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警方逮捕时,瓦达西正在悠闲度假。他从未想到自己会被冠上“间谍罪”,而证据竟是从他的相机中取出的十张涉密底片。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的相机被调包了。而真正的间谍,就藏身在自己入住的酒店之中。
十二名各怀心思的嫌疑人,一场为期两天的紧急追踪!随着真相被揭露的,还有每个人背后的隐秘:为了生存,为了钱,有人卑微顺从,有人卑鄙恶劣……
当真间谍的身份浮出水面时,局面更是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在这场关乎生死的间谍风波中,他能否全身而退,又能否守住底线?
翻开本书,一睹平凡小人物在生死关头的内心抉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间谍的墓志铭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英)埃里克·安布勒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被警方逮捕时,瓦达西正在悠闲度假。他从未想到自己会被冠上“间谍罪”,而证据竟是从他的相机中取出的十张涉密底片。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的相机被调包了。而真正的间谍,就藏身在自己入住的酒店之中。 十二名各怀心思的嫌疑人,一场为期两天的紧急追踪!随着真相被揭露的,还有每个人背后的隐秘:为了生存,为了钱,有人卑微顺从,有人卑鄙恶劣…… 当真间谍的身份浮出水面时,局面更是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在这场关乎生死的间谍风波中,他能否全身而退,又能否守住底线? 翻开本书,一睹平凡小人物在生死关头的内心抉择。 作者简介 埃里克·安布勒 Eric Ambler(1909-1998),爱伦·坡终身大师奖得主,被英国《卫报》誉为“现代悬疑小说之父”。 1917年,安布勒曾亲眼目睹西尔弗顿军火库毁于50吨TNT,这样的经历为安布勒的写作生涯埋下伏笔。 在如此残酷的战争环境中成长,安布勒成了善恶两极分化的见证者,他的作品总能真实还原世界大战爆发时人性的扭曲。 20世纪30年代,以安布勒为代表的的悬疑小说家,创立了以现实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间谍小说,而《双面恶魔》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目录 1 被捕 2 审问 3 贝金 4 打探 5 埃米尔 6 摔门 7 俄式台球 8 喧噪 9 遭遇偷袭 10 巴蒂斯塔 11 两卷胶卷 12 最后通牒 13 到底是……还是…… 14 主动出击 15 都是骗子 16 离家出走的兄妹 17 收到指令 18 伪装之人 19 墓志铭 20 烟消云散 导语 为了钱可以卑微,但决不卑劣!翻开本书,一窥在生死关头的人性决择! 一场为期两天的间谍紧急追捕行动,十二位嫌疑人各个身藏秘密! 英国新现实主义风格间谍小说大师,被誉为“现代悬疑小说之父”,荣获多项悬疑界至高荣誉! 希区柯克、格雷厄姆、勒卡雷、弗莱明(007之父)等悬疑大师们的灵感源泉! 书评(媒体评论) 安布勒先生让悬疑小说 摆脱陈腐,走向新生。 ——希区柯克(著名编剧 、导演) 安布勒是我们所有人的 灵感源泉。 ——约翰·勒卡雷(《柏 林谍影》作者) 安布勒无疑是我们中尤 其杰出的惊悚小说家。 ——格雷厄姆·格林(《 恋情的终结》作者) 埃里克·安布勒被誉为“现 代悬疑小说之父”。 ——《卫报》 安布勒的名字是悬疑、 动作、冒险和阴谋小说的同 义词,他是几代悬疑作家的 楷模。 ——《纽约时报》 安布勒无疑是现代悬疑 流派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对 该领域的所有作家都产生了 深远影响。 ——《独立报》 精彩页 1 被捕 8月14日,星期二,我从尼斯出发,抵达圣加蒂安。16日上午11点45分,我被身着便衣的警卫和巡警逮捕,带到了警察局。 寥寥几行字,写起来很容易。等我在桌旁坐下,看着眼前这页纸,心里好奇,看过这些字后,会有怎样的反应。就在不久前,单单瞄上一眼,都会让我心率陡增,恨不得直奔到大街上,待在人群中,吸几口马路上的灰尘,安慰自己不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不过此刻,我已经可以做到将这些字写下来,它们再不会挑起我敏感的神经。