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冀医记忆--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老专家口述历史/医述历史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河北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以口述历史的方式,通过对20世纪50~60年代从医、一直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工作直至退休,见证过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发展的、现在依然健在的老医务工作者进行访谈,真实记录老专家们在行医生涯中亲历的一些重大事件和心路历程。透过每个个体亲历的故事,读者可以看到老一辈医务工作者的家国情怀,同时了解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的发展历程,触摸河北省医学发展历史的脉搏。 目录 闫忠:人要正,才能走得更远 李三强:为党工作,能多做点儿就多做点儿 孙倩:治不好病人是我最大的遗憾 尹瑞山:当医生,就要当好人民的医生 陈贤栎:做医生,要真正为病人减轻痛苦 孙锡钦:我是个大夫。一定尽到大夫的本分 郭瑞芬:我们医院不简单 苏广苓:对病人好的医生才能称作好医生 任琢珊:我就想为中西医结合做点儿事 序言 坐落于保定、1909年肇 建的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是 一所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先后四次易址、二十四次 改名。1955年被省卫生厅 命名为“河北省医院”,2005 年更名为“河北大学附属医 院”。多年来,医院始终秉 承“为患者、为社会”的宗旨 和“仁爱、诚信、敬业、创 新”的院训,致力于高质量 发展、高技术诊疗、高水平 服务,赢得社会各界和广大 人民群众的信赖,是全省卫 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的优秀 代表。 “医述历史丛书”是我省 首部医疗行业口述史著作, 由近三十位老专家将一个个 鲜活故事娓娓道来,生动展 示出百年院史中一幅幅精彩 的画面,深刻阐释了白衣战 士“敬佑生命、救死扶伤、 无私奉献、大爱无疆”的崇 高职业精神,也是全省卫生 健康事业改革发展光辉历程 的缩影。 神圣职责催发使命担当 ,平凡岗位成就伟大事业。 希望这套丛书的出版,能够 有力激发全系统广大干部职 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忘 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接续奋斗,为健康河北、 美丽河北建设做出新的更大 贡献! 衷心祝愿河北大学附属 医院发展得越来越好! 梁占凯 2019年10月 导语 本书记录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从医的一批老专家的个人发展历史,特别是他们从医过程中的亲身经历,侧面反映了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的发展历史与光荣传统。翻开本书,仿佛回到了从前的岁月、感知到一幕幕鲜活的历史故事,看到了老专家们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与全心全意……看似平凡的背后,彰显着高尚和伟大。 精彩页 闫忠:人要正,才能走得更远 访谈时间:2019年4月16日—5月2:3日(共四次) 访谈地点:闫忠家 被访谈者:闫忠 访谈者:于录艳 (文中所有照片均由闫忠提供) 闫忠,1927年6月27日出生于河北省献县闫郝村。1943年,参加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先后任河北省冀中区党委警卫员、团政治处干事、股长;1955年至1976年,先后任河北省干部疗养院保卫科长、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1976年至1979年,先后任沧州市卫生局局长、沧州市委副秘书长;1982年始,任河北省医院(1983年更名为河北省职工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后提任河北省职工医学院纪委书记,1989年离休,副厅级。 一、苦难——难以磨灭的记忆 我1927年出生于河北省献县闫郝村。现在想想,儿时的很多记忆已经模糊了,印象中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跟着姥姥一起生活,也记不清楚是什么原因要离开爸妈。我的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因为家境清苦,又没有经济来源,父亲很早就跑到北京附近的一个县城做小买卖。后来父亲因病去世,也就三十出头儿,我那时候只有五六岁。因为一直和姥姥生活,父亲的去世对我影响不大。 印象当中,母亲是个非常朴素、勤俭、孝顺的人。每次我从姥姥家回去,都看到母亲很尽心地照顾爷爷,因为爷爷年纪比较大,身体又不好。除了伺候爷爷、照顾我年幼的弟弟以外,母亲还要下地干活,所以,我觉得母亲非常辛苦。后来,爷爷去世了,农村讲究儿子要给去世的父亲打幡儿,因为我的父亲早逝,我是长孙,所以就让我打幡儿。爷爷去世的时候村里的很多乡亲来帮忙,左邻右合对我们家也很照顾,应该是因为我母亲平常和邻居们相处得好的缘故。 姥姥家在河北省饶阳县魏楼村,离我家大概十几里路,小时候的记忆都在那儿。姥爷早早地就去世了,留下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姥姥生活得很清苦。因为家里穷,吃都成问题,我六岁左右就跟着姥姥在地里挖野菜,春天柳树和榆树的叶子刚发芽,就爬上树摘树叶拿回家吃,还分给邻居们。那时候人们都穿布鞋,我穿的布鞋都露脚趾了还要穿,一直穿到不能穿了才能换上一双新鞋子。 姥姥的儿子,也就是我的舅舅,给地主做长工。他是个很孝顺的人,给地主做完工后,有时候还要回家帮姥姥挑水、干农活。记得有一次,舅舅从地主家回来,从衣服里掏出两个净面窝窝头给我和姥姥吃,那是舅舅没舍得吃,给我们带回来的。舅舅年龄不大就因病去世了,一直到去世之前也没有娶媳妇。舅舅去世之后只剩下姥姥一个人,没过几年姥姥也去世了。姥姥去世的时候我在外面工作,没得到消息,后来得知姥姥去世,我非常悲痛。姥姥生在贫困的旧社会,受了一辈子苦,真是不容易! 二、辍学——记忆深处的遗憾 因为家里非常贫穷,八岁时我才开始上小学。小学也是在姥姥的村子上的,现在我已经记不起它的名字。我上了四年小学、一年高小,那时候小学只学算数和语文。我的小学老师特别严厉,同学们犯了错误就要挨打,我也挨过打。记得有一回,我上课时偷偷玩一些小玩意儿,老师发现之后,就用小棍打我的手,当时把我的手都打肿了,有时候挨打是因为上学路上贪玩儿迟到或者跟小伙伴们打架。有一次下地干活,看见人家地里种的山药,我忍不住挖了几块儿,正挖着的时候突然有人来了,发现了我。我撒腿就跑,一口气儿跑到了姥姥家。当时我姨在家,那个人一直追到我家,跟我姨说我偷了他家的山药,一说话才发现种山药的那个人和我姨是亲戚,也就不追究这个事了。后来,我的姥姥和姨对我进行批评教育,说你可不能干这个事儿。现在想想,我小时候净干没出息的事儿了。 我上小学的时候学习成绩不行,在家里跑惯了,不愿意上学,老想着回家帮姥姥干点活儿。记得刚上学那会儿,姨夫在北京做小买卖,姨家也没有年轻人,我帮着姨打麦子,打完麦子装麻袋,我就扛着麦子往家里运。路上不小心没站稳,一袋麦子全洒在了地上,当时我姨也没有批评我,只说了一句:“不让你扛你非要扛。” 现在想想,上学的时候脑袋瓜不聪明,又是男孩子,比较贪玩儿,所以学习成绩不行。后来上了一年高小,成绩还是跟不上,就彻底不上了。参加工作以后,才知道上学有多么重要,我特别后悔当时没有好好上学,那时候要是坚持上完初中,文化程度再高一些,后来的工作可能就顺利多了。没有好好儿上学是我的遗憾! P1-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