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纪德道德三部曲/马振骋译文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法)安德烈·纪德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纪德道德三部曲”收入了一九四七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安德烈·纪德的《窄门》《违背道德的人》《田园交响曲》三部代表性作品。在纪德的这三部作品中,欲望不是跌入陷阱,走进死胡同,就是要用谎言来掩盖。纪德的作品中表现出孤郁的诗人气质、敏锐的洞察力、明净的文笔,让人读了不仅回味隽永,同时他直面人生的勇气也令人钦佩。 作者简介 马振骋,1934年生于上海,法语文学翻译家,首届“傅雷翻译出版奖”得主。先后翻译了圣埃克苏佩里、波伏娃、高乃依、萨巴蒂埃、克洛德·西蒙、纪德、蒙田、杜拉斯、米兰·昆德拉、洛朗·戈伐等法国重要文学家的作品。著有散文集《巴黎,人比香水神秘》《镜子中的洛可可》《我眼中残缺的法兰西》《误读的浪漫:关于艺术家、书籍与巴黎》等。译著《蒙田随笔全集》(全三卷)2009年荣获首届“傅雷翻译出版奖”,并被评为“2009年度十大好书”。 目录 译序 违背道德的人 窄门 田园交响曲 安德烈·纪德年表 序言 纪德和普鲁斯特可以 说是二十世纪法国文坛的 双峰,虽然形态不同,但 各有各的气势。正如纪德 传记作家克洛德·马丁说 的,若要进入普鲁斯特的 世界,只需阅读他的《追 忆似水年华》,若要进入 纪德的世界,不但要阅读 他的三四十部主题各异、 有时还相互抵触的小说、 游记、戏剧、诗歌集、“ 傻剧”,以及篇幅浩繁的 日记,还要读他跟当代文 人、艺术家、朋友、普通 人交换的近二万五千封信 ,且不说至今还封存在都 塞图书馆的八十几本小册 子,从中恐怕也会有新发 现。 纪德悠悠一生过了八 十二年,从一八六九年到 一九五一年,经历两次世 界大战,各国边界重新划 定,强国势力此消彼长, 风俗习惯有了翻天覆地的 变化。纪德对现实生活中 的潮流、趋势、变迁均感 兴趣,宗教、性、政治等 问题在他的作品中都有反 映。他不但是时代的见证 人,也是时代的创造者, 因而被人称为“二十世纪 的歌德”“大写的现代人”。 在“介入文学”这个名词 被人们接受以前,纪德就 毫不犹豫地让自己和作品 介入时代的斗争中,反对 殖民主义和法西斯主义, 谴责极权统治,为同性恋 辩护,主张打破禁锢人性 的清规戒律。然而他立志 要做的是文学家,时刻关 心自己作品的文学性和风 格,认为这高于其他一切 。他在一九二一年十二月 七日的日记中说:“我的 问题不是怎样成功,而是 怎样长存。很久以来,我 只是试图在上诉时赢得官 司。我写作只是让人一读 再读。” 让人一读再读,这是 纪德作为作家的责任感。 如今纪德逝世整整五十年 ,当然已经不是一个“当 代人”,也不再是新一代 青年的精神导师,他的作 品中表现出孤郁的诗人气 质、敏锐的洞察力,明净 的文笔,让人读了不仅留 下隽永的回味,同时也钦 佩他直面人生的勇气。他 的书给他带来许多荣誉, 也给他招来不少詈骂、仇 恨,最终他的全部作品还 被列入梵蒂冈教廷的禁书 目录。纪德是二十世纪第 一位倡导风俗革命、吹响 自由号角、提出不要沉溺 过去奢望未来而要掌握眼 下一时一刻的作家。他还 提醒人们去享受感觉。 纪德出生在一个新教 徒家庭,从小接受严格的 加尔文派教义,灌输了满 脑子的教规禁忌。