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蟹略(今注今译) |
分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
作者 | |
出版社 |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宋人高似孙的《蟹略》,是一部关于蟹的百科全书,也是小型的类书、专史,或者笔记小说,甚至可看作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民族志。该书涉及蟹的历史掌故、风俗习惯、种类习性、烹饪方法,可谓包罗万有,令人心驰神往。 目录 蟹略卷一 郭索传 蟹原 蟹象 匡箱 甲壳斗 膏 脐 二螯 爪 目 无肠 心躁 香 沫 肥 性味 风味 仄行 走 朝魁 治疗 治疟 食忌 毒 蟹略卷二 蟹乡 蟹泽 蟹浦 蟹洲 蟹浪 蟹穴 蟹窟 蟹舍 蟹具 蟹簖 蟹帘 蟹簄 蟹篝 蟹薶 蟹网 蟹钓 蟹火 蟹户 蟹品 洛蟹 吴蟹 越蟹 楚蟹 淮蟹 江蟹 湖蟹 溪蟹 潭蟹 渚蟹 泖蟹 水中蟹 石蟹 潮蟹 新蟹 早蟹 老蟹 螃蟹 毛蟹 活蟹 春蟹 夏蟹 秋蟹 霜蟹 稻蟹 乐蟹 冬蟹 灯蟹 大蟹 尺蟹 斤蟹 个蟹 子蟹 紫蟹 健蟹 生蟹 鱼蟹 虾蟹 蟹占 蟹宫 蟹灾 蟹食 蟹漆 蟹鼠 蟹乱 蟹略卷三 蟹贡 献蟹 供蟹 贡蟹 登蟹 禁蟹 取蟹 孝蟹 遗蟹 送蟹 买蟹 烹蟹 煮蟹 熟蟹 斫蟹 持蟹 把蟹 擘蟹 蟹馔 啖蟹 食蟹 洗手蟹 酒蟹 蟹蝑 盐蟹 蟹馐 蟹羮 糟蟹 糖蟹 蟹齑 蟹黄 蟹铧锣 蟹包 蟹饭 蟹牒 蝤蛑 蟳 蟛蜞 蟛螖 拥剑 桀步 江蜥 蚖 虾 蜅蠇 鏅 蟹牒二 母蟹 海蟹 缸蟹 白蟹 赤蟹 红蟹 唢蛣 沙蟹 水蟹 虎蟹 石蟹 蟹略卷四 蟹雅 蟹图 蟹琴声 蟹眼茶汤 蟹杯 蟹志赋咏 蟹志陆龟蒙 松江蟹舍赋 诗 蟹寄鲁望 袭美寄蟹 容惠湖蟹 吴正仲遗活蟹 钓蟹梅尧臣 食蟹 黄庭坚 谢何十三送蟹 借答送蟹韵戏小何 代二螯解嘲 又借前韵 鄂渚绝无蟹偶得数枚吐沫相 濡乃可悯笑 食蟹张未 寄文刚求蟹 次韵震子盘送糟蟹 康判官寄螃蟹 食蟹 谢江州送糖蟹 食蟹 食蟹 咏蟹 糟蟹 钱仲修饷新蟹 赵嘉甫致松江蟹 李迅甫送蟹 誓蟹羮高似孙 赵嘉父送松江蟹 同父送松江蟹 赵广德送松江蟹 赵崇晖送鱼蟹 赵君海惠蟳 江寺丞送蟹 吴中致蟹 汪强仲郎中送蟹 答癯庵致糟蟹 酫蟹 序言 《蟹略》可以看作是一 部蟹的百科全书,又因掌 故之奇、收罗之丰而引人 注目。蟹文化的形成,《 蟹略》居功至伟。该书作 者高似孙(1158-1231),字 续古,号疏寮,浙江鄞县( 今属宁波)人,南宋孝宗 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 曾为校书郎、著作佐郎, 也做过会稽、徽州、处州 等地的地方官,罢官后隐 居嵊县。著有《剡录》《 子略》《骚略》《纬略》 《蟹略》等。高似孙博闻 强记,又工于诗文,著述 甚丰,然其用典用字冷僻 ,甚至有难解者,亦为人 所诟病。“靖康之乱”后,南 宋倚仗长江天险,偏安东 南半壁,近乎江南泽国, 又濒东海,丰足的蟹类进 入贵族的肴馔,蟹之膏腴 肥美,亦深受文人的喜爱 。高似孙的故乡在宁波, 其足迹遍及江南,正是活 跃在蟹乡,这也使他跻身 为蟹的知音。 