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地球的漫长午后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布赖恩·W.奥尔迪斯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通天丝网连接着地月,巨型榕树覆盖了半个地球。在这棵“世界之树”的枝干上,居住着最后的人类,他们必须与十亿种贪婪的植物和昆虫残酷竞争。在强势的自然之美中,人类沦为弱者。
格伦原本生活在部落的庇护下,却被迫走上了陌生而危险的道路,随时都可能葬身“绿腹”。他与其他聚落、生灵相遇,逐渐意识到,这场始于数亿年前的浩劫即将结束……
在地球的漫长午后等待最后一场黄昏。
是万物的终结,也是新的开始。
作者简介
罗妍莉,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旅居海外多年,截至目前,已有译作百万余字,翻译过多篇星云奖、轨迹奖、斯特金奖等获奖及提名科幻奇幻作品。
目录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后记
序言
心灵的创造终使现实消
隐,化为绿色的遐想融进绿
荫。
——安德鲁·马维尔《花
园》
布赖恩·奥尔迪斯堪称他
那个时代出类拔萃的英文科
幻作家。他以不倦的热情和
不竭的才智,持续写作的时
间超过五十年,从创作纯正
的科幻作品到涉足主流小说
,其间还尝试过传记、寓言
与荒诞类型的作品,后来又
重返科幻领域。他既是编辑
,也是人类学家,对二十世
纪六七十年代世人阅读的科
幻小说类型产生了重大影响
,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英
国科幻小说读者的审美品位
。他还是一位评论家,对科
幻领域的研究著作收录于《
亿万年大狂欢》及其姊妹篇
《万亿年大狂欢》,在书中
对科幻体裁的作品进行了出
色的梳理。奥尔迪斯认为,
科幻小说的开山之作是玛丽
·雪莱的《弗兰肯斯坦》,
他还将科幻定义为“被复仇
女神击垮的狂妄自大”。他
的职业生涯可谓波澜壮阔—
—他重新定义了何为英国科
幻小说。他的作品始终充斥
着惊人的智慧,始终保持着
奇特和诗意,且始终不乏激
情。科幻之外,他的主流小
说作品也使他声名远播。
我写下此文时,布赖恩·
奥尔迪斯尚在人世。作为一
名作家,他依然笔耕不辍,
不知疲倦地随心创作不同体
裁的作品,因此难以对他进
行简单归类。
奥尔迪斯年轻时曾应征
入伍,先后在缅甸和苏门答
腊服役,见识了在天气阴沉
的英国难以想象的丛林世界
,而《地球的漫长午后》这
部小说中展现了奇异而荒蛮
的植物世界带来的惊奇感,
假如我们由此猜测,书中那
个世界的创作灵感来自作者
与那片陌生天地的接触,应
当也不算太过武断。
他于1948年退伍复员,
重返英国,一边在一家书店
工作,一边写作。他的处女
作名为《明泉日记》,用一
系列文章概述了关于图书贩
售的事。此后不久,他出版
了第一本科幻小说集——《
空间、时间与纳撒尼尔》,
同时开始担任编辑,成为一
名科幻小说评论家。
奥尔迪斯是第二代英国
科幻小说家当中的一员。他
是读着美国科幻杂志长大的
,能够理解“黄金时代”科幻
小说中运用的语言,以此进
行创作,又在其中糅合了颇
具英伦风范的文学视角。罗
伯特·海因莱因的早期作品
给予他的养分并不逊于赫伯
特·乔治·威尔斯。不过,他
仍是一位作家,而非工程师
之类的人物。对奥尔迪斯而
言,故事性永远比科学性更
重要。(众所周知,美国作
家兼评论家詹姆斯·布利什
曾经批评过《地球的漫长午
后》,称其在科学性方面缺
乏可信度。但是,《地球的
漫长午后》虽然显得难以置
