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歌德全集》第32卷,主要收录歌德1800年至1805年间的书信、日记及谈话,而这个时期,属于歌德与席勒密切交往的第二阶段,由此形成“歌德和席勒II”的书名。较之于从1794年至1799年歌德与席勒往来的第一阶段,因席勒1799年末迁居魏玛,与歌德比邻而居,两人面叙机会大增,书信往来显著减少,但依旧存有数百件文字实录,留下他们互相扶持的珍贵史实。其中包括歌德如何在席勒督促下续写《浮士德》。 此外,该卷还展现歌德这个时期与其他一些文坛友人(包括施莱格尔兄弟和法国作家斯塔尔夫人)的交往,他从事的文化活动(如组织艺术展览)和自然科学研究(如颜色学研究),以及生活中的其他情况(如饮酒、旅行及与病魔抗争等等)。 目录 汉译《歌德全集》主编序言 歌德和席勒书信、日记及谈话(第二部分)(1800年1月1日至1805年5月9日) 1800年 魏玛 1800年1月1日至4月27日 歌德致席勒 1800年1月1日 席勒致A.W.施莱格尔 1800年1月1日 歌德致F.H.雅各比 1800年1月2日 歌德致席勒 1800年1月3日 歌德致哥达的奥古斯特王子(草稿) 1800年1月3日 歌德致W.封·洪堡(草稿) 1800年1月4日 歌德日记 1800年1月5日至1月7日 歌德致席勒(亲笔) 1800年1月8日 歌德致席勒(亲笔) 1800年1月9日 歌德日记 1800年1月9日至1月12日 歌德致席勒 1800年1月13日 歌德致Chr.G.福格特 1800年1月14日 歌德日记 1800年1月14日至1月16日 歌德致席勒 1800年1月20日 歌德13记 1800年1月20日至1月29日 歌德致图雷 1800年1月30日 歌德日记(亲笔) 1800年1月30日 歌德致施泰因霍伊泽 1800年1月31日 歌德日记(亲笔) 1800年1月31日至2月6日 歌德致席勒 1800年2月11日 歌德致席勒 1800年2月12日 歌德日记 1800年2月12日 歌德致席勒 1800年2月14日 …… 编后记 序言 歌德(Johann Wolfgang Goethe,1749- 1832)是德国文学史、思 想史及精神史之俊才,也 是欧洲乃至世界文坛巨擘 。他还是自然研究者、文 艺理论家和国务活动家, 并对此留文遗墨,显名于 世。 德国产生过众多文化 伟人,但歌德显然是德国 面对世界的第一骄傲,一 如莎士比亚于英国。他在 本土受到厚待,在中国亦 同。撇开李凤苞(1834- 1887)《使德日记》中 提及“果次”(歌德)不论 ,首先以著作对他示出无 比热情的,该是晚清名人 辜鸿铭。他1898年由上 海别发洋行出版的《论语 》英译(The Discourses and Sayings ofConfucius ),副标题即是《引用歌 德和其他西方作家的话注 释的一种新的特别翻译》 (A New Special Translation,Illustrated withQuotations from Goethe and Other Writers),颇有以德人歌德 注中国孔子之势。另外, 他1901年的《尊王篇》 和1905年的《春秋大义 》,同样频引歌德。到了 1914年1月,中国第一部 汉译德国诗歌选集、应时 (应溥泉)的《德诗汉译 》由浙江印刷公司印出, 收有歌德叙事谣曲《鬼王 》。同年6月,上海文明 书局推出《马君武诗稿》 ,含歌德译作两篇:《少 年维特之烦恼》选段《阿 明临海岸哭女诗》和《威 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 中的《米丽容歌》。此后 ,影响更大的是郭沫若所 译《少年维特之烦恼》( 上海泰东图书局1922年 版)。此书首版后不仅重 印数十次,而且引出众多 重译,比如有黄鲁不(上 海创造社1928年版)、 罗牧(上海北新书局 1931年版)、傅绍光( 上海世界书局1931年版 )、达观生(上海世界书 局1932年版)、钱天佑 (上海启明书局1936年 版)、杨逸声(上海大通 图书社1938年版)等译 本。紧随其后的是郭沫若 译《浮士德》第一部(上 海创造社1928年版)。 