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考入清华北大的孩子并非天赋异禀,他们的优秀密码,往往隐藏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中,然而这些密码往往鲜为人知,本书将通过30多位清北学子的38封家书,以及6封家长回信,为您深度解密,优秀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力量。 在孩子成长与学习的路上,总会有迷茫与坎坷,家长们常常困扰于如何正确的培养孩子。这套书正是为了帮助那些心中有困惑、有疑惑的学子与家长而作。30多位清北学子以书信的方式来介绍他们的成长与学习经历。而通过6位家长的回信,也能让更多家长了解到学霸父母是如何解决孩子成长路上的问题、如何教育孩子成才的。 这一封封用心写成的家书、一段段充满感情的文字、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成长故事,字里行间都在告诉我们——这些孩子之所以优秀、之所以能考入清华北大,离不开父母的培养、离不开优秀的家庭氛围的熏陶。可以说,家庭教育的力量不容小觑! 本套书共两册,为您解码家庭教育的秘密: 《成长的秘密》展现的是清北学子们在成长中的问题解剖与应对之策,家庭教育如何为孩子们赋能、助力孩子成长。 《学习的秘密》讲的是清北学子和他们的家长,共同应对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与挫折,家庭教育如何助力孩子进步。 希望这套书能够赋能更多家庭,让更多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力量。 目录 来自清华北大学子们的家书 第1封家书 自主感养育:爱孩子就放手 第2封家书 父母的格局,影响孩子的未来 第3封家书 完美的教育是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第4封家书 妈妈正确放手,化解孩子退学风波 第5封家书 请让孩子把话说完 第6封家书 理解与平等,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 第7封家书 儿时的梦想终会指引我们前行 第8封家书 家庭中正确的沟通模式 第9封家书 退让与引导是帮助孩子度过青春期的良方 第10封家书 简单易行的戒网瘾与戒拖延方法 第11封家书 高情商教育方式处理亲子分歧 第12封家书 置身低谷是为了再攀高峰 第13封家书 父亲与女儿相处的最佳模式 第14封家书 正确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养育 第15封家书 自律背后的真相 第16封家书 聪明家长这样教孩子认识早恋 第17封家书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商 第18封家书 教孩子控制好情绪,父母必修这堂课 第19封家书 包容的力量:如何帮助孩子平稳走出叛逆期 来自清华北大学子家长 家长回信一 为人母亲,我很幸福 家长回信二 成功路上有片花海叫挫折 家长回信三 尊重梦想,筑梦成功 来自清华北大学子们的家书 第20封家书 引导阅读,受益终身 第21封家书 兴趣成为求学生涯中的舒适区 第22封家书 最好的自律教育方法是父母以身作则 第23封家书 好父母胜过好老师 第24封家书 规则教育,让一个小县城的孩子考入北大 第25封家书 专注度是学习效率的关键 第26封家书 搭建家校沟通的桥梁 第27封家书 学习创新的真谛 第28封家书 “补弱”的第一步是勇敢面对 第29封家书 学习是我们终生的事业 第30封家书 家庭习惯改变学习命运 第31封家书 做学习的“主人翁” 第32封家书 逆袭不是神话 第33封家书 父母的态度决定孩子的高度 第34封家书 两个方法,让孩子做到高效学习 第35封家书 只要自己不放弃,没有人会放弃你 第36封家书 科学有用的记忆方法 第37封家书 家长正向反馈,孩子才有勇气坚持到底 第38封家书 培养孩子考入清华的秘诀 来自清华北大学子家长们的回信 家长回信四 逆袭之路充满汗水与泪水 家长回信五 不断调试,适度教育 家长回信六 关于家庭教育的反思 序言 亲爱的朋友: 每一位孩子都有一个飞 翔的梦,每一位家长都望子 成龙,但在翱翔高空实现梦 想的过程中却困难重重:孩 子缺乏学习兴趣,孩子没有 学习驱动力,孩子学习数学 遇到了障碍,孩子学习语文 没有天赋,孩子每天很努力 很辛苦,为什么成绩却不理 想?