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动物凶猛(版画博物馆里的奇兽)(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作者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来自法国“版画博物馆”的动物画册,精选了15世纪以来101幅真实又神秘的精美动物版画,比如丢勒的犀牛、马奈的猫、歌川广重的鲤鱼和马蒂斯的天鹅……每一只动物都是艺术家大胆的想象力与高超版画技巧的结合体。画册以著名文化历史学家米歇尔·帕斯图罗的序言开篇,点名了动物对人类梦想和想象的重要意义。每幅版画均配有法国国家图书馆版画研究团队的解读,不仅能让读者了解西方版画发展史,还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与所绘动物相关的自然史和象征史信息。 作者简介 瓦莱丽·叙厄尔-埃梅尔,是法国国家图书馆版画与摄影图像部主管,19世纪馆藏作品的负责人。 她还在卢浮宫学院任教,讲授版画史。 她曾策划了几场版画主题的展览,包括: “杜米埃——以画为笔”,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2008年3月—6月; “亨利·里维埃——印象派与日本风”,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2009年3月—6月; “印象派版画——法国国家图书馆藏品展”,冈城,冈城美术馆,2010年6月—9月; “奥迪隆·雷东——梦境王子,1840一1916”,巴黎,大皇宫博物馆,2011年3月—6月。 她还曾担任法国国家图书馆数字虚拟展览“古斯塔夫·多雷——想象力控场”(2014年2月)的学术指导。 目录 序 言 米歇尔·帕斯图罗 一幅版画,一些版画 雷米·马蒂斯、瓦莱丽·叙厄尔-埃梅尔 版画术语词汇表 作品列表 序言 长期以来,历史学家和 艺术史学家都不关心动物 。他们将其归为“小历史”— —通常他们把所有看上去无 关紧要或是边缘化的主题 都划归此类。所幸,近二 三十年,这种情况有所改 变。由于几位先驱者的学 术研究,并且,随着与其 他领域研究者(动物学家 、博物学家、民族学家、 人类学家、语言学家)合 作得越来越多,动物已然 成了历史研究的对象。 此后,对动物的学术研 究甚至成了跨学科的前沿 研究项目。的确只能把它 形容为跨学科和跨文献的— —这两个形容词如今因为过 度使用已经略带贬义,但 它们完美地定义了每位关 注动物的历史学家所从事 的研究。 在这些历史学家所应当 研究的文献中,图像占据 了重要的位置,而本书简 明而贴切地展现了这一点 。我很高兴法国国家图书 馆版画与摄影图像部能向 广大公众展示其丰富多样 的动物图像收藏。如果在 四十年前,这样的项目是 不可能实现的。我想起过 去自己还是一名年轻馆藏 负责人时在(法国国家图 书馆)钱币收藏室的痛苦 经历,当时,在主管的要 求下,我向所有部门的负 责人提议做一个有关大象 自然文化史的跨部门展览 。但我的提议被认为是“荒 唐可笑的”。 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来 看,动物出现在所有重要 的历史资料中,包括社会 史、物质史、知识史、宗 教史、艺术史和象征史。 在任何地方、任何时代、 任何情境里都有动物的身 影,它不仅向历史学家, 同时也向社会学家、民族 学家和哲学家提出了许多 复杂的问题。因此,近两 年,人类与动物的关系成 了法国哲学类教师资格考 试的论述主题,这并非偶 然,也非昙花一现。 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基 督教徒对于动物的态度千 差万别。概括来讲,我们 可以将其分为两个主要思 想派别。第一派明显把人 类和动物对立起来,前者 是照着上帝的模样创造出 来的,而后者则是被奴役 的、有缺陷的,甚至是不 纯洁的。第二派则相反, 他们认为所有生物是一个 共同体,人类和动物之间 存在着亲缘关系,而且这 种亲缘关系不仅体现在生 物学层面。 第一个流派长时间占据 主导地位,这也解释了为 什么从中世纪到I7世纪动物 常常被引用并被搬上舞台 。让人类与动物保持对立 ,并且将后者塑造成低等 生物或反衬角色,长此以 往,人们便反复谈论动物 ,描绘动物,动不动就引 用动物,在运用隐喻和对 比时最先想到的也是动物 。 总之,就是把它“象征化 ”了。与此同时,一切可能 将人类与动物混为一谈的 行为都遭到了严厉打击。 例如,教会不断发布禁令 :禁止乔装成动物,禁止 模仿动物行为,禁止纪念 或赞颂动物,甚至禁止与 动物建立起罪恶的关系—— 无论是对某些家养动物过 分的依恋还是最卑劣的罪 行,例如巫术和人兽相亲 。 第二个流派则不那么引 人注目,但它也占据着重 要地位,并且更为现代。 这派观点源自亚里士多德 ,但是在基督教传统中被 延续下来,尽管出发点不 同,但在对待动物的态度 上殊途同归。这一态度源 于圣保罗的一句经文,最 著名的例子就是向鸟儿布 道的阿西西的圣方济各 (Frangois d'Assise):“但 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脱离败 坏的辖制,得享神儿女自 由的荣耀。”(《罗马书》8 :21)‘这句话对为其评注 的神学家们产生了深刻的 影响。有些人质疑这句话 的含义:他们在思考基督 是否真的来解救所有受造 之物,以及是否所有动物 都是“神的儿女”。