在高似孙的《蟹略》之 前,北宋时会稽人傅肱撰 有《蟹谱》,高似孙嫌其 条目简略,于是着手重新 作一部,捃摭经史子集中 的吉光片羽,兼取俚鄙之 言、渔翁之语。其书分类 极细,卷一曰蟹原、蟹象 ,卷二曰蟹乡、蟹具、蟹 品、蟹占,卷三曰蟹贡、 蟹馔、蟹牒,卷四曰蟹雅 、蟹志赋咏,大类下又有 小类,如“蟹象”提及蟹的甲 、膏、脐、鳌、爪、目、 沫等,“蟹品”提及洛蟹、吴 蟹、越蟹、楚蟹等,“蟹馔” 提及酒蟹、盐蟹、蟹羹等 。每细类下收录古今典籍 的有关记载,且重视诗的 作用,引入了大量蟹诗, 譬如张未的诗“匡实黄金重 ,螯肥白玉香”,金黄的蟹 膏,雪白的螯肉,堂皇富 丽。这其中也包括高似孙 本人的蟹诗,皆清隽可喜 。其《松江蟹舍赋》也颇 见功力。 作为一部蟹的百科全书 ,《蟹略》包罗万有,文 本的含义是多重的,可看 作是一部小型的类书,也 可看作是专史,或者笔记 小说,甚至可看作是人类 学意义上的民族志。历史 典故,风俗习惯,地方经 验,饮食文化,人物故事 ,都围绕着蟹而生发,也 都经由小小的蟹连缀在一 起。正因如此,蟹成为一 种文化,并且绵延不绝。 在吴越故地,至今仍可见 到《蟹略》中提到的醉蟹 、蟹羹、蟹包等,可见地 域文化的连续性。而当时 间穿回八百多年前,也即 高似孙生活的时代——那是 名物密集的时代,生活节 奏的缓慢,沉淀为繁缛, 蟹的烹饪之细,蟹的味道 之醇,所用器物之精,更 兼吟咏之风雅,令人心驰 神往。 本书按《四库全书》中 所录《蟹略》为底本,此 本抄录时出现问题较多, 参照陶宗仪《说郛》本酌 改,所引典籍舛讹脱漏之 处,则参考所引之书校改 ,类似的情况皆在注释中 一一做了说明。书中所提 到的人名,依照人物出现 次序,在注释中做了简要 介绍。已经标注过的人物 ,后文再次出现时便不做 注释,字词的注释也遵循 此例。所提及的书名,因 多为传世经典,则略去注 释,只将个别书名的别称 做了标注。另外,还有大 量的诗,诗原本不可译, 但为了考虑普及,便按字 面意思译出,尽量保留原 韵。 《蟹略》的全译,当属 首度,因限于识见,敬希 方家赐教。 盛文强 2020年5月15日于枕鱼 斋 导语 作为一部蟹的百科全书,《蟹略》可看作是一部小型的类书,也可看作是专史,或者笔记小说,甚至也可看作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民族志,因掌故之奇、收罗之丰而引人注目。蟹成为一种文化载体,并且绵延不绝。在吴越故地,至今仍可见到《蟹略》中提到的醉蟹、蟹羹、蟹包等,可见地域文化的连续性。而当时间穿回八百多年前,蟹的烹饪之细,器物之精,味道之醇,更兼吟咏之风雅,令人心驰神往。本书将这一时代呈现给今日的读者,图文并茂,古色古香。 精彩页 蟹略卷一 郭索[1]传 《太玄经·锐》之初一曰:“蟹之郭索,后蚓黄泉。测[2]曰:‘蟹之郭索,心不一也。’”范明叔[3]曰:“郭索,多足貌。”司马温公[田曰:“《荀子》曰:‘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所寄托者,用心躁也。’”刘贡父蟹诗:“后蚓智不足。”杜诗[6:“草泥行郭索,云木叫钩辀[7]。”陆龟蒙[8]诗:“自是扬雄知郭索,且非何胤[9]敢张惶[10]。”黄太史[11]诗:“朝泥看郭索,暮鼎调酸辛。”又诗:“草泥本自行郭索,玉人为开桃李颜。”毛友[12]诗:“沙头郭索众横行,岂料身归五鼎烹。”陆放翁[13]诗:“未尝鲙喁噞[14],况敢烹郭索。”