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资治通鉴全解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资治通鉴》卷帙浩繁,共294卷,300余万字,记载了上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有“网罗宏富、体大思精,为前古之所未有”的美誉。为了帮助读者掌握原著的精华,精选了其中具有代表性且精彩的篇章辑录成册,并绘制了精美的插图,力求更加真实、直观地将中国历史的精彩呈现在读者面前,将阅读历史经典由一件枯燥耗神的事变成一种愉悦身心的美好体验。 目录 周纪 三家分晋 围魏救赵 胡服骑射 即墨之战 长平之战 秦纪 李园乱楚 王翦伐楚 荆轲刺秦 汉纪 韩信破赵 四面楚歌 诛灭诸吕 飞将李广 大将卫青 巫蛊之乱 昆阳之战 赤壁之战 夷陵之战 魏纪 政归司马氏 晋纪 桓温废立 淝水之战 宋纪 刘裕受禅 元嘉之治 齐纪 魏迁洛阳 梁纪 侯景之乱 陈纪 杨坚篡周 隋军灭陈 隋纪 杨广篡位 唐纪 玄武门之变 贞观治道 中宗复辟 韦后乱政 李林甫为相 安史之乱 马嵬事变 张巡守城 子仪破吐蕃 元和中兴 雪夜袭蔡州 甘露之变 黄巢进京 后梁纪 朱温之死 后唐纪 后唐灭梁 后晋纪 割让幽蓟 后汉纪 严酷之政 后周纪 高平之战 世宗征淮南 序言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 一部编年体通史,其内容上 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 前403年),下至后周显德 六年(公元959年),囊括 了十六朝,一千三百多年的 史事,并按朝代分为十六纪 。即《周纪》(五卷)、《 秦纪》(三卷)、《汉纪》 (六十卷)、《魏纪》(十 卷)、《晋纪》(四十卷) 、《宋纪》(十六卷)、《 齐纪》(十卷)、《梁纪》 (二十二卷)、《陈纪》( 十卷)、《隋纪》(八卷) 、《唐纪》(八十一卷)、 《后梁纪》(六卷)、《后 唐纪》(八卷)、《后晋纪 》(六卷)、《后汉纪》( 四卷)、《后周纪》(五卷 )。加在一起,共有294卷 ,其中数隋唐五代的部分所 占比重最大。 《资治通鉴》全书约300 万字,以时间为纲,事件为 目,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 、民族、经济、文化、人物 评价等多个方面。其所取材 料除了正史以外,还有不少 稗官野史、百家谱录、正集 、别集、墓志、碑碣、行状 、别传……周密而完备。和 司马光一同编写该书的刘敏 、刘恕、范祖禹都是当时著 名的历史学家,其中刘敛负 责战国、两汉部分;刘恕负 责三国、南北朝部分;范祖 禹负责隋、唐、五代部分。 他们对浩如烟海的资料进行 辨析、选择,然后再交由司 马光取舍要点、编辑定度, 制成初稿。这样,在保证全 书内容的丰富性和准确性的 同时,又让彼此独立的材料 系统化。 《资治通鉴》所引之书 多达数百种,有极高的史学 价值,但因为以“鉴前世之 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为目 的,它又并非一部单纯叙述 历史事件的书,而是有很强 的政治功用。这还要从《资 治通鉴》诞生的背景说起。 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中唐以 后开始的战乱局面,再一次 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然而, 北宋的君主、大臣都十分清 楚,于内,国家政治积弊甚 多;于外,边疆地区又极不 稳定。对此,司马光、范祖 禹等大臣心急如焚,他们试 图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教 训的方式,找到解决现实问 题的出路。1066年司马光 献给宋英宗一本书——《通 志》,即《资治通鉴》的前 身。该书记述了从周威烈王 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 到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 年),共195年的历史,讲 述了秦、楚、齐、燕、韩、 赵、魏等七国的兴亡。司马 光希望宋英宗能够从这本书 中得到治世启发。 宋英宗对《通志》非常 满意,遂命司马光写作《历 代君臣事迹》。为此,他特 地下诏设置书局,拨出专款 ,要司马光自选助手,专事 编写,并允许司马光阅览皇 家图书。司马光大为感动, 用了19年的时间,于宋神宗 元丰七年(1084年)将该 书编写完成。不过,宋神宗 并没有沿用当年英宗所定的 书名,而是取“鉴于往事, 有资于治道”之意,为该书 定名“资治通鉴”。 由于这个缘故,《资治 通鉴》的选材非常讲究,它 “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 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 …先后有伦,精粗不杂”。 即使不抱任何目的地阅读它 ,人们也会在不知不觉中, 形成自己的历史观,以善为 法,以恶为戒。而其在叙事 之后,还有议论,人们可以 通过这些议论了解司马光所 在时代的价值观。这些议论 共186篇,司马光所写的占 102篇,为“臣光曰”。历史 学家陈垣认为,司马光“志 在续《左氏传》,有所感触 ,亦仿左氏设辞‘君子曰”而 称‘臣光曰’”。 无论是在史学史还是在 文学史上,《资治通鉴》都 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和 司马迁的《史记》并称“史 学双璧”。宋元之交的史学 家胡三省称它:“为人君而 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 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 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 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 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 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 作事不足以垂后。”近代思 想家梁启超评价它:“司马 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 文也,其结构之宏伟,其取 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 史者,势不能据以为蓝本, 而至今卒未能愈之者焉。