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首先概述了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及聚乳酸的发展历程,然后简要介绍了聚乳酸的合成及生产方法,并从热性能、化学性质、力学性能、流变性能、降解与稳定性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聚乳酸的各项性能特点,介绍了聚乳酸的注塑及3D打印等成型加工技术、改性及应用,最后还为读者提供了聚乳酸的环境评估和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国际标准清单。本书全面介绍了聚乳酸的各项性能特点及相关的产品特性,有助于研究人员在进行相关产品的研发前全面了解该聚合物的基本信息。 本书适于高分子材料相关专业的师生,从事聚乳酸产品开发、生产的科研人员及企业的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第1章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和聚乳酸概述 1.1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概述 1.2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和聚乳酸的市场潜力 1.3 聚乳酸的一般性质及应用 1.3.1 家用聚乳酸 1.3.2 生物医用聚乳酸及其共聚物 1.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聚乳酸的合成与生产 2.1 简介 2.2 乳酸的生产 2.3 丙交酯和聚乳酸的生产 2.3.1 丙交酯生产技术回顾 2.3.2 丙交酯的聚合 2.3.3 丙交酯共聚物 2.3.4 质量控制 2.3.5 聚乳酸中残留丙交酯的测定(NatureWorks L.L.C.,2010b) 2.3.6 聚乳酸中D-乳酸含量的测定(NatureWorks L.L.C.,2010a) 2.4 聚乳酸聚合反应的催化剂 2.4.1 直接缩聚路线 2.4.2 开环聚合路线 2.5 结论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第3章 聚乳酸的热性能 3.1 简介 3.2 聚乳酸的热转变和结晶 3.2.1 结晶温度对晶型的影响 3.2.2 成核剂对聚乳酸结晶的影响 3.3 热分解 3.4 聚乳酸的热容、热导率和压力-体积-温度关系 3.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4章 聚乳酸的化学性质 4.1 简介 4.2 聚乳酸的立构化学 4.3 聚乳酸分析技术 4.3.1 核磁共振波谱 4.3.2 红外光谱学 4.4 聚乳酸的溶解度和阻隔性能 4.4.1 聚乳酸的溶解度 4.4.2 聚乳酸的渗透性 4.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5章 聚乳酸的力学性能 5.1 简介 5.2 聚乳酸的结晶度和分子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5.3 改性剂/增塑剂对聚乳酸的影响 5.4 聚乳酸共混物 5.5 聚乳酸与可降解或部分可降解聚合物的共混物 5.5.1 聚乳酸和聚羟基脂肪酸酯的混合物 5.5.2 聚乳酸与不可降解聚合物的混合物 5.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6章 聚乳酸的流变性能 6.1 简介 6.2 聚乳酸的流变性能 6.3 分子量的影响 6.4 支化的影响 6.5 拉伸黏度 6.6 聚乳酸的溶液黏度 6.7 聚合物共混物的流变性能 6.7.1 聚乳酸/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共混物 6.7.2 与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共混物 6.7.3 聚乳酸/聚苯乙烯共混物 6.8 结论 参考文献 第7章 聚乳酸的降解与稳定性 7.1 简介 7.2 影响聚乳酸降解的因素 7.3 聚乳酸的水解和酶促降解 7.4 聚乳酸的环境降解 7.5 聚乳酸的热降解 7.6 聚乳酸的阻燃性 7.7 结论 参考文献 第8章 聚乳酸的添加剂和加工助剂 8.1 聚乳酸在加工和应用中的局限性 8.2 聚乳酸的增韧 8.3 提高热变形温度和耐热性 8.3.1 添加成核剂 8.3.2 聚乳酸与耐热性聚合物共混 8.3.3 与纳米天然纤维共混的聚乳酸复合材料 8.4 流动增强、熔体强度、快速成型时间 8.4.1 交联剂 8.4.2 扩链剂 8.4.3 与其他聚合物共混 8.4.4 增塑剂 8.5 特殊添加剂:抗静电剂、冲击改性剂、纤维增容剂/偶联剂 8.5.1 抗静电剂 8.5.2 冲击改性剂 8.5.3 纤维增容剂/偶联剂 8.6 结论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第9章 聚乳酸的成型加工工艺 9.1 挤出 9.2 吹塑 9.3 注塑 9.4 热成型 9.5 先进技术:3D打印、电子束辐照 9.5.1 3D打印 9.5.2 电子束辐照 9.6 聚乳酸及其复合材料的回收方法和可持续性 9.7 结论 参考文献 第10章 聚乳酸的注射成型和3D打印 10.1 简介 10.2 聚乳酸的注射成型 10.2.1 干燥 10.2.2 存储 10.2.3 清洗 10.2.4 常规注塑设置 10.3 注射成型聚乳酸与其他聚合物的对比 10.4 聚乳酸的3D打印 10.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11章 聚乳酸的应用 11.1 简介 11.2 家用聚乳酸 11.3 聚乳酸在3D打印、工程和农业中的应用 11.4 聚乳酸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11.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12章 聚乳酸的环境评估和国际标准 12.1 简介 12.2 聚乳酸的生态概况及与其他材料的对比 12.3 聚乳酸食品包装的环境概况和全球变暖潜能 12.4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国际标准清单 12.5 结论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