信、不可思议,这种难以置
信却正是该书的长处,而非
缺点——书中以蛛丝连接月
亮的梦幻般的景象,便是一
个极好的例证。)
《地球的漫长午后》与
同时代的众多小说一样,也
是以系列形式写成、在杂志
《奇幻与科幻》上连载刊登
的。该书包含五篇情节前后
连贯的中篇小说,在结集成
册后,于1962年荣获雨果
奖(相当于科幻界的奥斯卡
奖)的最佳短篇小说奖,同
年的最佳长篇小说奖颁给了
罗伯特·海因莱因的《异乡
异客》。
在奥尔迪斯之前,也有
其他面向美国图书市场写作
的卓越的英国科幻小说家—
—例如阿瑟·克拉克、埃里
克·弗兰克·拉塞尔——但奥
尔迪斯是在所谓的“黄金时
代”结束后才登台亮相的。
他开始写作时,科幻小说界
正在反思。像奥尔迪斯这样
的作家以及某些同处那个时
代的人(如J.G.巴拉德和
约翰·布鲁纳)为这场巨变贡
献了一份力量,在六十年代
后期,这股变革之力聚集在
由迈克尔·穆考克主编的《
新世界》杂志周围,后来被
称为“新浪潮运动”。这类科
幻小说取材于相对偏向人文
学科的科学内容,凭借风格
和实验性取胜。虽然《地球
的漫长午后》成书于“新浪
潮运动”之前,但仍可以被
视为对其影响深远的作品之
一,它要么开启了新浪潮运
动,要么是说明这场变革已
经来临的作品之一。
奥尔迪斯在作品的形式
和内容上持续不断地探索,
尝试过散文、喜剧元素、迷
幻色彩和主流文学。他的《
霍雷肖·斯塔布斯传奇》三
部曲出版于1971至1978年
,主角是一个生活经历与奥
尔迪斯本人相仿的年轻人。
故事描述了他的青春时代、
求学经过,以及参军历程。
该系列成了畅销书,对奥尔
迪斯而言,这尚属先例。二
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回归
科幻领域,开始创作经典科
幻小说,写下了博大精深的
《海利科尼亚》系列。该系
列描绘了一颗假想行星,它
围绕着两颗恒星运转,行星
上的各个季节极为漫长。他
在书里探讨了行星上的生命
及其生死轮回,和这一切给
行星上的人类观察者带来的
影响,整个世界观构建得令
人啧啧称奇。
……
在接近尾声的章节中,
格伦还会遇到海豚的后代索
达尔耶。它与魔菌都属于智
慧生物,对世界的认识胜过
了人类,二者就像寄生物或
共生体那样,都需要依靠其
他生物的辅助才能四下活动

回顾之下,我们可以看
出为何《地球的漫长午后》
是部独一无二的作品,又为
何在将近五十年前便赢得雨
果奖,替奥尔迪斯的声名夯
实了基础
导语
世界科幻至高奖雨果奖获奖神作,鬼才作家贵志祐介心目中挑战想象力极限的“科幻之首”,深深影响了《风之谷》《来自新世界》《龙之道》等日本顶级科幻小说、动画和漫画。
世界树之上,人类与十亿种贪婪的植物和昆虫残酷竞争——“温室地球,谁更强,谁便活!”
英国科幻小说教父,中西科幻界破冰人,高分神作《人工智能》原著作者,布赖恩·奥尔迪斯,抒写末世地球的残酷与浪漫。
后记
许久以前的一个白天,
阳光灿烂,天气炎热,我雇
了个船夫载我渡过胡格利河
,到对面的加尔各答植物园
去。我在那里度过了一个下
午,盯着一棵著名的印度榕
树发呆。有块牌子上宣称这
是全世界最大的树,不是高
度最高,而是周长最长。
这棵了不起的树得到了
精心的照料。它的枝干水平
伸出,树根从枝干上向着地
面延伸,如此一来,这棵树
便朝着四面八方延展开来。
这是一棵古树,许多树枝都
用叉棍支撑着,被涂上了白
色的油漆,营造出的效果就
像萨尔瓦多·达利改行从事
起了林木栽培。
在返回英国的路上,我
发现,阿道司·赫胥黎的兄
长朱利安‘赫胥黎曾在题为
《死亡的意义》的文章中描
写过这种树。此文刊发于二
十世纪二十年代,据赫胥黎
的说法,那棵树足足覆盖了
方圆八千多平米。我不免好
奇——时至今日,这棵树的
面积又扩大了多少呢?