正是这 些强制性的清规戒律,在 这名文质彬彬的青年心里 产生了适得其反的结果, 他要打破清教徒的桎梏, 在作品和行为中大胆表现 真正的自我。 克洛德·马丁在纪德传 记中提出三方面对纪德的 影响:歌德、王尔德和北 部非洲。他从歌德的作品 中认识到要敢于向人生索 取它提出的美好感觉,把 幸福看作一种必须履行的 天职。他追随王尔德《格 雷的肖像》中包含的异教 徒的自然主义,这成了他 少年时接受的虔诚的解药 。最后是在北非,特别是 在他喜爱的阿尔及利亚, 大自然唤醒了他心中潜伏 着的被压抑的本性。他不 接受什么心理学家、精神 分析专家转弯抹角的解释 ,而是直截了当地提出同 性恋也是一种自然性格。 不过在纪德的作品中 ,欲望不是跌人陷阱,走 进死胡同,就是要用谎言 来掩盖。《违背道德的人 》中的玛塞琳在米歇尔自 我标榜的新生活拖累下, 既得不到爱情,也成不了 母亲,在怨恨中撒手人寰 。在纪德所处的后尼采时 代,神与普遍观念已经消 失,人在寻求新价值,指 导自己的行为,既误解了 别人,也误解了自己,无 法掌握彼此的欲望,对人 生形成一种滥用与糟蹋。 《窄门》中的阿丽莎,追 求圣洁超过追求情爱,屡 次违心拒绝表弟杰罗姆的 求婚。她要保持童贞,把 爱献给上帝,盼望在主的 面前跟表弟永久结合,最 终孤独死去时才感悟到自 己生存的虚伪性。《田园 交响曲》中的牧师,起初 好心地收养了一名无家可 归的盲女。尽管妻子屡次 暗示他要提防自己的爱心 与爱德,但这种感情最后 还是转变成了爱情。牧师 培养塑造吉特吕德,慢慢 有了自己的企图。可是当 吉特吕德一旦眼疾治愈, 发现了牧师的虚伪,不但 向她隐瞒他们的爱情造成 的痛苦,也让她错失了获 得幸福的机会。她想的是 她看不到的那个人,她看 到的却不是她想的那个人 ;为了内心的平静,她不 得不让自己脱离这个世界 。 在这三部以道德为题 材的小说中,有一个共同 点,即书中的女性均处于 新旧观念的旋涡中,年纪 轻轻又都香消玉殒了。纪 德只是到了一九三〇年发 表的《罗贝尔》中——这 与《女人学校》、《吉纳 维也芙》组成另一个三部 曲——才让女主角吉纳维 也芙决定在由男人决定一 切的社会中摆脱樊笼的束 缚,找寻自己的道路,不 但要求性爱的自由,还要 求有养育非婚子女的权利 。 又过了三十多年,在 一九六八年法国掀起了震 动全国的“五月风暴”,在 那次运动中,青年提出: 我们要做自己身体的主人 。而他们中间只有少数人 依然记得,他们的先驱是 安德烈·纪德。 一切有益的话,都是 种子,撒播在人的心田里 ,总有一天会破土发芽— —《如果种子不死》,这 也是纪德的一部自传的书 名。 马振骋 导语 纪德的作品中表现出了孤郁的诗人气质、敏锐的洞察力,明净的文笔,让人读了不仅留下隽永的回味,同时也钦佩他直面人生的勇气。 在这三部以道德为题材的小说中,有一个共同点,即书中的女性均处于新旧观念的旋涡中,年纪轻轻又都香消玉殒了。 精彩页 第一部分 第一章 亲爱的朋友,我早知道你们忠诚可靠。我一召唤你们就赶来了,我对你们也会这样做的。毕竟你们已有三年没有见到我了。你们的友谊未因离别而淡薄,但愿也不会因听了我要对你们说的故事而受损。因为,我突然召唤你们,要你们长途跋涉来到我的住地,只是为了我见你们一面,也为了你们可以听我倾诉。我除了要跟你们诉说以外不要求其他支援,因为我到了人生的这个阶段已无力逾越。这不是厌倦。但是我也说不明白。我需要……我对你们直说了吧,我需要说话。懂得追求自由,这不算什么;难的是知道做个自由的人。——请允许我谈一谈自己;我就要向你们叙述我的生活,简单自然,既不自谦,也不自豪,比我自言自语还要简单自然。听我说吧。 据我记得,我们最后一次见面是在昂热郊区的一座乡村小教堂,那里正在举行我的婚礼。