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不须开口问迷楼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李郁葱 |
出版社 | 北岳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不须开口问迷楼》是青年学者李郁葱一部关于历史人物的散文随笔,书中的历史人物,如韩彦直、李绅、张宪等,每人单成一篇。每篇文章对这些人的人生经历、传奇之处都进行了详细解读。这些历史人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们鲜活的面容变成了史书中干瘪的寥寥几句话。作者以通俗的语言再次使他们丰满生动起来。 目录 不须开口问迷楼 ——闲读历史之李绅 何日是千年 ——闲读历史之张祜 困人天气日初长 ——闲读历史之朱淑真 梦里不知身是客 ——闲读历史之何栗 谁洗百年忧 ——闲读历史之宇文虚中 自有风吹手中满 ——闲读历史之韩彦直 弓背霞明剑照霜 ——闲读历史之张宪 着我扁舟一叶 ——闲读历史之张孝祥 葵丘点兵吹角鸣 ——闲读历史之李宝 我最怜君中宵舞 ——闲读历史之毕再遇 五湖却共繁华老 ——闲读历史之陈亮 无边落木萧萧下 ——闲读历史之陈文龙 映水兰花雨发香 ——闲读历史之柴车 时时回首白云低 ——闲读历史之徐霞客 满溪明目浸桃花 ——闲读历史之黄宗羲和葛寅亮 序言 序:历史的重瞳 李郁葱 许多年前,还是我在中 学阶段,上午第四节课才 开始,我便坐不住了,这 一堂课的四十五分钟成了 煎熬,我早早地盼着下课 铃声的响起。如果碰到意 犹未尽的任课老师,那才 是一件糟糕的事,每一秒 钟都变得无比漫长,就像 失眠的人倾听水滴屋檐时 的那种冗长和郁闷。终于 下课了,我以百米冲刺的 速度往家里赶,终于,我 听到了这一天评书连播中 的后半截。故事缓缓地在 那里流着,我还能够把它 和昨天的情节丝丝入扣地 连起来。 今天,许多年过去了, 少年时的狂奔成为遥远的 记忆,昔日的痴迷也逐渐 显得暖昧和模糊不清了。 到底是哪一出故事呢?有 时候我这样纳闷:什么故 事有如此魔力激起我们灵 魂如许的风暴,并让它在 狂奔中得以稀释?《杨家 将》《说岳》《说唐》…… 直到现在,我也没有把那 个说书的单田芳是男是女 搞清楚。他的声音蛊惑着 我们,有点儿像男的,也 有点儿像女的。谁晓得, 连梅兰芳都会是一个蓄须 的男人! 这些古老的说书话本现 在都以精致的装帧纷纷面 世,但我已无阅读的兴趣 了。在后来的日子里,我 终于发现这些话本之间相 互的模仿和惊人的一致性 ,这或许是我们这个民族 在想象力方面的枯竭和因 循。关公战秦琼绝非一个 笑话,名字是可以替代的 ,而故事在无限中增殖。 同一个故事的情节将被克 隆成无数类似的故事的风 景,每一个人在另一部书 里以另一个名字出现:像 博尔赫斯诗中所慨叹的一 样,这个就是那个。程咬 金(《说唐》)可以是牛 皋(《说岳》),也可以 是焦赞(《杨家将》), 可以是胡大海(《明英烈 》),也可以是……(各类 传奇)。这样的类似在蔚 为壮观的同时可以看出想 象力的贫瘠和骨子里的虚 弱。 出于对历史的兴趣,我 找了大量的读物,其中对 弗雷泽研究巫术与宗教的 《金枝》,黄仁宇的《万 历十五年》,孔飞力的《 叫魂》,等,感触尤深。 所谓历史,它就在时间那 里,可以呈现出一二三四 五等侧面。我们在阅读历 史时,往往只看到其中自 己想选择的那些侧面,这 和个人的认知有关,出于 视野和受到过的教育。互 联网时代,要得到二手三 手的资料实在是太容易了 ,但要辨别其中的真伪却 实在不容易,很多都是在 想象中所创作的。 但在这样资料的堆砌中 ,如果我们有心,我相信 那些经脉足以让我梳理出 别致的岁月沧桑。我相信 ,一个人阅读习惯的形成 和他的其他品质的形成, 一样需要时间和经验,而 最不需要的恰恰是品味。 任何故事的讲述总有它产 生的道理。 第一篇写的是张宪,完 全是出于意外。但没想到 的是在这篇之后,突然对 历史中的一些“次要人物”产 生了兴趣。这些人常常处 于边缘,或被遮蔽,或被 曲解,或被虚构。但如果 站在历史的那一边,他们 在当时曾经具有巨大的声 名,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 着历史的车轮。当然也有 例外,比如说我的乡党黄 宗羲,比如说现在成为热 点人物的徐霞客。但细细 推究他们的人生,总觉得 在我们已知的人设之外, 他们有着我们认知的空白 ,而这是我写作的动力。 是什么改变了他们的面 目?在对现有的史料经过 个人解读后,在相互印证 和叠加的基础上,我想从 个人视角重新诠释历史中 的个体和群体的命运,用 时间的碎片拼出完整的人 物图景。体现在这本书里 的形象,便依然是这些人 的素描。