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自私、物欲横流的社会,怎么能说“贪婪已死”呢? 四十年前,“经济人”概念和个人主义在西方方兴未艾。人被视为天生的趋利动物,每个个体都会为自我实现而争取自身利益。同时人们相信,“经济人”能获得理解世界所需的一切知识;合理运用这些知识,国家就能达到善治,人民就能获得幸福。贪婪,各种形式的贪婪—对知识、财富、繁荣的贪婪,被认为是人类奋发向上的源动力。 数十年后,一场金融风暴和一场大流行彻底改变了一切。傲慢的“经济人”概念破产了:人类掌握的知识并不足以应对巨大的不确定性。随着不平等日益加深、个人主义走向极端,社会陷入了严重撕裂。由贪婪精神开辟的进取道路走入了死胡同。 在本书中,经济学家保罗·科利尔与约翰·凯从社群主义的角度,围绕极端不确定性和社会凝聚力这两个相互交织的主题,回顾了西方战后的政治、经济和商业发展脉络,探问今日世界纷扰动荡的源头与出路。他们提出,我们需要明确国家、市场与社群的角色和关系,重拾人类的社会属性,恢复社群功能,方能共渡难关。 作者简介 保罗·科利尔(Paul Collier),牛津大学非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前世界银行发展研究组主任,英国政府非洲委员会顾问,非洲经济问题的世界专家之一,著有《最底层的10亿人》(The Bottom Billion)、《难民》(Refugee)、《针眼》(The Eye of the Needle)等。曾获莱昂内尔·吉尔伯奖(The Lionel Gelber Prize)、克林纳国际书卷奖(Corine - Internationaler Buchpreis)、亚瑟·罗斯图书奖(Arthur Ross Book Award)、埃斯托利尔全球事务杰出著作奖(Estoril Global Issues Distinguished Book Prize)等。2010年和2011年,被《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杂志列入“全球顶级思想家”。 目录 前言 序 为什么是现在? 第一章 这里发生了什么? 第一部分 个人主义的胜利 第二章 个人主义经济学 第三章 权利 第四章 从公民权利到身份表达 第二部分 政府:困境的征兆 第五章 父权国家的兴衰 第六章 变化中的政治地壳板块 第七章 工党是如何失去工人阶级的? 第三部分 共同体 第八章 我们的社群本质 第九章 社群主义国家治理 第十章 社群主义政治 第十一章 社群主义、市场及商业 第十二章 地域性社群 跋 避风的港湾 延伸阅读 致谢 注释 参考书目 索引 序言 本书完成的时期颇不寻 常—跟很多国家一样,英 国也因新冠疫情肆虐而处 于封锁状态。我们一边写 作,一边目睹着两个相互 矛盾的现象交织在一起: 社交疏离,以及国家危机 中人们对团结必要性的普 遍认知。全国各地的人都 在志愿帮助那些能力不如 自己的人应对封闭隔离带 来的影响,并以各自的方 式支持在抗疫前线奋战的 人。在这本书中,我们强 调这种团结的价值和必要 性,即使在不那么困难的 时候亦然。 这本书当然是在人们听 说这个病毒之前就已经策 划好了。但我们之前的作 品中有一些共同的主题, 似乎很适用于眼前的危机 ,同时也适用于分析较长 期的政治形势。保罗的新 著《资本主义的未来》 (The Future of Capitalism)回应了英国日 益扩大的社会分歧,探讨 了如何恢复社会凝聚力。 约翰与默文·金(Mervyn King)合著的《极端不确 定性》(Radical Uncertainty)是对全球金 融危机的回应,探讨对模 型的依赖所导致的过度自 信。 同许多人一样,我们对 流行病学没有研究。有几 位流行病学专家自诩有研 究,号称他们的模型能够 做出准确的预测。但这些 模型并没有这样的能力, 它们只能确定关键的参数 ,比如每个感染者能感染 的人数以及重症患者的比 例。可我们并不知道这些 参数的大小。因此,当公 共政策面临“极端不确定性” 时,我们同时看到了模型 的用途及其局限性。 同样,对于政府要求大 家待在家里的指令和呼吁 ,我们不知道民众和企业 会做何反应。死亡率与年 龄相关,因此对于大多数 人来说,保持社交距离帮 助的是别人,而不是他们 自己。人们会只顾自己吗 ,还是会先考虑别人?我 们已经看到,由于政府权 威不同、社会凝聚力不同 ,不同国家的国民对社交 限制政策的反应有着巨大 差异。而本书讨论的核心 问题,就是国家相对实力 的差异、文化和价值观的 影响、受个人主义情绪影 响的集体意识,以及这些 相关因素导致的后果。 中国台湾地区、韩国和 新加坡的技术效率与其家 庭、社群*优先于个人的价 值观相辅相成,这些地方 对大流行的防治取得了良 好的效果。