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为达到以上目标,本书主要研究了如下内容:①借鉴生产者行为理论和消费者行为理论,构建理论分析框架,探讨农业“三项补贴”的经济效应,并提出理论命题。②归纳和梳理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实际执行情况,结合理论命题,提出实证研究假说。③运用2006—2015年湖北省县级宏观面板数据,对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实际效果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实证研究假说。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 数据来源 1.6 可能的创新 2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政策实践 2.1 农业补贴政策的概念界定 2.2 实施农业补贴政策的理论依据 2.3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实践 2.4 本章小结 3 农业补贴政策经济效应理论分析框架 3.1 概念界定与假设 3.2 基准均衡 3.3 农业补贴政策下的均衡Ⅰ:成本类政策 3.4 农业补贴政策下的均衡Ⅱ:收入类政策 3.5 农业补贴政策下的均衡Ⅲ:技术改进类政策 3.6 本章小结 4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经济效应分析 4.1 政策实践与研究假说 4.2 粮食直接补贴对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影响 4.3 粮食直接补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农资综合补贴政策经济效应分析 5.1 政策实践与研究假说 5.2 农资综合补贴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 5.3 农资综合补贴对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影响 5.4 农资综合补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良种补贴政策经济效应分析 6.1 政策实践与研究假说 6.2 良种补贴对粮食单产的影响 6.3 良种补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7 农业补贴政策效率评价及优化 7.1 农业补贴政策效率的评价理论 7.2 农业补贴政策效率的测算方法介绍 7.3 农业补贴政策效率的实证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