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帖》,晋王羲之草书,据史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好王羲之书,以宫中金帛广收天下王羲之书,并有诸遂良为其识别真伪,世传:“勅”字本便为诸审定本,为直接从王羲之真迹中摹刻而成,故最为逼真,又称馆本。
《书谱》为唐孙过庭于垂拱三年(687)40岁时写下的重要作品,是一部文书俱精,为后世所重的名著。孙过庭在其《书谱》中十分精辟地分析了草书与楷书的特点,楷书以点画为形质,虽笔断而意连,为无形之使转,草书以使转为形质,虽笔意相连属其盘行于实,为有形之使转,也贵于使转中见点画,他在自己的书作中大量的运用了抑扬顿挫的笔法,似合还离,似离犹合,通篇血脉流注,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