看来,心病是可以快速治愈的。抑或,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每一段经历都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并不是整个人生;今日看来,貌似一段简短、平直的线条,来日再看,不过是整个圆形当中的一小部分?席姆勒先生一定会同意这种说法。不过,他已回德国,且我觉得,恐无缘再见。提及此事,我觉得也不太可能再见到其他几个人。几周前,我收到其中一人的来信。信件由储备酒店的新任经理转交给我,信中回顾了我们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末尾,他请求我借予他100法郎。时至今日,我都没有回信。即便我和这位写信的人有过一段快乐的时光,也早就记不得了。再者,我也没有钱借给他。之所以提笔写这篇故事,这也算是其中的一个缘由。至于另一缘由……还须您自己判断。 从土伦到拉西约塔,绵延数公里的铁路紧靠着海岸线。这一区域的铁路线贯穿了无数条短隧道,火车穿梭其间,在眼帘一闪而过的有下面那片波光粼粼的蓝色大海,有红色的岩石,还有那点缀在松林间的白色房屋。仿佛是在观看一场神奇的灯光秀,放着色彩强烈的片子,而且播放师可是个急性子。眼睛根本无暇品味细节。若您听说过圣加蒂安,此刻正要仔细欣赏一番,恐怕除了储备酒店的鲜红色屋顶和浅黄色灰泥墙以外,什么都看不到。 我早就从一位巴黎的朋友那里听闻过圣加蒂安这个地方,了解过那里的食宿费标准。储备酒店的烹饪手艺堪称一绝,听人说酒店的客房舒适,环境宜人。目前看来,还没有多少人“发现”圣加蒂安这个地方。在储备酒店,每天花上40法郎的食宿费,就可以过得很好。 于我而言,每天40法郎可是一笔极大的开销,然而,在储备酒店待过两天之后,我就再也不为自己铺张浪费的行为感到懊恼了。不仅如此,我甚至开始追悔,早知如此,这三周假期都待在这里好了,不用中途再返回巴黎。说来,储备酒店是那种宜人的小型酒店。 圣加蒂安村散落在小岬角的背风侧,酒店就建于岬角之上。与其他绝大多数地中海渔村一样,房屋的外墙涂着白色、蛋壳蓝或者玫瑰粉色的薄层涂料。有一片岩石型高地,遍布松树的斜坡在海湾对面与海岸相接,对小港口形成庇护之势,使其免受密史脱拉风(时而会从西北方向强劲地刮过来)的侵袭。这里人口仅743人,绝大多数以捕鱼为生。有两家咖啡馆、三家酒馆、七家商店,再远些,绕过海湾,还有一处警察局。 那天早上,我坐在露台的一端,从那个位置是看不到警察局和村子的。酒店坐落在海岬的最高处,露台沿酒店南侧而建。露台那边,是一处高约15米的峭壁。长在下面峭壁上的松树挥舞着枝丫拂扫着露台扶手上的栏杆。不过,离这里再远一些,地平面就又升了起来。在那平淡枯燥的绿色灌木丛中,几处红岩裂缝赫然凸显出来。在深蓝色大海的强烈衬托下,几棵在风中摇曳着的柽柳正百无聊赖地摇摆着树枝。海水撞击着下面的岩石,偶尔会激起一片白色的浪花。气氛宁静而安好。 天气已经热了起来,蝉儿们在酒店旁边的梯台式花园中鸣叫。稍一歪头,目光就能越过露台扶手上的栏杆,望到储备酒店的小型海滨浴场。沙滩上支着两顶彩色遮阳篷。其中一顶遮阳篷下面伸出两双腿来,一双女士的,一双男士的。两双腿呈深褐色,看上去年轻而有活力。与此同时,传来一阵微弱的嘈杂声,看来,在视线以外的地方,在浴场某处阴凉下,还有别的客人。一艘小艇倒置在支架上,花园的园丁正在给小艇舷缘的周围描画蓝色条带,只见他戴着一顶硕大的草帽,头和肩膀都可以躲在里面避开阳光。一艘摩托艇正从海湾的远端朝海岬这边驶来,就要到达浴场。等它再近一些,我才看清楚艇上那个又瘦又高的人,原来是科赫,储备酒店的经理,他正伏在舵柄上。艇上还有一个人,他穿着赤褐色的帆布裤子,我猜,应该是村里的渔民。看样子,他们应该是天刚亮就出海了。或许,今天午饭能吃上羊鱼。远处海面上,一艘从马赛开往维勒弗朗什的“荷兰-劳埃德号”班轮正驶了过去。 我在想,明晚我就得打包行李,星期六一大早乘公共汽车到土伦,再去赶乘前往巴黎的火车。火车将在一天之中最热的时候驶进阿尔勒,到那时,我就只能老老实实地坐在三等车厢那硬邦邦的皮座上,而且到处都会落着一层尘土和烟灰。到了第戎,我怕是会又累又渴。千万要记得随身带一瓶水,或许还可以在里面加一些酒。这样一来,我就能一路畅快地到达巴黎。可是,畅快不多时。因为从里昂火车站站台到地铁站台,我要走很长的路。到时候,行李箱会很沉。先乘坐从讷伊开往协和广场的地铁,然后换乘。乘坐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