它带出周学普《浮士德》 汉译全本(上海商务印书 馆1935年版)。郭沫若 的全译本随后跟进(群益 出版社1947年版)。总 之,在从20世纪初至 1949年的五十年间,不 少歌德代表作被译为汉语 ,比如《史推拉》 (1925)、《克拉维歌 》(1926)、《哀格蒙 特》(1929)、《铁手 骑士葛兹》(1935)、 《诗与真》(1936)以 及《赫尔曼和窦绿苔》( 1937)。据本人粗略统 计,其中至少有中长篇小 说及自传四部、剧本七部 、诗歌上百首、诗集三部 ,另有一些短篇故事和童 话。 新中国成立之后,尤 其是20世纪80年代初以 来,歌德作品汉译风光无 限,很难在此细述。以《 浮士德》为例。这部大作 之重译在20世纪下半叶至 少有五部,它们分别是董 问樵(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2年版)、钱春绮(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版)、樊修章(译林出版 社1993年版)、绿原(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 版)、杨武能(安徽文艺 出版社1998年版)的译 本。进入21世纪,《浮士 德》重译势头未减,仅本 人所收就有陆钰明(长江 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潘子立(天津人民出版 社2013年版)、马晓路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版)和曹玉桀(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年版)的同名译本。 而《少年维特之(的 )烦恼》,自20世纪80 年代初以来,复译愈炽。 翻检个人所藏,已见有不 同译本约二十种,译者分 别为侯浚吉、杨武能、胡 其鼎、黄甲年和马惠建、 劳人、丁锡鹏、韩耀成、 仲健和郑信、江雄、王凡 、梁定祥、张佩芬、冀湘 、成皇、贺松柏和李钥、 徐帮学、王荫祺和杨悦等 等。拙译《青年维特之烦 恼》(北岳文艺出版社 1996年版)属异名同书 。 1999年,当德国学界 隆重纪念歌德250周年诞 辰之时,我国歌德汉译出 版,达其大盛。京沪等地 共有三部歌德文集,不约 而同,联袂而出。它们分 别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 10卷本《歌德文集》、上 海译文出版社的6卷本《 歌德文集》以及河北教育 出版社的14卷本《歌德文 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版《 歌德文集》,第1卷收《 浮士德》,第2卷收《威 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 ,第3卷收《威廉·麦斯特 的漫游时代》,第4卷和 第5卷收《诗与真》(上 、下),第6卷收《少年维 特的烦恼》与《亲和力》 ,第7卷收《铁手葛茨·封 ·贝利欣根》等剧作四部 ,第8卷收诗歌两百余首 ,第9卷收叙述诗,内含 《叙事谣曲》《赫尔曼和 多罗泰》与《莱涅克狐》 等三部,第10卷含歌德“ 论文学与艺术”的相关论 述约六十篇。 上海译文出版社的《 歌德文集》,为该出版社 已出单行本之汇集,书名 分别是《浮士德》《威廉 ·麦斯特》《少年维特的 烦恼——歌德中短篇小说 选》《歌德诗集》《亲合 力》《歌德戏剧三种》( 含《克拉维戈》《丝苔拉 》和《哀格蒙特》)。 河北教育出版社的《 歌德文集》,分为第1卷 《诗歌》,第2卷《诗剧 》(收《浮士德》),第3 卷《长诗》(含《列那狐 》《赫尔曼和多罗泰苔》 ),第4卷《小说》(收《 少年维特的烦恼》与《亲 合力》),第5卷《小说》 (收《威廉·迈斯特的学 习时代》),第6卷《小说 》(收《威廉·迈斯特的 漫游时代》),第7卷《戏 剧》(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