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份尸检报告,你该如何分析出死因?
带你来到一个案发现场,你要怎样还原案情?
本书中米夏埃尔·索克斯博士记录了十三起亲历案件,讲述案件的同时也对读者发起了一次次提问,帮我们学习如何像法医那样思考。
从天而降的尸体、在车中被斩首的司机、孤独死去的猎人、来自古代的无头浮尸……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说,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都是死亡。他揭示了这样一个血淋淋的事实:每个人的生命都会在某个时间点终结,以自然或非自然的方式。
欢迎来到验尸台旁,一起思考生命与死亡。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死亡追踪者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德)米夏埃尔·索克斯//洛萨·斯特鲁//维特·艾佐德 |
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给你一份尸检报告,你该如何分析出死因? 带你来到一个案发现场,你要怎样还原案情? 本书中米夏埃尔·索克斯博士记录了十三起亲历案件,讲述案件的同时也对读者发起了一次次提问,帮我们学习如何像法医那样思考。 从天而降的尸体、在车中被斩首的司机、孤独死去的猎人、来自古代的无头浮尸……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说,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都是死亡。他揭示了这样一个血淋淋的事实:每个人的生命都会在某个时间点终结,以自然或非自然的方式。 欢迎来到验尸台旁,一起思考生命与死亡。 作者简介 冯雅静,女,南开大学中文系硕士。曾任图书编辑,后赴德国弗赖堡大学求学。 现定居德国,为自由撰稿人,并从事图书版权及翻译工作。有专著及大量散文、诗歌发表。 目录 序言 已知或未知的事实:幕后第一瞥 后座的骨架 车轮之下 死亡纽扣 赤裸的真相 合二为一的调查 致命的奇迹 罪之火 从天而降的人 死亡隐匿 致命货运 杰西卡案 永久保存 罗莎·卢森堡案 结语:轰动意味着什么? 序言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说, 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都是 死亡。他揭示了这样一个 血淋淋的事实:每个人的 生命都会在某个时间点终 结,以自然或非自然的方 式。相 对于疾病或衰老 导致的自然死亡,我们会 将由外部或人为因素造成 的死亡称为非自然死亡, 如因枪伤或刺伤引起的出 血、由交通事故或头部受 到打击而造成的颅脑外伤 ,以及由毒品或其他物质 引起的中毒等。 如果对自然死亡的原因 存疑,就需要我们法医人 员出场了。这种概率比您 想象的要大得多。我们的 职责就是在暗夜里点亮一 盏明灯,为调查人员和死 者提供帮助。 在德国,平均每年有九 十万人死亡,其中百分之 三属于非自然死亡,这意 味着德国每一百人中就有 三人不是死于疾病或衰老 ,而是死于意外、谋杀或 自杀。这个数字令人不寒 而栗,更可怕的是,因为 没有专业法医人员来确定 死因,许多非自然死亡的 原因都不明确。有些案例 看似自然,实际上却并非 如此。 不幸的是,正如萨宾·吕 克特所言,死者不能说话 。@在盎格鲁一撒克逊人居 住的一些国家以及美国, 死者被埋葬之前都由受过 专门培训并被正式任命的 验尸官和医学检验员进行 尸检。而在德国,专科医 生,包括实验室医师、妇 科医生、骨科医生以及药 理学家甚至全科医生都会 与我们一起进行尸检。医 生几乎无法简单地通过对 尸体表面的检查获知死因 ,例如是否被亲属以强心 苷或其他药物投毒而亡。 甚至一个细微的针孔,如 将空气注入静脉,都可以 轻松骗过经验不足的验尸 官。“死亡确认”通常是死者 生前的家庭医生的工作, 但如果这位医生打开刺眼 的灯光,给死者脱衣,对 死者进行全面检查,仔细 查看伤口,甚至在家人注 视之下寻找是否有勒痕, 就非常容易引起家人的不 满,从而导致失去客户。 同样,察看现场的垃圾桶 ,寻找是否有药瓶或注射 器之类的物品也肯定不会 受到家属的欢迎。然而, 医生一旦签发了自然死亡 证明,通常为时已晚。如 果死者已被安葬,只有在 特殊情况下才允许开棺验 尸;而如果尸体被火化, 再寻找证据已无可能。尸 体在八百到一千摄氏度的 火葬炉中经过一小时焚烧 ,所有痕迹都会被破坏。 火葬后死者只剩一堆骨灰 ,甚至无法通过DNA分析来 确认其身份,更不要说鉴 定是否有毒药或外力的作 用了。 如果像美国那样进行全 面尸检,我们还需要更多 的法医专家。目前德国只 有大约二百五十名训练有 素的法医,和其他医学学 科相比,人数可能是最少 的。 我二十多年来的法医之 路说起来也算稀松平常。 在德国联邦国防军服役时 ,一位同僚偶然告诉我, 如果报名参加当时仍然很 普遍的“医学测试”,会得到 两天假期。