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你好我的白发人生(长寿时代的心理与生活)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从心理学视角出发,结合日常生活事例与当下诸多社会热点话题,旨在打破“各方面能力会随着年龄增长普遍衰退”的刻板印象,帮助读者理解老年人的认知特点和情感需求,更好地支持和陪伴老年人安享晚年。全书包括五部分,分别涉及老年人的认知特点、心理需求和幸福感、家庭生活、生活方式、临终和死亡五大方面,希望能让读者在认识老年人、理解老年人的基础上,走近老年人的生活,更好地与家里和身边的老年人相处,关怀老年人,并得到些许如何让我们自己从容老去的线索,从而对生命全程有一点思考。书中介绍了相关的研究,也提供了一些实际可行的应对措施和途径,希望能在告诉读者“是什么”和“为什么”的同时,也为“怎么做”提供一点思路。 作者简介 王大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和老年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常务理事及老年心理分会主任委员,以及《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老龄科学研究》编委。 目录 前言 整合与完满 第一部分 认识老年人:认知能力发展 第1章 老了,脑子就会糊涂吗 老年期的认知发展 老年人的智力不如年轻人吗 变老后大脑会发生什么 变老就是各方面能力直线下降吗 第2章 脑海中的“橡皮擦” 记忆的流逝 老了就会记不住事吗 抱怨记忆力下降是怎么回事 阿尔茨海默病 如何抵御记忆的流逝 第3章 智慧保卫战 老年人如何保持认知健康 “粮草”先行:打牢身心基础 关键之战:锻炼认知能力 锦上添花:学习新鲜事物 第4章 理性睿智还是冲动易变 老年人的决策 生活何处需要做决策 摇摆不定的原因 成为“理性人”的秘籍 第二部分 理解老年人:关注心理感受 第5章 当你老了,会幸福吗 老年期的幸福感 幸福感变化的U形曲线 老年人幸福的秘诀 老年人如何变得更幸福 第6章 朝花夕拾 怀旧的意义 好汉也提当年勇 忆往昔,展未来 湎于过去亦有弊 第7章 多希望有人陪 应对晚年的孤独 孤独对晚年生活的影响 家庭与社会带来的孤独 走出孤独,拥抱幸福晚年 第8章 不只是健康长寿 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老年人内心深处的需求 爱与温暖:联结的需求 做自己生活的主人:自主的需求 做好小事不简单:能力的需求 第三部分 走进老年人的生活Ⅰ:家庭 第9章 吵架归吵架,心里还是你最好 夫妻关系 是堡垒,也是温床 鸡毛蒜皮,争吵不休 老年夫妻沟通的特点 老年夫妻如何好好说话 第10章 与子女的那些事 亲子关系 亲子相处怎么这么难 化解亲子冲突 亲子之间如何好好说话 如何与父母谈钱 第11章 祖孙情,爱相随 祖孙关系 孩子的爸妈去哪儿了 隔代抚养的利弊 正确看待隔代抚养 第四部分 走进老年人的生活Ⅱ:快乐生活 第12章 生命的两剂良药 友与学 交友:拓展生命的宽度 终身学习:挖掘生命的深度 第13章 让“心情”荡起双桨 老年人的情绪 老年人常见的消极情绪 如何应对焦虑 积极情绪何处寻 第14章 拆掉互联网“围墙” 老年人与互联网 老年人上网与众不同 老年人上网益处多多 老年人上网阻力重重 如何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第15章 老年人防骗攻略 防止老年人上当受骗 为什么受伤害的总是老年人 如何不被情绪与环境裹挟 全家一起帮助老年人 法律和技术为老年人保驾护航 第五部分 优雅地老去:走好下一段旅程 第16章 年老并非日薄西山 老化刻板印象 看待老化的“有色眼镜” “老了不中用”的想法从何而来 衰老是被灌输的 如何正确面对老化 第17章 你想怎样老去 成功老化的秘密 理想中的晚年生活 通往成功老化的未来 第18章 生的反面与生的补充 如何看待死亡 我们都有的死亡焦虑 老年人眼中的死亡 在死亡之下体味生活 第19章 与君同舟渡 终点与别离 丧失 临终 圆满 序言 整合与完满 读到蒋捷的《虞美人·听 雨》时,恰值我处于一个反 思自我的阶段,一时间感慨 良多。换作年少时读这首词 ,虽无红烛与罗帐,但我的 心境却恐与词人描述的类似 ,且尚不能体会词的后半段 所表达的意境。如今虽未及 年老,但多年从事老年心理 学研究,再加上中年逐渐走 向心理上的自洽,总算开始 理解“悲欢离合总无情”的蕴 意。中国古诗词对岁月的感 悟,于无形中印证了发展心 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 (Erik Erikson)提出的生 命全程发展的八阶段理论, 而其中作为成年期最后一个 阶段的老年期的整合与完满 ,正是本书围绕论述的主题 。 