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却不知道该怎样帮助孩子 ,应该给孩子创造什么样的 家庭环境?应该怎样引导孩 子的学习兴趣?什么样的家 庭教育才能助力孩子成长? 拿到这本书时,你或许 正有同样的困惑,又或许有 着同样的迷茫,请先记住一 点,不要恐慌,一切的经历 都会成为闪闪发光的宝藏, 正确的家庭教育将是解决这 些问题的良方。 作为一名青少年,你可 谓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 里,家长希望你有理想,社 会希望你有信仰。的确,你 不用经历前辈们的刀光剑影 ,不用经历父辈的艰苦岁月 ,但是你有努力学习、报效 国家的使命。值得庆幸的是 ,家庭教育让你在向前奔赴 的路上充满温暖,家人的支 持与引导让你的学习更有目 的和动力。 年轻是你最大的资本, 也是你蓬勃向上、不断进取 的基石。因此,便有了那句 “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豪横”之言。不可否认,你 年轻,你有胆量。可是,在 如此美好的年纪你应该做些 什么?家长又能做些什么? 这是我们应共同思考的问题 。 成长,没有人能逃避成 长,因为成长代表着“经历” ,你要经历好的事情,也会 面临生活的重重考验。 学习,这是一个让很多 学子“反感”的字眼,因为身 边的人都在为这两个字奋斗 ,家长也在为你的学业而烦 恼。 很多时候,你是“被迫” 长大,比如,你在叛逆期, 明知自己的话语会伤了父母 的心,但是还会说出“扎心” 之语;明知学生时代应该奋 力学习,但是还会忍不住贪 玩。父母明知孩子顶着巨大 的压力,但总会不自觉地流 露担忧;明知道说教可能会 带来不满,但还是会苦口婆 心……或许,只有经历了应 该经历的,人才能真正成长 。 这套书正是为了帮助那 些心中有困惑、有迷茫的读 者所作,共两册:《成长的 秘密》展现了在学子成长过 程中,家长如何引导他们度 过迷茫与困境,助力他们的 成长。《学习的秘密》是清 北学子们在学习时,对家庭 教育、家庭赋能的感悟与心 得这套书是对家庭教育意义 的多方位解析,更是对家庭 赋能孩子学习与成长的方法 总结。 文中的每字每句都出自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学子真 实的学习、成长经历。他们 在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之前也不过是高考备战大军 中的一员,同样面临着人生 目标、成长叛逆期、学习技 巧误区、成绩瓶颈期的困惑 。他们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 、超越同济,与他们的家长 懂得如何进行家庭教育密不 可分。这套书是学子们学习 秘密、成长秘密的完整展现 ,希望这套书能够从真正意 义上帮助到你。 祝你读有所获、读有所 悟、读有所用! 2021年11月1日 导语 国家语委语文研究员、命题组专家——胡文凯鼎力推荐; 一封封家书承载着一个个36技的父母和72变的孩子的真实故事,他们的真情实感和真实成长经历充满启迪。 38位清华北大学子的教育案例;10节清北学子录制的家庭教育课;6位清北家长分享孩子学习和成长秘诀。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些值得敬佩的父 母,这是一群经历了暴风雨 的孩子。这是一本会说话传 情的书,这是一本让孩子懂 得感恩的书,这是一本好书 。 ——胡文凯,国家语委语 文研究员、教育部考试中心 语文学科命题核心组成员 我们一直在奔跑,却往 往忘记背后默默付出的父母 。一路走来,父母一直支持 着我,在此我想对父母道一 声:“爸爸妈妈,您们辛苦 了!谢谢你们一路支持我上 清华、又入伍、再读研,我 爱你们!”