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在东单、在王府井、在天安门广场、在来来往往的行人中,我尝试着对每一位与我擦肩而过的人都招呼一声“你好”。因为从今天起;我就是一个北京居民啦,用不着“您好”“你好”就成! 我深深地感到,在无轨电车还在运营的年代常驻过北京,实在是幸运!因为毫无疑问,再过上若干年,我就能肩起“证人”头衔了。 就这样,顾客们异口同声喊着该降价,想把这爿让变成买方市场。而店家也有商代以来的传统,不甘示弱,大叫“平时就是贱卖给你们,大过年的,你们就买一回贵点儿的吧!” 每当看见热气腾腾的蒸笼时我就会想起老王。在大陆的某个地方,如果有一位不断揉着发红的鼻子,强忍着喷嚏不打出来,嘴上还强词夺里说自己没得感冒的操北京口单卖包子的,那人没准儿就是老王。 我们作这次旅行的时候女儿两岁三个月,我想,这次旅行大概不会给她留下什么印象,不过,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时我顺便给他在“300,000”的数字下面照了照片。我想,长大以后她会了解这张照片的意义的。我等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作者简介 田建国,男,译审,1959年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82年1月,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语专业),文学学士学位。曾供职于日本海外经济协力基金(现日本国际协力机构,从事日本政府对华日元贷款业务)、中国驻日本国大使馆(二秘)、日本东京广播公司北京支局(媒体从业)、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贷款业务部副总经理等)、中技国际招标公司(日元贷款业务总监兼总裁办主任和第七业务部总经理)、中之杰高技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等。现任上海国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主要著、译作品二十余种。 目录 代序:俳句与汉俳的交流——林林先生访谈录 自序/酩酊散人 酩酊散人之部 晴雨之部 后记一:回国那天/晴雨 后记二:回国以后/酩酊散人 译者跋/田建国 附录一:日本俳句与翻译散谈——写在翻译日本平民俳人 酩酊散人和晴雨夫妇俳句随笔集《大陆逍遥》之时/田建国 附录二:作品索引 序言 俳句与汉俳的交流— —林林先生访谈录 时间:1993年12月15 日9时 地点:中国日本友好 协会(北京) 人物:林林(中国日 本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 日本文学研究会会长、著 名诗人和学者、翻译家) 岩城浩幸(日本东京 广播公司北京支局支局长 、记者、民间俳人、俳志 《童子》同人,俳号酩酊 散人) 岩城敦子(岩城浩幸 夫人、民间俳人、俳志《 童子》同人,俳号晴雨) 田建国(译员) 久闻林林先生俳名, 景仰之余渴望当面讨教, 遂恳请先生百忙之中拨冗 谈谈俳句和汉俳及其交流 ,幸蒙先生慨然相允。 先生学识丰富,虽届 高龄,但精神矍铄,兴致 盎然,侃侃而谈,使人获 益匪浅,感慨折服。 林:欢迎你们来采访 。可以聊聊俳句和汉俳交 流的话题,我也很高兴。 现在,日本的俳句已 经国际化了,各国都写作 。但是,写作的人有一个 对俳句的理解问题。俳句 在日语里是一句,共五七 五三联十七个音节。但到 欧美和中国,用其他语言 来写的时候,十七个音节 的内容就超过了日语的俳 句了。特别是汉语,一个 音一个字,一个字一个( 或多个)意思,与欧美各 国的语言内涵又不尽相同 。汉俳就是用汉语写的俳 句。有人误会汉俳是汉诗 式的俳句。其实不然。在 中国说汉诗,指的是传统 的旧体诗,并不能包括口 语的汉俳。 一些写俳句的日本朋 友说,汉俳的说明解释太 多,过于冗长。这有一种 批评的意味。依我看呢, 当然,既然是诗,就不能 说明解释,是要表现。把 感情放进去,有言外之意 ,这才是好作品。与日本 的俳句相比,汉俳就不太 像短诗了。这既反映出诗 形及文学的差异,也有各 国人对本国诗的审美和习 惯的问题。 不过,既然写的是汉 俳,当然就要与俳句沾边 ,对日本的俳句有所依据 。那就是五七五、季语等 手法和形式。在当前,我 们尊重日本俳人的习惯, 不准备改变五七五,不管 是用文言还是用白话写汉 俳,都不打算改变五七五 。切字就不一定要了。至 于季语,现在有争论。在 欧美,历来不注意季语。 而在中国,诗里还是有春 夏秋冬的季节感的传统的 ,但不成定规,这有点像 日本的短歌。虽然在俳句 里季语成了必要,但也有 一些日本的著名俳人写过 没有季语的俳句。这是有 例可举的。日本现代俳句 协会会长金子兜太先生好 像就说过,外国人写俳句 不一定非要季语不可。总 之,写汉俳有时用得上季 语,有时就用不上了。如 能用得上,我想会有助于 诗美的。 林:我在试写汉俳之 前,学习过俳句也试译过 俳句。翻译时我一般都选 择高水准的、在文学史上 有地位的俳人和作品。古 典的有芭蕉、芜村、一茶 。我把他们三位译出后出 了一本《日本古典俳句选 》。这种工作是一种尝试 ,希望中国文学界更多一 点理解俳句。除了翻译作 品,我还写论文介绍作者 和作品及其时代背景。再 就是翻译介绍近代俳人及 作品。我选了五位:正冈 子规、夏目漱石、河东碧 梧桐、高滨虚子、水原秋 樱子。我觉得少了点,但 要选出第六位困难挺大, 因为可以列为第六位的俳 人不少。 至于现代的,那就太 多了。因为人选不好办, 所以目前还没有打算搞一 个现代俳人的诗集。而我 个人呢,恰恰收到一位俳 人的书最多。这位俳人就 是鹰羽狩行。他现在是日 本俳人协会负责人之一, 主宰俳句杂志《狩》。我 感谢这位先生的好意,他 经常请我写汉俳在他的杂 志上发表。真是盛情难却 。后来他到中国来旅行, 回去后出版了旅华俳句集 ,叫《长城长江抄》,要 我题签并写一首汉俳当序 。我答应了,并联系书名 的意思用五七五写了一首 汉俳: 鸟瞰在秋空 长城长江两条龙 龙头向海东 …… 岩城:快两年了。 林:还能住多久? 岩城:大概还能住一 年左右吧。 林:那太好了,还能 多旅行一些地方,写写中 国。这也是俳句交流的一 种形式嘛。 我刚才提到的金子兜 太先生是我的好朋友。他 曾向我提出,要出一部合 作的书,把俳句和汉俳都 收进去,并附上译文。当 时日本方面人多,每人一 首;中国方面人少,每人 好几首,最多的是六首汉 俳。汉俳作者以赵朴初先 生为首,他是用文言写的 。钟敬文先生也是老一辈 人,九十多岁了。他是民 间文化专家,著名教授。 他是用白话写的,有的还 带季语。我写了五首,都 是讲花的。这很取巧,花 本身就是季语。我用拟人 法把花写成人了。苏东坡 有一首诗,讲的是夜深了 ,海棠花睡去了,而他在 月下看花中的美人。我就 反其意而用之,说夜深了 ,海棠花却在月下等苏子 。从这个角度表达他们之 间的感情,似乎变得有些 爱情关系了。今天我带来 了一本,送给你,请你指 教。 岩城:不敢当!我一 定好好学习。谢谢! 林:我还送你一本书 ,是翻译成日语的我的文 集。书中有我学习俳句的 笔记。有的是从各个角度 阐述的,写得长了些;有 的在《俳句》杂志发表过 ;还收了一篇小论文《世 界最短的诗》和关于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