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数字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一时间,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创业者、生产者,全都在讨论人工智能与人类的未来。默然者、观望者、乐观者、悲观者,众说纷纭,甚至彼此意见截然相反。
人工智能年轻且生机勃勃,但危险又美好,简单又复杂。它近在眼前,却又如此迷雾重重。
但,无论未来如何,人工智能发展的车轮已经不可能停下。也许,我们不仅会成为见证者,还会成为亲历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藏在科幻里的世界(你好人类我是人)/青少年科普科幻阅读书系 |
分类 | |
作者 | |
出版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数字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一时间,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创业者、生产者,全都在讨论人工智能与人类的未来。默然者、观望者、乐观者、悲观者,众说纷纭,甚至彼此意见截然相反。 人工智能年轻且生机勃勃,但危险又美好,简单又复杂。它近在眼前,却又如此迷雾重重。 但,无论未来如何,人工智能发展的车轮已经不可能停下。也许,我们不仅会成为见证者,还会成为亲历者。 作者简介 王元,真名为邵松松,1990年生于河北,中国科普协会会员;青春光线签约作者。在蝌蚪五线谱和星云网上发表过多篇科幻小说,科幻故事及科普文章;在《科学大众》等科普杂志发表过数篇科普文章;在韩寒主办的ONE以及郭敬明主办的《文艺风赏》发表数十篇小说;多部短篇小说被收录至各种合集出版物;长篇小说《所谓爱情》发布于豆瓣阅读平台。 目录 写在前面凌晨/文 名家名篇·生存实验王晋康/文 人工智能·孤独的守望者王元/文 微小说·亚当纪李鸯华/文 微科普·生而为人,我很快乐王元/文 微小说·卡-5的圈云芎/文 微科普·画地为牢王元/文 微小说·天才之死漩涡/文 微科普·天才的诞生王元/文 微小说·私奔4.0陈安培/文 微科普·无处不在的人工智能王元/文 微小说·法庭红胡子/文 微科普·判处为人王元/文 微小说·棋局灰狐/文 微科普·对弈王元/文 微小说·武器的终结游者/文 微科普·导弹的自我修养王元/文 微小说·调查报告何涛/文 微科普·别对我说谎王元/文 微小说·我的太阳肥狐狸/文 微科普·眼泪代表悲伤或爱王元/文 微小说·破解者李健/文 微科普·献给人工智能的花束王元/文 微小说·蜕归芜/文 微科普·类乌托邦王元/文 微小说·计划生育月徽琬琰/文 微科普·真的我王元/文 序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 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 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 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 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 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 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 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 果快速转化。” 科普作为一种教育活动 ,具有浓厚的时代性。不 同的时代背景下,不同的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下,公 众对科普的需求不同,科 普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也有 了相应的变化。 