希望这一封封家 书能够给大家带来收获和启 迪共鸣。 ——伍廉荣,闻道清北 CEO,就读于清华大学五道 口金融学院,金融硕士 才看了一封信就受益匪 浅,我便开始反思自己对孩 子的教育。带着一个个问题 ,继续与书中的每一位作者 、每一位家长沟通,我也尝 试着学习与改变。这是一本 “家长训练手册”,也是一本 适合亲子共读的书籍,读后 甚觉相见恨晚。 ———位妈妈,本书的第 —位读者 精彩页 亲爱的爸爸、妈妈: 展信佳。 前几天你们在家庭群里发了一张照片,告诉我,阳台上养着葡萄的架子被台风刮倒了。照片里,木架子被吹得七零八落,压着鲜绿色的藤蔓,本来生机勃勃的叶子无精打采地匍匐在地面上,被雨水打湿,皱成了一团。 我的葡萄没了,伤心之余也有些诧异,架子是我看着爸爸您亲手搭建的,工程怎么能如此“豆腐渣”。还没来得及问罪,偶然瞥到了照片的角落里野蛮生长的树木枝干道劲,哪怕经历了风雨的洗礼,依然蓊蓊郁郁。在那么一瞬间,我突然想起了小学里学过的一篇课文。 题目不太记得了,只是里面的一段话,当时懵懵懂懂,曾在老师的要求下对着你们背诵,现在猛然回忆起来,才知道那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意。“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爸爸妈妈,你们大概也是把我当成一棵树在培养吧,正是你们适当的放手,才让我学会了自己寻找水源,才让我能够在这二十年来磕磕绊绊又稳稳当当地顺利成长。我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学会了独处,学会了独自思考,学会了安排时间,学会了独自生活,最后,学会了自己成长,成为一个独立而健全的人。我要郑重地对你们说一句,亲爱的爸爸、妈妈,谢谢你们! 当种子离开了树木 那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夜晚。城市的天空中没有星星,只能偶尔看见飞机划过时一闪一闪的光点。屋子里灯光暖黄,晚饭的香气还未散去,一碗热汤在空气中氤氲出馥郁的浓香,小小的我趴在桌子边上,眼巴巴地瞅着,瞅着,伸出试探的爪子。 “小心烫……” 您的警告还没落下,我就被烫得抽回了手,抬头看向您,想要得到呵护与安慰。 从来都是这样的,妈妈。您还记得吗?您从小对我就是那么爱护,无微不至。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从第~天上幼儿园,到周末领着我去爬山,从清晨尚未睁眼就被穿上的衣服,到睡前哼唱童谣落下的音符,我生活的点点滴滴,几乎都充盈着您的身影。 还记得我努力说服您留我一个人在家时,您是那么的担心与不愿,那时的我还不能体会您为人父母不能言表的爱,只沉浸于自己马上要成为世界主宰的欣喜,是的。那时候家就是我的世界。 然而,当新鲜感与兴奋逐渐散去,接踵而至的,是偌大的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的惴惴不安与恐慌。当孤独感再次来袭时,我终于还是忍不住拨通了您的电话。 您温柔的嗓音像是黑暗里燃起的一团火,温暖而明亮,一点点驱散了侵蚀着我的恐惧与阴影,支撑我红着眼睛、终于等到了大门缓缓推开的一幕。 孩提时代旺盛的好奇心与无畏,支撑着我提出了“独自”的想法,像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种子,幻想着也能够像大树一样顶天立地。您了解我的性格,明明知道结果却依然放手让我去尝试,给我挑战自己的机会。也许过程坎坷,但最终落入土地的一瞬,迎接我的,是源源不断的爱意与支持。 孩子总需要成长,每一次来自幼小心灵的试探,都是成长的契机。此时,也正需要家长恰当地放手,让挂在树木上的种子能够勇敢乘风飞翔,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茁壮地成长。 破土时分,清风徐来 窝在手心里只有毛茸茸的一团,绿豆大的小眼珠黑溜溜的,耳朵是嫩色的粉,它的爪子不尖,踩过的地方只会泛起轻微的痒。我捧着几只小仓鼠,看着笼子里更多的乱窜的仓鼠,有些忧愁地叹了一口气。 P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