在一些神 学家看来,耶稣降生在马 厩里就是基督进入凡尘也 要解救动物的证明。另一 些沉浸于经院哲学的神学 家则提出了许多问题,在 17世纪,这些问题在巴黎 大学里仍然受到热议。因 此,关于动物来世的问题 也被提出:它们在死后还 能重生吗?它们会去天堂 吗?会不会去一个专属于 它们的地方? 所有动物都去还是每种 动物派一个代表去?又或 者关于它们的尘世生活: 它们可以在周日劳作吗? 是否需要让它们按时斋戒 ?还有,尤其是在人世间 ,它们是否需要像人类一 样负道德责任? 对于很多中世纪的基督 教作者以及18至19世纪部 分哲学家而言,动物不仅 像植物那样具有神经性感 知,还像人类一样拥有智 力。至少对于那些“高等”动 物,也就是四足动物,尤 其是家养的四足动物来说 ,是这样的。鉴于此,这 些动物需要为自己的行为 负责,它们能够理解何为 善何为恶,当它们犯罪或 做错事的时候应当受到审 判。因此,从13世纪到18 世纪,动物会出现在法庭 上并且会被提起诉讼。 大阿尔伯特2(Albert le Grand)、蒙田 (Montaigne)、布丰 (Buffon)、达尔文等作者 都发现动物会做梦,懂得 区分辨认,能够推理、回 忆,还能养成新的习性。 而接下来的问题在于了解 这些高等动物是否像人类 一样拥有精神信念。很多 人否定这一点,他们强调 ,对于动物来说,符号只 是符号本身,不会有任何 象征意义。这个关键性区 别使得人类与动物之间形 成了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 。动物不会理解非物质性 的事物:所有抽象概念、 所有宗教观点都将它 导语 你知道吗?法国国家图书馆版画与摄影图像部号称“世界一流版画博物馆”,藏品数量多达1500万件,本书呈现的101幅丢勒、毕加索、勃鲁盖尔、德拉克洛瓦、布拉克蒙、马奈、歌川广重等大师制作的动物版画全部来自这家法国重量级文化机构版画研究团队的精心挑选!动物史是什么?是“小历史”,是被边缘化的研究课题?可为什么动物会出现在所有重要的历史资料里?动物和人类是对立关系,还是亲缘关系?……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米歇尔·帕斯图罗帮你把这些谜题一一解开,点明动物是向人类源源不断提供符号与想象的宝库。 精彩页 一幅版画,一些版画 雷米·马蒂斯、瓦莱丽·叙厄尔-埃梅尔 在2013年的巴黎国际版画沙龙中,观众们被“自然史”这一主题吸引:他们对我们从馆藏中精选出的动物图像十分着迷,继而就作画技法向我们提问,在他们看来,和绘画相比,这种方法更加经济高效。或许现在离波德莱尔所说的“孩童,痴迷于卡片与版画”的年代已经太久远,“版画”这个词对21世纪初大多数人而言都无足轻重。所以我们将在此回溯历史,粗略地说明版画的特点(另见全书最后的“版画术语词汇表”),并且对法国国家图书馆版画与摄影图像部进行简单的介绍。 首先,版画是一种印刷图像。版画技术与书籍印刷技术是在同一时期发展起来的,它们都是在15世纪出自金银匠之手,当时人们想到要用木材或金属制作母版,然后刷上墨,印到纸上。这个印制过程可以重复无数次,唯一的局限在于刻版的耐用程度。因此,在长达四个多世纪里,要想大规模地传播一幅图像,版画是唯一的选择,它的应用领域也很广泛:艺术领域、宗教领域、档案领域、纪实领域、编辑领域、技术领域、科学领域——尤其是我们在此所关心的动物学领域。 在最初的几十年里,木版画占据主流:一些迅速掌握了技术的艺术家由此创作出了很多代表作品,比如丢勒。然而,从17世纪这个充满创新的大时代开始,木版画的重要性下降了:一流的艺术家们不再采用木版印刷术,不过这一技术却在书籍领域被继续应用——尤其是在印刷章节开头和结尾的装饰图案以及大众图像时。相反地,凹版印刷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最开始主要是用雕刻刀直接在铜板上刻画,直到路易十三时期,出现了一种新技术——蚀刻法:在铜板上涂上一层漆,和铜板相比,在漆上刻画更为容易,而画面也更显细腻。当铜板被浸入强酸溶液中时,被刻刀刮去漆层的部分被酸液腐蚀,而被漆层保护的部分则保持完好。这项工艺的结果不仅影响了版画作品的风格,还影响了操作人本身——在铜板上雕刻需要能熟练使用雕刻刀的专业人士,而蚀刻法则让画家们能够自己完成版画。不过它仅用于几类特定的题材以及奢华的版画,因为其印刷量非常小。 18世纪,为了顺应公众喜好和需求的变化,出现了一些其他的创新。版画雕刻师,以及所有关注版画的人士(制版师、出版人等),都在寻找新的技术手段让版画尽可能地接近其他艺术媒介:于是人们发明了各种技术来效仿绘画或者制作彩色版画。 19世纪,石版画是一场真正的变革,因为有了它,制作版画就不再需要雕刻印版了。艺术家用油性笔在极其平滑的石灰石上作画。根据油水分离的原理,印墨只会留在作画部分,且从别处消失。石版画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媒介,不仅限于艺术领域,在工业革命时期,它使得所有图像都能轻易地大规模传播,例如,在当时印刷量成千上万的报纸上常常出现石版画。另外,还出现了一种新的木刻方式(木口木刻),按照垂直于木纹的方向进行雕刻,相比于传统的木刻术,这样制作出的图像更加精致。 最后,20世纪发展起来的众多机械技术使得版画不再时兴了,因为人们能够拍出照片并且能利用胶版印刷术印出上百万份样品。版画这种媒介,尽管还不至于被抛弃,但是渐渐成了一种单纯的艺术手法。 P14-1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