曾裘父[15]诗:“好事不知谁尔汝,还能郭索到樽前。”疏寮[10]诗:“砚湿春锄雨,垆腥郭索泥。” 郭索,字介夫,皮日休7]《龙潭》诗:“左右拥介臣,纵横守鳞卒。”臣字太奇,故曰介夫。李方叔[13]作《赵德麟德隅堂画品》,其一武洞清[19]所画《三界朝元图》,下有水神,腰间插一蟹足,以文其滑稽。因书于此,观者必一笑。系生于吴越江淮间,孳种尤盛,而在松陵[20]苕霅11间者,隽秀特杰,有声名。盖孕气储精,上应辰次[21],而羲翁[23]之画义。至汉扬雄氏草《太玄经》,独推称之。性耿介不受扰触,外甚刚果,若奋矛甲,中实柔脆,殊无他肠。人皆爱之,称其为“无肠公子”。岁至西风高爽,霜深月峭,嘉谷登实之秋,更甚得志。至采双穗以朝其魁[24],是为智且义者;至若风味开爽,如老于骚者,而世欲乐而食之,不亦愚且昧乎!惟毕茂世[25]与之狎[26],最为相知者。陆龟蒙、黄太史更能知其可嘉,相与击节于酒杯笔砚中,其他骚人墨客,固多推尚,未有二三公之心相知者。他支不一,曰蛑[27]、曰蟳[28],往往过美,如乐于甘佚而略不通骚者。又有蜞螖[29]辈,皆六六么陋[30],几草茅窭人[31],不足道矣。惟介夫有棱韵、有风豪,庶几于直而温、宽而栗[32],亦一代之雄,天下之奇乎。赞曰:毕茂世有云:“左手持蟹螯,右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岂不了一生乎!”《晋春秋》曰:“毕卓,字茂世。”云云。郭子[33]曰:“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可了一生哉!” 【今注】 [1]郭索:蟹的别称,一说多足爬行之貌,一说蟹爬行之声。以“郭索传”为题,是将蟹拟人化,并为之做传记,颇有奇趣。 [2]测:《太玄经》的测辞。 [3]范明叔:范望(生卒年不详),字明叔,晋代经学家,曾为《太玄》做注。 [4]司马温公:即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 [5]刘贡父:即刘放(1023-1089),字贡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北宋史学家。官至中书舍人。 [6]杜诗:此处不确,这两句并非杜甫诗,而是林逋诗。 [7]钩辀(gou zhou):象声词,鹧鸪的鸣叫声。 [8]陆龟蒙(?—881):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晚唐诗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用直镇),有《甫里先生文集》《未耜经》等。 [9]何胤(446-531):字子季,庐江灊(今安徽潜山)人,南齐时任秘书郎、太子舍人、建安太守等职,注《周易》《毛诗总集》《礼记隐义》等。 [10]张惶(zhang hudng):干的饴糖。此处用张惶代指糖蟹,沈括《梦溪笔谈》载:“何胤嗜糖蟹。” [11]黄太史:即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曾为太史官,故又称黄太史。 [12]毛友(1084-1165):原名友龙,字达可。北宋诗人。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