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在古代上厕所居然是一件危险的事? 在上古时代,厕所很简陋,就是露天挖一个大坑,人在坑边上如厕。后来,人们在粪坑上面搭建了小屋,估计是怕露天风大把人吹进粪坑。那时候上厕所的确是一件危险的事,如果不小心掉进坑里,不摔死也会被淹死。你别笑,历史上还真有这样的事…… 古代的情人节居然不是七夕? 古代的七夕节,仅限于未婚女性过节,未婚女子可以穿漂亮衣服,和小姐妹们聚会,互相切磋幸红技巧,聚餐玩耍。所以,七夕并不是古代的情人节,而更像古代的“妇女节”或者说是“女光棍节”。 古人怎么度过炎炎夏日? 古人使用风扇时,会把风扇放在水池后面,或者在风扇前摆两盆冰块,这样送出来的风就堤凉的,这种风扇已经具备了空调的功能。还有的人会在风扇前摆很多盆鲜花,这样吹出来的风都是香的。 …… 作者翻阅大量参考书,确保每一个脑洞大开的问题背后,都有可靠的史料支撑;同时充分发挥东北人的幽默天赋,把每一个问题都写成一个段子,让你一边捧腹大笑,一边观察真实的古人生活细节。 翻开本书,满足你对古人日常生活的全部好奇! 作者简介 “讲历史的王老师”,本名王磊,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为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历史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他发现学生们对古人的日常生活很感兴趣,但平时的历史教学很少涉及这方面内容,于是思考用什么样的方式能更好地传播这些知识。 从2018年5月起,他以“讲历史的王老师”为名,在抖音APP上专门介绍有关古代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历史知识,涉及衣食住行、恋爱婚姻、风俗娱乐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脑洞大开的问题,干货十足的知识点,再加上王老师作为东北人所特有的幽默讲解,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跟完。 目录 序 01 古代穿越指南 生活篇:古人没厕纸,怎么上厕所 02 古代的厕所长什么样子 03 古人上厕所用什么 04 古代女子那几天怎么办 05 古代的床长什么样子 06 古人的住宅面积有多大 07 古人见面为什么要跪拜 08 古人冬天如何取暖 09 古人夏天如何降温 10 古人夏天如何驱蚊 11 古人如何生火 12 古人用什么化妆品 13 古人用什么洗头发 14 古代男子有哪些发型 15 古人刷牙吗 16 古人养宠物吗 17 古人最爱什么体育运动 18 古人能活多少岁 饮食篇:古人喝酒,为什么那么能喝 19 古人一天吃几顿饭 20 古代的“炊饼”是什么饼 21 古人经常吃牛肉吗 22 古人吃哪些蔬菜 23 古人什么时候开始吃炒菜 24 古人用什么餐具 25 古人吃火锅吗 26 古人什么时候开始吃辣椒 27 古人怎么喝茶 28 古人为什么那么能喝 文化篇:古人说话,也用文言文吗 29 古人说话也用文言文吗 30 古人能听懂我们说话吗 31 中国方言的历史起源 32 古人如何取名字 33 古代皇帝有哪些称号 34 古人如何计算年份 35 元旦与阴历、阳历的起源 36 古人如何看时间 37 中秋节 与月饼的起源 38 “七尺男儿”到底多高 39 “学富五车”到底有多厉害 40 古代如何审案 41 古代犯人流放到哪里 情感篇:古人谈恋爱,不在七夕节 42 中国古代的情人节 是哪一天 43 古代的光棍多吗 44 古人如何解决“剩女”问题 45 古代结婚难吗 46 古代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 47 古代的婚姻制度(上) 48 古代的婚姻制度(下) 49 古代的嫡庶差距大吗 50 古人如何离婚 51 古人为何瞧不上绿色 社会篇:古人工作,什么行业最赚钱 52 古代的“钱”长什么样子 53 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 54 古人花银子如何找零 55 古代下顿馆子多少钱 56 古人如何“存”钱 57 古人一年要交多少税 58 古代哪个行业最赚钱 59 古代官员的工资高吗 60 古人有夜生活吗 61 古人的假期有多少 62 古人如何寄信 63 古人如何运输“加急快递” 64 古人出行如何认路 65 古人上学要花多少钱 66 古人上学累吗 67 古代如何参加科举考试 68 古人有身份证吗 69 古代的社会福利机构 70 古代的孤儿院 后记 序言 01 古代穿越指南 本书主要讲述古人的日常生活。