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路遥(黄土地里长出来的作家)/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中华人物故事汇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王兆胜
出版社 接力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的主角路遥是我国当代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人生》等。曾任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党组成员、副主席。
2018年12月18日,路遥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鼓舞亿万农村青年投身改革开放的优秀作家。2019年9月23日,《平凡的世界》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2019年9月25日,路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本书从路遥出生写起,一直写到其创作《平凡的世界》后不幸英年早逝,用儿童文学的语言,讲述了路遥虽出身贫寒,经历坎坷,但始终在不畏艰难地成长,以及勇于求索终身理想的经历。
作者简介
王兆胜,男,1963年生,山东蓬莱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林语堂研究会顾问。著有《林语堂的文化情怀》、《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林语堂大传》、《林语堂与中国文化》、《林语堂正传》等林语堂研究著述8部。另有《真诚与自由:20世纪中国散文精神》、《文学的命脉》、《新时期散文发展向度》、《王兆胜学术自选集》等多部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散文随笔集有《天地人心》、《逍遥的境界》,不少散文作品入选初高中读本,产生较大影响。曾获首届冰心散文理论奖、《当代作家评论》奖、《红岩》文学奖、《山东文学》诗歌散文奖。
目录
写给小读者的话
黄土地的儿子
和爸爸第一次远行
困难打不倒坚忍的人
少年求学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爱上文学
作家路遥
进入大学
如饥似渴地阅读
由文学主导的生活
编辑工作
厚积薄发,代表作《人生》横空出世
《人生》里的人生哲理
书写黄土地的故事
向偶像和大自然问路
下定决心写一部大书
经典著作是怎样炼成的
走入《平凡的世界》
“不被看好”的小说
带病创作
用生命孕育一部大书
对女儿的爱与亏欠
获得茅盾文学奖
英年早逝
序言
写给小读者的话
亲爱的小读者,不知道
你想过没有,一个人该怎样
度过一生?
有位作家叫路遥,虽然
只在世上度过了四十二个寒
暑,但他留下了《人生》《
平凡的世界》等优秀的文学
作品。
一九四九年,路遥出生
在陕西省一个贫穷的农民家
庭,小时候的学习和生活环
境都很艰苦。这个和新中国
一起成长的苦孩子,形容自
己是“黄土地的儿子”——面
对贫穷带来的缺衣少食和内
心敏感,路遥坚定地把根深
深扎进黄土地里,汲取滋养
身体和心灵成长的养分。
苦难磨炼出路遥坚毅、
专注的品格。在前半生的成
长过程中,他像掉在悬崖上
的一粒种子,靠着坚强的意
志,从石缝中探出头来,不
怕艰辛困苦,迎着风,沐着
雨,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
在后半生的文学创作中
,路遥则像一只经过风雨考
验的海燕,目标明确地朝着
自己选定的方向飞翔。他要
求自己以高度的专注、满腔
的热情、真诚的态度和崇高
的信仰,全心全意地写普通
人的故事。
路遥的小说主要写的是
一九七五年到一九八五年,
发生在中国农村的故事,主
角都是最真实的普通人,比
如《人生》的主人公高加林
、《平凡的世界》的主人公
孙少平,他们在改革的洪流
中不断成长。路遥将黄土地
给予他的磨炼和养分,通过
写作注入这些小说主人公的
人物命运中,使他们的身上
都涌动着不惧困难、勇于进
取的精神,这种精神又通过
阅读流入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的心田,激励他们在成长的
路上不畏艰难,奋勇向前。
路遥在人间虽然只驻留
了四十二年,但他以速朽的
平凡之身,创作出超越平凡
的不朽著作。他明白这样一
个道理:在这个世界上,所
有生命都不可能永生不灭,
关键是要闪亮过,即能不能
给人们创造出和留下宝贵的
精神财富。
这本书,将从路遥成长
的黄土地写起,讲述他一生
的经历:幼年路遥在艰苦的
成长环境中,透过辛劳耕作
的长辈,感受生生不息的黄
土地力量;少年路遥离家求
学,深刻体会到自卑,又在
书本、知识中找到自己;青
年路遥热衷文学,在动荡的
岁月里磨砺笔力和心性;作
家路遥废寝忘食、呕心沥血
,最终写下不朽著作。
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会
发现,路遥把写作当成自我
修炼的过程,尽管一生穷苦
,但在精神上是个富翁;路
遥的写作是严肃认真的,他
有一双发现真、善、美的眼
睛,从不卖弄技巧,用最简
单的文字直达人心深处,这
些文字饱含童心和爱,处处
充满惊喜;路遥写故事很真
诚,他把每一位读者都当成
知音,向他们倾诉衷肠,与
他们心连着心;路遥的作品
