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介绍了国内外水泥行业碳减排现状,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对水泥行业碳排放标准体系及量化方法、水泥企业碳减排的可行路径、碳减排目标的设定以及碳交易的实践等内容进行了系统阐述。
本书将有助于从业人员快速了解水泥企业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实现低碳转型的方法与路径,并可为企业应对碳达峰、碳中和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供借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碳达峰与碳中和水泥行业经验与路径/中国建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探索与实践系列丛书/大道碳中和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
作者 | |
出版社 |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全面介绍了国内外水泥行业碳减排现状,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对水泥行业碳排放标准体系及量化方法、水泥企业碳减排的可行路径、碳减排目标的设定以及碳交易的实践等内容进行了系统阐述。 本书将有助于从业人员快速了解水泥企业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实现低碳转型的方法与路径,并可为企业应对碳达峰、碳中和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供借鉴。 目录 1 国内外水泥行业碳排放背景与现状 1.1 碳达峰、碳中和提出背景 1.1.1 碳达峰、碳中和定义 1.1.2 世界碳达峰、碳中和进展 1.1.3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进展 1.2 全球主要地区、国家碳减排路径与政策 1.2.1 欧盟 1.2.2 德国 1.2.3 美国 1.2.4 日本 1.2.5 总结 1.3 国外水泥工业运行与碳减排现状 1.3.1 世界水泥工业总体状况 1.3.2 国外水泥行业碳减排相关研究 1.3.3 国际水泥行业推进碳减排的主要思路 1.4 国内水泥工业运行与碳减排现状 1.4.1 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现状 1.4.2 水泥行业碳减排政策与标准发展概况 1.5 国际经验的参考与启发 1.5.1 减碳技术的重点方向 1.5.2 社会环境的打造 2 温室气体排放标准体系及量化方法 2.1 水泥行业碳排放测量方法概况 2.2 水泥企业组织边界的碳排放核算方法 2.2.1 碳排放核算标准 2.2.2 国内外水泥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的异同 2.2.3 水泥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的应用 2.3 水泥产品边界的碳足迹核算方法 2.3.1 碳足迹的理论背景 2.3.2 碳足迹核算标准 2.3.3 水泥产品的碳足迹核算 3 水泥行业碳减排路径全景分析 3.1 水泥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 3.1.1 概述 3.1.2 水泥产品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源 3.2 水泥行业全生命周期碳减排的技术路径 3.2.1 节能与能效提升:各阶段碳减排路径的优先选项 3.2.2 原料与能源获取阶段 3.2.3 原燃材料与产品运输 3.2.4 生产过程的减碳途径 3.2.5 产品使用过程 3.2.6 产品生命末期 3.2.7 综合减排手段 3.3 减碳技术发展趋势介绍 3.3.1 新能源的开发使用 3.3.2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3.3.3 前沿降碳技术展望 3.3.4 技术经济性及减排潜力的对比分析 4 碳减排目标与披露 4.1 碳减排目标的设定 4.1.1 概述 4.1.2 碳减排目标的设定方法 4.1.3 国外典型企业的碳减排目标对比 4.2 我国水泥行业碳减排路线图初探 4.2.1 我国水泥行业发展情境分析 4.2.2 项目层面减排量的测算 4.2.3 水泥行业碳达峰、碳减排的基本路线图 4.3 企业设定碳减排目标的关键步骤 4.4 企业环境信息的披露 5 水泥行业碳交易实践 5.1 全球碳交易市场建设情况 5.2 中国碳交易市场建设情况 5.3 碳交易背景下水泥企业的应对策略 5.3.1 碳交易对水泥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5.3.2 企业的应对策略 5.4 水泥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的建设 5.4.1 制度建立 5.4.2 数据管理 5.4.3 碳资产管理 5.4.4 人员管理 5.4.5 资金管理 5.4.6 风险管理 6 思考与展望 6.1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水泥行业的思考 6.2 碳减排技术路径展望 附录1 缩略语 附录2 主管部门近两年推荐的节能低碳技术 附录3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进展 参考文献 序言 我国正处于一个深度变 革的时代。习近平主席于 2020年9月22日对全世界做 出了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 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 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 中和的承诺。碳达峰、碳 中和是我国面向建成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美 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提出的重要战略举措;实 现碳达峰、碳中和,也是 促进我国经济转向创新、 持续繁荣的重要驱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 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 的成就。受益于城市化进 程不断加速、基础设施建 设日趋完善带来的需求增 长,建材行业不断发展壮 大。但是,作为典型的资 源和能源密集型产业,长 期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也导 致了建材行业资源和能源 消耗、污染物和碳排放的 持续上升,给社会带来了 巨大的环境与气候风险。 建筑材料工业的能源消费 约占到全国能源消费总量 的8.5%,碳排放约占到全 国的13.2%,国务院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 案》中将推动建材行业碳 达峰列为工业领域碳达峰 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距 离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仅 剩不到十年,我们需要做 出更加深入的分析、精准 的判断和缜密的安排,持 续探索建材行业从高碳、 高消耗的发展模式向低碳 、高效转型的路径与方法 。 建材行业的碳排放有两 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来源 构成中有约60%来自化学 分解过程,其余则主要来 自化石能源和电力的使用 ;二是作为建筑与基础设 施的上游产业,建材产品 的碳足迹对下游产业的碳 达峰与可持续发展有明显 影响。这两个特点也预示 着对于建材行业的低碳转 型而言,除了能源利用的 高效低碳化以外,产业结 构调整与低碳产品开发将 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十四五”是建材行业实 现碳达峰的关键时期,《 中国建材行业绿色低碳转 型探索与实践系列丛书》 的出版可以说正当其时。 从国内外经验与路径介绍 开始,以水泥等典型建材 领域为实践重点,丛书系 统展开能源利用、碳足迹 以及碳市场等核心议题, 以点带面、深入浅出地为 我们阐述了建材行业绿色 低碳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 核心问题与解决之道,将 有助于广大读者了解当前 建材行业面向碳达峰、碳 中和所做出的积极努力。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 提出,是挑战,但更是机 遇。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 新常态这一背景下,以新 能源为代表的现代能源产 业发展快速升温,低碳技 术的创新也将伴随着落后 产能淘汰的步伐而迎来新 的机遇。根据国际能源署 (IEA)的预测,随着我国经 济逐步从水泥、钢铁等初 级制造业向高附加值、低 能耗制造业转型升级,水 泥、粗钢产量的下降将使 能源消耗下降约20%,中 国的水泥产量预计将在 2025年前后达到峰值,至 2060年与2020年水平相比 下降45%,在全球水泥生 产中的份额下降到30%左 右。现在,我们正处在时 代发展的拐点上,如何应 对新旧动能转换带来的挑 战与机遇,实现碳达峰和 碳中和的目标,需要全社 会共同努力,坚持不懈, 勇于探索,用好可持续发 展这把“金钥匙”。 中国工程院院士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