鉴于许多朋友离开学 校的历史课多年,可能连中国历史朝代顺序都记不清了, 所以我们先“温故”一下,而后再“知新”。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中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文明,一 朝一代延续下来,犹如地层之堆积。每个朝代都有详细的 历史记载,光是官修正史,就有“二十四史”或“二十五 史”之多。这么多的朝代,该如何来记呢?我们可以根据 朝代特点,将众多朝代整合分成六个大时期,分别是:先 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 清。 第一个时期是先秦。所谓先秦,就是秦统一之前,包 含夏、商、周三朝。夏朝作为一个历史朝代是否真的存在 ,史学界还存在争议。姑且按照其存在来计算,中华文明 史是四千年左右。而我们常说的中华上下五千年,是把夏 朝之前的传说时代和史前的原始社会史都算了进来。但一 般来说,判断文明诞生的重要标准是文字的出现,所以甲 骨文出现后的中国历史才是毫无争议的文明史。甲骨文是 商朝诞生的,算下来已有三千多年。先秦时期是中华文明 的奠基时期,相当于中华文明的襁褓与少儿阶段。 第二个时期是秦汉。秦朝短短二世而亡,之后是汉朝 。汉朝中间有个王莽篡权的插曲,这又把汉朝分为西汉和 东汉,也叫前汉和后汉。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 时期,制定了许多延续千年的制度。这一时期相当于中华 文明的少年时代,朝气蓬勃,荷尔蒙旺盛。 第三个时期是三国两晋南北朝。当时国家正处于大分 裂状态,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推动了民族大融合,中原 文明则“衣冠南渡”,江南因此得到了开发。这一时期相 当于中华文明少年长大后的青春期阶段,既有少年时代的 烦恼,又有青春期的躁动。 第四个时期是隋唐。这一时期国家再次实现了统一, 文明也蓬勃发展。唐朝文化自信、开放、包容。既海纳百 川,又普照万邦;既影响后世,又辐射周边。这一时期相 当于中华文明意气风发的青年阶段,充满着诗情,眺望着 远方。 第五个时期是五代辽宋夏金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原 地区相对统一,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并立。主体朝代是代表 中华文明登峰造极状态的宋朝,其经济之富庶、文化之繁 荣、政治之文明,已达近代化前夜。宋朝的历史地位,相 当于中华文明事业有成、心态成熟的中年阶段。只是面对 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宋朝应付得有些力不从心,产生了 “中年危机”。 第六个时期是元明清三朝。国家高度统一,专制皇权 达到巅峰。但由于政治上的高压政策,社会压抑,科技也 逐渐落后于西方。这个时期相当于古代中华文明的暮年阶 段。人到暮年,浑浑噩噩,身体慢慢衰老。终于,在西方 近代文明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国古代史走向了死亡。 以上这六个时期,彼此之间其实有规律可言,即分裂 与统一之交替排列。先秦是分裂的,秦汉是统一的,三国 两晋南北朝是分裂的,隋唐又是统一的,五代辽宋夏金是 分裂的,元明清又是统一的。正应了《三国演义》开篇之 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当人们遥望浩瀚星河,回首千年中华,可能会产生穿 越回去的冲动。那么,穿越回哪个朝代会更幸福呢? 无论在哪个朝代,王侯将相永远都是幸福的,因为他 们是特权阶层。普通民众则有时欢喜有时愁。我们都是普 通百姓,不必替特权阶层瞎操心,只需要考虑我们自己的 幸福感。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四点 :社会稳定程度、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明水准与文化繁 荣程度。 最不幸的朝代,连人的基本生存都无法保障。秦、三 国两晋南北朝与五代中的大部分就属这样的朝代。战争连 年,老百姓没有安稳的日子过。今天被征兵,明天就可能 战死沙场,活命都是难题。