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立足于课程论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课程是教育学范畴的研究对象,作者从教育学学术机理出发,融入了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尤其是中国哲学)的学术视角,研究了课程思想的谱系与历程,课程与个体、群体、人类发展的关系,课程与社会变迁、知识积累、文化演进的关系。 只有遵循文明本身的历史递变、创生原理,积极参与到文化的诠释、改造、更生的活动中,基于本民族的核心智慧,厘定、创造出反映当今社会状况,体现华夏人民心声的新文明形态,提炼出我国本土课程文化的精神品性和价值追求,才能最终实现教育使命。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课程的含义及其分析方式 第二节 课程的理论类型与实践形态 第三节 课程的价值形态与学科范式 第一章 课程思想的谱系与历程 第一节 外国课程思想演进谱系 第二节 中国课程发展百年历程 第二章 课程与个体发展 第一节 人的发展概述 第二节 人的发展条件 第三节 人的发展观与课程教学 第三章 课程与群体发展 第一节 群体类型与特性 第二节 群体认知与社会精神 第三节 社会人格与课程设计 第四章 课程与人类发展 第一节 人类发展历程三阶段学说 第二节 人类的多元文明与核心信条 第三节 寻求课程构成的常项元素 第五章 课程与社会变迁 第一节 社会研究法与课程研究 第二节 课程构成的社会学分析 第三节 课程的社会心理特性 第四节 课程的社会意识特性 第六章 课程与知识积累 第一节 知识及其基本类型 第二节 课程领域的知识 第三节 课程目标与知识类型、智力结构 第七章 课程与文化演进 第一节 课程讨论的文化视角 第二节 课程文化概述 第三节 课程结构的文化特性与功能 第四节 课程文化的危机与重建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