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爱欲与哀矜(增订本)(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张定浩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批评家张定浩代表作《爱欲与哀矜》的增订本,时隔六年,最终增加四万余字。爱欲不只是激情,也意味着失控,更是复杂的心智生活;哀矜则代表道德与责任。这两者都常让人难以承受,却是大多数旨在书写人类生活的出色小说家的选择。从格雷厄姆·格林、爱丽丝·门罗到奥登、布罗茨基,从《斯通纳》到《无愁河的浪荡汉子》,书中所涉,基本都是作者钟爱的作家与作品。某种意义上,这是一本阅读与写作之书,也是一部躬身自察之书。
一个人同时觉察言语的力量与无力,爱的丰盈与贫乏。但他仍在写,为取悦那些不可企及的影子。
作者简介
张定浩,出生于安徽,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现居上海。著有文论随笔集《既见君子:过去时代的诗与人》《取瑟而歌:如何理解新诗》《批评的准备》《爱欲与哀矜》,诗集《我喜爱一切不彻底的事物》等。
目录
再版的话
前记
爱欲与哀矜
阅读《天堂》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
“你必须精通重的和善的”
跟着自己的心写作
A. S. 拜厄特
村上春树
爱丽丝·门罗
杜鲁门·卡波蒂
在零和一之间
《斯通纳》,或爱的秩序
尽头与开端
文学与生命
如何观看科塔萨尔
重读《雪国》
埃兹拉·庞德
T. S. 艾略特:作为创造者的批评家
火衫
诗所能够见证的
文明的声音
取悦一个影子
求爱于无生命者
私人文论
真正的爱和真正的生活
伤心与开心
爱与怜悯的小说学
对具体的激情
无所事事的欢乐
爱的知识
一份第三人称的读书自述
序言
我前阵子去昆明,参
加一个文学活动,晚上被
朋友临时拉去云南大学文
学院做一个讲座,仓促间
没来得及做任何准备,又
因为等进校园必须的核酸
检测报告结果,还迟到了
十几分钟。虽然这些年大
大小小的讲座也做过不少
,但毫无准备的即兴演讲
和迟到,在我都还是少有
的经验。我不讨厌别人迟
到,但自己很害怕迟到,
我也很害怕公开发言,每
次遇到类似的场合总会提
前准备很久,但其实也形
成不了什么讲稿,往往直
到最后一刻也只是凌乱的
笔记,就像做学生时大考
之前还在拼命温书,有一
种忽然什么也不记得了的
慌张,而最终,总是在自
己讲完之后,才忽然明白
自己要讲什么。这也很像
我自己的写作,虽然事先
也会做很多笔记,但每每
总是在写完之后,才真正
知道自己要写的或者说能
够写的是什么。
因此那天晚上我走进
翠湖旁美丽的云大校园的
时候,就是怀着一种比往
常更为忐忑不安的心情。
当我在教室里坐下,面对
众多年轻发亮的眼睛,在
那一刻,我能讲述的,其
实也只能是我自己。讲完
之后的交流环节,有一位
大二女生因为晚上有课,
所以迟到了,一直站在教
室门外,这时候终于走进
来,举手提问。她拿着话
筒,却一度哽咽地讲不出
话来。后来她说,她是《
爱欲与哀矜》的读者,这
本书让她知道,原来爱是
有意义的,她因为迟到没
有听到我前面的话,不知
道我有没有提到这本书,
想让我再谈谈这本书。
我虽然那晚讲的就是
自己的写作,但很奇怪地
,我确实没有想到这本书
,虽然对我来讲,这是我
很珍视的一本书,也具有
某种特别的意义。又或许
,爱,以及有关爱的言说
,在生命中的很多时刻,
就是被我们所遗忘的。这
本书的再版,当然要感谢
很多人,但首先我想感谢
的,是和那位女生一样分
散在各处的陌生的读者们
。谢谢你们。
我在这一版中增补了
近年新写的几篇短文,也
相应删去了几篇,希望它
整体上可以拥有一个更为
清晰的面目。我也相信这
本书自身所呈现的,会比
我能够讲述的,要好很多

2021年11月
导语
歌手李健挚爱——著名批评家张定浩代表作《爱欲与哀矜》2022增订本。
写与读,都只为了被爱。而构成健全人性的不是幸福,是理解爱欲与哀矜的能力。一本阅读与写作之书,一部躬身自察之书。
从格雷厄姆·格林、爱丽丝·门罗到奥登、布罗茨基,从《斯通纳》到《无愁河的浪荡汉子》,讨论杰出的现代作家如何重返古典,在爱的层面思索艺术乃至人类真理。
精彩页
