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执念断送了人生的千万种可能,“台湾拿破仑希尔”何权峰教你破除人生执念,还你清醒人生;
◆有些人总是认为事情应该是这样不能是那样,应该是这个道理而不是别的。在你痛苦地喃喃自问“为什么会这样?”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事情必须、一定、以及肯定是这样吗?也许就是这些“必须”“一定”“肯定”“应该”断送了你的幸福、快乐、成功以及多种人生的精彩;
◆百万畅销书《格□》作者何权峰断舍外在执念、改□思维模式、修复人际关系力作。翻开此书,践行人生定位、婚恋观念、职业规划、家庭矛盾、亲子关系、家居生活等断舍离,换一种新活法。
◆全书通过一个个小故事,以一种以小寓大的形式,细数了生活中人们放不下的心灵执念,在换一种思维或者换一种活法的观念内,指出了人生幸福的真谛和方法。
◆全文四色印刷,配精美插画,随书附赠精美书签,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有些人总觉得事情应该是这样不能是那样,应该是这个道理而不是别的。在你痛苦地喃喃自问“为什么会这样?”时,你有没有想过——事情必须、一定、以及应该得这样吗?也许就是这些“必须”、“一定” “应该”断送了你的幸福、快乐、成功以及多种人生的精彩。 “台湾拿破仑希尔”何权峰教你破除人生执念,还你清醒人生。
全书通过一个个小故事,以一种以小寓大的形式,细数了生活中人们放不下的心灵执念,在换一种思维或者换一种活法的观念内,指出了人生幸福的真谛和方法。
"幸福,不是没有缺憾
——你所欠缺的,也许是别人拥有的;而你的幸福,也可能是别人所缺憾的。
没有一个人的生命是完美无缺的,每个人的一生中多少都会有 一些缺憾。有人才貌双全,却情路坎坷;有人夫妻恩爱,却不孕不育; 有人家大业大,却子孙不孝;有人看似幸福圆满,却有着不为人 知的不幸。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必须面对的课题,至于为什么有些人是天生贫苦的,另一些却是天生富贵的,这就是“生命课题”之所在—— 自己资金短缺才能体会贫穷困窘,因而羡慕他人。殊不知一个拥有 财富的人,可能正羡慕他人拥有幸福和乐的家庭生活;而一家幸福 和乐的人,也可能正遗憾家人为疾病所累——这即是每个人的“生命课题”。
欧洲有一位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才三十多岁就已经红得发紫,誉满全球,而且婚姻美满,家庭幸福。一次她到邻国开独唱音乐会,入场券早在一年以前就被抢购一空,当晚的演出也受到 观众极为热烈的欢迎。演出结束之后,歌唱家和丈夫、儿子从剧场走出来的时候,一下子被早已等在那里的观众团团围住。人们七嘴八舌地与歌唱家攀谈着,其中不乏对她的赞美和羡慕之词。
有的人恭维歌唱家在大学刚毕业就进入了□□□的歌剧院担任主唱,有的人恭维歌唱家嫁给了富有又体贴的好丈夫,而且还 生了个文静乖巧又可爱的□孩……
在人们对她赞叹的时候,歌唱家只是笑笑,并没有表示什么, 等大家把话说完后,才缓缓地说:“我首先要谢谢你们对我和我的家人的赞赏。但是,你们看到的只是单方面,还有另外的一面 你们并没有看到。那就是被你们夸奖文静乖巧又可爱的这个□孩, 其实是一个哑巴,而且,他还有一个姐姐,是个需要长年被关在有铁窗房间里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歌唱家的一席话让大家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是很难接受这样的事实。这时,歌唱家又心平气和地对大家说:“这一切说明什么呢?恐怕只能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生活给谁都不会太多。”
她说得对,生活给谁都不会太多。生活不会让某个生命完美无 缺,它不把苦难都消除,它不会让我们有求必应,这也就是我们到人间这所学校来学□□目的。
生命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课题不同。一个有钱又拥有爱情的 人,其“生命课题”可能在于健康不佳或为子女操劳;一个身体 健康又子女孝顺的人,则可能在金钱或工作上不顺心如意。
你所欠缺的,也许是别人拥有的;而你的幸福,也可能是别人所缺憾的。所以,不必羡慕别人,既然缺憾是你生命的一部分, 何不坦然去接受。月有阴晴圆缺,但月亮仍是美的。多珍视自己 目前拥有的,从残缺中体会另一种心灵的美,不完美也能转化成 另一种美。
生命之所以让人成长,是因为它的不完美,如果什么都是完美的,人还需要成长吗?成长只有在不完美存在的时候,才有可能。
你的生命是不完美的,所以你可以不断成长。接受这个不完美,在这个不完美中创造完美,这便是生命的真谛,也是生命的美。
生命的不完美是很完美的。
有缺憾,也会有别人没有的幸福
——我们总看到别人拥有的,其实你也有很多别人没有的优势呀!
