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东征南讨与北伐战争/红色广东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东征南讨与北伐战争》是《红色广东丛书》中的一种,以两次东征、南讨、北伐战争、工农群众对革命战争的支援等为主线,描写了周恩来、叶挺等为革命奋不顾身、英勇奋斗的故事,细致讲述了进攻广州、淡水之战的战事细节,描写刻画了革命先烈光辉勇武的形象,对于传递革命精神、宣扬红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是开展红色教育的优秀参考读物。
目录
一、合作
(一)护法沉思
(二)改组政党
(三)中共建党
(四)北伐梦碎
(五)联俄联共
(六)中共三大
(七)国共携手
(八)共创局面
二、北上
(一)北京政变
(二)曲折之路
(三)孙张会谈
(四)弥留之际
(五)革命遗愿
三、第一次东征
(一)革命中心
(二)进攻广州
(三)讨伐叛军
(四)东进淡水
(五)淡水之战
(六)智取海丰
(七)棉湖之战
(八)勇夺华城
四、第二次东征
(一)改组政府
(二)卷土重来
(三)再次出征
(四)惠州之战
(五)横扫溃军
五、南讨
(一)八属联军
(二)负隅顽抗
(三)扫平南路
(四)渡海攻琼
六、北伐
(一)酝酿准备
(二)两湖战场
(三)进占赣闽
(四)会攻南京
(五)宁汉分裂
(六)二次北伐
(七)革命镜鉴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
年大党风华正茂。习近平总
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
会上指出:“我们党的一百
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
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
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
辟未来的一百年。”翻开风
云激荡的百年党史,一代又
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用鲜血
和生命浸染了党旗国旗的鲜
亮红色,书写了可歌可泣的
历史篇章,铸就了彪炳史册
的丰功伟绩。一百年来,党
的红色薪火代代相传,革命
精神历久弥坚,红色基因已
深深根植于共产党人的血脉
之中,成为我们党坚守初心
、永葆本色的生命密码。
广东是一片红色的热土
,不仅是近代民主革命的策
源地,也是国内最早传播马
克思主义、最早成立共产党
早期组织的省份之一。在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漫长历程中
,广东党组织在中共中央的
领导下,发动、组织和领导
广东人民开展了一系列广泛
而深远的革命斗争。1921
年,广东党组织成立后,积
极开展工人运动、青年运动
,并点燃农民运动星火。第
一、二、三次全国劳动大会
连续在广州召开,全国工人
运动的领导机关——中华全
国总工会在广州诞生。中国
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
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促进
了全国团组织的建立、发展
。在“农民运动大王”彭湃领
导下,农潮突起海陆丰影响
全国。
1923年,中共中央机关
一度迁至广州,中国共产党
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
召开,推动形成了第一次国
共合作,建立了国民革命联
合战线,掀起了大革命的洪
流。随后,在共产党人的建
议下,黄埔军校在广州创办
,周恩来等共产党人为军校
的政治工作和政治教育作出
了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也
从黄埔军校开始探索从事军
事活动。在共产党人的提议
下,农民运动讲习所在广州
开办,先后由彭湃、阮啸仙
、毛泽东等共产党人主持,
红色火种迅速播撒全国。
1925年,广州和香港爆发
省港大罢工,声援五卅运动
,成为大革命高潮时期一个
十分引人注目的重要斗争。
1926年,在统一广东革命
根据地后,国民革命军在广
州誓师北伐,以共产党员为
骨干的北伐先锋叶挺独立团
所向披靡,铸就了铁军威名
。在北伐战争胜利推进的同
时,广东共产党组织和党领
导的革命队伍迅速扩大和发
展,全省工农群众运动也随
之进入高潮。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
政变以后,广东共产党组织
在全国较早打响反抗国民党
反动派血腥屠杀的枪声,广
州起义与南昌起义、秋收起
义一起,成为中国共产党独
立领导中国革命、创建人民
军队的伟大开端。随后,广
东党组织积极探索推进工农
