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直到最后一课(生与死的学习)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瑞士)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长期研究病人临死前的状况和心理活动,首次提出病人面对死亡要经历五个阶段:否认与自我封闭、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这一观点在当时是革命性的,改变了人们对待死亡和临终的态度,促进了人们对弥留之际的病人的关怀。
本书出版六十年来,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成为现代生死学教育经典,影响并教诲无数人正确对待临终与死亡。罗斯通过真实生动的案例,引导人们更加感性地体味步步紧逼的死亡会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帮助人们学习如何给临终的病人以希望、安慰与内心的安宁,学习如何面对自己生命的终结,如何应对亲人的去世,从而改善生命的质量。
作者简介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博士是死亡课题及临终关怀方面最受爱戴。库伯勒·罗斯博士的书被翻译成27国语言,透过她的许多书,以及她多年与身患绝症的儿童、艾滋病人及老年人的接触,抚慰了全世界无数的临终病患及亲属的心,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力量和理解。库伯勒·罗斯博士于2004年去世,终年78岁。她生前与大卫·凯斯乐(《用心去活》的第二作者)二次合作,完成了作品《当绿叶缓缓落下——与生死学大师的最后对话》。
目录
第一章 对死亡之恐惧
第二章 面对死亡与临终,心态各异
社会习俗和防御心理
“死亡与临终”跨学科研讨课的由来
以临终者为师
第三章 第一阶段:否认与自我封闭——“不,不可能是我!”
第四章 第二阶段:愤怒——“为什么是我?”
第五章 第三阶段:讨价还价——她唯一的愿望是“再登台表演一次”
第六章 第四阶段:抑郁——但病人要经历的失落还远不止这些
第七章 第五阶段:接受——“漫长旅途前最后的休息时间”
第八章 希望
第九章 病人的家属
家庭的变故对家人的影响
交流中的问题
家属应对危重病情病人
去世后的家庭状况
消除悲伤与愤怒
第十章 晚期病人访谈录
第十一章 对“死亡与临终”研讨课的反应
医护人员的反应
学生的反应
病人的反应
第十二章 绝症病患的治疗
无声胜有声
致谢
序言
曾经有人问我,愿不愿
意写一本关于死亡和临终的
书,我满怀激情地接受了挑
战。可等我下定决心坐下来
,开始认真构思,才发现这
不是件容易的事。该从哪里
动笔呢?包括哪些内容呢?
对于将来打开本书的陌生读
者,我该跟他们分享多少与
临终病人相处的经历呢?有
多少事情,只能靠亲眼看见
、亲耳听到、亲身感受,而
语言根本无法表达?
过去两年半,我访谈了
很多走向生命尽头的患者,
本书讲述的只是这次实验的
开头部分,但是对所有参与
者来说,实验结果很有意义
,也具有启发性。这不是一
本指导医疗人员如何护理临
终病患的教科书,也非对患
者面对死亡时心理状态的完
整研究。这只是一次全新的
、富有挑战的机会,让我们
把病人看作健康的普通人,
陪他们聊天,被他们的勇气
感染,并且找出院方在护理
病患时的不足之处。以病人
为师,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
解他们在生命最后的阶段,
盘桓在心头的焦虑、恐惧和
向往。我所能做的,仅仅是
讲述患者的故事,分担他们
的痛楚、期待与惆怅。我希
望这本书能激励人们,别再
躲开“痊愈无望”的病人,而
是走近他们,帮助他们度过
生命最后的时光。能做到这
一点的人,会发现健康人与
病人其实可以互相慰藉,双
方都能借此机会了解人生的
意义,感受人性的光辉,并
借此机会丰富人生阅历,让
自己在告别人世时,多一些
坦然,少一些忧虑。
导语
老龄化社会和全球疫情焦灼的现实,都使得死亡与临终关怀的社会学话题更受关注。这本书出版六十年了,但它的现实意义依然强烈。书中大量真实的第一手的案例,指导我们学会怎样面对临终病人,怎样对待自己生命的终结,怎样应对亲人的离世。
精彩页
在过去的几代人中,流行病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婴幼儿早夭是常有的事,几乎每户人家都会失去一两个年幼的家庭成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医学突飞猛进。至少在欧洲和美国,疫苗接种的广泛普及,消除了很多疾病。化疗,尤其是抗生素的使用,大大减少了传染病的死亡人数。儿童护理水平的提升和教育的改善,降低了儿童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曾经威胁中青年人,害他们英年早逝的病症,也被一一攻克。而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伴随衰老而来的恶性肿瘤病人及慢性病患者也多了起来。