有思想深度,也很有艺术表
现力。
路遥的一生,是在想象
的笔尖上舞蹈。他以生命做
半径,用彩笔画圆,用心为
文,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
壮丽的人生。
导语
路遥是黄土高原上农民的儿子,小时候家里很穷,经常饿得东倒西歪,家人有时要外出讨饭。他不认命,立志靠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克服重重困难考入延川中学、延安大学。
动荡岁月,路遥返乡务农,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白天种地,晚上写作。改革开放时期,路遥为了写出农村青年生活、情感上的变化和城市、乡村的巨大变革,用三年时间查资料、读名著、做矿工;他每天坚持写作十几个小时,用了三年的时间,创作出了《平凡的世界》,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路遥的作品坚持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朴实地记录时代变迁,充满温情地书写普通劳动者的命运和情感。书中主角拼搏奋进、敢为人先的精神,激励无数读者积极投身改革开放,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
精彩页
黄土地的儿子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两个多月后,在陕西省清涧县石嘴驿镇的王家堡村,一个男孩出生了,他出生时的小名叫“卫”,读小学时的学名叫“王卫国”。我们熟悉的“路遥”,是这个男孩日后成为大作家时用的笔名。
那时的王家堡村,是黄土高原上众多位置偏僻又贫穷的村庄之一。
它离石嘴驿镇七八里远,从石嘴驿镇再走十多里到九里山,再从九里山走七十多里才能到清涧县城。清涧县在陕北榆林地区的东南部,它的南面是延安。从清涧县城到延安还有一百多公里,它和西安之间的路程则有四百多公里。
清涧县历史悠久,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宋史》中称这里“右可固延安之势,左可致河东之粟”。县内梁峁蜿蜒起伏,沟壑纵横,河谷很深,有比较险峻的笔架山、九里山。
关于这个地方,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传说。
玉皇大帝的女儿带着侍女来到人间最干旱的黄土高原,一直走到了王家堡村。当时,王家堡村有个青年叫金安,他陪伴她们走到九里山,遇到强盗与恶龙。为保护仙女,金安置自己的生死于不顾,让仙女十分感动。于是,两个人相爱并许下海誓山盟。婚后不久,玉帝得知实情,将拒不回去的仙女变成一座土山,这就是“神仙山”。金安看着妻子变成土山,跪在山前痛哭不已,泪如雨下,感动了上苍,下起大雨。雨水变成涓涓河水,绕山流淌,变成了“哭咽河”。
村民为仙女修了一座庙,并编了一首民歌,歌的名字叫《神仙难挡人想人》,至今仍在陕北地区广为流传。
路遥自幼年起,便熟悉王家堡村的地貌和动人的地方传说,这些象征黄土地的符号钻进他的心里,后来出现在了他的众多作品里。比如这个传说就出现在了《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的第七章里。
路遥的祖上世代务农,他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儿子,生来便是黄土地的一部分。
王家堡村是路遥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路遥的爷爷叫王再朝,一共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子叫王玉德,次子叫王玉宽,三子叫王玉成。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为了响应边区政府的号召,爷爷带着全家人来到延川县郭家沟村落户扎根。
后来,王再朝的长子成了家,次子也娶了媳妇。他让长子留在延川,自己则带着次子王玉宽回到祖居地清涧县王家堡村定居,算是叶落归根。次子王玉宽就是路遥的父亲,路遥的母亲叫马芝兰,她虽然不识字,却是个能说会唱的民间歌手。
路遥的父母一共生育了九个孩子,六男三女。路遥是老大,他的大弟弟在三岁时不幸夭折,大妹妹在二十多岁时也去世了。
路遥小时候照过一张全家福。爸爸妈妈坐在中间,他和弟弟妹妹几个人围着他们站立。爸爸头裹白羊肚毛巾,一张娃娃脸,精神非常饱满,比小自己两岁的妻子显得更年轻。
路遥的爸爸是个小个子,身高只有一米五多一点儿。可是,在这个矮小的身体里,却隐藏着巨大的能量。 路遥家里的孩子多,爷爷奶奶也要靠爸爸妈妈养活,一大家子人总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生活非常贫困。
常言说:“家里人多,没有好食。”一家这么多人,没什么可吃的,就是有,又怎么能满足孩子们那贪吃的小嘴呢?
路遥从小胃口就特别好,爸爸妈妈日夜不停地在地里劳作,也填不饱几个孩子的肚子,更不要说吃得好了。实在饿得慌时,小路遥会饥不择食地往嘴里塞任何他能拿到的东西,只要是不苦的,能咀嚼两下的,他都想试试。几枚酸枣、一些草根、一把槐花、几根野葱,都能成为他的充饥物。
家里许多年没添置过一件新衣服,妈妈只能把大人穿破了的衣服改小,再拿给孩子们穿。
P1-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9: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