埃里克森认为,老年人 要面临的核心发展任务是对 自己的一生形成一个整合的 认识,接纳所有的成就与缺 陷,从而达到自我的完满状 态。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 大多数人对老年期这一生命 时期大大低估了,既低估了 它在生命全程中的重要性, 也低估了老年人作为更加成 熟的个体在社会中的价值。 老年心理学研究正希望通过 对老年期进行客观、全面、 系统的研究,来修正这种偏 见。当下,我们国家已进入 老龄化社会,“积极应对人 口老龄化”成为国家战略。 积极应对老龄化,需要整合 国家政策、企业机构、社会 舆论、个人等多个层面的应 对举措,老年心理学的研究 自然也在其中。本书挑选了 有关老年人的认知、情绪、 态度、人际关系、生活方式 等方面的研究,希望能对老 年期和老年人做一些深入的 刻画,也希望能为我们每个 人的高质量晚年生活有所建 言。 人们之所以对“衰老”“老 年”有比较负面的印象,大 约缘于老年期比较明显的生 理和认知功能衰退的现象。 老年人的认知功能随着年龄 增长而下降,是不争的事实 ,但并非唯一的事实。一方 面,老年人的记忆、反应速 度、注意力等基础认知功能 在下降;另一方面,老年人 的决策、洞察力、问题解决 等复杂认知能力仍在保持甚 至增长。此外,个体之间存 在很大差异,个人的态度、 观念、策略在保持认知功能 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老 年人的认知功能仍具备可塑 性,通过积极的认知锻炼, 多从事一些较为复杂的认知 活动,比如阅读、下棋、演 奏乐器、跳舞等,老年人是 可以改善自己的认知功能的 。 …… 公众号文章由历年来实 验室的硕博士研究生撰写, 也有非常热情的本科生参与 撰写。本书的整理和修改由 以下几位优秀的硕博士研究 生完成,他们是刘雪萍、金 梦菡、高林、徐慧、强袁嫣 、怀淇琛、梁轶敏、侯雅莉 、荀佳伟。感谢他们辛勤高 效的工作,在这么短的时间 内完成了整本书内容的整理 。 王大华教授除了帮助我 完成整个书稿的架构设计和 文章内容的修改指导外,也 常常和我一起讨论何谓人生 的整合状态。人和人之间能 够深入交流的话题并不同, 更遑论在专业工作领域。有 挚友如斯,余生幸也。 再次感谢刘利英女士和 向睿洋先生,无论是策划, 还是启动工作,抑或是书稿 修改意见的反馈,都是极具 效率和具体切实的。没有他 们的付出,这本书可能根本 就不存在。 日前,小儿因为学校的 考试题目来问我“人口老龄 化”的问题。在和他的讨论 中,我再一次深刻感受到这 是一个全社会、全系统的复 杂问题。面前这小小少年竟 也发出感慨:“原来您的工 作这么有意义。”如果说我 们的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是 在播撒粒粒种子,那么本书 就是这些种子萌生出的小小 嫩芽。畦土半毕,幼芽始生 ,相信它终将成为毕生发展 的精神花园。 彭华茂 2022年2月 导语 反应变慢,常常忘事,很难学会使用电子产品,容易上当受骗,爱唠叨…… 提到老年人,我们总是一下子想到这些负面的描述。我们以为变老就是日薄西山、垂垂迟暮,这是真的吗? 事实并非如此! 相反,正因为我们并不真正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所以我们在与身边的老年人相处时,产生了很多误区;我们也产生了对变老的焦虑和恐惧,这使得我们无法为老去做好准备。 本书为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出品。关于老去,你不可不知的心理学新知。 从长寿的角度,了解老年人的认知特点、心理需求、生活方式、临终和死亡等。 从发展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打破关于老年人的种种刻板印象。 了解一些如何让自己从容老去的线索,从而对生命全程有一点思考。 书评(媒体评论) 《你好,我的白发人生 》以专业而生动的语言,介 绍了老年人认知、情绪、态 度、人际关系、生活方式等 心理知识,对于全社会积极 看待老年人,引导老年人发 挥正能量、做出新贡献,帮 助老年人过上积极向上、健 康快乐的养老生活都很有意 义。 ——吴玉韶 全国老龄办 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 会长 精彩页 第一部分 认识老年人:认知能力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功能和生理功能的下降是最明显的。