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科创新方略(中国新型研发机构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评价)(精)/科技体制创新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
作者 | 朱世强//孙韶阳//金铭 |
出版社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视角切入,研究新型研发机构的发轫,分析了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的实际需求和现实土壤,提出了新型研发机构的基本内涵、核心特征及分类,剖析了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演变历程、发展现状、政策环境及创新路径,深入研究了国内外新型科研机构及典型案例的具体实践,并以之江实验室为案例分析其创新发展路径及机理。在此基础上,本书从结构一功能视角出发,构建了新型研发机构绩效生态位的分类评价框架及指标体系,并对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作者简介 朱世强,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学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之江实验室主任、党委书记,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重点项目专家组领域专家。 长期致力于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创新研究,在理论体系、重大应用和科研管理等方面,特别是以智能计算推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重大成果。先后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0O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近100项,获省部级科技创新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组织并参与出版《探路智慧社会——人工智能赋能社会治理》等多部专著。 目录 第一篇 万木争春 创新浪潮中的新型研发机构 第一章 何以而生嵌入国家创新体系演变历程 第一节 多元视野下的国家创新体系 一、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理论视角 二、国家创新体系中创新行为主体的协同互动 三、先进国家创新体系特征 第二节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构 一、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构历程 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瓶颈与困境 三、新时期国家创新的新方向·2l 第三节 迈向新时期的国家创新体系 一、新时期国家创新体系的顶层设计 二、新时期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 三、新时期创新主体的发展趋向 第二章 内涵定位作为创新的先行者和试验田 第一节 新型研发机构的基本内涵 一、新型研发机构的内涵 二、新型研发机构概念的流变 第二节 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现实土壤 一、科技体制改革为新型研发机构提供了生长的土壤 二、新型研发机构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使命定位 第三节 新型研发机构的特征 一、更加注重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二、更加注重管理制度的现代化 三、更加注重与创新链上下游的有机衔接 四、更加注重面向成果的体制机制设计 五、更加注重与国际国内研发力量的开放合作 第四节 新型研发机构的分类 一、依据建设主体的分类 二、依据机构性质的分类 三、依据机构经营模式的分类 四、依据机构功能的分类 第三章 沿革之路从野蛮生长到有序繁荣 第一节 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历程 一、孕育期:改革东风中“悄然生根”(1995年及以前) 二、萌芽期:地方求索中“破土而出”(1996—2009年) 三、探索期:互相借鉴中“枝蔓横生”(201—2014年) 四、发展期:创新驱动下“欣欣向荣”(2015—2018年) 五、成熟期:科学春天里“万物生辉”(2019年至今) 第二节 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现状与布局 一、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进展 二、新型研发机构的空间分布 三、新型研发机构的治理模式 四、新型研发机构的业务范围 第三节 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政策环境 一、新型研发机构的支持政策 二、新型研发机构的认定条件 三、新型研发机构的考核与激励 第二篇 上下求索 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实践 第四章 理论探源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路径 第一节 从创新理论看组织创新 一、创新理论概述 二、创新理论发展: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意识创新 第二节 解构组织创新 一、何为组织创新 二、组织创新的类型 三、组织创新的驱动因素 第三节 新型研发机构开放式创新的实现路径 一、新型研发机构的组织创新类型 二、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路径 第五章 他山之石国内外新型研发机构的实践经验 第一节 国外新型研发机构的实践探索 一、国外典型科研机构组织模式 二、新时期建设新型科研机构的创新探索 三、国外新型科研机构发展的启示 第二节 国内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实践 一、典型新型研发机构的实践案例 二、新型研发机构长足发展的关键要素 三、当前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存在的典型问题 第六章 案例解构之江实验室的创新发展实践 第一节 基于系统论的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发展机理框架 i 第二节 新型研发机掏创新发展的案例选取 一、案例选取条件 二、之江实验室的成立背景与发展现状 