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综合国内外前人的研究,爬梳史料,系统论述缅泰两国现代化与稻米生产的关系,将缅甸、泰国的水稻种植、生产、加工和贸易作为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聚焦缅泰两国稻米产业发展历程,并以此透视两国特殊的现代化进程以及稻米产业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的影响,从中观和微观层面深入探究缅泰两国近代以来农业发展和国家现代化进程,考察缅泰稻米产业240余年的动态历史进程。本书将缅泰稻米置于全球化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尽可能地还原历史面貌,绘制出一幅全景式历史画卷,实现对缅泰两国稻米产业的长程式考察,分析各阶段两国稻米产业发展的特点及综合影响,比较缅泰国家现代化阶段性特征的异同。 作者简介 俞家海,男,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暨华南理工大学印度洋岛国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曾担任贵州省六盘水师范学院东南亚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要从事印度边疆史、粮食安全和地缘政治、印度洋区域理论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现在研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课题面上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各1项,在《南亚研究季刊》《印度洋经济体研究》《计算社会学》《文学艺术》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缅泰国家现代化进程 第一节 缅甸国家现代化进程 一、敏同王时期的现代化探索 二、缅甸被殖民的历程与现代化的开启 三、独立初期缅甸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尝试 四、缅甸现代化的停滞与曲折发展 五、缅甸现代化充满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原因分析 六、结语 第二节 泰国国家现代化进程 一、救亡图存时期的泰国现代化 二、随意性发展阶段的泰国现代化 三、高速发展阶段的泰国现代化 四、调整和复兴阶段的泰国现代化 五、结语 第二章 农业现代化理论探讨 第一节 农业现代化的理论基础——现代化 一、“现代化”词源辨析 二、“现代化”含义的探析 三、马克思主义对“现代化”理论的影响 四、“现代化”理论的历史 第二节 农业现代化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 二、农业现代化历程 三、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与农业 第三章 缅泰稻米产业的发展战略变迁 第一节 缅甸稻米产业的发展战略变迁 一、古代缅甸稻米产业的发展战略 二、近代缅甸稻米产业的发展战略 三、现代缅甸稻米产业的发展战略 第二节 泰国稻米产业的发展战略变迁 一、古代泰国稻米产业的发展战略 二、近代泰国稻米产业的发展战略 三、现代泰国稻米产业的发展战略 第四章 缅泰稻米产业的历史条件与发展 第一节 缅甸稻米产业的历史条件与发展 一、自然地理及经济区划 二、自然资源 三、农业经济区划 四、农业发展布局 五、稻米产业史 第二节 泰国稻米产业的历史条件与发展 一、自然地理及行政与经济区划 二、稻米产业史 第五章 缅泰稻米产业发展对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第一节 稻米产业对东南亚文明进程的影响 第二节 缅甸稻米产业对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一、单一作物制——畸形发展的缅甸经济 二、国家核心区板块发生战略博弈 三、缅甸土地所有制的改变 四、缅甸工人阶级的形成和发展 五、缅甸民族资本与外来资本的发展 第三节 泰国稻米产业对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一、土地国有制的解体与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二、泰国华人资本的产生、发展与形成 三、泰国乡村政治的兴起与发展 第六章 缅泰稻米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节 缅泰稻米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缅甸稻米产业存在的问题 二、泰国稻米产业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中国稻米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水稻概况 二、水稻的作用和地位 三、优质稻米加工技术 第三节 缅泰稻米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一、对提升我国稻米产业竞争力的启示 二、对发展我国稻米产业经济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