举例来说,20世纪60年 代初,青少年科普读物《 十万个为什么》问世,风 靡数十年,其内容也与时 俱进,由探索自然奥秘到 普及前沿科学知识,伴随 几代青少年走上科学的道 路。 进入新的世纪,随着科 技的迅猛发展,民众对于 科普的需求又有了新的形 式。 在2018年高考的全国卷l Ⅲ里,有一道语文阅读题 ,阅读材料节选自刘慈欣 的科幻小说《微纪元》, 这引发了全民的热烈讨论 。而刘慈欣的《带上她的 眼睛》在此之前已经入选 人教版初一(下)语文课 本。来自教育界的种种尝 试,给我们科普工作者带 来了启发——优质的科幻作 品或将成为青少年群体不 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青少年正处于培养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观 、审美观和科学思维的年 龄段。科幻文学,无疑是 在这几个方面都能给青少 年补充“营养”的一种文学载 体。而当前,我国青少年 对于科幻阅读正处在认识 不清、需求不大、不会阅 读的状态,因此引导青少 年读者学会“科幻阅读的正 确打开方式”这一科普任务 ,历史性地落在了我们这 一代科普工作者的肩上。 于是便有了这套“藏在科 幻里的世界”的诞生。 这套“藏在科幻里的世界 ”由《冲出地球》《你好人 类,我是人》《N维记》《 基因的欢歌》《远行到时 间尽头》五册构成,分别 从宇航探索、人工智能、 空间维度、生命科技、预 测未来五个维度,精选了 八年来发表于蝌蚪五线谱 网站的53篇科幻微小说, 并收录了来自王晋康、刘 慈欣、何夕、凌晨、江波 五位科幻作家的科幻作品 ,且由三位科普作家针对 这58篇科幻小说进行了科 普解读。 其中,《冲出地球》《 你好人类,我是人》《N维 记》涉及大量基础和前沿 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基 因的欢歌》《远行到时间 尽头》则涉及大量生命科 学知识,套书整体兼具未 来感和现实感。 科幻科普创作与其他文 学形式不同,科幻科普作 品是以其严谨的科学逻辑 为基石来进行创作的。 本书特邀科幻科普作家 凌晨老师担纲文学解读, 凌晨老师表示:“科幻的思 维逻辑,就是我们这些科 幻爱好者和创作者想要推 广的,以科学的理性思维 面对世界,以幻想的广阔 无疆创造世界,不惧怕即 将面临的任何未来,永远 保持好奇心,也永远乐观 积极。” 谈及科幻与科普的关系 ,作为“藏在科幻里的世界” 的主编之一,周忠和院士 表示:科幻本身不直接传 授科学知识,但它激发的 是想象力,还有对科学的 热爱,当然也蕴含了科学 研究的思维和过程,从这 个意义上来说,它对科学 的普及起到的推动作用同 样是巨大的。本书的另一 位主编,著名科幻作家王 晋康先生表示:“科学给你 一个坚实的起飞平台,而 科幻给你一双想象力的双 翅。” 这同样也是“藏在科幻里 的世界”立项的初衷:倡导 想象力,培养青少年的科 学思维与创造思维,激发 青少年对于前沿科学的好 奇心,力求带给青少年和 家长“科幻阅读的正确打开 方式”,给予青少年科学和 人文的双重滋养。 “藏在科幻里的世界”从 2019年1月份立项到成书出 版,历时一年半的时间, 并获得了2019年北京科普 创作出版专项资金资助。 感谢尹传红老师和周群老 师在选题创意方面给予的 积极建议,感谢全书38位 科幻作者所提供的58篇精 彩的科幻作品,感谢吕默 默、王元、单少杰带着近 乎科研的态度打磨书中的 所有科普知识点。 非常高兴这套书能够顺 利与大家见面,希望这套 书能够被孩子和家长喜欢 ,也希望更多的“后浪”能够 加入我们的科普科幻创作 阵营中。 “藏在科幻里的世界”编 委会 2020年7月 导语 《藏在科幻里的世界(N维记)/青少年科普科幻阅读书系》收录科幻小说作品,涉及大量基础和前沿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兼具未来感和现实感。本书倡导想象力,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思维与创造思维,激发青少年对于前沿科学的好奇心,力求带给青少年和家长“科幻阅读的正确打开方式”,给予青少年科学和人文的双重滋养。 