五十年代早期,我重返
英国,对所见所闻大失所望
。我已然适应了印度的肮脏
和贫穷,却对自己祖国的肮
脏和贫穷(以及令人压抑的
天气)感到憎恶。我没什么
社会关系,也没有钱。我决
心忘掉东方——或者用威廉
·金雷克的华丽词藻来表述
,忘掉“东方的辉煌和混乱”
。要想适应我面临的新生活
,似乎没有别的办法。
然而,震撼人心的印度
次大陆、缅甸的一座座佛塔
和艰苦生活、苏门答腊的沧
桑之美以及那里的人们、新
加坡的干净整洁、香港的纷
繁乐事、我和朋友们畅游过
的那些河流和温暖海洋,以
及那棵达利风格的榕树……
这一切都留存在我的脑海中
,挥之不去。
我得想想法子了。大约
在1960年底,我写了一篇
短篇小说,取名为《温室》
,寄给了《奇幻与科幻杂志
》,并于1961年2月在该杂
志上发表。用他们的话来说
,这篇小说“爆了”。我曾经
想象过,随着太阳渐渐变成
新星,在全球变暖的作用下
,那棵树覆盖了全世界。
杂志编辑不停地敦促我
再写,于是我便写出了格伦
和朋友们的那次旅程。
我不太熟悉科幻小说读
者的习惯,也未曾听说过雨
果奖,据说该奖项在科幻界
就相当于电影界的奥斯卡奖
。然而,在1962年一个晴
朗的早晨,我女朋友出门去
取牛奶,竟发现门口台阶上
摆着个奇怪的东西,用一份
爱尔兰报纸包裹着。拆开以
后才知道,那就是《温室》
赢得的雨果奖短篇奖项。我
当时有种感觉:可能我这就
要转运了。
完整版的《温室》(也就
是各位读者面前的这一本)
于1962年由费伯·费伯出版
社发行了精装本。同年,西
格内特图书再次提议出版,
但那里的编辑表示原稿过长
,他们出版的书籍要压缩到
160页以内(或许大概在160
页吧)。无论如何,他们提
议删除有关肚子人的部分章
节,也就是滑稽的段落。我
写了封礼貌的回信,表示如
果他们打算删除肚子人的内
容,那我就另寻别处出版。
后来,我很庆幸自己当
时维护了作为一名作家的尊
严,这让我赢得了从前缺乏
的信心。西格内特图书让步
了,他们保留了肚子人的部
分。我很喜欢那些肚子人。
而西格内特图书也对我
还以颜色。我收到赠给作者
的免费样书时,发现书名被
改成了《地球的漫长午后》
。我给编辑写信,表示这书
名听起来更像是安东尼·特
罗洛普的作品,而不像布赖
恩·奥尔迪斯的。他们的反
驳相当干净利落:“倘若我
们保留《温室》这个书名,
书商就会将其摆放到园艺类
别的图书中去……”
此后,《地球的漫长午
后》一书先后经历了大约30
次再版和翻译。之所以能取
得这点小小的成就,或许是
由于本书记载了一次旅程。
我书架上放着一本珀西·G.
亚当斯的《游记文学与小说
的变迁》,就有理有据地指
出了先后顺序。
亚当斯引用了列维·斯特
劳斯的一篇文章,为科幻小
说是一种重要文学类型的观
点提供了佐证:
“……多亏这一次次伟大
的发现之旅,才有了现代思
想中的关键时刻。某个人类
社群原本以为自身是完整的
,已经达到了究极形态,却
忽然发现……自己并非唯一
的存在,而隶属于某个更宏
大的整体,要想获得自我认
知,也必须首先注视在这面
镜子里无法辨认的自我形象
。”
义务使然,我前往印度
和其余各地体验了一次“发
现之旅”,那段旅程在我生
命中留下了永久的烙印。
一个年轻人在多年之后
重返祖国,却不幸发现自己
的祖国变成了异乡;而被他
抛诸身后的异邦却永远留存
在记忆中,如同一场幻境。
然而,不幸本身也能播
撒下创造之种。
透过榕树叶向外窥探,
或许这就是你们将会看到的
景象。
布赖恩·奥尔迪斯,于
2008年
书评(媒体评论)
《地球的漫长午后》是
一部奇书,读起来既有陌生
感,又奇特之至。奥尔迪斯
歌颂着生命的生长、繁荣、
衰亡、腐朽和新生。对于生
命的这种描绘,在这本书里
达到了一个高峰。
——英国幻想文学大师,
尼尔·盖曼
这是一部挑战想象力极
限的作品,我心目中的“科
幻之首”。故事以几亿年后
的地球为舞台,地球自转停
止,动物几乎灭绝,植物则
猖獗繁殖,还四处移动,袭
击幸存的人类,甚至将藤蔓
缠绕在月球上,在地月之间
来去自如……
——《来自新世界》作者
,日本著名小说家,贵志祐

布赖恩创作的最具影响
力也最出色的科幻小说之一

——英国科幻大师,伊恩
·M.班克斯
《地球的漫长午后》以
极强的异域感和独创性的远
未来景象,给日本读者以强
烈的冲击,据说还影响了宫
崎骏的《风之谷》。
——日文版《三体》译者
,日本著名翻译、评论家,
大森望
精彩页
第一章
万物都遵循一条不可抗拒的法则生长,在生长的冲动中,变得繁茂而奇异。