我们读三国,感觉那个时代英 雄辈出,却较少想到在其背后是政治上的大混乱。并非时 势造英雄,而是乱世造英雄。仔细想想,如果是和平安定 的时代,老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哪里需要 英雄挺身而出呢?越是乱世,越是出英雄——也并非都是 英雄,大部分乃是枭雄。混乱的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也会 受到影响,老百姓可支配的钱财物资因战争被国家竭泽而 渔。《汉书》记载秦朝“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 赋”,所谓“泰半之赋”就是指国家要征收走总收入的三 分之二。即使你没死于战场,也不过是国家收税时待割的 “韭菜”而已。这些时代更谈不上政治文明,靠的都是尔 虞我诈、弱肉强食,白骨之下出顺从。然而,三国两晋南 北朝时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在文化上是自由的。这种自 由主要源于朝廷对国家管控能力的下降。 比上述几个混乱时代稍好一点的是元明清,君主专制 社会的巅峰时代。文化上很压抑,但社会稳定,经济也能 发展,老百姓虽不自由,但至少活下去没多大问题。有的 朋友会认为元朝有四等人制度,清朝又是满族人统治,明 朝会比这两个少数民族政权好不少。其实真没有好多少, 少数民族政权尽管有民族不平等政策,但这种不平等在基 层社会的 导语 一本讲述古代人日常生活的通俗历史读物,将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人们却好奇到爆的古代人的日常生活问题一网打尽。 抖音大号“讲历史的王老师”作品,400万次点赞,1.3亿次播放。 全面曝光古人生活细节!5大类主题,带你看清真实的古人。 后记 什么是历史?简而言之,就是过去的事。过去的事又 分为自然万物之演变和人类社会之发展,即自然之历史和 人类之历史。然而,国人对历史的目光所及范围,大部分 是比较狭窄的,更多关注的是人类历史,而且只是人类历 史中的王朝更替等政治事件。大凡此类,仿佛茶余饭后随 便聊两句帝王们的奇闻轶事便是在探寻历史的奥秘,而这 其实是对历史的狭隘理解。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在1958年提出了著名的“历史 三段论”,他认为历史应该依据时间分为三类:短时段、 中时段、长时段。短时段历史主要指政治事件,帝王将相 之事便属于此类;中时段历史则是社会的、经济的、文化 的和人口的历史;长时段历史则反映了人们与地理环境的 关系,如地理气候、生态环境的变化。短时段是政治的历 史,只构成了历史的表面层次,对整个历史进程只起微小 的作用;中时段是社会的历史,对历史进程起着直接和重 要的作用;长时段是自然的历史,构成整个历史发展的基 础。因此,研究历史不应局限于短时段,而应从中时段和 长时段去考察,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历史的总体。 长久以来,我们大众对历史的关注多集中在历史的短 时段。本书则立足于历史的中时段,摒弃对帝王将相的关 注和对王朝兴衰的探寻,将注意力转移到历史上芸芸众生 的日常生活。因为帝王将相离我们普通人太过遥远,王朝 兴衰也不由普通民众决定,这些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只是表 层作用,都不会影响中华文明的屹立。相比之下,普罗大 众的日常生活才能被我们一般民众真切体会,才是我们之 所以为中国人的点点滴滴,才是我们最为重要的文化基因 。 我是一名中学历史老师,2009年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 系毕业,随后躬身中学的三尺讲台,不觉已十年有余。从 教期间,我发现学生们对古人的日常生活很感兴趣,特别 是对其中的细节充满了好奇。2018年,抖音短视频兴起, 我注册了“讲历史的王老师”的账号,将古人生活细节的 小知识整理上传到抖音,意外获得了大家的喜爱,仅半月 时间,粉丝数就涨到一百万。之后,由于工作较忙,加之 本人有较重的拖延症,抖音视频更新时断时续,至今大约 有一百期,累计播放一亿多次。这期间,陆续有几家出版 社找我商谈出书事宜。最后,我选择了读客文化股份有限 公司,一是基于对这家公司以往成绩的信任,二是我比较 喜欢的历史通俗作家与前辈“二混子”陈磊先生也是这家 公司的签约作家。这样,才有了呈现在您面前的这本十余 万字的小书。 