精彩页 名家名篇·生存实验 王晋康/文 若博妈妈说今天——2000年4月1日是我们大伙儿的10岁生日,今天不用到天房外去做生存实验,也不用学习,就在家里玩,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伙伴们高兴极了,齐声尖叫着四散跑开。我发觉若博妈妈笑了,不是她的铁面孔在笑,是她的眼睛在笑。但她的笑纹一闪就没有了,心事重重地看着孩子们的背影。天房里有60个孩子。我叫王丽英,若博妈妈叫我小英子,伙伴们都叫我英子姐。还有白皮肤的乔治,黑皮肤的萨布里,红脸蛋的索朗丹增,黄皮肤的大川良子,鹰钩鼻的优素福,金发的娜塔莎……我是老大,是所有人的姐姐,不过我比最小的孔茨也只大了一小时。很容易推算出来,我们是间隔一分钟,一个接一个出生的。 若博妈妈是所有人的妈妈,可她常说她不是真正的妈妈。真正的妈妈是肉做的身体,像我们每个人一样,不是像她这种坚硬冰凉的铁身体。真正的妈妈胸前有一对“妈妈”,正规的说法是乳房,能流出又甜又稠的白白的奶汁,小孩儿都是吃奶汁长大的。你说这有多稀奇,我们都没吃过奶汁,也许吃过但忘了。我们现在每天吃“玛纳”,圆圆的,有拳头那么大,又香又甜,每天一颗,由若博妈妈发给我们。 还有比奶汁更稀奇的事呢。若博妈妈说我们中的女孩子长大了都会做妈妈,肚子里会怀上孩子,胸前的小豆豆会变大,会流出奶汁,10个月后孩子生出来,就喝这些奶汁。这真是怪极了,小孩子怎么会钻到肚子里呢?小豆豆又怎么会变大呢?从那时起,女孩子们老琢磨自己的小豆豆长大没长大,或者趴在女伴的肚子上听听有没有小孩子在里边说话。不过若博妈妈叫我们放心,她说这都是长大后才会出现的事儿。 还有男孩子呢?他们也会生孩子吗?若博妈妈说不会,他们肚子里不会生孩子,胸前的小豆豆也不会变大。不过必须有他们,女孩子才会生孩子,所以他们叫作“爸爸”。可是,为什么必须有他们,女孩子才会生孩子呢?若博妈妈说你们长大后就知道了,到15岁后就知道了。可是你们一定要记住我的话:“记住男人女人要结婚,结婚后女人生小孩,用‘妈妈’喂他长大;小孩长大还要结婚,再生儿女,一代一代传下去!你们记住了吗?” 我们齐声喊:“记住了!”孔茨又问了一个怪问题:“若博妈妈,你说男孩胸前的小豆豆不会长大,不会流出奶汁,那我们干吗长出小豆豆呀,那不是浪费吗?”这下把若博妈妈问愣了,她摇摇脑袋说:“我不知道,我的资料库中没有这个问题的答案。”若博妈妈什么都知道,这是她第一次被问住,所以我们都很佩服孔茨。 不过只有我问到了最关键的问题:“若博妈妈,”我轻声问,“那么我们真正的妈妈爸爸呢,我们有爸爸妈妈吗?”若博妈妈背过身,透过透明墙壁看着很远的地方。“你们当然有,肯定有。他们把你们送到这儿,地球上最偏远的地方,来做生存实验。实验完成后他们就会接你们回去,回到被称作‘故土’的地方。那儿有汽车(会在地上跑的房子),有电视机(小人在里边唱歌跳舞的匣子),有香喷喷的鲜花,有数不清的好东西。所以,咱们一块儿努力,早点把生存实验做完吧。” 我们住在天房里,一个巨大透明的圆形罩子从天上罩下来,用力仰起头才能看到屋顶。屋顶是圆锥形,太高,看不清楚,可是能感觉到它。因为只有白色的云朵才能飘到尖顶的中央,如里是会下雨的黑云,最多只能爬到尖顶的周边。这时可有趣啦,黑沉沉的云层从四周挤向屋顶,只有中央部分仍是透明的蓝天和轻飘飘的白云,只是屋顶变得很小。下雨了,汹涌的水流从屋顶边缘漫下来,再顺着直立的墙壁向下流,就像是挂了一圈水帘。但屋顶仍是阳光明媚。 天房里罩着一座孤山,一个眼睛形状的湖泊,我们叫它“眼睛湖”,其他地方是茂密的草地。山上只有松树,几乎贴着地皮生长,树干纤细扭曲,非常坚硬,枝干上挂着小小的松果。老鼠在树网下钻来钻去,有时也爬到枝干上摘松果,用圆圆的小眼睛好奇地盯着你。湖里只有一种鱼,手指头那么长,圆圆的身子,我们叫它“白条儿鱼”。若博妈妈说,在我们刚生下来时,天房里有很多树,很多动物,包括天上飞的几十种小鸟,都是和你们一块儿从“故土”带来的。可是两年之间它们都死光了,如今只剩下地皮松、节节草、老鼠、竹节蛇、白条儿鱼、屎壳郎等寥寥几种生命。我们感到很可惜,特别是可惜那些能在天上飞的鸟儿,它们怎么能在天上飞呢?那多自在呀,我们想破头皮:也想不出鸟在天上飞的景象。萨布里和素朗舟增至今不相信这件事,他们说一定是若博妈妈逗我们玩的一可若博妈妈从没说过谎话。那么一定是若博妈妈看花眼了,把天上飘的树叶什么的看成活物了。 P6-8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