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资本论的读法(资本及其创造的现代世界)(精)
分类
作者 杨照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马克思为什么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及其思想一百多年间历经了无数的被误读、神化、扁平化甚至滥用,本书通过整合《资本论》三卷内容,从经济学、社会学和文化理论三个维度来为《资本论》和马克思祛魅,还原一个丰富而立体的马克思——既是为人所知的革命家,更是严谨深刻的哲学家。作者同时毫不掩饰地点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出现的矛盾与未解决的问题,而只有看见和参与这一哲学层面的思考,才能真正明白《资本论》从来不是神话,不是口号,而是方法。
《资本论》伟大,但为什么难懂?马克思曾计划将其写成工人都能读得懂的书,不过那是对于过往的历史读者而言。于当下读者,时空的剧变产生了理解的隔阂,但本书用兼具理性的逻辑和朴实的语言,铺出一条在当代生活与现象中理解和探究《资本论》关键概念与洞见的路,它充满了实际问题:我能否决定工作多久?职业真的无贵贱?这条路不止是为对马克思思想感兴趣或有理解基础的人而造,更是为所有生活在当代社会的每个普通人铺设的。
作者简介
杨照,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东亚史硕士,曾为哈佛大学史学博士候选人,研究专长为中国古代思想史、社会人类学。杨照现任诚品讲堂和敏隆讲堂讲师,他的创作包括文学、历史、经典著作导读等多个领域,代表作有《故事照亮未来》《我想遇见你的人生》《迷路的诗》《想乐》《永远的少年》《马尔克斯与他的百年孤独》《寻路青春》《推理之门由此进》《呼吸》等。
目录
引言 “教条”之外,如何认知马克思与《资本论》?
第一章 导论
1.读懂马克思,从第三个版本的《资本论》开始
2.回到19世纪:黑格尔辩证法正当时
3.辩证法与异化:人本来应该是上帝的主宰?
第二章 从经济理论开始,认识马克思的思想与动机
1.资本主义时期的出现:劳动者、工厂、货币的异化
2.重新认识使用价值:物品和你的关系,是价格决定的吗?
3.被价格左右的欲望
4.资本的来历和基本运作方式
5.马克思的灵魂拷问:你是作为目的还是手段而存在?
6.投资所得和劳动所得,根源上有区别吗?
7.被扭曲的价格,被创造的需求
8.财富分配的公平与正义
9.人如何沦为劳工:被降级的工作成果
10.当批量生产代替量身定做,后果有多严重?
11.失乐园的悲剧:交易的目的和手段,是如何颠倒的?
12.剩余价值的来源:G1=W,W=G2,为什么G1<G2?
13.卖不出去的0.7部手机:资本对生产的改造,导致了多大浪费?
14.马克思理论的后继者对《资本论》的补充
15.剥削与操控:如何辨别马克思主义的观念?
16.老板与劳动者的阶级差异,是必然的吗?
17.19世纪的欧洲:帝国的诞生,学问的分野
18.追求科学的经济学是否有其内在偏见?
19.马克思的经济学与市场经济学的不同前提
20.卖时间的劳动者:为什么我们无法决定自己每天工作多久?
21.老板的地位比员工高吗?员工之间是竞争关系吗?
22.资本的历史:钱是如何变成资本的?
23.利息的“必然”存在:钱存在抽屉里,何时变成了蠢事?
24.资本与债务:无法实现的承诺
25.货币:我们与国家间的债务关系
26.泡沫经济: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怎么发生的?
27.2008年金融危机:为了保住美元地位,中国做了什么?
28.马克思的预言为何没有实现(一):对人的研究不是“科学”
29.马克思的预言为何没有实现(二):非资本主义国家揭竿而起,资本主义国家调整行动
30.马克思的预言为何没有实现(三):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仍在扩张的资本主义
31.马克思的预言为何没有实现(四):劳动者被弱化的“被剥夺感”与资本家的无偿占用
32.马克思的预言为何没有实现(五):资本家无偿占用的类别
33.马克思的预言为何没有实现(六):我的专利,只值一笔工钱吗?
第三章 马克思的社会理论与历史观
1.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不是一种空想
2.资本主义是经济系统,共产主义是社会系统
3.都是劳动者,你为什么不支持罢工?
4.面对罢工,你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还是劳动者的角度?