第三节 之江实验室的创新发展模式 一、采取“混合所有制”的形式组建本体 二、优化内部管理与科研组织结构 三、以主任负责制为核心开展战略决策 四、聚集高层次人才提升创新要素存量 五、采用符合发展规律的科研攻关和管理模式 六、创新机制体制形成系统调节回路 七、嵌入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 第三篇 玉尺量才 新型研发机构的绩效评价 第七章 立柱架梁适应新导向的评价模型构建 第一节 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一、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的五种理论模型 二、既有模型的适用性 第二节 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的研究进展 一、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二、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创新探索 第三节 新型研发机构分类绩效评价的模型构建 一、基于结构一功能视角的分类评价框架 二、新型研发机构分类绩效评价框架的合理性 第八章 破立并举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第一节 通用型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二、指标体系的维度模型 三、通用型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节 新型研发机构分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德尔 序言 遵循规律,适应变化 ,以机制创新推动科技 创新 近年来,新型研发机 构如雨后春笋。社会各 界对此类机构抱有不同 认知、不同期待、不同 评述。大体上,人们主 要关心这样一些问题: 为什么要成立这么多新 型研发机构?这些机构到 底新在何处?新机构如何 发展形成新的发展模式? 这些机构的发展模式实 际成效如何?要回答这些 问题,还需要更长的时 间。但是边实践、边探 索、边讨论、边完善应 该有助于更多人共同努 力,更好地推进我国科 技创新。基于此,我们 从自身的实践中,分析 、总结完成了这本书的 写作。我结合自己从三 人起步直至带领之江实 验室全体员工近五年艰 难创业的体会,谈三个 方面的问题并以此作为 序。 一是科研机构肩负的 社会责任。从历史发展 来看,人类社会的每一 次重大变革,背后几乎 都有科技作为支撑。从 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 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 ,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 会,再到未来智能社会 ,无一不是技术和生产 力推动的结果。如今, 有一个趋势更加明显, 那就是技术进步与社会 发展的耦合度越来越高 ,时效性也越来越强。 由于现代科技的方向和 领域几乎已经到了广无 边际的程度,任何方向 的重大突破都可能对社 会产生变革性影响,甚 至影响人类发展的走向 。而科技创新往往又带 有很强的偶然性,因此 从逻辑上说,科技发展 引发人类未来发展的方 向就有了很多不确定性 。这也是很多人从哲学 角度对科技创新保持警 惕的原因。从这个层面 看,科技创新的主体— —无论是高校还是科研 院所,都承担着十分重 要的哲学、道义方面的 责任。这份责任对从事 网络、人工智能、生命 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机构 而言就更重一些,因为 这些领域的技术创新与 社会关联度高、耦合度 强。正因如此,科研机 构,特别是高能级的科 研机构在任何时候都要 把对人类、对国家、对 社会的责任放在至高无 上的位置。 二是科技发展规律和 科研范式的变化。很多 时候,我们习惯把科学 与技术合体,称为科技 。要看清科技发展规律 ,需要把科技分解为科 学和技术两个概念。科 学在于“格物致知”,发 现、认识、理解并解释 事物运行发展的内生规 律;技术则是利用科学 原理或人类经验解决生 产、生活问题的能力和 方法。广义上,技术也 是科学的构成,是科学 更接近物质的部分。狭 义上,两者之间仍然有 一定的联系,但科学和 技术具有不同特质,而 且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 有着很不一样的规律。 如何看清楚这两者之间 的不同,与每个科研机 构的自身定位和职责目 标以及所要采取的机制 做法密切相关。科学与 技术是一种相互支撑、 互动发展的关系,通常 来说,技术一定是基于 科学原理的,而科学发 现又往往依赖于技术方 法和工程能力支持,特 别是现代科技的发展, 工程和装备支撑几乎已 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前提 。从这个角度看,科学 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极 像“鸡与蛋”的关系。 现代科技的发展,有 四个趋势是显著的,需 要很好地把握:第一, 科技发展呈现一定高潮 一低谷的周期性,周期 的长短并不完全一致。 21世纪以来,科技发展 进入了一个新的活跃期 ,预计这个周期也许会 持续一个世纪以上;第 二,交叉领域成为科技 重大突破的热点,这一 现象从20世纪中叶就已 经开始,至今仍在持续 且有不断增强的趋势; 第三,科技创新与经济 社会发展的耦合度在明 显增强,特别是随着互 联网技术出现之后,技 术转化为应用的链路明 显变得更短,推广的便 捷程度与以往相比更是 不可同日而语,技术影 响社会的程度从来没有 像今天这么强,这就需 要科研机构更多地去思 考和寻找更加有益的科 研活动;第四,随着数 字技术和计算科学的持 续发展,科研的范式发 生了重大变化,数字计 算和高性能仿真成为重 要的科研手段,这就需 要科研团队的构建更多 元化,科研机构的条件 建设需要更多地考虑数 字能力。 对一个新型研发机构 而言,定位明确,目标 才能明确,路径也才能 更加合理。科研机构的 主要定位是基础研究还 是技术开发,或是综合 业务开展,其目标的规 划周期、评价方法、社 会期待以及投入保障的 机制都会有所不同。 三是科研的组织模式 和体制机制问题。科学 研究没有恒定的模式, 但宏观上却有共性的规 律。上面所说的这些新 的变化趋势对传统科研 机构形成重大挑战,因 为我们的科研方式方法 和组织模式也需要与新 的规律相适应。另外, 为适应新规律,我们对 科研机构创新质效的评 估方法、对科研人员的 使用和考核评价机制、 激励机制都要有新的思 维和新的举措。 不同于传统科研机构 ,新型研发机构是国家 创新体系优化调整下的 时代产物,紧密对接国 家的科技创新需求,具 有生长快、体制活、链 路广等先天优势。历经 二十余年的实践摸索, 新型研发机构已在集聚 创新要素,促进全链深 度融合等方面取得傲人 成绩。但任何创新的收 益和风险都是相对的, 建设和发展新型研发机 构也不是一片坦途,会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