人什么时候会有满足感?满足感多半来自比较,当我们拿过去跟现在比,或是拿自己跟别人比,如果发现自己“比较好”就会 觉得满足。
比方说,你今年的年终奖金比去年多十万元,你就会觉得满足, 但是当你得知有很多同事比你多十万元,先前的满足感也就会荡然无存了。“为什么他们比我多?我哪一点比不上他们?真是没天理!”——这时不满就会产生。
当然,除了钱,我们还会作其他比较。例如,谁比较有才干, 谁比较漂亮,谁比较成功。不单跟同事,我们也会拿自己跟同学,跟兄弟姐妹,跟亲戚朋友,甚至跟邻居比。
人在相互比较时,就会产生羡慕和嫉妒心理。这种心理就是羡慕别人拥有,而又痛恨自己没有的心理状态。羡慕和嫉妒其实是一对的,它们会生出一堆名为抱怨和不满的孩子。
有个家庭主妇总是一开口就是抱怨,某天她和丈夫谈起邻居——一个单身、时髦的小姐。
“我听说那位小姐是个公司主管,看起来很能干。”太太抱怨说,“哪像我只是个家庭主妇!我真羡慕她!”
丈夫回答:“其实当家庭主妇也不错啊!”
太太又说:“那个小姐每天都穿着漂亮的套装,而我却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
丈夫回答:“她时常应酬到半夜,听说身体都搞垮了。再说你要套装做什么?又不需要!”
太太觉得不服气:“那她的每个皮包都是名牌的!哪像我,用的都是地摊货。你为什么都不买名牌皮包给我?”
“唉!”丈夫无奈地说道,“那钱是人家辛苦赚来的,要怎么花是她的事。我一个人的收入要养一个家,怎么负担得起?”
太太听到这里,觉得有点儿委屈,红了眼眶。
“你别难过。”丈夫安慰她说,“其实,你有一个顾家的老公, 还有两个可爱的孩子,这些都是那个小姐没有的呀!”
太太这才露出微笑。她才意识到,自己本来就是“这个”家的妻子、母亲,而不是“那个”小姐。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走的都是不同的路,根本没有谁比不上谁、谁超过谁的问题,因为那是不同的人生。既然不同,又如何能比较呢?羡慕或嫉妒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你不可能□成另一个人,也不可能过他的人生。
我们总看到别人拥有的,其实你也有很多别人没有的优势呀! 例如:你可能有坚固的牙齿,当别人只能吃西瓜时,你却能啃甘蔗;你可能有修长的手指,当别人只能吹口琴时,你却能弹钢琴;你可能有贴心的宠物,当别人拒绝你的时候,它会永远接纳你;你可能有爱你的家人,当别人看扁你时,他们会永远支持你。
朋友寄来一则故事,读后颇让人一哂。有个人常感叹,自己生 的两个都是女儿。□近他突然有了转□。
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天,当他要出门时,大女儿认真地对他说:“爸爸, 你出门一定要小心!”
他回答:“好。”
大女儿又郑重其事地说:“爸爸,你出门真的一定要小心!”
他再次回应了大女儿的提醒。岂料大女儿又说:“爸爸, 出门一定要小心!”
他忍不住问:“为什么一直叫爸爸要小心呢?”
大女儿认真地回答:“爸爸,你要知道,家里可是有三个女人深爱着你一个□人!”
他听得舒服极了!当天他出门骑在摩托车上时,都还会忍不住露出满足、甜蜜的微笑。
你虽有缺憾,也会有别人没有的幸福。你享有属于自己的“专属幸福”,它是无可取代,也无法比较的。你又何必一定非得要别人的“那种幸福”呢?
其实,你原本就该满足,只是你一再忘了这点,又开始□得不满。
表面上,人是在追求幸福,但其实是在找不幸。
想想看,如果你不知道满足,那么你又怎么可能对目前的生活满意?
如果你总是想拥有别人的幸福,那你又怎么可能感受到自己的幸福?
哲学家蒙田说:“一个人只想要快乐,这或许不难做到, 可是如果他想比别人快乐,这恐怕就很困难了,因为别人其实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快乐。”
别人家的草比较绿,那是人家辛苦浇水、施肥得来的,这有什么好嫉妒的呢?至少你家不会到处泥泞和闻到讨厌的肥料味,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