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众望同归(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作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以2020年中国丝绸博物馆主题展览“众望同归: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为切入点,由丝路考古与历史领域的知名学者赵丰、荣新江、杭侃等讲述丝绸之路的由来和发现历程。作为一份世界遗产,丝绸之路的起始时间从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公元前138年算起,到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从学术上正式提出“丝绸之路”的概念,再到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丝绸之路成为全世界共认的文化遗产,已经走过了2252年。全书据此分为三部分,从历史事实存在的中西交流之路、李希霍芬时代提出的丝绸之路、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世界遗产丝绸之路三个角度讲述丝绸之路的发现史和学术史。 目录 前言 从一家之言到人类共识:众望同归展览策展思路 第一单元 前世:历史上的东西交通路线 第一章 使节的路线 第一节 张骞凿空与三通三绝 第二节 昭君出塞与汉代和亲 第三节 驿站和使节 第四节 敦煌之外的西域 第五节 从边关到异域的记录 第二章 朝圣的路线 第一节 僧侣的路线 第二节 敦煌文献所见丝绸之路 第三节 犍陀罗 第四节 长江沿线的出土佛像 第三章 商人的路线 第一节 唐代胡商形象俑 第二节 人华粟特人及贸易网络 第三节 唐朝与阿拉伯的海上丝路 第四章 传教士的路线 第一节 草原上发现的景教遗存 第二节 马可·波罗的路线和意义 第三节 利玛窦入华与东西交流 第二单元 丝路命名:李希霍芬和他的时代 第五章 李希霍芬和他的时代 第一节 全球探索的时代 第二节 李希霍芬的中国之行和丝绸之路 第三节 李希霍芬的丝绸之路 第六章 丝绸之路上的西方探险家 第一节 斯文·赫定与丝绸之路 第二节 斯坦因与丝绸之路的再发现 第三节 中国西北地区的外国探险队 第七章 丝绸之路上的中国学者 第一节 西北科考团里的中国学者 第二节 丝绸之路考古的奠基者 第三节 常书鸿和敦煌学 第三单元 丝路申遗:成为世界遗产 第八章 丝绸之路概念的普及 第一节 从“丝路”到“丝绸之路” 第二节 从政府到学界 第三节 从日本到欧洲 第四节 平山郁夫与丝绸之路 第九章 UNESCO的五次考察 第一节 对话之路:“丝绸之路”作为一种方法 第二节 从西安到喀什的沙漠丝绸之路 第三节 威尼斯到日本的海上丝绸之路 第四节 中亚草原丝绸之路 第五节 阿尔泰游牧丝绸之路 第十章 丝绸之路走向世界遗产 第一节 丝绸之路跨境申遗的相关政策 第二节 丝绸之路概念研究和主题研究 第三节 丝绸之路的跨国申遗 结语:丝绸之路世界遗产的当代意义 丝绸之路大事年表 序言 小学四年级时,我从课 本上读到班超投笔从戎的故 事。中学时代知道了张骞凿 空,也听说了丝绸之路这个 名词。家父当时告诉我,欧 洲人和日本人对蒙古、新疆 和中亚地区很感兴趣,不少 学者都实地考察过丝绸之路 ,发现了不少古迹和文物。 从那时起,我便对丝绸之路 抱有一种浪漫的情怀。最近 三十年来,我将这种浪漫理 想充分实践,沿着古代丝绸 之路反复旅行观察,成了一 名十足的“丝路行者”。 2017年,我参观了老友 赵丰馆长领导下的中国丝绸 博物馆。在赵馆长的介绍中 ,我意识到了他那独特而宏 大的建馆哲学——丝绸博物 馆不仅要展览丝绸,还要立 足于对丝绸的学术研究,更 要对丝绸之路的探讨做出贡 献。 众所周知,欧亚大陆上 早期的道路都是古人一步步 开拓出来的,其动机可能只 是为了求生存,或是被好奇 心所驱使。另一方面,没有 人怀疑丝绸原产自欧亚大陆 的东端——中国。路乃人开 ,丝自茧来,其中饱含了中 华文明先辈们的勇气与智慧 。 然而把丝绸和道路这两 个概念结合起来,成为古代 欧亚大陆上文明交往过程的 代名词,却是欧洲人学术兴 趣和扩张企图的混合产物— —1877年李希霍芬 (Ferdinandvon Richthofen,1833-1905)首 次将欧亚大陆上的文明交往 之路以两千年来的重要商贸 物品丝绸命名,创造出一个 令人憧憬的新术语 Seidenstrasse,这就是我们 今天所说的丝绸之路。 2020年的“众望同归”展 览范畴广阔,内容精彩,意 义非凡。其中一项重点就是 直观地告诉人们,今日中国 境内的许多历史遗迹都见证 了我们的先人为人类文明交 往曾经做出的贡献,许多事 迹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甚至一度被遗忘在历史的尘 埃中。直到19世纪下半叶, 以丝绸商贸为代表的文明交 流通道引发欧洲人的兴趣, 才在丝绸的故乡逐渐进入国 人的视野。对于丝绸之路的 探讨,中国学者有得天独厚 的有利条件,但遗憾的是, 长期以来丝路研究的主力军 都是欧洲人或日本人,一直 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 者才真正开始自己的研究。 转眼到了2014年,这时 中国学者的研究成就以及中 国在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地位 已经使得丝绸之路不可能不 在它的起点重新发出耀眼光 芒。这一年,一个很重要的 因素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 出,另一个里程碑则是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将丝绸之路认 证为世界文化遗产。赵馆长 提议把上面提到的几个元素 合在一起,策划一场谓之“ 众望同归”的展览,确实别 具创意。虽然我未能目睹新 的布展和许多重要实物,但 能够阅览其中的文字和图片 已经开怀异常。因此我非常 乐意且荣幸地写下自己对“ 众望同归”展览的主办者和 参与者的敬意和谢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