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聚焦的主题是当下乡村社会内部和外部的社会竞争。竞争,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社会活力的重要源泉,没有竞争也就没有今天中国乡村社会的繁荣与富裕。但是竞争也造成了裂变和焦虑。 21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面对的是怎样的竞争情势,竞争又会给农民个体、家庭、乡村、城市,甚至整个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本书通过几年来与华中乡村研究团队的集体调研,按照“农村婚姻”“家庭关系”“南北社会”“村庄竞争”“收入结构”等五个维度,对这一主题进行全面研究,鲜活地呈现了乡村社会变迁的内在的机制与逻辑,为我国的三农问题的决策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简介 杨华: 湖南郴州人,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观察者网、澎湃新闻专栏作家。2007年开始从事农村调研,在全国近20个省市调研,累计调研时间超过1300天。在《管理世界》《政治学研究》《开放时代》等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陌生的熟人》等专著4部。 目录 序:经验研究需要想象力 郭亮 研究缘起 农村婚姻 谁是婚姻挤压的对象 “天价彩礼”的机制与逻辑 市场机会、婚姻成本与代际支持 东部何以产生“剩女” 农村婚姻稳定的条件是什么 农村婚姻稳定的三种类型 何以姻亲偏重 家庭关系 成都平原农村家庭关系的性质及其影响 抚养、教育与婚配:农村父代的责任 目标、劳动力配置与财产制度 家庭演进的三个阶段:政治、经济与情感 老年劳动力的市场机会 什么人才算是老人 老年人的精神负担 女儿养老的伦理构建 南北社会 政治、人情与强人 农村人情竞争的区域差异 南方村落中的懒汉 孝昌农村“分裂的宗族” 农村公事中家族代表的虚与实 “乡贤”归根的难处 基层找谁做工作 村庄竞争 新乡贤的资源由谁来承接 面向年轻人的村庄竞争 信仰的分化 农民打麻将的三重境界 修路改变观念 时空压缩的农民分化 村庄竞争、资源调动与压力的承受者 收入结构 地租经济与农民工的社会融入 求解餐桌上的大量浪费现象 经济作物与农村中等收入水平 代际分工与农民家庭收入 农村的“收入断裂带” 农村的“中等收入线” 农民收入的“天花板效应” 东中西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