儿科医生要处理的急症和危及生命的病症变少了,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患者出现了身心障碍,在心理调节和行为举止方面产生了问题。在医生的候诊室里,比以往更多地涌入有情绪问题的病人,再加上数量更多的老年患者,后者不仅要对付身体机能的日渐衰弱和身体上的局限,还要面对孤单和无助带来的种种痛苦。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没看过心理医生,他们的诉求必须依靠某些专业人士加以引导才能得到满足,比如牧师和社区志愿者。正是为了这些病患,我试图勾勒出过去几十年间人们关于“死亡”的观念发生的变化,这些变化加深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导致更多人产生了心理问题,因此,了解和应对“死亡与临终”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回顾历史,研究古老的文化和人类的生活方式,我们深刻体会到死亡一直为人类所厌恶,而且可能永远都会这样。从心理医生的角度看,这合情合理,如果非要解释清楚,也许源于一个基本常识: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死亡的厄运永远轮不到自己头上。要人们主动展开想象,去想象我们好好的生命说终结就终结了,这简直不可思议,如果我们的生命不得不终结,那肯定是外界某种邪恶力量横加干涉的结果。简而言之,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我们只会“被杀死”,自然的生老病死是难以接受的,所以死亡本身总是跟坏运气、可怕的事故、遭天谴或者报应什么的联系在一起。
记住这些基本事实很关键,因为只有这样,我们在跟病人交流的时候才能弄清他们的想法,否则听了半天也捉摸不透。
我们要了解的第二个基本事实是,在潜意识中,人们无法区分什么叫愿望、什么叫实际行为。每个人都会产生一些不合逻辑的幻想,在幻想中,截然相反的两种行为能并行存在,要是这些想法出现在梦中,倒也说得过去,但在清醒的时候还怀着这样的想法,那就说不过去,甚至有悖常理了。我们在气头上时,潜意识中常常把杀人的愿望与行为混为一谈,至于尚未成年的孩子,他们更不能分辨两者有什么差别。如果小孩子因为自己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便对母亲发脾气,背地里诅咒她死,但当母亲真的死了时——即使母亲的死与他的诅咒不构成因果关系——这个孩子还是会留下严重的精神创伤。他这辈子都会觉得自己对母亲的死负有部分或者全部的责任,他不敢把这件事告诉别人,而是深埋心底——“是我干的,我得负责,我是个坏孩子,所以妈妈才离开了我”。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是父母离异、分居或者被遗弃等原因,使孩子失去了父亲或者母亲,他也会有同样的反应。在孩子们看来,死亡是暂时的。就跟离婚差不多,而就算父母离了婚,他还有机会跟父亲或母亲见面。
很多父母都记得自家孩子说过这样的话:“我去把小狗埋到土里,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它又会活过来。”也许正是怀着同样的愿望,古埃及人会给死者奉上吃喝,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开心;而古代美洲印第安人为离世的亲属下葬时,会将他们生前的物品随葬。
等我们渐渐长大,开始意识到自己并非无所不能,我们最强烈的愿望,也无法将不可能变为可能。之前还担忧是因自己的所作所为,爱人或者家人才离开了人世,现在,这种忧虑以及伴随的负罪感逐渐消退了。不过,要是受到强烈的刺激,忧虑还是会卷土重来,在医院的走廊上,我们每天都会在失去至亲的人群中见到这种情形。
有一对夫妇,常年争吵不休,但夫妇俩有一个死去时,活着的那个抓扯自己的头发,哭得捶胸顿足、肝肠寸断,而且害怕自己很快也会追随对方的脚步,被死神带走,因为相信世间的报应之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她的死都怨我,我会遭报应,不得好死”。
认识到这一点,也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些绵延了许多世纪的古老风俗和仪式。举行这些仪式,目的是平息诸神或者众人的怒火,由此减轻预料中的惩罚。说到这儿,我不禁联想到骨灰、破衣服、面纱和古时的“哭灵女人”——这样做,是为了博得哀悼者的同情而表现出懊悔、悲痛和愧疚。如果有人悲痛得捶打胸口、抓扯头发、不吃不喝,是因为他将爱人的离世归咎于自己,并试图通过上述举动,逃避要承担的罪责,减轻要接受的惩罚。
P2-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20: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