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教学工作页是为贯彻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文件精神,落实“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职业教育教材的要求而编写。本教学工作页系与教材《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检修》(ISBN978-7-113-28513-5)配套开发,共六个项目,包括检修蓄电池、检测与拆装交流发电机、检测与拆装起动机、检修点火系统、检修照明仪表装置和检修汽车电动辅助装置。每个项目均包含项目任务单、项目导入、项目实施和案例四部分内容。\t\t\t\t本教学工作页的特点有:以“做事”的职业行动作为认知起点;使用多样化、可视化表达方式;设计实施“微组织”环节;多环节、多形式的“专业+思政+创新”有机融合;增加了典型案例和新知识、新工艺。\t\t\t\t本教学工作页为校企行合作开发,充分融入职业要素,适合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和其他职业学校汽车类相关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有关人员的岗位培训教材。 目录 项目一检修蓄电池1-1项目任务单1-1项目导入1-2项目实施1-4任务一检测蓄电池1-4步骤一作业准备1-4步骤二检查蓄电池外观1-4步骤三检查蓄电池静态电压1-6步骤四检查蓄电池动态电压1-6步骤五检查起动时蓄电池电压1-7步骤六检查蓄电池电解液1-8步骤七检查蓄电池性能1-9案例1-11任务二拆装蓄电池1-12步骤一作业准备1-12步骤二拆卸蓄电池1-12步骤三安装蓄电池1-14案例1-15任务三蓄电池充电1-16步骤一作业准备1-16步骤二蓄电池充电1-16步骤三蓄电池充电检测1-17案例1-19项目二检测与拆装交流发电机2-1项目任务单2-1项目导入2-2项目实施2-4任务一拆装交流发电机2-4步骤一作业准备2-4步骤二拆卸交流发电机2-4步骤三安装交流发电机2-5步骤四检查发电机运行状态2-6案例2-7任务二拆检交流发电机2-8步骤一作业准备2-8 序言 本教学工作页是为贯彻国务院印发的“职教20 条 ”文件精神,落实“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职业教 育教材的要求而编写该教学工作页。本教学工作页系与 教材《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检修》(ISBN 978-7-113 -28513-5)配套开发,共六个项目,包括检修蓄电池、 检测与拆装交流发电机、检测与拆装起动机、检修点火 系统、检修照明仪表装置和检修汽车电动辅助装置。每 个项目均包含项目任务单、项目导入、项目实施和案例 四部分内容。 本教学工作页具有以下特点: 1. 以“做事”的职业行动作为认知起点,突出职 业能力培养 将项目中每个任务的工作内容序化为作业准备、拆 卸、检修和安装等完整的工作过程,在工作过程中认知 发动机结构、作业方法、技术标准和工作要求等职业知 识,即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总的 发展规律,以“做事”的职业行动作为认知起点,在完 成职业活动(包含职业行动和职业知识)过程中不断积 淀职业能力,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2. 使用多样化可视化表达方式和“即时反馈”, 实现了因材施教 根据学习内容选择了鱼骨图、金字塔图、圆圈图、 树形图、流程图、复流程图、列表及方框等多样化的学 生学习过程可视化表达方式;学习过程可视化设计为即 时反馈奠定了基础,教学过程针对问题“时时、事事、 人人”的即时反馈,实现了班级集体授课制条件下的因 材施教。 3. 设计实施“微组织”环节,实现“知识、能力 、素养”一体化成长 每个行动都设计了“微组织:老师检查纠错,学生 改正错误”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依据“合格标准” ,采用检查纠错方式,对每个行动所涉及的“知识、能 力、素养”进行即时反馈、纠正、刻意训练,学生在不 断地改正错误直到正确为止的过程中,实现了“知识、 能力、素养”一体化成长。 4. 多环节多形式的“专业+ 思政+ 创新”有机融 合,实现“思创”培养目标 在项目导入中,保持与教材《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 检修》(ISBN 978-7-113-28513-5)一致的主题;本教学工作页 使用全过程要求用铅笔按照规定字的大小书写在精心设 计的方框、图表中,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匠 人精神。通过以上多环节多形式的“专业+ 思政+ 创新 ”有机融合,实现在专业教育中突出“人的底色”与创 新素质的培养目标。 5. 典型案例增加启示性、经验性知识 每个任务后面都设置了两个在检修过程中引发的真 实复杂的故障案例,使学生受到启示,得以借鉴。 6. 校企行合作开发,充分融入职业要素 本教学工作页由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董括、 张丹编著,其中董括编写项目一、项目三~项目六,张 丹编写项目二。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戚文革为本 书的编写提供了大量案例。为本书审稿的是吉林省汽车 维修协会秘书长李晶,她对全书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审阅 ,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对在本书编著过程中给予大力支持的各位老师,在此表 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著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恳请 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 2022 年2 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