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从红旗到猛士/中国汽车的故事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欧阳敏 |
出版社 |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回顾了在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几款民用、军用汽车——红旗、桑塔纳、捷达、切诺基、猛士的发展历程,讲述了它们背后鲜为人知、荡气回肠的故事。阅读本书,如同回到了波澜壮阔的创业、革新年代,可以让读者体会到汽车工业人艰苦奋斗的精神,体会到“车轮上的中国”的来之不易,增强我们民族复兴的自信和力量。 作者简介 欧阳敏,湖南长沙人,1951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下乡知青,当过工人、大学教师、党政千部和记者。著有《我的汽车生涯》《艰难历程——黄正夏采访实录》《昨日征尘——陈昌浩在红四方面军》《未结局的惊天案——深圳贤成大厦案件始末》《中国猛士》《水源地》《闯关——中国复关入世历程揭秘》《中国轿车风云1953—2010》《世纪大迁徙——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纪实》《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潮起襄阳——20世纪70年代湖北襄阳引进人才纪实》等著作。 目录 第一章 “红旗”飘飘 第二章 上海桑塔纳 第三章 捷达轿车是这样来到中国的 第四章 北京吉普与北京切诺基 第五章 中国猛士 序言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 重要支柱产业,发展汽车产 业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具有 重要的作用。今天,全球汽 车工业的年产值已超过 28000亿美元。汽车工业是 全球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产 业之一,也是经济发达国家 的重要支柱产业。 从“156项目”苏联援助建 设一汽开始,中国汽车工业 已经走过了一个甲子。从最 初的一穷二白到后来的缺轻 少重、轿车为零,再到 2016年的年产销超过2800 万辆,以及中、重、轻、轿 、微品种齐全,中国用60多 年的时间完成了汽车工业发 展壮大的过程。今天,中国 已经成为世界汽车产销量第 一的大国。在艰难困苦的条 件下,中国汽车人克服无数 障碍,一步一个脚印,做到 了出产品、出人才、出思想 ,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 来,经济与社会发展历经风 雨坎坷,既有成功与胜利的 喜悦,也有失败与挫折的教 训。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与 共和国的诞生几乎同步,中 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风风雨 雨也直接影响了中国汽车工 业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 ,中国汽车工业总产值年均 增长20%以上,居机械工业 之首,明显高于同期国民经 济增速。据2010年的数据 ,中国汽车产业实现工业总 产值4.34万亿元,占国民 经济总产值的6.13%;从 业人员超过4000万人,占 全国城镇就业人数的12%以 上;实现税收9500亿元, 占了全国税收的13%。今天 ,无论是汽车保有量还是汽 车产销量,无论是占国民经 济的比重还是就业人数,中 国的汽车产业已经名副其实 地成为国民经济第一支柱产 业。据2014年的统计数据 ,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 亿辆,在北京、上海、广州 这样的中心城市已经达到平 均每4人拥有一辆汽车,中 国已经实实在在地进入汽车 社会。 历史是一面镜子,回顾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 仿佛回到那个波澜壮阔、激 动人心的火热年代,可以让 我们看到成绩,增强信心与 力量;可以让我们看到差距 与不足,激励我们继续奋进 。 今天,当你乘坐汽车舒 适地旅行时,你可曾想过这 些汽车是怎样诞生的?你可 想知道每个汽车品牌后面都 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从现在起,《中国汽车的故 事》丛书将把你带回父辈们 当年艰苦奋斗的岁月,听他 们讲述汽车背后那些惊心动 魄、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导语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在《中国汽车的故事》丛书中,一次次风云变幻的时空回望、一条条坎坷起伏的奋斗之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写照、一首首激昂奋进的创业之歌、一篇篇振聋发聩的政策纲领,无不让我们充满斗志,去走好新时代的民族复兴之路。 本书是其中一册,回顾了在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几款民用、军用汽车——红旗、桑塔纳、捷达、切诺基、猛士的发展历程,讲述了它们背后鲜为人知、荡气回肠的故事。 精彩页 1958年5月21目下午,一辆崭新的小轿车驶进中南海,停在了怀仁堂前的小花园旁边。此时恰逢召开中央会议,所以有不少代表围着车子观看。不一会儿,毛泽东与林伯渠来到轿车前。毛泽东满面笑容,在车子周围看了看,然后与林伯渠一起坐上车。轿车围着小花园转了两圈。毛泽东高兴地说: “坐上我们自己造的小汽车了。”此时,距离毛泽东1956年4月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什么时候能坐上我们自己生产的轿车开会就好了”刚刚过去两年。正是因为毛泽东的这句话,促成中国轿车工业迈出了第一步。 1956年的中国万象更新、百花齐放,社会主义建设在各条战线上均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由于苏联援建156项目的实施,中国开始建设自己的工业体系,钢铁、煤炭、石油、机械、电力、汽车、飞机、轮船、坦克、拖拉机等工业部门的建设初见成效。1956年4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面对满场代表,毛泽东侃侃而谈。毛泽东的这次讲话的内容就是著名的《论十大关系》。他在讲话中谈到了即将投产的中国汽车,并说出了内心的希望:“什么时候能坐上我们自己生产的轿车开会就好了。” 领导用车与政治有关。作为政府领导,尤其是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乘坐本国生产的轿车,既是民族自尊心的需要,又是政治需要。绝大多数能生产轿车的国家的领导人都乘坐本国生产的轿车。早期的苏联,斯大林等苏共领导人全部乘坐苏联自己生产的吉姆牌高级轿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还没有造车能力,领导乘坐的轿车只有两个来源:一是从敌方缴获,一是外购。1949年,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乘坐的轿车是斯大林送给他的吉斯110防弹轿车。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按照中国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生产轿车还不现实,毛泽东的话只是表明了一种希望。参加会议的一机部部长黄敬却将毛泽东的话听进去了,作为汽车生产的主管机关负责人,他要将毛泽东的希望变为现实。 1957年4月,黄敬到一汽检查工作时,与一汽厂长饶斌等人谈到了毛泽东的讲话,要求一汽要准备试制轿车和越野车。一个月后,即1957年5月,一机部正式给一汽下达了生产轿车的任务,并要求“越快越好”。这是中国第一个关于生产轿车的正式文件。这份文件首次吹响了中国发展轿车的进军号。 根据今天的分类,货车为商用车,轿车为乘用车。汽车发明之初,就是为了取代马车给人乘用的,所以在国外,轿车的研制生产一直走在货车前面,轿车的生产规模也远远大于货车。但在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只能先发展货车;现在说要生产轿车,是两手空空、一无所有,完完全全地从零起步。 一辆轿车由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等几部分组成,共有两万多个零部件。这些零部件形状各异,由钢铁、橡胶、塑料、玻璃、布料等各种不同的材料制成,再安装在一起组合成一个完美的系统,它们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共同保证汽车安全行驶。要使这几万个零部件按照规范的要求相互配合、妥善工作,对机械、冶金、石化、纺织等基础行业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尤其是机械加工工业。人类最新发明的机器人、数控机床、自动生产线等高精尖设备都是在轿车的生产需求下应运而生的。因此,轿车生产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反映,也是一个国家工业进步的动力来源之一。P2-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