“对小说作者来说,如何开始常常比如何结尾更难把一握。”在《刚果日记》的某处注脚中,格雷厄姆‘格林说道,他那时正深入黑非洲的中心,试图为一部意念中的小说寻找自己对之尚且还一无所知的人物,“……如果一篇小说开头开错了,也许后来就根本写不下去了。我记得我至少有三部书没有写完,至少其中一部是因为开头开得不好。所以在跳进水里去以前,我总是踌躇再三。”
小说家踌躇于开始,而小说读者则更多踌躇于重读。面对无穷无尽的作品,小说读者有时候会像一个疲于奔命的旅行家,对他们而言,最大的困难在于重返某处,在于何时有机会和勇气第二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我有时怀念那些活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的度假客,他们像候鸟一样,一年一度地来到同一个风景胜地,来到同一座酒店,享受同一位侍者的服务,外面的光阴流转,这里却一如既往,令孩童厌倦,却令成年人感受到一丝微小的幸福。列维一施特劳斯,一位憎恶旅行的人类学家,他在马托格洛索西部的高原上面行走,一连好几个礼拜萦绕在他脑际的,却不是眼前那些一生都不会有机会第二次见到的景物,而是一段肖邦的曲调,钢琴练习曲第三号,一段似乎已被艺术史遗弃的、肖邦最枯燥乏味的次要作品,它已被记忆篡改,却又在此刻的荒野上将他缠绕。他旋即感受到某种创造的冲动。
因为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创造,很大程度上并非起于旷野,而是起于废墟,起于那些拼命逃避废墟的人在某个时刻不由自主的、回顾式的爱。
格林自然擅长于逃避,他的第二本自传就名为《逃避之路》。他从英伦三岛逃至世界各地,从长篇小说逃至短篇小说,又从小说逃至电影剧本和剧评,他从婚姻和爱中逃避,从教会中逃避,某些时刻,他从生活逃向梦,甚至,打算从生逃向死。他在自传前言中引用奥登,“人类需要逃避,就像他们需要食物和酣睡一样”。但我想,他一定也读过奥登的另外一节诗句:
但愿我,虽然跟他们一样
由爱若斯和尘土构成,
被同样的消极
和绝望围困,能呈上
一炷肯定的火焰。
(奥登《1939年9月1日》)
因为他又说,“写作是一种治疗方式;有时我在想,所有那些不写作、不作曲或者不绘画的人们是如何能够设法逃避癫狂、忧郁和恐慌的,这些情绪都是人生固有的”。于是,所有种种他企图逃离之物,竟然在写作中不断得以回返,成为离心力的那个深沉的中心。这些越是逃离就越是强有力呈现出来的来自中心处的火焰,才是格林真正令人动容之处。
爱若斯,古希腊的爱欲之神,丰盈与贫乏所生的孩子,柏拉图《会饮篇》里的主角,却也是众多杰出的现代作家最为心爱的主题。或者说,写作本身,在其最好的意义上,一直就是一种爱欲的行为,是感受丰盈和贫乏的过程。在写作中,一个人感觉自己身体被掏空,同时又感觉正在被什么新事物所充盈;一个人感觉自己不断地被某种外力引领着向上攀升,同时又似乎随时都在感受坠落般的失重;一个人同时感觉到语言的威力与无力。如同爱欲的感受让地狱、炼狱和天堂同时进入但丁的心灵,作为一种共时性的强力图景,而《神曲》的写作,只是日后一点点将它们辨析并呈现的征程。
格林当然也有类似的共时性经验。他指认《布莱顿棒糖》(1938)是关于一个人如何走向地狱的,《权力与荣耀》(1940)讲述一个人升向天堂,而《问题的核心》(1948)则呈现一个人在炼狱中的道路。这三部小说构成了格林最具盛名的天主教小说的整体图景,它们关乎爱欲的丧失、获得与挣扎。在一个好的作家心里,这些丧失、获得与挣扎总是同时存在的,不管他此刻身处哪一个阶段,至少,他总会设想它们是同时存在的。
更何况,这种爱欲体验在格林那里,是始终和宗教体验结合在一起的。他笔下的诸多主人公,均怀着对天国的强烈不信任以及对永世惩罚同等程度的恐惧在世间行走,换句话说,也就是在炼狱中行走。《问题的核心》中,那位殖民地副专员斯考比受命去接收一队遭遇海难的旅客,一些人已经救过来,另一些人,包括一个小女孩还活着却即将死去。斯考比走在星光下,又想起之前刚刚自杀的一位年轻同事,他想,“在这个充满苦难的世界上想要得到幸福,这是多么荒谬的想法啊”,“指给我看一个幸福的人,我就会指给你看自私、邪恶,或者是懵然无知”。
P3-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1:3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