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分为病害、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三部分。纵观全书,有三个特点: 一、在编撰过程中,对病虫害种类未贪大务全,而是编录了国内枇杷植株上普遍发生或是在局部区域呈重大危害的病虫害,这些病虫害发生时若不治理将造成较大损失。 二、在防控措施部分,始终贯穿绿色防控理念,包括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生态调控等多种绿色植保措施;在化学防治方面,全面推荐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和高效、低容量、环保型药械,力求全面反映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实用新技术,最后编排了枇杷生产管理月历,便于果农查阅。 三、在编撰过程中,本书采用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在文字描述方面,对每种病虫害都介绍了其分类、形态特征、侵染循环(生活史)、防治技术等,力求全面、通俗、易操作,并配病虫原色图片300余幅。 目录 前言 PART 1 病害 枇杷灰斑病 枇杷圆斑病 枇杷角斑病 枇杷胡麻叶斑病 枇杷炭疽病 枇杷煤污病 枇杷枝干腐烂病 枇杷花腐病 枇杷疫病 枇杷轮纹病 枇杷疮痂病 枇杷细菌性褐斑病 枇杷癌肿病 枇杷果实心腐病 枇杷赤衣病 枇杷白绢病 枇杷白纹羽病 枇杷根腐病 枇杷叶尖焦枯病 枇杷皱果病 枇杷日灼病 枇杷裂果病 枇杷冻害 地衣和苔藓 PART 2 虫害 中国梨木虱 黑刺粉虱 橘蚜 梨日大蚜 枇杷巨锥大蚜 大青叶蝉 小绿叶蝉 桑白盾蚧 矢尖蚧 梨牡蛎蚧 草履蚧 星天牛 桑天牛 铜绿丽金龟 棉古毒蛾 柑橘小实蝇 褐带长卷叶蛾 枯叶夜蛾 细皮夜蛾 皮暗斑螟 蟪蛄 燕灰蝶 大蓑蛾 白囊蓑蛾 梨小食心虫 咖啡木蠹蛾 黄刺蛾 扁刺蛾 绿刺蛾 枇杷瘤蛾 双线盗毒蛾 麻皮蝽 桃蛀螟 叶螨 小爪螨 绿色防控技术 PART 3 植物检疫 农业防治 理化诱控 生物防治 生态调控 化学防治 附录1 禁限用农药名录 附录2 枇杷病虫害绿色防控农药推荐及使用方法 附录3 果树上推荐药械——便携自吸式电动喷雾机 附录4 枇杷生产管理月历 主要参考文献 序言 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原产中国东南部 ,别称金丸、芦枝,蔷薇科 枇杷属植物。成熟的枇杷味 道甜美,营养颇丰,含有各 种果糖、葡萄糖、钾、磷、 铁、钙以及多种维生素等, 其胡萝卜素含量在各水果中 位列第三;枇杷亦是一种中 药材,不论是叶、果和核都 含有扁桃苷,有润肺、清热 、止咳、止渴、化痰的功效 ,如与其他药材制成的“川 贝枇杷膏”,深受广大消费 者青睐,经济效益显著。我 国甘肃、陕西、河南、江苏 、安徽、浙江、江西、湖北 、湖南、四川、云南、贵州 、广西、广东、福建、台湾 等省份均有种植,已成为区 域性农村经济发展和致富的 重要产业。 随着枇杷种植面积的扩 大和种植年限的增长,枇杷 灰斑病、中国梨木虱等有害 生物为害日益严重,成为制 约枇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 要障碍之一。在病虫害防控 工作中,病虫害识别等相关 知识的缺乏以及长期依赖单 一的化学防治已成为种植区 普遍存在的现象,不仅导致 农药使用次数的增加、病虫 害抗性增强、枇杷产品品质 降低,还易引发安全隐患。 2015年3月,国家提出了“到 2020年农药化肥使用量零 增长行动”,全面提升农产 品质量安全,在此背景下, 科学开展枇杷病虫害绿色防 控对于枇杷产业的可持续发 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2007年始至今,编者 团队先后参加了“贵阳市特 色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筑科农字〔2007〕17号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 枇杷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 究及推广应用”(黔科合NY 字〔2012〕3059号)、“果 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 应用”(筑财农〔2014-2020 〕)等多个项目的相关研究 工作,一直关注并从事枇杷 生产上病虫害的调查研究, 多年观察记录贵州枇杷病虫 害发生情况及病虫特征,并 多次赴福建、江苏、四川等 枇杷主栽省考察与交流,经 过10余年资料积累,编撰了 本书。本书主要分为病害、 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三部分 。纵观全书,有三个特点: 一、在编撰过程中,对 病虫害种类未贪大务全,而 是编录了国内枇杷植株上普 遍发生或是在局部区域呈重 大危害的病虫害,这些病虫 害发生时若不治理将造成较 大损失,如病害部分重点选 取了灰斑病、炭疽病、花腐 病等18种侵染性病害,皱果 病、尖焦叶枯病等6种非侵 染性病害;在虫害部分,重 点选取了中国梨木虱、黑刺 粉虱等35种虫害;其他生物 种类对枇杷生产影响在经济 阈值之内,本次暂不列入。 二、在防控措施部分, 始终贯穿绿色防控理念,包 括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 物防治、理化诱控、生态调 控等多种绿色植保措施;在 化学防治方面,全面推荐高 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 剂和高效、低容量、环保型 药械,力求全面反映国内外 最新研究成果和实用新技术 ,最后编排了枇杷生产管理 月历,便于果农查阅。这些 措施的组合运用将有效提升 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 化学农药的使用,确保产业 可持续发展。 三、在编撰过程中,本 书采用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 方式,在文字描述方面,对 每种病虫害都介绍了其分类 、形态特征、侵染循环(生 活史)、防治技术等,力求 全面、通俗、易操作,并配 病虫原色图片300余幅。 在枇杷病虫害调查过程 中,得到了开阳县植保植检 站、荔波县植保植检站、修 文县植保植检站、开阳县南 江乡醉美水果种植农民专业 合作社等多家基层单位的支 持;在书稿编撰过程中得到 了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 赵龙龙副研究员,贵州大学 邢济春、赵志博、陈相儒, 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杨勇胜 等多位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 助,同时贵州霖星文化传播 有限公司刘雯女士帮助制作 了病害侵染循环示意图,在 此谨致以诚挚的谢意!同时 ,向被引用图表、文献的作 者表示衷心感谢! 本书的撰写虽然倾注我 们大量的精力,但鉴于我们 知识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 在错漏等诸多不足之处,恳 请专家、同行及广大读者批 评指正,以便进一步修订、 完善。 2022年3月于贵阳 编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