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唐诗选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精选脍炙人口的唐诗名篇,分为作者简介、注释和简评三部分。“作者简介”扼要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有时兼顾介绍其诗歌创作的基本情况和艺术成就。“注释”部分,参考前人旧注和今人新注,不作繁琐考证,以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为宗旨,力求帮助读者解决字词、典故等阅读障碍,同时为读者补充一些相关历史文化知识。“简评”部分,对诗歌进行分析和鉴赏,侧重于分析诗歌的主题、语言、表现手法及艺术特色等,希望对读者领会诗歌,欣赏诗歌起到一定的作用。
目录
王绩
野望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杨炯
从军行
骆宾王
在狱咏蝉并序
苏味道
正月十五夜
杜审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刘希夷
代悲白头翁
宋之问
度大庾岭
渡汉江
沈佺期
杂诗
古意呈乔补阙知之
陈子昂
感遇
登幽州台歌
王翰
凉州词
王湾
次北固山下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贺知章
回乡偶书二首
张九龄
感遇二首
望月怀远
孟浩然
秋登万山寄张五
夏日南亭怀辛大
宿业师山房待丁公不至
夜归鹿门歌
望洞庭湖上张丞相
与诸子登岘山
岁暮归南山
过故人庄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留别王维
早寒江上有怀
宿建德江
春晓
王之涣
登鹳雀楼
凉州词
李颀
琴歌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古从军行
送魏万之京
綦毋潜
春泛若耶溪
王昌龄
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芙蓉楼送辛渐
闺怨
春宫曲
长信秋词
出塞
祖咏
望蓟门
终南望余雪
崔曙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张旭
王维
裴迪
崔颢
刘昚虚
常建
高适
岑参
李白
杜甫
元结
刘方平
马逢
柳中庸
张继
刘长卿
钱起
韩翃
皇甫冉
司空曙
李端
皎然
韦应物
戴叔伦
卢纶
李益
王建
孟郊
韩愈
刘禹锡
白居易
王涯
柳宗元
元稹
贾岛
张祜
朱庆余
李贺
许浑
杜牧
温庭筠
李商隐
陈陶
李频
马戴
罗隐
韦庄
张乔
韩偓
杜荀鹤
崔涂
秦韬玉
张泌
金昌绪
无名氏
序言
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
的高峰。唐代诗坛名家辈
出,涌现出一大批优秀诗
人,创作了大量题材多样
、内容丰富、风格各异、
意境高远、动人心弦的诗
篇。清人编纂的《全唐诗
》收录唐诗作者2873人
,唐诗49403首。复旦大
学陈尚君教授所撰《全唐
诗补编》,又收录唐诗
6327首,诗人1600多位
,这样算来现存唐诗超过
55000首,诗人有近4500
人。唐代的诗人,创作了
大量人们耳熟能详、脍炙
人口的佳作,取得了绚丽
夺目的艺术成就。唐诗是
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座
丰碑,是中国传统文学的
瑰宝。历代文人无不热爱
唐诗,学习唐诗,将唐诗
视为圭臬,奉为典范。
唐代诗人来自社会各
个阶层,帝王将相、各级
官吏、文人士子、妇女儿
童,以及贩夫走卒、释道
倡优,还有外国作者,人
数众多,身份各异。唐诗
的题材也非常广泛,举凡
社会政治、历史文化、宫
廷生活、科举应试、恋爱
婚姻、亲情友谊、宦游羁
旅、山水田园、自然风物
等社会与自然现象,唐诗
都有涉及。正如闻一多先
生所说:“凡生活中用到
文字的地方,他们一律用
诗的形式来写,达到任何
事物无不可以人诗的程度
。”(闻一多《诗的唐朝
》)唐代社会生活的方方
面面都被诗人纳入诗中,
丰富的社会生活,为唐代
诗人提供了无尽的创作题
材。
在唐诗的学习过程中
,我们需要了解一些诗歌
常识。从诗歌体裁来看,
唐诗主要分为古体诗和近
体诗两大类别。
首先来看古体诗。古
体诗也称古诗、古风,写
作方式较为灵活,不要求
对仗、不讲平仄,篇幅长
短不限。押韵较自由,既
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
仄声韵。既可以一韵到底
,也可以中间换韵。句式
以五言和七言为主。五言
古诗简称五古,是自汉代
以来盛行的诗体,出现了
大量著名的诗人诗作,唐
代诗人也热衷于五言古诗
的创作,产生了大量脍炙
人口的优秀作品。七言古
诗简称七古,在唐代之前
较为少见。初唐时期,诗
坛盛行七言歌行体长诗,
出现了刘希夷《代悲白头
翁》、张若虚《春江花夜
月》等著名作品。七言古
诗的创作在唐代取得了卓
越的艺术成就,诗人诗作
大量涌现,最终和五言诗
共同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
主要体裁形式。
其次来看近体诗。近
体诗创始于南齐永明年问
,以平、上、去、人四声
为基础,要求避免各种声
韵不调之病,形成“四声
八病”的诗歌创作理念。
至初唐时期,近体诗在平
仄、押韵、对仗等方面逐
渐形成特定的形式要求,
为大家所共同遵守。近体
诗的创造和成熟,是中国
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它确立了我国古代诗歌
最典型的形式,成为自唐
代以来最为盛行的诗歌体
裁之一。近体诗讲究平仄
、对仗和押韵,句式固定
,分为五言律诗、七言律
诗和绝句。学习近体诗,
对平仄、粘对、押韵及对
仗等常识要有一定的了解

平仄。平仄是中国诗
词中用字的声调。古汉语
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
、去、入。除了平声,其
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
,统称为仄声。普通话人
声消失,归人仄声中的上
去两声和平声中的阴平、
阳平。诗词中平仄的运用
有一定规则。平仄规则,
发端于南朝齐梁年间,到
初唐时期正式形成。基本
规则就是:一句之中平仄
相问;一联之中平仄相对
。简单来说,记住两副对
联:平平平仄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仄仄平。七言律诗以此类
推,也要记住两副对联: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粘对。“粘对”是律诗
平仄的基本规则。对,就
是平对仄,仄对平。一联
诗中,上下两句的平仄是
对立的。粘,就是后联出
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联
对句第二字相一致,也就
是要平粘平,仄粘仄。具
体来讲,要使第三句的第
二字跟第二句的第二字相
粘,第五句的第二字跟第
四句的第二字相粘,第七
句的第二字跟第六句的第
二字相粘。以此类推,篇
幅较长的排律,依照粘对
的规则来安排平仄,可使
全篇符合平仄规则。律诗
违反了粘的规则,叫做失
粘;违反了对的规则,叫
做失对。
押韵。所谓押韵,就
是把相同韵部的字放在规
定的位置上。所谓韵部,
就是将相同韵母的字归到
一类。同一韵部内的字都
为同韵字。律诗一般只用
平声韵,要在二、四、六
、八句,也就是偶句句尾
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
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
首句可人韵,也可不入韵
。对于七言绝句来讲,首
句人韵是正格。律诗押韵
要求一韵到底,当中不换
韵。
对仗。对仗是律诗的
基本要求,在一联诗中,
上下旬的句型、词类和词
义应该相对。具体来说,
一是句型应该相同,句法
结构要一致,如主谓结构
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
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
补结构等;二是要求词语
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
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
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等;三是词语的意义也要
相同,如天文、地理、宫
室、服饰、器物、动物、
植物、人体、行为、动作
等,同一意义范围内的词
方可为对。对仗按内容可
分为言对、事对,方式上
可分为正对、反对。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5:3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