在世界的南北 两端,颇具社会凝聚力的 新西兰和瑞典选择了截然 不同的行动方针,瑞典主 要依靠公民的公共精神, 新西兰则迅速出台了一系 列限制行动的措施。截然 不同的执政风格也体现得 很明显:瑞典领导人躲在 幕后,让科学建议引领抗 疫;新西兰总理杰辛达·阿 德恩(Jacinda Ardern)敏 锐地洞察到了公众情绪, 确保了其政府所出台的严 厉政策得到舆论的支持; 匈牙利的欧尔班·维克托( Viktor Orbán)则借机为自 己集聚了无限的权力。而 此时此刻,唐纳德·特朗普 (Donald Trump)正在鼓 励民众自行注射消毒剂。 英国最初的公众反应是 团结一致。只有时间能验 证,当个人经济困难到来 时,这种团结一致能持续 多久。迄今为止,只有美 国人走上了街头进行抗议 。随着人们对全球经济衰 退的担忧愈发强烈,企业 要么用补贴和赤字来保住 工作岗位,要么先一步进 行裁员以最大限度地减少 股东的损失,但这样又会 加快经济衰退的速度。公 司会优先考虑股东还是它 们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我们能否在抑制新冠病 毒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 经济损失,取决于社会凝 聚力的大小。面对共同的 目标,大多数人都能团结 一致,但有的社会团结得 更紧密、更有效。我们会 在后文中充分区分,哪些 社会更团结、效率更高, 哪些社会做得不够好。 本书有两个相互交织的 主题—极端不确定性和社 会凝聚力。合作的必要性 显而易见,而且它会自然 发生。但政界和商界的领 袖们刚愎自用,过度信奉 借助模型来理解世界,同 时个人主义的崛起又削弱 了社会为共同目标而合作 的能力。这两个因素进而 产生了相互作用:自信的 领导者们坚信自己知道该 做什么,同时不相信人民 ,认为人民会因为过于自 私而拒绝合作。与审查监 督挂钩的激励政策成了领 导者们的法宝。 个体的自私与自上而下 过度自信的管理相结合, 已经伤害了我们的社会。 但你可以改变这个现状— 我们写了这本书来帮助你 。 导语 两位杰出经济学家联袂创作,反思个人主义何以将人类社会导向极化与撕裂的陷阱。 本书由两位杰出的英国经济学家保罗·科利尔与约翰·凯合作撰写而成,针对等盛行于当代的个人主义、相关观念传统及其引发的社会和经济行为,分析它何以成为人类社会日益走向贫富差距加剧与极化撕裂的罪魁祸首。 重新审视个人主义背后的观念传统,拷问当代思潮之中的关键概念。 两位作者回顾了个人主义崛起背后的观念传统,批评性地分析这一传统下的“理性经济人”、财产权、绩优制、身份认同、权利话语等当代社会热议不断的概念,以及它们随着时代演变而产生的变化和偏离后果。 细数战后西方福利国家的兴衰过程及其背后的政治、政策与观念因素,回溯今日世界之源头。 作者从政治局势变化、政策方针以及绩优制盛行带来的观念变化等角度,讲述了战后西方福利国家的兴衰过程,解释战后繁荣与平等的西方社会,何以一步步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后记 个人头脑中的想法是通 过与他人互动形成的,我 们也不例外。本书的观点 很多是新的,但也是从阅 读和与其他人交谈的过程 中生发出来的。这些人包 括各专业领域的学者,以 及那些从具有特定目的、 特定场景的实践中获取知 识的人。他们的名字无法 一一列举,有的人应能从 本书的字里行间看出自己 的影响。最初的想法常常 是错的,我们都意识到了 这一点,因此要感谢就初 稿发表评论的人们对我们 的纠正。艾伦’雷恩出版社 的斯图亚特·普罗菲特 (Stuart Proffitt)是一位 出色的编辑,他既能鼓励 作者又能提出有洞察力的 建议和批评;学者科林·迈 耶和史蒂夫.费希尔 (steveFisher)在百忙之 中对整本书稿提出了很有 价值的建议;我们把一大 堆思想碎片转变成《贪婪 已死》一书所经受的艰难 ,对我们各自的夫人波利 娜(Pauline)和米卡 (Mika)也是一种煎熬。 马修·福特(MatthewFord )和多丽丝.尼科利奇 (DorisNikolic)不仅提供 了宝贵的研究协助,还对 我们的一些想法提出了有 力的挑战。 书评(媒体评论) 世界是怎么变成今天这 个样子的?收入停止增长 、严重的不平等、社会失 衡,要给整个发达世界日 益泛滥的民粹主义找个罪 魁祸首,有很多种选择。 而经济学家保罗·科利尔和 约翰·凯认为,这背后有一 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极端 个人主义以牺牲社群为代 价得以崛起,而像特朗普 这样自恋的政客的出现, 代表了这一过程已达巅峰 。 ——《金融时报》 别看这本小书只有两百 来页,里面讨论的问题可 谓森罗万象:欧洲少子化 、工党大选翻车、德国去 核化……你都能想象出那个 场景—两个人坐在咖啡屋 里你一句我一句地聊着:“ 有一点要说的是……”“嗯对 ,还有一点要说的是……” 这种“拉清单”式的写法在非 虚构作品里很常见。如果 作者没什么想法,读起来 往往很累;但科利尔和凯 不同,这两个当今世界顶 尖的经济学家谈到每一个 话题时几乎都妙趣横生, 极富真知灼见。 ——《文学评论》 两位作者深思熟虑,观 点清晰明确、发人深省, 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他们 不用情绪煽动读者,而是 实实在在地拿专业知识说 话;不摆弄意识形态,而 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 一味大声嚷嚷,而是虚心 聆听人的需求。这是一本 直面问题、不讲废话,能 使人真正获益的作品。 ——《星期日泰晤士报 》 精彩页 在大学里也存在类似的道德优越感,它源自唯能体制(meritocracy)固有的关于智力特权的认识:“我很聪明,所以我是正确的。”坚信这一点的人顽固到不仅不想听到异议,还会试图去压制异议。下愚之人不配进行理性讨论,只适合作为人身攻击的对象——他们成了法西斯主义者、恐同者、种族主义者,他们恐惧跨性别人士、否认气候变化。媒体和公共部门的专业人士也有着同样的道德优越感,不过起源不同。从报纸专栏或抗议集会上的强烈愤慨可以看出,对许多人来说,情绪的强度是衡量道德价值的标准:我们是对的,因为我们更优秀,而且我们会抓住一切机会告诉你这一点。 这种丑陋的自大、贬损集体以拔高自我,是一种极端精英个人主义的产物,它已经主宰了许多现代政治和文化思想。然而,我们对人类的进化、心理学、人类学和我们这个物种的发展历史了解得越多——现代人已经把这些领域研究得很充分了——就会越清楚,这种个人主义误解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 人的本性赋予了我们相互影响和共情的独特能力。我们大多不是圣人,但我们大多也不是反社会者。在复杂的现代世界中,如果没有一种高超的相互依存能力,我们必定无法繁荣。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这种能力,我们就永远不会创造出能够实现现代性的那种复杂性。健康的社会是一个由相互的善意、义务感以及协作共事维持起来的庞大网络。有些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个体之间,但大多数都涉及群体——公司、地方政府、学校、社区和家庭。这些相互关系大多基于不成文的认知,而非明确的法律约束。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相互关系的质量将决定我们所处的社会是有活力的,还是因为不和谐而瘫痪的;我们的经济是繁荣的,还是原始落后的——在落后的社会里,人们为了谋生,只能单打独斗地把时间花在寻找食物和获取燃料上。但建立和维持这种相互关系网络的能力是需要培养和孕育的,‘而那些成功人士对个人利益和自我的过分赞颂恰恰会破坏这种关系。 人类既合作又竞争——这两种能力既具有建设性,又具有破坏性。我们可以建设性地合作,建立复杂的社会经济关系网络,让我们的消费、工作和休闲更有保障,同时在我们身处逆境时提供庇护;或者破坏性地将我们的宗教、政治和经济价值强加给其他群体和国家,窃取他们的资源。我们可以建设性地竞争,进行经济创新、艺术创新,建设更好更充实的生活;或者具有破坏性地、为优先获取稀缺资源而你争我抢。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以上所有这些事情人类都干过,而且规模前所未有。 成功的社会持久、繁荣,能满足其公民的需求。它们建立了将合作和竞争导入建设性途径的制度,以实现复杂的普惠目标;它们是多元的,但这种多元化是受约束、有规矩的。正如奥巴马解释的那样,“如果我们获得了成功,那么这种成功不仅是因为我们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进取精神,更是因为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本书描述了个人主义思想的两个分支,一个是由经济学家推动的,另一个是由法律人推动的。前者维护基于个人努力而获取的财产权主张,也就是占有式个人主义,它在伦理上被市场原教旨主义证成;所谓市场原教旨主义,即主张对金融家和商人处置财产的自由施加尽可能少的限制,以实现经济繁荣。这无疑是给有钱人的一份大礼。 P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