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阿德勒的《儿童教育心理学》是经典心理学著作,首次提出儿童有一种自卑感,这种自卑感也能激励他们实现自我超越。自1930年出版以来,本书已在全球畅销90年,被翻译成50种语言,彻底改变了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对待孩子的方式。 父母要做的就是理解儿童,帮助儿童超越自卑,成为高效能的父母,给他需要的支持和引导,从而养出正向、自信、有能力的孩子!父母要知道,每个行为不当的孩子都是一个受挫的孩子,消除他的不安全感,孩子就有勇气面对成长中的挑战。 自信且有勇气的儿童,总是昂首挺胸,坚定而无所畏惧。给孩子正向的关注和支持,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会更多。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奥地利人,心理学大师,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创始人。 出生于维也纳郊区的一个小镇,父亲是犹太裔富商。阿德勒排行第三,自幼患有佝偻病,无法剧烈运动。5岁时得肺炎差点死掉,不久目睹弟弟去世,从此梦想做一名医生。 中小学阶段成绩糟糕,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名列前茅。中学毕业后,如愿进入维也纳医学院。25岁,获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工作后做过眼科与内科医生,后将重心移转到神经学和精神病学,一度跟随弗洛伊德学习。 26岁应征服役,在奥地利军队的一所医院工作。27到28岁回到维也纳大学继续深造,期间与来自俄国的留学生罗莎结婚。29岁时受弗洛伊德邀请,成为当时精神病理分析学会的核心成员之一,40岁时任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主席。 41岁因与弗洛伊德产生理念分歧脱离该学派,42岁将其更名为个体心理学协会,影响力与日俱增。51岁开始在欧洲及美国游历讲演,56岁时成为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64岁时定居纽约,67岁时在赴苏格兰旅行讲演时病逝。 阿德勒经典代表作《自卑与超越》,深刻阐述了教育、爱情、婚姻、社交等对人生的深刻影响,启迪无数人认识自卑,超越自我,找到生命的真正意义,成为内心强大的自己。 目录 引言 Chapter1 人格的统一性 儿童人格统一性的发展 儿童的行为模式逻辑 Chapter 2 对优越感的追求及其在教育中的意义 自卑与超越 保持自身价值的平衡感 学校的教育作用 Chapter 3 不良行为背后的意义 有益的优越感 孩子的懒惰行为 过度纠正和治疗的后果 用劣势来维护自己的优势 Chapter 4 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中的恶性循环 负面语言会剥夺孩子的希望 自卑感的表现形式 Chapter 5 了解儿童,预防自卑情结 儿童对外在环境的评价 对儿童的忽视与宠溺 Chapter 6 社会感情感以及发展社会感障碍 儿童对社会感的心理诉求 社会感影响儿童的逻辑和语言能力 家庭环境影响孩子性格和成就 家庭中长子的共性 Chapter 7 儿童在家中的处境与儿童补偿心理 儿童的出生顺序与行为模式 儿童行为和内心的背离 理想化的思维方式 Chapter 8 新环境对儿童的考验 儿童的对抗行为 孩子的身体语言 儿童对新环境的适应 性别不平等造成的伤害 Chapter 9 儿童在学校的表现 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 智力测试的作用 在学校中适度的竞争 遗传观念与成绩单 学生留级和跳级的问题 教师应关注儿童心理 Chapter 10 影响儿童成长的外在因素 外在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训练儿童的合作能力 家庭成员不良行为的影响 家中长辈的溺爱 如何挑选儿童读物 Chapter 11 青春期孩子的性教育 青春期是至关重要的时期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征 如何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Chapter 12 教育者对儿童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了解儿童的压力 帮助儿童重构人格系统 Chapter 13 如何与问题儿童的父母沟通 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和策略 找到帮助孩子的有效途径 附录 五个案例 序言 教育问题对于成年人而 言,根据心理学理论,可将 其归结为两个方面,即自我 认知与理性的自我引导。