每当谈及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时,“认知功能普遍下降”“老年痴呆”是很多人脑中最容易想到的内容。老年人认知能力发展的事实究竟如何? 本部分将围绕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展开几个方面的介绍。首先,人老了之后,认知功能衰退是普遍的吗?也就是说,所有的认知能力、所有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一定都会衰退吗?从生理上讲,大脑自身的衰退是必然的,比如皮质萎缩、大脑神经元的连接失效,但衰退的同时,大脑功能也会发生补偿性的变化,进而反映在行为上。因此,认知功能未必会全然衰退。此外,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老化轨迹会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因而也不是全员普遍衰退。这些内容都可以在第1章里了解到。 在增龄过程中,记忆衰退是最显而易见的现象。其实,我们的记忆系统非常复杂,其随年龄变化的模式也并非全然衰退。我们的态度、观念、策略等对记忆衰退有很重要的影响。第2章探讨的阿尔茨海默病就是一种以记忆衰退为主诉症状的疾病,面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除了要让他们参与一些涉及认知功能的活动外,关注他们的情绪情感和需求,可能是当下更为有效的照料方式。 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下降后,人们自然会想有没有什么办法减缓衰退,甚至抵抗衰退。学界已经开展了很多有关老年人认知训练的研究,第3章会对这些研究以及具体的方法进行介绍,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最后,我们关注的是,老年人的基础认知能力下降了,这会影响他们的复杂认知能力,比如决策吗?通过阅读第4章,读者会看到,越是高级、复杂的行为,在其中起作用的因素就越多。老年人的决策行为特点,可能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脑子糊涂了决策就会很差”那么简单。在决策中如何避免认知能力下降产生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老年人的经验和智慧,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话题。 第1章 老了,脑子就会糊涂吗 老年期的认知发展 刘雪萍整理 一提到“老年人”,人们的脑海里往往会浮现一些典型的行为:反应变慢,容易忘事情(比如常常忘了钥匙、遥控器等放哪儿了),在菜市场算不清萝卜青菜的价钱,很难学会使用微信等聊天工具,甚至出门后找不到回家的路……如此种种,似乎很符合人们对老年人的印象,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对老年人有这样的印象呢?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心里都认同“老了,脑子就会慢慢变得糊涂”这一观点,用更加学术一些的话说就是“认知能力会随着年龄增长发生普遍衰退”。事实果真如此吗? 老年人的智力不如年轻人吗在人的一生中,智力是有一定的发展轨迹的。无论根据何种智力理论,使用哪种智力测量工具,关于儿童青少年智力发展的结论都趋于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水平会不断提升。但进入成年期,尤其是老年期后,人的智力又会如何变化呢? 在了解智力发展变化的轨迹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如何测量智力。美国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Raymond Cattell)把智力划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是以神经生理为基础(会随着神经系统的成熟而增强,随着神经系统的衰退而减弱)、相对不受教育与文化影响的智力,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图形识别等。晶体智力是需要经过教育培养、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概念、言语理解、常识等。 P1-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