本人才疏学浅,加之社会生活史的资料繁杂,考证不 足和谬误待商榷之处在所难免,在此恳请读者和历史爱好 者们批评指正。 林语堂先生曾经说过:男人的演讲就如同女人的裙子 ,应该越短越好。这篇后记也应如此。 最后,感谢您的兴趣与阅读! 2019年5月16日于东北师大附中 精彩页 02 古代的厕所长什么样子 有人统计过,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天上厕所6~8次,算下来一年就有2500次。按照平均每次两分钟计算,人的一生中,大约有整整一年的时间是在厕所中度过的。与我们一路相伴的厕所,在古代又是什么样子呢? 在上古时代,厕所很简陋,就是露天挖一个大坑,人在坑边上如厕。后来,人们在粪坑上面搭建了小屋,估计是怕露天风大把人吹进粪坑。那时候上厕所的确是一件危险的事,如果不小心掉进坑里,不摔死也会被淹死。你别笑,历史上还真有这样的事:春秋时的晋景公,就是如厕时掉进粪坑淹死的。《左传·成公十年》就记载过晋景公“如厕,陷而卒”,但也有人分析他是上厕所时突发疾病才掉进粪坑死的。晋景公因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在厕所殉职的君主,估计也是唯一的。 到了汉朝,厕所一般设在宅院的后方,搭建在高处,下面连通猪圈,人排泄出来的粪便可以直接掉进猪圈给猪吃,这种厕所叫作“圂”(hun)或“困厕”。圂厕的好处有三个。首先,把厕所和猪圈两个污秽处结合在一起,减少了污染源,并将人畜粪合一,方便清理利用。怎么利用?用来做肥料。在没有化肥的古代,人畜粪便是最好的农业肥料。其次,将人粪作为猪的辅助食料,有利于资源再利用。另外,将厕所设在猪圈上方,结构立体,占地面积小,从而达到了节约空间的目的。这种圂厕至今还流行于陕南、四川等部分地区。圂困厕也有一个弊端,就是猪食用人类粪便可能会引发寄生虫病。 古代还流行一种便携式的如厕器具,因其形状似老虎,所以叫作虎子,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夜壶。至于为何以虎为器形,说法比较多。有的认为这是古人表示对老虎的厌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和汉朝名将李广有关——据《西京杂记》记载,李广打猎射死一只老虎,便“铸铜像其形为溲器,示厌辱也”。但现存最早的虎子是战国时期墓葬出土的,这说明虎子的出现远在李广之前。 虎子极大方便了古人如厕,这说明古人也很懒,晚上也不愿意到屋外面上厕所。不光男人可以用虎子,古代也有女用虎子,这种虎子口部偏大,口部上方还有一个盘子形状的外延,防止尿到外面。 到了唐朝,由于开国皇帝李渊的爷爷叫李虎,而古人讲究避尊者讳,怎么能把开国皇帝爷爷的名字用在如厕的器具上呢?于是,“虎子”就改名为“马子”。古人对马子的要求也随之变高,不光要能用来装尿,还要能装粪便,所以马子的形制也加大了,变成了桶形,“马桶”因而诞生。 马桶一经发明,广受城市居民喜爱,以其占地小、味道轻、方便清理等优点成为城市居民居家必备之物。古人也讲究环保,马桶装满了,是不可以随处倾倒的,必须由专门的人来收。这种城市里专门收集运输粪便的职业,在唐宋时叫作“倾脚工”。他们挨家挨户收集粪便,并将其运送到城市周边的农村贩卖,获利颇丰。唐朝有个叫罗会的人以收粪为业,竟然成为富豪。《朝野佥载》记载:“(罗)会世副其业,家财巨万。”由此看来,掏粪工在唐朝还是个高薪职业。 到了南宋,粪便收集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还有人还为了争夺收粪市场而进行诉讼。 明清时期,北京城内从事粪便清运职业的人被称为“粪夫”。他们将收集到的粪便运到郊外的“粪厂”,粪厂会将粪便晾晒成肥料卖给农民来获利。生活在不同区域的居民,产生的粪便是不一样的,其价值也不同。比如富人区吃得好,粪便质量高,肥力足,能卖上好价钱。因此,粪夫们经常为了争夺“高端市场”而发生争斗。到了清朝初年,粪夫们商议划定了专属工作区域,并签字画押,不得越界收粪。这种固定的收粪区域和收粪路线,被称为“粪道”,这是一种特殊的“特许经营权”,还可以转让买卖。其他城市的情况也是如此,例如上海的粪夫绰号“倒老爷”。 直到近代普及抽水马桶后,粪夫的职业才慢慢消失。厕所的进步,是衡量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尺度。一部厕所的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史。 P1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