温 公亦伟人哉!” 自《资治通鉴》后,以 编年体为形式的史书多了起 来。不少学者参考司马光编 写《资治通鉴》的方法考辨 史实,选取史料不限于正史 实录,注重史据和史事的情 理,掀起了一股考辨之风。 而南宋的史学家袁枢更是从 《资治通鉴》中得到启发, 取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优点, 创造了新的写史体例——纪 事本末。 一部伟大的史书不只可 以帮助人们知悉过去,它就 像一条深沉舒缓的大河,人 们可以临河照影,把它当作 了解自己的镜子,也可以以 身涉河,如渔夫捕鱼一般, 于其中攫取自己需要的东西 ,或许还会得到自己想都未 曾想过的宝藏。而纵览它的 奔流之貌,人们还能借它来 推求未来。 当然,读完300余万字的 鸿篇巨制,并不是一件容易 事,既需要坚强的毅力,还 需要大量的时间。因此本书 精选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 精彩的篇章,让人们能够以 精达全、深入浅出地体悟整 部《资治通鉴》的精神。由 于在精选的同时,本书完好 地保留了《资治通鉴》的通 史体例,就确保了整部作品 灵魂的完整性。 此外,阅读古代经典, 语 导语 历史学习的最佳读本畅销不衰的永恒经典。 思履主编的本书,内容经典体例科学,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著,书中增设了导语、注释、译文等辅助性栏目,为读者扫除阅读障碍,以便读者深入体味作品的内涵,方便快捷地掌握原著精华。 图文全解好读好看,数百余幅精美图片,与文字相辅相成,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般的感受,仿佛置身于一座立体真实的历史博物馆,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获得更多的视觉感受和想象空间。 精彩页 三家分晋 【导语】 “三家分晋”是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 晋国在春秋时代曾是一个称霸的大国。到了春秋末年,周灵王十四年(公元前558年),晋国内一场长达数十年的公室与卿大夫争权的斗争,在晋悼公死后终于有了结果,晋国形成了韩、赵、魏、智、范、中行六卿专政的局面。六卿按照自己意志行事,晋国的奴隶制度也逐渐被瓦解,国君的作用日益减小。 晋平公十四年(公元前544年),吴国的延陵季子出使晋,同晋国的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晤谈后,做出了这样的预言:“晋国之政,卒归此三家矣。”其实,此时晋国的执政者除韩、赵、魏之外,还有范、中行、智氏三家。 在与晋公室的斗争中,六卿为与晋君争夺人民,采取亩制改革,废除井田制,取消奴隶式的劳役剥削制度。周敬王七年(公元前513年),六卿在法律制度上进行了重大改革。铸刑鼎,公布范宣子的刑书,以体现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动摇了奴隶主阶级的政治地位,并且损害了他们的经济利益,这预示了奴隶制国家的灭亡。 六卿势均力敌,相互约束,但心怀各异的六卿都在暗中准备扩张。周敬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97年),酝酿已久的六卿之间的兼并战争终于爆发了。赵、魏、韩、智联盟的一方,经过七八年的战争,终将范、中行二氏联盟的一方彻底消灭。周贞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年),赵、魏、韩又联合将智氏消灭,逐渐形成了“三家分晋”的局面,成了与秦、齐、楚、燕一样的政治实体。从此,晋公室成了三家的附庸。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标志着战国时代的开始。这篇《三家分晋》讲的就是这个故事。 “三家分晋”是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史学界以此作为东周时期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点。它是中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确立的标志。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灭亡了,战国七雄中的韩、赵、魏三国产生了。由此,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七雄兼并的战国序幕也由此拉开。 【原文】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① 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②。 今晋大夫暴蔑其君,剖分晋国,天子既不能讨,又宠秩之,使列于诸侯,是区区之名分复不能守而并弃之也。先王之礼于斯尽矣! 或者以为当是之时,周室微弱,三晋强盛,虽欲勿许,其可得乎!是大不然。夫三晋虽强,苟不顾天下之诛而犯义侵礼,则不请于天子而自立矣。不请于天子而自立,则为悖逆之臣,天下苟有桓、文之君,必奉礼义而征之。今请于天子而天子许之,是受天子之命而为诸侯也,谁得而讨之!故三晋之列于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③。 【注释】 ①周威烈王:亦称周威王,名午,周考王之子,公元前425年—前402年在位。②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魏的祖先与周同姓,其苗裔始封于魏,到了魏舒,开始为晋正卿,历经三世传到魏斯这一代。赵的祖先为造父后,到了赵盾这一代开始为晋正卿。韩的祖先出于周武王,到了韩虔这一代六世皆为晋正卿。魏、赵、韩三家几代既是晋大夫,又是周的陪臣。周朝已经衰败,一个称霸的大国——晋国国君作为盟主,应“以尊王室”,所以周朝封晋国国君为伯。魏斯、赵籍、韩虔三卿三分晋国,按照此时周朝的王法是当诛杀的。而此时,周威烈王不但不诛杀他们,反而分封这三家为诸侯,是鼓励褒奖犯奸乱臣。所以,胡三省作注说:“通鉴始于此,其所以谨名分欲!”③坏:毁;自坏,自毁。 【译文】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公元前403年) 周威烈王姬午首次分封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国君。 P2-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