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奢侈(爱马仕总裁日记)(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法)克里斯蒂安·布朗卡特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布朗卡特进入奢侈品行业,并空降到爱马仕这一豪华的星球。此书是他从爱马仕离任后以日记体呈现的随笔作品集。在书中,作者记录了在爱马仕担任CEO期间与全球各界名流的交往和这个行业的故事,而这些故事通常断断续续写于旅途与公差途中。无论如何,此书的中心仍然是爱马仕这个奢侈品王国,它的理念、它的工匠、它的神秘,以及它展现在作者眼中的魅力和灵魂。
作者简介
克里斯蒂安·布朗卡特(Christian Blanckaert),奢侈品行业的全球领导者,法国精品行业联合会前主席。1996~2009年任爱马仕塞利尔的董事长兼执行总裁、爱马仕国际的执行副总裁。目前,他是Petit—Bateau的非执行董事长,家族控股品牌Descours和EPI集团(包括J.M.Weston、Alain Figaret、Bonpoint、ChampagRe Piper—Heidseick、Charles Heidseick等品牌)的主席顾问,另外还兼任Eurazeo的高级顾问和Moncler的董事会成员。
克里斯蒂安·布朗卡特多年来一直是法国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的董事会主席,欧洲ESCP商学院的客座教授。克里斯蒂安·布朗卡特毕业于巴黎政治学院法学院,并拥有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目录
前言
1 真正的奢侈
苏西·曼奇斯
雷拉·曼查丽
巴尔巴拉·西蒙
还有马丁·马吉拉?
2 玫瑰手袋
3 奢侈品业的几位武士
4 裂缝
5 一位品牌掌门走了。最后一个?
6 神秘
南非
庞丹
蒙古
建筑
家族
7 一对夫妇
8 爱马仕工坊,早8点
9 四女士
10 销售员玛塔
11 游荡的金钱
12 直到天边?
13 米尼亚尔小姐
14 布朗夫人
15 红灯,绿灯
16 一位警察
17 塞纳·圣·丹尼与波尼·叙·默兹的就业中心
18 轮椅上的人
19 人称多班的阿马杜·萨玛塞库
20 奢侈品界的“角马”
21 美国风
22 庞萨克
23 一位真正的王后
24 边界
25 多功能影城
26 游牧的人
27 奢侈之……物?
28 露西娅与长笛手
29 昙花一现的王子
30 接班人?
31 真正的奢侈
序言
2011年:三年之后。
2008年,奢侈品业的脊
梁弯了下来。真是黯淡的一
年。
危机无情地冲击了各大
集团。小品牌们亦备受煎熬
,唯有那些受到大集团庇护
的品牌方才得以幸免。
其他的则普遍陷于缺氧

有些,像克利斯汀·拉克
鲁瓦(Christian Lacroix)
,甚至令人唏嘘地消失了。
在2007年,所有品牌都
在客户和资源方面有所流失

古老的欧洲,虽也同样
遭受了此次金融、经济及社
会危机的致命打击,却依然
表现出她的抵抗能力——在
欧洲,奢侈品业居然仍显得
很神气。
美国,表面上看来还很
强,实际上却是无情地退了
一大步。
日本,这块一直以来滋
养着世界奢侈品业的土壤,
已开始以惊人的速度下滑。
赢家是东南亚和中国,
尤其是澳门。在危机正处于
最为严重的时候,当其他所
有市场都在退步的时候,
2007年,这些地区以超过
20%的增长率傲视所有市场

