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
对人民群众进行科学的教
育、引导和疏导,培育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高人民群众的人文社
科素养。
基于新形势、新任务、
新要求,湖南省社会科学
界联合会、湖南省社会科
学普及宣传活动组委会办
公室贯彻落实《湖南省社
会科学普及条例》,不断
深化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
读物出版资助工作,面向
在湘工作的社会科学理论
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征集
未公开出版的社会科学普
及优秀作品,对获得立项
的优秀作品进行资助出版
。其目的就是激发广大社
会科学工作者的创作热情
,推出更多更好的优秀社
会科学普及作品,把“大道
理”变成“小故事”,把学术
语言转化成群众语言,把“
普通话”和“地方话”结合起
来,真正让党的理论政策
鲜活起来,让社会科学知
识生动起来,让社会科学
普及工作“成风化人、凝心
聚力”,为大勾实施“三高四
新”战略,奋力建设现代化
新湖南凝聚强大的正能量
导语
《文化名人读书求学自述》通过六个章节的内容,可以一窥中国热血青年如何在求知路上牢记时代之使命,心怀强国之梦,乐于思考,勇于创新,敢于拼搏,为天下兴亡而奋起,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对当代青少年极具启示性。
精彩页
我生在光绪十七年十一月十七日(一八九一年十二月十七日),那时候我家寄住在上海大东门外。
我生后两个月,我父亲被台湾巡抚邵友濂调往台湾,江苏巡抚奏请免调,没有效果。我父亲于十八年(一八九二)!月底到台湾,我母亲和我搬到川沙住了一年。十九年(一八九三)二月二十六日我们一家(我母,四叔介如,二哥嗣柜,三哥嗣桎)也从上海到台湾。我们在台南住了十个月。十九年五月,我父亲做台东直隶州知州,兼统镇海后军备营。台东是新设白州,一切草创,故我父不能带家眷去。到十九年底,我们才到台东。我们在台东住了整一年。
甲午(一八九四)中日战事开始,台湾也在备战的区域,恰好介如四叔来台湾,我父亲便托他把家眷送回徽州故乡,只留二哥嗣柜跟着他在台东。我们于乙未年(一八九五)正月离开台湾,二月初十日从上海起程回绩溪故乡。
那年四月,中日和议成,把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湾绅民反对割台,要求巡抚唐景崧坚守。唐景崧请西洋各国出来干涉,各国不允。台人公请唐为台湾民主国大总统,帮办军务刘永福为主军大总统。我父亲在台东办后山的防务,电报已不通,饷源已断绝。那时他已得脚气病,左脚已不能行动。他守到闰五月初三日,始离开后山。到安平时,刘永福苦苦留他帮忙,不肯放行。到六月廿五日,他双脚都不能动了,刘永福始放他行。六月廿八日到厦门,手足俱不能动了。七月初三日他死在厦门,成为东亚第一个民主国的第一个牺牲者!
这时候我只有三岁零八个月,我仿佛记得我父死信到家时,我母亲正在家中老屋的前堂,她坐在房门口的椅子上。她听见读信人读到我父亲的死信,身子往后一倒,连椅子倒在房门槛上。东边房门口坐的珍伯母也放声大哭起来,一时满屋都是哭声,我只觉得天地都翻覆了!我只仿佛记得这一点慎惨的情状,其余都不记得了。
我父亲死时,我母亲只有二十三岁。我父初娶冯氏,结婚不久便遭太平天国之乱,同洽二年(一八六三)死在兵乱里。次娶曹氏,生了三个儿子,三个女儿,死于光绪四年(一八七八)。我父亲因家贫,又有志远游,故久不续娶。到光绪十五年(一八八九),他在江苏候补,生活稍稍安定,他才续娶我的母亲。我母亲结婚后三夭,我的大哥嗣稼也娶亲了。那时我的大姊已出嫁生了儿子。大姊比我母亲大七岁。大哥比她大两岁。二姊是从小抱给人家的。三姊比我母亲小三岁,二哥、三哥(孪生的)比她小四岁。这样一个家庭里忽然来了一个十七岁的后母,她的地位自然十分困难,她的生活自然免不了苦痛。、
结婚后不久,我父亲把她接到了上海同住。她脱离了大家庭的痛苦,我父又很爱她,每日在百忙中教她认字读书,这几年的生活是很快乐的。我小时也很得我父亲钟爱,不满三岁时,他就把教我母亲的红纸方字教我认。父亲做教师,母亲便在旁做助教。我认的是生字,她便借此温她的熟字。他太忙时,她就是代理教师。我们离开台湾时,她认得了近干字,我也认得了七百多字。这些方字都是我父亲亲手写的楷字,我母亲终身保存着,因为这些方块红笺上都是我们三个人的最神圣的团居生活的纪念。
我母亲二十三岁就做了寡妇,从此以后,又过了二十三年。这二十三年的生活真是十分苦痛的生活,只因为还有我这一点骨血,她含辛茹苦,把全副希望寄托在我的渺茫不可知的将来,这一点希望居然使她挣扎着活了二十三年。
我父亲在临死之前两个多月,写了几张遗嘱,我母亲和四个儿子每人备有一张,每张只有几句话。给我母亲的遗嘱上说糜儿(我的名字叫嗣糜,糜字音门)天资颇聪明,应该令他读书。给我的遗嘱也教我努力读书上进。这寥寥几句话在我的一生很有重大的影响。我十一岁的时候,二哥和三哥都在家。有一天我母亲问他们道:“糜今年十一岁了。你老子叫他念书。你们看看他念书念得出吗?”二哥不曾开口,三哥冷笑道:“哼,念书!”二哥始终没有说什么。我母亲忍气坐了一会,回到了房里才敢掉眼泪。她不敢得罪他们,因为一家的财政权全在二哥的手里,我若出门求学是要靠他供给学费的。所以她只能掉眼泪,终年不敢哭。
但父亲的遗嘱究竟是父亲的遗嘱,我是应该念书的。况且我小时候很聪明,四乡的人都知道三先生的小儿子是能够念书的。所以隔了两年,三哥往I-海医肺病.我就跟他出门求学了。
P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3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