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分析19世纪法国著名现代派诗人波德莱尔的诗作,并以法国首都巴黎为范本,深入研究了波德莱尔时代欧洲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过程,描绘了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中欧洲日渐衰败的传统习俗、消失不见的清新自然以及一去不返的前工业社会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并在反衬中叙述了现代都市人的时间经验方式和精神生存状态。 目录 中译本第一版序 本雅明的意义 再版序 第一部 波德莱尔笔下的第二帝国的巴黎 一 波希米亚人 二 游荡者 三 现代主义 附录 论唯物主义方法 论趣味 第二部 论波德莱尔的几个母题 第三部 巴黎,19世纪的都城(随笔集) 一 傅立叶与拱门街 二 达盖尔与西洋景 三 格朗德维埃与世界博览 四 路易·菲力浦与内部世界 五 波德莱尔与巴黎街道 六 奥斯曼与街垒 名词与人名注释 修订译本后记 序言 近代中国人之迻译西学 典籍,如果自1862年京师 同文馆设立算起,已逾一百 二十余年。其间规模较大者 ,解放前有商务印书馆、国 立编译馆及中华教育文化基 金会等的工作,解放后则先 有五十年代中拟定的编译出 版世界名著十二年规划,至 “文革”后而有商务印书馆的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所有这些,对于造就中国的 现代学术人材、促进中国学 术文化乃至中国社会历史的 进步,都起了难以估量的作 用。 “文化:中国与世界系列 丛书”编委会在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的支持下,创 办“现代西方学术文库”,意 在继承前人的工作,扩大文 化的积累,使我国学术译著 更具规模、更见系统。文库 所选,以今已公认的现代名 著及影响较广的当世重要著 作为主,旨在拓展中国学术 思想的资源。 梁启超曾言:“今日之中 国欲自强,第一策,当以译 书为第一事。”此语今日或 仍未过时。但我们深信,随 着中国学人对世界学术文化 进展的了解日益深入,当代 中国学术文化的创造性大发 展当不会为期太远了。是所 望焉。谨序。 “文化:中国与世界”编 委会 1986年6月于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