这项医学测试 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毕业 会考成绩(所以会考成绩 平庸或较差也没有关系) ,甚至无须等待就可以进 入大学的医学系学习。我 参加并通过了测试,不久 之后便开始研习医学。 当年,我每天晚上参加 学生派对,通常只休息两 三个小时,早上七点便现 身在解剖室。如今想来, 那段经历真是不可思议。 大学期间首先引起我的 兴趣的是解剖学,那时我 正面临抉择,在成为一名 外科医生、病理学家、神 经病学家、精神病学家、 内科医生或心脏病专家之 间摇摆不定。就在大学最 后一个学期,全德毕业统 考之前,我参加了一个法 医学讲座,顿时明白了我 一直在等待什么。一时间 ,所有的线索似乎都汇聚 在这里:一方面,我洞悉 了解剖学和病理学是整个 医学领域的基石;另一方 面,我对心理学方面的兴 趣也被唤醒。没有任何医 生能像法医一样深入探究 人类的心灵。 自我决定学习法医学以 来,至今已近二十年。我 从事法医工作十五年,主 持过约九千五百次验尸, 参加过一万四千多次其他 尸检工作,并在德国北部 各个太平间和火葬场进行 了约三万三千次死因调查 。我是柏林两个法医研究 所——夏里特法医学研究所 和柏林国家法医与社会医 学研究所的所长,这两个 研究所每年进行约两千次 尸检。 但不幸的是,有关法医 的小说、电视剧和电影中 展现的很多场景都是虚构 的,这就是我决定写这本 书的原因。本书的重点是 对法医日常工作的全面介 绍,以及一些不寻常的尸 体案例研究。 在这本书中,我从过往 亲自参与主持的尸检案例 中精选出十三例,以期对 法医的工作方法和技术运 用进行一个系统的介绍。 一些章节将大部分笔墨放 在复杂的案件本身和调查 人员的解疑上,而另一些 章节则详细介绍了“弃尸”或 “自杀行为心态”之类的社会 现象。为了保护死者及其 亲属的隐私,我更改了相 关的人名、日期和地点( 除了轰动一时,成为医学 范例的杰西卡案)。 正如一位退休同事所言 ,我们不能将之称为“解剖 台上的爆炸性案例”,本书 侧重的是人们感兴趣的法 医工作日常。在这种意义 上,本书不会涉及玛丽莲· 梦露那种迷离的死因,也 不存在暗杀约翰·肯尼迪的 阴谋论。相反,我将为您 展示真实的法医日常生活 。 对于有经 导语 法医书也可以畅销吗?这本就是! 席卷德国的法医热潮,荣登《明镜周刊》《图书报告》等多个榜单 德国著名法医兼学者米夏埃尔·索克斯亲口讲述—— 如何还原案情?怎样分析死因?职业法医是如何思考的? 十三桩真实案例,揭秘法医技术最前沿! 精彩页 对于那些喜欢阅读犯罪小说或观看电视剧《犯罪现场》以及美国惊悚片的人来说,尸检工作他们最熟悉不过:在地下室贴满白瓷砖的房间,一个法医在独自工作。每增加一个人只会分散他的注意力。此外,在确认死者身份时,也别指望亲属身边会出现其他陪伴者。那里的灯光总是故意被弄得很柔和,以缓和阴森的氛围,毕竟主管法医也会对死者有所触动。 用来做尸检的钢台通常布置在简陋的大厅中间。死者一直待在那里,直到结案为止。原因显而易见:调查过程中可能会反复出现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可以从尸体上找到答案。但还有第二个原因:即使是最优秀的专业人士也无法一次完成全部的尸检工作,它通常需要三天或三天以上的时间。最后,也不应忘记刻画法医总是精心护理他们的脾脏,这有助于他们应付残酷的日常工作。有些法医长期心情低落,脾气暴躁,认为刑警只想搞乱他们的生活。他们最显著的特征是:总在喃喃自语。而另一些法医则在验尸时听歌剧,以便能将与死亡的相遇转化为与美和崇高的对接,希望他们一丝不苟的工作能得到赞许。 您对法医的印象或许还有:法医是秃头的,在尸体旁边吃面包。女人不允许出现在那里…… 并非所有刑侦作家和编剧都会如此刻意描写,但法医以外的人对尸检室的真实情况的确知之甚少。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是,让你泪流满面的电视剧其实非常不真实,它将最不可能的情况变成了可能。法医英雄们用高科技和千里眼的超能力重演了犯罪现场,并一举锁定罪犯,这并不是法医头上的光环,而是对法医工作蒙昧的曲解。您瞧,全新的科学方法可以在几个小时内被研发出来,而且还有专业论文做依托,这实在令专业法医啼笑皆非。 我要带你去的不是电视剧的世界。法医不是整天身着时尚西装的潮人,也不是总在和迷人的女检察官吃饭。而且我们并不随身携带枪支,也不是形同尸体的无趣隐居者。相反,即使我们天天与死者打交道,仍然兴趣广泛,充满活力。这恰恰是因为我们每天都面对死亡,深知死亡无处不在,便更能体会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在我自己成为一个死亡案例之前,我觉得非常有必要把我们的工作惯例和基本情况介绍给大家。 我在此声明,首要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不是病理学家!在大多数刑侦剧中,我们法医被称为“病理学家”。法医和病理学家所修的专业课程完全不同,其责任范围也不同。 病理学家的职责是临床诊断,并对死者的亲属提出进行尸检的要求。他们处理的是由内部疾病造成的死亡,如糖尿病或晚期癌症。而法医则处理非自然、与疾病无关的死亡,而且不需经亲属的同意就可进行尸检。 P13-1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