温度、光照、湿度——这些都是恒定不变的,而且始终如此,自从……自从多久以前便是如此,这一点无人知晓。“多久了……”或者“为什么……”这类宏大的问题,已经无人关注。那里已不再是思想之地,而是生长之地,是植物生存之地。恰似一座温室。
在绿莹莹的光线下,有些孩子外出玩耍。他们防备着敌人,沿着某根树枝奔跑,用轻柔的声音呼唤彼此。一根生长迅速的浆果藤向上移动,朝一侧伸去,它那黏糊糊的绯红色浆果闪闪发亮。显然,它正专心致志地准备播种,不会对孩子们造成伤害。他们匆匆从旁边飞奔而过。在众人栖居的这片区域外,有些刺苔趁着大家睡觉的时候悄悄长了出来。孩子们跑近时,刺苔动了动。
“干掉它。”托伊简单说道。她是这个聚落的孩子头,今年十岁——自她出生以来,无花果树已经结过十次果子。其他孩子都听她指挥,就连格伦也不例外。聚落里的大人都随身带着棍子,孩子们也有样学样,这时,他们纷纷拔出棍子,往刺苔上捅去。他们捅啊、抽啊,把这植物弄倒,碾碎了它有毒的尖刺,情绪越来越激动。
兴奋的克拉特向前一栽,手按进了那团毒物。她今年才五岁,是聚落里最小的孩子。她大叫一声,滚向一边。其他孩子也喊起来,但没有冒险跑进刺苔里去救她。
小克拉特挣扎着向旁边滚去,又叫了起来。她的手指紧紧抠住粗糙的树皮——然后整个人便从树枝上滚了下去。
孩子们眼睁睁看着她跌下层层枝叶,掉到一片展开的大叶子上,抓住它,躺在颤动的叶片上直发抖。她可怜巴巴地抬头望着他们,不敢出声呼救。
“把莉莉一悠找来。”托伊对格伦说。格伦沿着树枝往回飞奔,去叫莉莉一悠。这时,一只虎蜂从天而降,向他俯冲过来,恶狠狠地发出低沉的嗡嗡声。他单手把它挥到一边,脚下没有停顿。他是聚落里不多见的男孩,今年九岁,已经非常勇敢了,而且敏捷、自信。他飞快地跑向女首领的小屋。
树枝底下悬着十八粒硕大的坚果,大得可以用来当房子,这些坚果中部掏空,由从阿斯托勒植物中提取的黏合剂固定在树枝下面。聚落的十八名成员都住在这里,每人一栋坚果屋,包括女首领、她手下的五个女人、她们共用的一个男人,还有十一个幸存下来的孩子。
听到格伦的叫声,莉莉一悠从她的坚果屋里钻出来,爬上一根绳子,站在格伦身旁的树枝上。
“克拉特摔下去了!”格伦叫道。
莉莉一悠拿着棍子在粗大的树枝上猛敲几下,然后跑到这孩子前面去了。
她发出的信号召来了其余六名成年人。五个女人——弗洛尔、达芙、希、伊雯和朱莉——还有男人哈里斯。他们急匆匆地从各自的坚果屋里钻出来,武器已经备好,随时可以发动攻击或掉头逃跑。
莉莉一悠边跑边断断续续吹着尖厉的口哨。
不消片刻,一枚哨蓟果蓦地钻出茂密的树叶,飞到她的肩头。哨蓟果旋转着,犹如一柄毛茸茸的羽毛伞,一根根独立的伞骨控制着飞行的方向。它与她如影随形。
莉莉一悠低头看向克拉特,这时,孩子们和大人们都围拢到她身边。克拉特依旧四肢摊开,躺在下方较远处的树叶上。
“躺着别动,克拉特!不要动!”莉莉一悠叫道,“我会过去救你的。”尽管克拉特又难受又害怕,但还是听从了,她期盼地抬头望着那希望之源。
莉莉一悠爬上哨蓟果的钩形底座,跨坐其上,轻轻朝它吹着口哨。这个聚落里,只有她一个人完全掌握了指挥哨蓟果的技巧。哨蓟果就是哨蓟的果实,有些知觉,伞骨形如羽毛,末端带着种子。种子的形状很奇特,一旦微风穿过,飒飒作响,这些种子就会倾听,寻找每一丝利于传播的风声。经过多年练习,人类可以利用它们的特性来达成自己的目的,让它们听从号令,莉莉一悠现在正在这么干。
哨蓟果载着她向下飞,去援救那个无助的孩子。克拉特仰面躺着,望着她骑果而来,心里暗自祈盼。就在她抬头仰望的时候,一根根绿齿却穿过那片叶子冒了出来。
“克拉特,快跳!”莉莉一悠喊道。
那孩子还来得及匆忙支起身。捕食植物的速度比不上人类。然而,绿齿啪的一声咬住了她的腰。
一棵诱捕草先前已经挪到了那片叶子底下,通过单层叶片感知猎物的存在。诱捕草形如长着犄角的箱子,四四方方的上下颚连在一起,上面有许多长牙。箱子一角伸出一根茎秆,像根脖子,但相当有力,比人的身子还要粗。此时,这茎秆向下弯曲,把克拉特往下拖去,送进它真正的嘴——它的嘴和植物的其他部分一起藏在下面很远的地方,藏在森林里看不见的地面,藏在黑暗和腐朽之中。
莉莉一悠吹着口哨,指挥她骑着的哨蓟果重新往上飞,回到那根他们当作家园的树枝上去。现在,克拉特的事就算尘埃落定了。世事就是如此。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4:3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