但和以往的那种 非白即黑的形象不同,这 本书中所描述的人物,除 了极少数意志坚定如磐石 的,大多数都是在矛盾中 过完了一生,无论是在唐 朝、宋朝,还是在明朝…… 史书也好,演义也罢, 我们习惯给历史人物以身 体上的异相,比如说刘备 的手长过膝(真有这样的 人简直就是猩猩了),比 如说司马懿鹰视狼顾,更 为普遍的异相如重瞳。所 谓的重瞳,就是一个眼睛 里有两个瞳孔。在上古神 话里,有重瞳的人一般都 是圣人。按照传统相术的 说法,重瞳是帝王圣贤的 异相。在历史上记载或者 传说中,具有重瞳的人有 虞舜、仓颉、项羽、朱棣 、重耳、吕光、刘崇、明 玉珍、鱼俱罗、李煜…… 这些人的人生,仿佛生 下来就已经开挂。但现在 的医学认为,重瞳可能是 瞳孔有痣被误认为有两个 瞳孔,甚至有可能就是白 内障。 我们是历史的参与者, 我们也是历史的旁观者。 导语 《不须开口问迷楼》为李郁葱的个人历史散文随笔,本书所关注的主要是历史中的一些“次要人物”,这些人常常处于时间的边缘,或被遮蔽,或被曲解,或被虚构,但如果站在历史的那一边,他们在当时曾经具有巨大的声名,并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是什么改变了他们的面目?作家在对现有的史料经过个人解读后,在相互印证和叠加的基础上,从个人的视角重新诠释历史中的个体和群体的命运,从时间的碎片中拼出完整的人物图景。 精彩页 不须开口问迷楼 ——闲读历史之李绅 瘴烟长暖无霜雪,槿艳繁花满树红。 每叹芳菲四时厌,不知开落有春风。 ——[唐]李绅《朱槿花》 一 传说中李绅是有着截然不同双重性格的人。 当时的大诗人白居易和李绅是惺惺相惜的好友,和白居易相比,李绅在后世的名声大致走向两个极端:一极是他和白居易、元稹等人所倡导和发扬的新乐府,以《悯农》等诗表现出来的情怀;一极是当官后的极奢穷侈。 这些故事大抵为世人所熟知,但细细去读取分析,却又往往会有不以为然之意,就像颇受后世攻讦的元稹一样,元稹的爱财如命一方面出于他的性格,另外也和个人的经历有关。 而李绅的极奢穷侈多少有点莫须有,至少是被故意放大的,这个我们后面慢慢说。 李绅是世家子弟,字公垂,曾祖李敬玄曾任职中书令,772年出生于现在的湖州,当时这座江南小城有个现在读来有点奇怪的名字,叫乌程,他父亲是乌程县令。他出生后的生活有点凄惨,六岁时他的父亲乌程县令李晤就过世了,说是家道中落并不为过。李绅的母亲卢氏承担起了教他识字读书的任务,可想而知卢氏是大户人家出身,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她有才有德。 一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教育的烙痕,会带入到他成年以后的世界里,会成为他在这个世界里的一种内心秩序,坏人变老了和好人变老了是同样成立的,我们常常会见到一些刚愎自负的人,和所处的时代有着脱节,但事实上他活在另外一个隐形的时代里。 也许是营养不良吧,李绅个子很矮,属于浓缩型的精华,江湖人称“短李”,这“短李”文采风流,短反而成为一个醒目的标志,短并不妨碍他后来与李德裕、元稹并称“三俊”。在《新传》中说李绅:“为人短小精悍,於诗最有名,时号短李’”《旧传》中说:“绅形状渺小而精悍,能为诗歌。” 李德裕和元稹这两个人,尤其是李德裕,牛李党争中的一方大佬,是李绅仕途的贵人,也是李绅仕途坎坷的缘由。因为李绅的一切都被烙上了李党的印痕,风起时扶摇直上,风止时垂直下坠。 人的一生中,有些相遇也许是注定的。一开始你以为它很美丽,但事实上这种相遇犹如一条毒蛇盘踞在胸口,稍不留神便会被噬咬,比如李绅和李逢吉。按照后世传说中的线索,说李逢吉偶然问的举动成就了李绅的《悯农》三首并不为过,而这个故事的开始也是友好的。 这个故事我也是偶尔看到,说李绅二十七岁中进士(事实上当年李绅是落第的),李逢吉和他同榜。之后数年,李绅是清贵的翰林学士,李逢吉是浙东节度使(这官也升得太迅速了)。这一年夏天,李绅回老家毫州探亲,恰好逢李逢吉路过。这样的邂逅自然是欣喜的,两人携手登临城东观稼台。顾名思义,观稼台就是能够看得见田野的高台。 其时李逢吉正是意气风发之时,远望长安,云影渺渺,李逢吉感慨:“何得千里朝野路,累年迁任如登台。”言下之意自己在登云梯上蹿得还不够快。李绅此刻却关注着另一件事,他所看见的是在田地里劳作的农夫,他们被束缚在了灼热的阳光里备受煎熬,一首流传千古的小诗就此诞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逢吉还是识货的,对这样一首微言大义的诗,他当然是大声喝彩。李绅意犹未尽,他的思绪还沉浸在自己的天地里,总觉得还要有所表达,在沉思问他又写:“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