武装割据,在海陆丰建立第
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并率
先开展土地革命,开启了中
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最
重大的社会变革。与此同时
,广东中央苏区逐步创建和
发展起来,为中国革命的发
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31年,连接上海中共中
央机关与中央苏区的中央红
色交通线开辟,交通线主干
道穿越汕头、大埔,成功转
移了一大批党的重要领导,
传送了重要文件和物资,成
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红
色血脉。1934年,中央红
军开始了举世瞩目的长征,
广东是中央红军从中央苏区
腹地实施战略转移后进入的
第一个省份,中央红军在粤
北转战20天,打开了继续前
进的通道,成功走向最后的
胜利。留守红军在赣粤边、
闽粤边和琼崖地区进行了艰
苦卓绝的游击战争,高举红
旗永不倒。
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共
中央和中共中央长江局、南
方局十分重视和加强对广东
党组织的领导,选派了张文
彬等大批干部到广东工作。
日军侵入广东以后,广东党
组织奋起领导广东人民开展
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成立了
东江纵队、琼崖纵队、珠江
纵队、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
、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和韩
江纵队等抗日武装,转战南
粤辽阔大地,战斗足迹遍及
70多个县市。华南敌后战场
成为全国三大敌后抗日战场
之一,党领导的广东人民抗
日武装被誉为华南抗战的中
流砥柱。香港沦陷以后,在
中共中央的领导和周恩来等
人的精心策划安排下,广东
党组织冲破日军控制封锁,
成功开展文化名人秘密大营
救,将800多名被困香港的
文化名人、爱国民主人士及
家眷、国际友人等平安护送
到大后方,书写了抗战史上
的光辉一页。
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共
中央的领导下,华南地区大
力开展武装斗争,开辟出以
广东为中心的七大块游击根
据地,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
军琼崖纵队、粤赣湘边纵队
、闽粤赣边纵队、桂滇黔边
纵队、粤中纵队、粤桂边纵
队和粤桂湘边纵队等人民武
装,其中仅广东武装部队就
达到8万多人,相继解放了
广东大部分农村,在全省1
/3地区建立起人民政权,
为广东和华南的解放创造了
有利条件。在广东党组织的
配合下,人民解放军南下大
军发起解放广东之役,胜利
的旗帜很快插遍祖国南疆。
革命烽火路,红星照南
粤。广东见证了中国共产党
从新生到大革命、土地革命
,再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等革命斗争全过程。其间,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
朱德、邓小平、叶剑英、彭
德怀、刘伯承、贺龙、陈
导语
一百年来,党的红色薪火代代相传,革命精神历久弥坚,红色基因已深深根植于共产党人的血脉之中,成为我们党坚守初心、永葆本色的生命密码。
广东是一片红色的热土,不仅是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也是国内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最早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省份之一。
为充分挖掘广东红色文化资源的丰富内涵,编者组织广东省内党史、党校、社科、高校等专家学者,集智聚力分批次编写《红色广东丛书》。丛书以相关的文物、文献、档案、史料为依据,对近些年来广东红色文化资源研究成果做了一次全面系统梳理,编者希望这套丛书能为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提供重要内容支撑。
本书是其中一册,以“东征南讨与北伐战争”为书名,详细讲述了第一次东征、北伐等内容。
后记
本书稿是新中国成立以
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
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
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防
控期间完成的。“合作”“北
上”“东征”“南讨”“北伐”等国