5.如何认识工业化的社会:社会学的诞生
6.抛弃人名与事件,从社会的角度重新认识历史
7.混乱中的清醒者:“社会学之父”孔德眼中的社会
8.研究社会就像研究一只猫:孔德的“三阶段论”和“社会静态学”
9.孔德的雄心:所有学科,都应该隶属于社会学
10.马克思与孔德的分道扬镳:资本主义是社会的终极形态吗?
11.一个德意志人的观察: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漏洞
12.“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意味着失去自由吗?
13.马克思的雄心:完成资本主义社会的“哥白尼革命”
14.《资本论》的副标题有什么含义?
15.“职业无贵贱”,只是说说而已
16.资产阶级专政:为什么要刻意地抹杀阶级意识?
17.无产阶级专政(一):我的报酬是友谊,我的报酬是学问
18.无产阶级专政(二):马克思的历史哲学跟真实的历史是同一回事吗?
第四章 马克思的人道探索与哲学关怀
1.《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什么第一章叫《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2.投射论与反转论:为什么我们创造了上帝,却成了上帝的奴仆?
3.马克思的宗教批判:上帝虽死,但宗教不在了吗?
4.资本主义培养了新的“人民鸦片”
5.马克思的复杂论理,要从康德的三大批判说起
6.部分与整体:重商主义和庸俗经济学的谬误
7.稀有性的消失:资本家和地主的特权,不是必然的
第五章 马克思的文化理论
1.“意底牢结”:“意识形态”是一套画地为牢的系统?
2.从词义开始,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3.当理论作用于现实:马克思文化理论与新马的发展
4.马克思所说的是“真实意识”,还是另一套“虚假意识”?
5.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重农主义是怎么兴起又落寞的?
6.“资本的宗教”下的我们,如何找到符合自己利益的意识?
7.新马克思主义:困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们,能做什么?
8.伪造的“和谐”:资本主义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
9.面对100年后的市场经济学,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过时了吗?
结语 莫忘马克思:《资本论》,为弱势者写的辩护书
序言
“教条”之外,如何认知
马克思与《资本论》?
那个年代的台湾社会,
马克思是“大毒草”
我出生、成长在一个将
马克思和《资本论》视为“
大毒草”,绝对不许碰、不
能读的台湾社会。比我年长
一代抱持着左翼想法或左翼
信仰的知识分子,曾经还能
偷偷地组织读书会,去读马
克思、恩格斯写的《共产党
宣言》,如果有可能的话,
读《资本论》。
可是我比他们大概晚生
20年,也就意味着当时在台
湾整肃思想与管制言论的“
警备总部”多了20年的时间
,可以没收当时在台湾市面
上所有与马克思和《资本论
》以及共产主义有关系的书
,并且已经基本上把暗夜当
中偷偷聚会的这些左翼团体
都一网打尽了。
我知道马克思,听说过
《资本论》,但是我的知识
主要是来自学校系统里的一
门“三民主义课”,课本告诉
我们,马克思与共产主义多
么荒谬,多么错误。在那样
的环境下,我们连做梦都不
敢想,有朝一日可以读到《
资本论》的原文版本。
阅读“禁忌书籍”的个人
经验
幸运的是,因为我从小
喜欢逛书店,长大以后,我
也喜欢到图书馆借书,之后
又刚好遇到了台湾的图书馆
正在陆陆续续开架化,以前
到图书馆借书只能查书卡,
后来变成可以到书库里自己
选书,所以我就养成了到图
书馆书架去游逛的习惯,和
逛书店很接近。
大学二年级,我到台大
法学院去修日文课,顺便也
就去逛了台大法学院的图书
馆,一路逛到了书库的地下
室。那是一个从楼梯走下去
时,远远就可以闻得到灰尘
气味的地方,像是一个没有
人去过也没有人会去的地方

但既然是图书馆,既然
有书架,我就充满了好奇心
。我鼓起勇气,找到了开关
,把电灯打开,走过一排一
