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城市社会学(第2版清华大学人居科学系列教材高等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系列教材)》以城市社会空间为对象,重点介绍了城市社会学发展过程、城市社会结构、城市社会问题、城市社会学流派、城市社会分层与流动、城市社会极化与空间隔离、城市贫困与贫民窟、城市社会融合、城市社会转型与空间重构、城市社会空间分析方法、城市社会学与城市规划编制、社区发展与社区规划、城市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以及城市社会调查分析与报告编制等内容。附录A中收录了北京城市社会空间调查研究的基础资料供教学实习参考。 本书既可作为城乡规划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地理学、环境科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等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顾朝林,男,1958年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未来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城市地理学、区域经济研究。获1989年中国科学院首届青年科学家、1999年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2000年国家“百千万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2000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荣誉称号。曾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1994年)、民政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年),江苏省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1999年)。出版专著26部,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340余篇。主持编制的城市和区域规划多次获得省部级优秀规划设计奖。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社会学 1.1.1 社会学的由来 1.1.2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1.3 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1.2 社会发展 1.2.1 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 1.2.2 社会运行 1.2.3 社会运行状态评价 1.3 城市社会学及其发展 1.3.1 什么是城市社会学 1.3.2 城市社会学的萌芽 1.3.3 芝加哥人类社会学派 1.3.4 科学社会学的发展 1.3.5 激进主义社会学的发展 1.4 战后城市社会学复兴 1.4.1 西方城市社会学的复兴 1.4.2 费孝通应用社会学(小城镇)研究 推荐阅读参考资料 习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城市社会结构 2.1 个人 2.1.1 个人的基本属性 2.1.2 个人的社会化 2.2 家庭 2.2.1 家庭的概念 2.2.2 家庭的起源及其演变 2.2.3 家庭的结构 2.2.4 家庭的功能 2.2.5 家庭的发展趋势 2.3 初级群体 2.3.1 初级群体的概念 2.3.2 初级群体的形成 2.3.3 初级群体的基本特征 2.3.4 初级群体的作用 2.4 社会群体 2.4.1 社会网络 2.4.2 社会关系 2.4.3 社会群体 2.4.4 社会群体类型 2.4.5 社会群体成员互动 2.5 城市社会群体 2.5.1 城市人 2.5.2 邻里 2.5.3 工作群体 2.5.4 单位制 2.5.5 城市弱势群体 2.6 社会组织 2.6.1 社会组织的含义及要素 2.6.2 社会组织的分类 2.6.3 社会组织的结构 2.6.4 社会组织管理系统 2.6.5 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 2.7 社区与城市 2.7.1 社区 2.7.2 城市社区 2.7.3 城市 推荐阅读参考资料 习题 参考文献 第3章 城市社会问题 3.1 城市社会问题概述 3.1.1 社会问题的含义 3.1.2 城市社会问题的特点 3.2 城市化问题 3.2.1 城市化及其趋势 3.2.2 中国城市化内涵 3.2.3 中国当代半城市化特征明显 3.2.4 中等收入国家陷阱与贫民窟城市化 3.2.5 大城市病 3.2.6 城市蔓延 3.3 城市就业问题 3.3.1 城市就业问题的成因 3.3.2 失业的社会效应 3.3.3 中国城市就业压力沉重 3.3.4 就业与城市化 3.3.5 城市农民工与非正规就业 3.4 城市贫困问题 3.4.1 贫困与城市贫困 3.4.2 城市贫困的成因 3.4.3 贫困的循环 3.4.4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 3.4.5 反贫困斗争 3.5 城市住房问题 3.5.1 什么是住房短缺 3.5.2 城市住房短缺的成因 3.5.3 住房问题的社会影响 3.5.4 中国城市住房问题 3.5.5 低成本住房供给 推荐阅读参考资料 习题 参考文献 …… 第4章 城市社会学流派Ⅰ 第5章 城市社会学流派Ⅱ 第6章 城市社会分层与流动 第7章 城市社会极化与空间隔离 第8章 城市贫困与贫民窟 第9章 城市社会融合 第10章 城市社会转型与空间重构 第11章 城市社会空间分析方法 第12章 城市社会学与城市规划编制 第13章 社区发展与社区规划 第14章 城市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 第15章 城市社会调查分析与报告编制 附录A 北京城市社会空间调查实习资料汇编 索引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