实际上,2007年的危机
是新的平衡的揭示者和宣告
者。它揭示了世界奢侈品业
的新版图:
一中国高歌猛进,毫无
疲惫迹象;
一欧洲仍在坚撑,不时
令人惊诧;
一日本已失其位,短期
恢复无望:
一美国险象环生,进退
均无预兆,且波动剧烈,令
人恐慌。
此次危机还表明,巴西
或中国已不再是“崭露头角’’
的国家,而是毫无征兆地取
得了主导地位。
三年来,奢侈品业可谓“
城头变幻大王旗”。
而到了2010年,危机又
跑到哪儿去了?奢侈品集团
们的业绩从未如此耀眼,
2011年和2012年宣告的是
同样的强劲。
在这个星球上的所有地
方,中产阶级们都愿意加入
游戏圈里来。富人们则越来
越富,人数越来越多。
2011年的奢侈品业是个
开放的市场,前所未有的容
易进入和不受约束。
在众多国家,那些全世
界最知名的奢侈品标志成了
直接表达普遍欲望的符号。
获得一件名牌奢侈品成
了无数人的一股欲望,一样
不应拒绝的美食,目的是传
达一种成功,一种人生的境
界,宣告一种胜利,或者干
脆就是为了得到承认。
真是吊诡!当地球上数
以百万计的人们正在承受痛
苦之时,另一些人,而且数
量越来越多,在中国、印度
、拉丁美洲、中东乃至非洲
,却达到了一种新的富裕状
态,加入了潜在客户的阵营
。他们既有意愿又有能力购
买一件高品质的著名品牌产
品,而这些东西在之前对他
们来说一直属于可望而不可
即之列。
奢侈品由此成了一种进
步的标志。
而那些法国、意大利、
英国、美国、日本、德国大
厂商们纷纷涌上这条敞开的
大道。这条无尽的道路无人
知其有多宽广。
2011年的奢侈品业触及
了所有的行业,所有的领域

同时,由于2007年多云
的天空已然放晴,竞争也便
激烈了起来。
品牌的价值从未如此之
高,而交易市场的相关数据
也的确显示了骄人的战绩。
只要能抓住那些奢侈品
的鱼儿,任何手段都是好的