排的书架,突然浑身之间起
了鸡皮疙瘩。我意识到自己
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方:那
里收藏的是几十年来没有编
目的书,不是因为太新所以
来不及编目,而是因为这些
书比台大法学院本身还要更
古老。
那是台湾日据时代留下
的藏书,那时没有台大法学
院,只有一个日本人设立的
“台北法商学校”。换句话说
,这批书自从1945年之后
,30多年间被丢在那里,无
人闻问。我在那个布满灰尘
的地下书库耗费了很多美好
的时光,还好那个时候我没
有气喘的毛病,整个下午吸
着沉积几十年的灰尘都不会
有影响。
那里面最多的当然是日
文书,其次因为日本和德国
在当时的联盟关系,也有很
多德文书。我在那里先找到
了一套日共大左派思想家河
上肇(1879—1946)所写
的《自叙传》,5册一套。
河上肇的名字我听过,我知
道他出版过一本非常有影响
力、对共产主义在日本的发
展有仅次于《共产党宣言》
的重要地位的书,就是《贫
穷物语》(又译《贫乏物语
》)。
我没有找到《贫穷物语
》,但是在那里竟然能看到
河上肇的书,这已经够让我
兴奋了。我一定要读《自叙
传》,可是我不可能在地下
书库里读完这厚厚的一套5
册书,所以我就决心冒险一
试。那本书没有法学院图书
馆的编目,是原来日据时代
留下的书,所以每一次去法
学院,我就刻意认一下在图
书馆柜台的馆员,每出现一
个没见过的,我就把河上肇
的《自叙传》跟我的借书证
递上。如果馆员告诉我这个
书不能外借,我就摸摸鼻子
,把书摆回书架上。
当我试到第4次时,真的
就碰到一个搞不清楚状况的
馆员。他只注意到这套书后
面没有贴借书的到期单,就
从抽屉里拿了一张到期单贴
上去,在我的借书证上抄了
日据时代的旧编码,就让我
把书带出来了。
这个经验让我更加喜欢
待在法学院图书馆的地下书
库,每一次进去总感觉我应
该会挖到宝,那种兴奋和期
待,这么多年之后仍然历历
在心。
过了一阵子,反复走过
书架好几趟,我早已经猜测
“应该在那里”的书真的就在
某一个底层的书架现身了,
那就是日本岩波文库版分成
上中下三册的日译本《资本
论》。这次我不能再用原来
的方式借书了,毕竟书上印
着谁都看得懂的“资本论”三
个汉字,再怎么搞不清楚状
况的馆员也一定会竖起敏感
的政治天线。
而且《资本论》我不只
想看,还想要收藏,那怎么
办呢?只有一个方式,那就
是用图书馆的自助影印机,
一页一页地影印下来。那一
阵子,我每天下午都耗在法
学院图书馆,本来文学院的
课也不去了,成天鬼鬼祟祟
地徘徊在影印机旁,时不时
去印个几张。别人如果要靠
近,我就赶紧离开。
每一次印完之后,我就
把这印好的纸张带回家,小
心地放在衣橱里。早上出门
的时候,从侧面抽出几张,
非常仔细地折成8折大小,
收在书包里,利用等公交车
和乘公交车的时间,一张一
张拿出来读。一到学校,我
就不读了,会把纸张藏好,
非常担心被人发现我在读“
最可怕”的禁书。
什么是“伟大的书籍”?
在热衷于游逛台大法学
院地下书库的同时,我又发
现了另外一个宝库,也是当
时一般大学生很少会进去的
地方,那是台大总图书馆的
参考书区。
这个参考书区里放的书
,都是那种研究
书评(媒体评论)
《资本论》是马克思理
论的集大成之作,他关于哲
学、政治、经济、社会、文
化等等各种问题的思考都汇
聚于此。无论你是否认同马
克思,对于他所开创的思想
范式的了解还是非常有价值
的。《资本论》实在是本大
部头,非专业人士想把它读
下来难度太大,那么,跟随
杨照老师的脚步,来体会资
本论当中的奥妙所在,就是
个非常好的办法了。
——施展(政治学学者)
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的
认识,其实是跟很多后来对
于马克思的诠释以及马克思
主义发展之中不同阶段的成
果,相混淆了。而在本书中
,杨照老师要给我们做的就
是试图去看到马克思原来到
底在讲什么。但我们并不是
要做原教旨主义者,坚持只
去读马克思的原意,书中也
同样会讲到马克思的合作者
恩格斯以及此后的研究者们
不断发扬出的内容,了解它
们产生的背景以及价值是非
常有意义的。
——梁文道(作家,媒体
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3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