同 样,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式 来理解儿童教育,二者之间 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定 的区别。由于儿童并未成熟 发育,与成人相比,他们的 自我认知和自我指导能力非 常薄弱,对他们进行引导极 为重要(这并不意味着成年 人就不再需要引导)。如果 只是依靠儿童的自身能力, 任由他们自行成长,在环境 有利且有充足的时间允许他 们慢慢成长的条件下,他们 最终也会接近成年人的文明 标准,但这种情况显然是不 可能的。因此,成人必须在 儿童成长过程中关注他们, 引导他们健康地成长。 关于成人对儿童的引导 ,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无知 。成年人在正确地认识自我 这方面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更何况全面地了解儿童,并 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引导 ,无疑更加困难。 个体心理学是专门针对 儿童心理进行研究的重要科 学,它除了关注儿童心理, 同时通过研究儿童心理来反 映成年人的性格特征和行为 方式。个体心理学与其他心 理学研究方法区别的重要特 征是,个体心理学要求理论 与实践紧密结合,不允许脱 节。个体心理学以研究整体 人格为侧重点,特别是整体 人格如何力求发展与表达。 从这个角度来看,个体心理 学的科学知识是一种实践理 论,是在对错误和谬论的认 知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所以 只要掌握了这种知识,无论 是心理学家、父母、朋友或 者个体,都会看到这种知识 在引导人格成长过程中的实 际作用。 个体心理学这种独具一 格、贯穿始终的研究方法, 决定了它的所有论述观点形 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个体 心理学认为,个人行为受个 体的整体人格的激励与引导 ,个体心理活动之间存在相 互关联性,而这些行为也同 样反映出个体的心理变化。 因此,我们在本章中先对个 体心理学的观点做一个总体 性介绍,在后续章节中再对 其所包含的具体内容,进行 更加详细深入的阐述。 人类发展的一个基本事 实是,人的内心始终处于积 极向上、不断追求目标的状 态中。每个人从出生那一刻 起,就在不停地努力成长、 追求发展,只是这种成长与 追求是在无意识中形成的状 态,是美好的愿景,反映出 人类思维与想象的独特能力 ,它主宰着人一生当中所有 的具体行为,甚至主宰着我 们的思想。因为思想并不是 客观存在的事实,而是基于 我们的生活目标与生活方式 。 整体人格与个体的存在 密不可分,每个人既体现了 人格的统一性,又体现了对 这种统一性的个人化塑造。 个体展现出一幅人格画作, 而个体本身又是这幅画作的 创作者。但作为创作者,个 体本身并不完美,他既不是 一个永不犯错的人,也不具 备对灵魂与肉体的全面认知 ,他只是一个脆弱、不完美 的普通人。 对人格的建构进行研究 时,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是 ,人格具有统一性,它具有 独特的生活方式与目标,但 都不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 础之上,而是建立在个体看 待人生现实时的主观看法上 。也就是说,个体的想法与 看待某一事实的观点并不客 观。所以,人类虽然生活在 同一个客观的现实世界里, 但每个个体都将以不同的方 式塑造自己。每个人会根据 自身看待事物的个人化观点 来塑造自己,这些观点中有 些是合理的、正确的;有些 则不太合理。因此,我们要 全面考察一个人的成长过程 ,始终考虑和关注其成长过 程,特别是童年时期,可能 会产生的错误认知和出现心 理问题或障碍,因为这些会 对他们今后的人生轨迹产生 重大的影响。 …… 综上所述,个体的人生 风格和独特目标,能在他对 社会生活的三大基本问题的 态度中反映出来。个体的生 活目标会在其生活风格中发 挥作用,并体现在他的举止 行为上。所以,如果个体的 目标是努力融人社会,朝向 生活中积极的一面,那么他 解决所有问题的方式中就都 会展现这一面。而且,这些 方式也具有积极的作用,个 体因而获得幸福感,正向有 益的活动让他感受到自身的 价值和力量。反之,如果个 体的生活目标指向悲观的一 面,消极而倦怠,那么他就 不容易解决社会生活的三大 基本问题,他会产生种种无 力感,也无法获得妥当解决 这些问题所带来的愉悦。 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问 题存在密切的联系,同时三 个基本问题会延伸出特定任 务,而特定任务,只能在社 会感的基础上完成。