大型食肉动物牙尖嘴利
。贪得无厌的饕餮之徒永无
飨足。他们窥伺着,不请自
来进了邻居家中,不管哪扇
门便长驱直入,在别人并不
欢迎他们的地方安家落户。
结果却回报甚微。
柔美的皮革与丝绸、店
家的精心款待、厚实的地毯
、艳丽的礼服……而在这一
切背后,藏着的是饥肠辘辘
的食人妖怪。
2011年与2007年真不一
样!这一年在中国是“兔年”
。在奢侈品业,这一年则是
“猛兽年”。
这是要去哪里?
一直要到何时?
不顶天不算完?
即便是天可能也在抱怨
了吧?在日本,大地在颤抖
,暴风雨和惨剧谁都躲不过
去。国家在承受苦难,奢侈
品业当然亦不例外。然而日
本人仍能有尊严、有勇气地
继续生活,他们真是榜样。
他们一样一样重新买回来,
以此来与厄运抗争。他们满
怀强烈的希望。莫非奢侈品
是一种驱邪的神药?
奢侈品业面对的是一个
不确定的明天。
像变色龙一样,三年间
,奢侈品业已换了一层皮。
这是一个怎样的行业呢
导语
爱马仕总裁的私人手记,来自世界奢侈品业中心的第一手观察记录。作者曾在老牌奢侈品的代表爱马仕担任总裁十余年,目睹和经历了各种暗流涌动的商界战争,深谙行业的变迁演化与品牌运作之道。对于想了解奢侈品业内情的读者而言,本书可谓不可错过的精彩之作。
描绘鲜活的行业众生相,反思奢侈的本质与精神。传奇设计师、品牌缔造者、明星顾客、金牌销售员、拥有“伟大传承”的工匠、洞悉一切的时尚评论家……在速写式的描绘下,与奢侈品相关的各色人物形象鲜活呈现。在这些人与“奢侈之物”的联结中,奢侈的本质内涵也得以体现。
装帧设计采用爱马仕经典风格,以制作奢侈品的态度打造一本书。封面选用“爱马仕橙”PU皮面料,典雅烫黑。腰封采用礼品包装带式造型,随书附赠礼品卡。这既是一本书,更是一件精美的时尚单品,宜收藏,宜礼赠。
精彩页
1
真正的奢侈
巴塔巴斯(Bartabas)号叫着,马群狂躁地奔跑着,在阿维尼翁炎热的夏日中。
巴塔巴斯以狂野的色彩和气味混合了诗意与智性、卓越与精确。马群扬起的尘土令人陶醉,恣意的节奏卷起的微风轻拂我们的面颊,给整个激烈的场面带来一丝意外的温柔。在这表面的无序中,在这急促的运动中,在这茨冈骑士与其默契伙伴间的紧张关系中,弥漫着一种奇异的和谐……这就是神秘的高级奢侈品:所有的感官都被唤醒,人们触摸,观看,嗅闻,感受。我被巴塔巴斯的梦幻深深吸引,同时,也为作品执行的到位、骑士们所冒的危险,以及关注观者给他们带来的喜悦而心驰神醉……人们和他们心意相通,距离不复存在,观者进入了创作者讲述其自由的梦境之中。
巴塔巴斯向自由的人们表达了敬意。
这相融的单人独马,受人激赏,又令人担心。他伸着胳膊,身着囚服,嘲笑着我们,好像在说:“看着,看着,我给你定下了通向无限、未知、想象的道路。来吧,同我一道,把你想要的说出来吧……”
巴塔巴斯并不试图了解他所拿出来的是否就是我们所期待的。他创作,构想,实现,接受。其实他也不大知道为什么或者怎样就造成了这种荒诞华丽、令人目眩神迷的场面。
这就是奢侈,真正的奢侈。
亨利·拉卡米耶(Henry Racamier)经营路易威登的那个年代,他告诉我说:“那会儿读者都不读《丁丁历险记》啦。”在他位于波依迪大街的办公室里,挂满了让·拉里维埃尔(Jean Lariviere)的黑白照片,他又说:“我有的是时间,我会按我的节奏来。”他那时78岁了。
这有点像弗朗索瓦·密特朗(Francois Mitterrand)和他的盟友“时间”所保持着的一种微妙关系,以此可以很好地理解他所做的事,以及他是怎样的人。为了定义奢侈品,拉卡米耶首先谈到了时间……就像爱马仕的调香师让-克劳德·艾雷纳(Jean-Claude E1lena),他也“有的是时间来创作一款香水”。
这才是奢侈,真正的奢侈。
拿出时间来好好做事情,拥有自己当下的时间,分享自己宝贵的时间,或者把时间留给自己,并真实地考虑时间能给一件东西带来的,一如它赋予每个人的命运,那是一种浓度、一种机会、一种价值。如此才能开始为奢侈下定义。
与时间的关系变得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危险,人们要求快速得到结果,马上得到回报,东西要卖得快,调查结果要令人振奋,盈利要居高不下……这与奢侈品背道而驰。这是表象法则。在我们身上,起决定作用的是瞬间性。
但“速成品”有时候又卖得极好,而“表象”则无情地将其带到谷底。
即使是没有真正做到位的产品在当今也仍有它的诱惑力和市场。
这与奢侈背道而驰。
苏西·曼奇斯
一场爱马仕时装秀。
她坐在第一排我的旁边。
我观察她。她在等待。与往常一样,时装秀延迟了。她知道这很正常。她没表露出任何不耐烦。她做着准备。
她从一只大包里拿出一个小本子和一支旧钢笔。
对她来说,这只是“又一场”时装秀。她的视线掠过人群,眼中没有疲倦,反倒是有一丝贪婪的光,好像在说:“来吧,我准备好了,开始吧。”
在走秀期间,她没有任何表示。借助那副属于另一个时代的小眼镜,她简略地写下了一些潦草的小字。
每次当模特儿走过,她便会确定一处细节——那关键的细节。她是在对作品进行评判,然而更多的是对这种细节的测定。一般人不明所以,而她却看到了,知道了,明白了。
她的发型是无法模仿的,不知道是来自萨里(Surrey)的英国女人还是来自东京的日本艺伎。她令我想起1960年代在利兹海德(Leatherhead)接待过我的那户人家的母亲……从不谈论什么大事,却洞察一切。她看出我喜欢果酱、荔枝、芒果和黑巧克力。
苏西沉着冷静,是个司芬克斯般的人,阿谀奉承对她无效。
我欣赏的,是她那种没有商量余地的强硬,那种令人无可奈何的女人劲儿,这些都是另一个时代的东西。而恰恰是这些东西在书写着时尚,好像是她的判断力与她的老派“范儿”问的距离给了她一种评判和笔调上的自由,让她能够置身于规范标准、所属派别以及取悦他人的诱惑之外。
苏西·曼奇斯既不试图取悦谁,也从没想过诱惑谁。她就是她自己,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她说的是她自己的话。
人们既想听她说,却又怕她说。
而她所写下的,被记录在案,任人评说。她签上自己的名字,就像巴塔巴斯一样坦然接受。她踏进来了,又飞走了。
她就在奢侈之内,而且是在中心。
P7-12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4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