宾客不多,到的都是至亲好友,使这场平常的婚礼成了一次激动人心的仪式。我觉得大家都很感动,这也使我自己很感动。从教堂出来,我们聚集在妻子的娘家,吃了一顿没有笑声、没有欢叫声的便宴。然后一辆租车按照习俗把我们带走了,在我们心中提起婚礼必然联想到离别的车站码头。 我很少了解妻子,想来妻子不见得更多了解我——这并不使我难受。我不是出于爱而娶她的,更多是为了抚慰父亲,他临危前担心撇下我一人在世上。我温柔地爱父亲。他病笃时由我照顾,我在这些悲惨时刻一心想给他好好送终。因此我对人生还一无所知,却把自己的一生押了进去。我们在弥留者的床边举行了订婚礼,听不到笑声,但是自有一种庄重的欢欣,因为父亲内心平静多了。我要说的是,虽然我不爱未婚妻,至少也没有爱过其他女人。这在我眼里看来足以保证我们的幸福了。我还不认识自己,却相信向她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她也是一名孤女,跟两个兄弟一起生活。她叫玛塞琳,刚满二十岁。我比她大四岁。 我说我不怎么爱她——至少我对她感受不到大家所谓的爱情,不过若是把爱情理解为温情,一种怜悯,还是一种相当大的敬重,那么我是爱她的。她是天主教徒,我是新教徒……但是我相信我不是很虔诚!神父接受我,我接受神父:大家心照不宣,不出岔子而已。 父亲据说是个“无神论者”——至少我猜想如此,但是由于我相信他和我都有一种克服不了的羞涩,从来没有跟他谈起过他的信仰。母亲正襟危坐对我进行的胡格诺①教育,随着她的美好形象从我心中渐渐消失;你们知道我很小就失去了母亲。我还没有想过这种幼年伦理教育对我们有多少指导意义,会在心灵上留下什么样的痕迹。母亲教导我做人准则时严格认真,也培养了我以后在学习中一丝不苟。我丧母时才十五岁;父亲照料我,对我关怀备至,满腔热情教育我。我学会了拉丁语和希腊语;跟他又很快学习希伯来语、梵语,还有波斯语和阿拉伯语。不到二十岁时,我少年气盛,他竟让我参加他的研究工作。他有意对我平等看待,要给我一显身手的机会。《论弗里吉亚人的宗教仪式》是他署名出版的书,实际上是我的作品,只是经他草草审阅一下;他以前还没有得到过这么多的赞扬呢。他喜出望外,而我为这次代人捉刀取得成功感到不安。但是从今以后我一举成名了。博古通今的大学者都把我看作同行。今天我对人家给我的所有荣誉只是一笑置之……这样我到了二十五岁,平生见到过的只是古代遗迹或书本,对生活则毫无认识。我有一种工作狂热。我爱的朋友不多(其中包括你们),但是看重友谊更多于看重友人,我对他们坦诚相见,但这是表示光明磊落的需要;我珍视自己心中的高尚情操。那时我既不了解朋友,也不了解自己。然而没有一刻想过我可以过另一种不同的生活,大家可以不同地生活。 父亲和我有一些简单的东西就足够了,我们两人花费都很少,以致我到了二十五岁还不知道我们相当富裕。我原以为,然而并不多想,我们家庭生计仅够糊口,我随着父亲日久也养成了节俭的习惯,当我获悉我们的家产远远不止这些时几乎局促不安了。我对这类事从不放在心上,甚至父亲故世后也不清楚,虽然我还是他唯一的继承人,这一切只是在订立婚约时才对我的财富有更多了解,同时也发现玛塞琳几乎没有给我带来一点嫁妆。 还有另一件事我不知道,可能还更重要,那就是我体质很弱。既然从未对体质进行过考验又如何能够知道呢?我经常伤风感冒,治疗时不当一回事。我过的生活太平静了,既使我衰弱,也使我得到调养。而玛塞琳恰恰相反,她看起来身体健壮——她比我健康,这点我们不久就会知道的。 P10-1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