事实上 ,这些特定任务在个体的儿 童时期就存在。个体的感官 发育受说话、听力和观察等 社会生活的刺激,个体在与 父母、兄弟姐妹、亲朋师友 的互动关系中不断成长。它 们以相同的方式贯穿个体的 整个人生,如果个体脱离了 与周围人的社会接触,他处 理这三大问题就注定会失败 。 因此,个体心理学认为 ,所有有益于社会的就是正 确的,而背离社会标准的行 为是对正确的背离,必然与 客观现实相冲突。冲突的结 果首先是个体失去价值感, 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引起受侵 害者的报复心理。最后,对 社会规范的背离违背了普遍 存在的社会理想 导语 心理学大师阿德勒的扛鼎之作,历久弥新。 深受简·尼尔森、鲁道夫、墨菲、马斯洛、岸见一郎等专家推崇。 洞见教养根本﹐让你成为高效能父母: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不被看见的孩子无法好好长大。 世界公认的首位儿童心理专家。 阿德勒是精神分析三巨头之一、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之一,深刻影响了戴尔·卡耐基、史蒂芬·柯维、约翰·杜威…… 本书是儿童心理学奠基之作。 让你成为高效能父母,养出正向、自信、有能力的孩子。 精彩页 儿童的内心世界非常奇妙,只要谈到它,无论哪方面都能引起研究者的兴趣。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事实是,如果把儿童的人生比作一幅画卷,那么要理解他某一特定行为背后的意义,就必须展开整幅画卷,对他的整个生活史进行全面的了解。儿童的所有行为都是他整个生活和整体人格的反映,因此,如果我们不了解儿童个性中的隐形背景,那么自然也无法理解他的行为,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人格的统一性。 人格统一性指的是个体行为和行为方式统一成为一种单独模式的过程,这种发展从个体的童年时期就已经开始了。面临生活的种种情境,儿童不得不以一个统一的方式去应对。这种对生活中不同情境的统一回应方式,不仅是他性格的构成因素,更使他所有行为展现出独特的个性,从而与其他儿童区别开。 大多数心理学流派往往忽视了人格的统一性这个问题,即便不是完全忽略,至少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一些心理学理论和精神病学实践往往把一个特别的表达或是特定姿势单独拿出来研究,认为它们都是独立存在的。好比从一段完整的旋律中把一个音符单独挑出来,不考虑其他音符,只理解这个音符所包含的意义。这种表达或行为有时被称为一种情结,认为它与个体的单独行为相互无关。这种做法明显欠妥且是错误的,但却又普遍存在。 如果用这种错误的方式看待儿童心理和儿童教育,危害尤其严重,因此,个体心理学对这种做法持反对态度。这一点在关于儿童惩罚的理论中表现更加明显,如果儿童做了错事,招致惩罚,情况会是什么样的呢?成人和教育者常常会参考儿童个性留给人的整体印象,但这种印象对儿童来讲却并非有利条件,有时反而是一种弊端。如果儿童重复犯错,就容易在成人和教育者心里形成偏见,认为他屡教不改。另一方面,如果儿童在其他方面表现良好,当他犯下相似的错误时,往往不会受到严厉的处罚。无论如何,对儿童的惩罚本身弊大于利,上述两种情况都没能触及问题的根源,它们都缺乏对儿童人格统一性的真正含义的理解,也就无法理解这种错误是怎样产生的。不理解孩子的人格统一性就做出判断,就像上述脱离完整的旋律对单独的音符进行理解。 如果想要了解一个儿童为什么懒惰,不要希望他们自己能清楚说明根本原因;同样,也不要指望儿童说出他们撒谎的原因。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深谙人性,他有一句流传千年的名言:“人生最困难的事就是认识自己。”就连哲学家都难以回答的复杂问题,我们凭什么要求儿童能给出答案呢?只有掌握了理解整体人格的方法,在这样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理解个体行为表现背后的意义。这样的方法不是要去描述个体做了什么或者如何去做,而是要理解儿童在面临生活中特定任务时采取的态度。 为了更好地说明儿童整体生活背景的重要性,我们来看下这个案例。 有一个男孩十三岁,在妹妹出生前的五年里他是家里唯一的孩子,生活得快乐幸福,父母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他身上,几乎所有的愿望都无条件地满足他。母亲善良温柔,对男孩宠爱有加。父亲则随和安静,享受儿子对他的依赖,但由于是军人,常年不在家,男孩和母亲更亲近。对这个依赖性强又固执倔强的儿子,母亲总是尽力满足他所有的要求。但对于男孩表现出来的没有教养,甚至带有攻击性的行为,她会非常生气,母子的关系因此变得紧张。P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