民大革命时期的重要历史关
键词,民众大都耳熟能详。
在历史史实众所周知的背景
下想要有所创造,已无多大
空间。因而,本书在“因循
守旧”道路上继续前进,在
史实史料基础上排列组合,
希望通俗易懂,有所新意。
本书稿能完成,要感谢
黄钰钦和李容两位研究生,
两位学生聪明伶俐,学术功
底很好,她们在搜集资料、
梳理史实、补充校正等方面
做了大量工作,帮了很多忙
,让我轻松不少。
本书是“红色广东”十讲
之一,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发
起和出版。在一群具有情怀
的出版人的帮助和督促下,
此书以这种状态呈现,感觉
对不住他们。梵辅同志估计
没少受我“烦”,尤其是不按
时间交稿,不按字数定稿,
在此表达歉意。
文责自负。书稿引用了
许多学术同仁的观点和成果
,限于文体,没有引注,也
有一些网络资料和图片,难
以标注,在此一一表达感谢
。限于时间和水平,书稿恐
有不足之处亟待完善,盼请
师友和读者批评指正。
胡国胜
2020年3月8日
精彩页
“合作”是指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的第一次合作。十月革命的炮声,对孙中山影响很大。旧式革命屡战屡败,孙中山认识到必须借助俄式革命改变中国面貌。此时,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中国国情的异常复杂性,军阀混战及各自背后帝国主义列强的利益博弈,民众生活难以为继,国家危亡。面对各种反革命力量,中国共产党迅速调整策略,寻求与进步革命力量合作,并移步广州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中共三大),专题讨论国共合作事宜,同意中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以党内合作方式体现真诚。最终,国共合作使得中国革命全面、迅速发展,中国革命在广东呈现新局面。
(一)护法沉思
袁世凯一生最大的败笔就是复辟帝制,最终,他与他的“洪宪帝国”一起上了历史耻辱柱。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任总统,段祺瑞出任总理,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旧国会亦恢复。不久,黎元洪与段祺瑞就因为中国是否向德国宣战而发生争执,即“府院之争”。段祺瑞主张参战,而黎元洪及国会有所保留。后来,黎元洪免去段祺瑞总理之职,并且引督军团团长张勋入京,却致使张勋在1917年7月1日为溥仪复辟,国会亦被解散,是为“张勋复辟”。当月3日,讨逆军总司令段祺瑞发表通电,宣布讨伐张勋。12日攻入北京,赶走张勋,重新掌握北京政府大权的段祺瑞为便于独裁统治,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被解散的国会,公开召集临时参议院。孙中山听闻“张勋复辟”的消息后,极为震怒,即偕廖仲恺、朱执信、何香凝、章太炎等人乘“海琛号”军舰从上海南下,准备在南方组织武力讨伐,但孙中山尚未到达广州,复辟丑剧即告结束。 “张勋复辟”被段祺瑞镇压,黎元洪引咎辞职,总统之职由冯国璋取代。段祺瑞称事件为“再造共和”,指旧国会已被解散,原有法统亦已不再存在,公开宣称:一不要约法,二不要国会,三不要旧总统,实行“武力统一”政策,于是与梁启超等组织临时参议院,成立新政府。
在这种情况下,孙中山十分愤怒,他一直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当做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象征,将斗争矛头直指以段祺瑞为代表的北洋军阀。17日,孙中山抵达广州,当晚发表演说,他指出:约法和国会,是共和国之命脉,如果听任约法废弃,国会解散,则数十年的革命成绩,全被推翻,而将来国家根本之宪法,亦无从制定。这是万万不能容忍的。于是,他高举起“护法”旗帜,为“禳除奸凶,恢复《约法》,以竟元年未尽之业,雪数岁无功之耻”而开始了新的战斗。
1917年7月,孙中山在海军的支持下南下广州进行护法运动,依靠桂系与滇系军阀与北洋军阀相抗。7月17日在广州欢迎会,他发表演讲指出段祺瑞“以假共和之面孔,行其专制之手段也。故今日变乱,非帝政与民政之争,非新旧潮流之争,非南北意见之争,实真共和与假共和之争”。孙中山抵达广州后,两个月连续发布13次宣言、命令、通电和谈话,坚持“主权在民”,坚持法治,反对段祺瑞“以个人私欲代替法律”的“人治”,要求实现真共和。7月19日,孙中山发通电邀请国会议员南下护法,指出,“江河流域,已为荆棘之区,唯西南诸省,拥护共和,欢迎国会。诸君宜自行集会于粤、滇、湘各省,择其适当之地以开会议,而行民国统治之权。如人数不足,开紧急会议亦可”。此主张得到了部分议员的支持。P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