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1982年6月6日,黎巴嫩的边境燃起了战火,以色列兵分三路入侵黎巴嫩南部。当天深夜,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诗人哈利勒·哈维手持猎枪走向自家阳台,面朝大海与学校钟楼,对准脑袋扣动了扳机。他的尸体摔出栏杆,掉到了楼下的一簇茉莉花旁。八天后,以色列军兵临贝鲁特城下。 压垮哈维的最后一根稻草,不仅是国家战败的耻辱,还有对整个阿拉伯民族走向复兴的绝望。半个多世纪以来,包括哈维在内的无数阿拉伯人曾为他们的世界构想过一座团结、进步、现代化的梦想宫殿。然而,传统派与改革派的争眇、世俗主义与神权政治的对抗,以及日趋狭隘的民族主义,几乎耗尽了他们心中的希望。 在本书中,黎巴嫩裔学者福阿德·阿贾米透过一双来自阿拉伯世界内部的眼睛,从政治、文化、文学的角度回顾了阿拉伯世界的历史。他沿着哈维、阿多尼斯、马哈富兹、穆尼夫等阿拉伯知识分子的生命轨迹与思考路径,从黎巴嫩山区到埃及,再到阿拉伯半岛,讲述了这个伟大坚韧的民族数十年来经历的振兴与磨难,试图回答一个无数人苦苦思索的问题:阿拉伯世界的现代化之路究竟在何方? 作者简介 钟鹰翔,已翻译出版《特种部队在行动》《军情五处》《塔利班》等多部图书。 目录 前言 序幕 哈利勒·哈维之死 祖先之形 在埃及 无人喝彩的和平 文献与翻译来源 资料来源 致谢 索引 序言 本书书名出自T.E. 劳伦斯(T.E.Lawrence) 的那本《智慧七柱》 (Seven Pillars of Wisdom) 。“我要创造一个国度, 要恢复已然失落的影响。 我要为两千万使用闪米特 系语言的人打下基础。缘 此,他们才能兴建那座民 族精神所系的梦想宫殿。 ”劳伦斯写道。诚然,劳 伦斯的经历有其传奇之处 ——其实他的传奇经历, 阿拉伯人大都满不在乎— —可在阿拉伯现代史上, 这位才干超群绝伦、身心 备受折磨的劳伦斯只能算 一个边缘人物。他纵横沙 漠的故事也不过是历史上 的一段小插曲。《智慧七 柱》这本书,倒是时不时 透出几分文学上的美感, 让人颇能动容。不过,它 写的终归是一个外来者的 故事,主人公只是误打误 撞闯进了阿拉伯人的生活 。对此,劳伦斯本人也清 楚:“本书并非对于阿拉 伯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记 录,只是在描写身处这场 运动之中的我。” 如今,那座梦想宫殿 早已建成。在军营和大学 中,在阿拉伯世界的各大 城市——贝鲁特、巴格达 、大马士革、开罗,阿拉 伯人以自己的双手筑好了 他们梦中的宫殿。它属于 知识界,象征着世俗倾向 的民族主义与现代化的生 活。借由本书,我将回顾 这座宫殿过去25年历经的 变迁。书中涉及许多公共 事件。它关乎一个民族的 历史,记录了这个民族知 识分子之间的争执和主要 社会思潮的发展与归宿。 它也是一场私人的探寻, 探寻我这一辈阿拉伯人— —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之后出生的男男女女生活 的世界,以及这个世界的 种种遭遇。 书中的第一个故事始 于一起自杀案,以及此后 人们对阿拉伯文化寄托的 哀思:1982年6月2日晚 间,以色列军队入侵黎巴 嫩的同一天,天才诗人哈 利勒.哈维(Khalil Hawi) 结束了自己的性命。本书 第一章便以他为主人公, 讲述他的一生。诗人的死 别有一种神圣感:爱国者 之死,仿佛是祖国悲惨命 运的一种象征。我仔细研 究了哈维的生平与故去, 发现了他的丰富经历。回 望他的一生,我仿佛置身 于他成长的黎巴嫩山区 (Mount Lebanon),又似 在拜访他的家族,诗人扬 名立万时身处的城市贝鲁 特也浮现在了我的眼前。 论年龄,哈维比我大了四 分之一个世纪。可是,我 对他的世界却分外熟悉。 想着哈维人生的点点滴滴 ,我也好像拾起了斑驳的 记忆碎片。 贝鲁特的城市规模并 不太大。它属于哈维,也 是我的家乡,幼年时的我 也许还曾与哈维在这座城 市的街头擦肩而过。20世 纪50年代,他发表了那首 名为《桥》(“The Bridge” )的作品,当时我不过十 四五岁,但这首诗被我铭 记于心。他本人的生活、 他身边的人所遭遇的那些 事情,让我知晓了一代阿 拉伯人的集体经历:他们 身处文化的大潮之中,见 证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 潮起,又在80年代中期亲 眼看着潮水退去。我竭尽 所能,力图在文字中还原 哈维本人的面貌。我会忠 实重现他起于贫困与劳苦 ,收获成功与荣誉,最后 由于精神苦闷而走到终点 的人生。各位读者也许会 问:哈维其人其事,算不 算那个年代阿拉伯知识分 子的一种“典型”?没错, 他的生平确有代表意义, 但又具备其独特性。我会 努力还原他的个人悲剧, 借由他的故事讲述那一代 人共同的心曲。 …… 最后一次聚会当天, 我自己驾车,陪着马哈富 兹一起前往大家相会的那 座酒店。我们的汽车驶上 一条紧邻尼罗河的郊区大 道。开罗的拥堵状况一如 既往,四周的司机和行人 很快注意到了旁边的这辆 汽车,以及车内这位戴着 墨镜、举止文雅的老者。 那一刻,大家对马哈富兹 表现出真挚的敬爱之情。 一些司机开车朝我们的车 靠了过来,好些车辆则在 相邻的车道上紧跟着我们 。有个行人带着十一二岁 的儿子正好路过。他往我 们的车窗里瞥了一眼,立 即认出了副驾驶座上的这 位老人。这次相遇仿佛天 降的礼物,让他惊异万分 。他站在十字路口中央, 陷入了一种狂喜的状态, 给他的儿子指着车里的作 家。但这种温馨热闹的场 面往往涌动着危险的暗流 :一位魁梧的青年安保人 员坐在我的后面,膝盖上 放着一把枪,瞪着双眼时 刻警惕着窗外的车辆与行 人。 为了写作《在埃及》 这章内容,我特地回到了 这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国度 。假如大家能从我的文字 中品出一点儿埃及这个国 家的微妙之处,体验到埃 及人追寻现代化的痛苦, 我的努力就算值得。 最后一章《无人喝彩 的和平》聚焦阿拉伯知识 分子与以色列的关系。自 以色列诞生以来,谈论这 个国家就是在谈论阿拉伯 人自己,就是在反省自己 的处境。以色列与阿拉伯 既是敌人,也是邻居。他 们和我们离得那么近,却 又那样遥不可及。他们的 复国主义刺激了阿拉伯人 的敏感神经,让后者愤怒 和郁闷。由于种种原因, 以色列变成了我们阿拉伯 人不敢言说的禁忌,而这 个禁忌永远是一个千头万 绪的复杂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以色 列问题与阿拉伯世界现代 化的问题是捆绑在一起的 。要争取现代化,阿拉伯 人关于政治的想象就应当 超越原先的敌对关系。本 书提到的不少知识分子都 有同 导语 本书围绕阿拉伯世界在民族主义、现代化和世俗化道路上的探索历程,讲述了这片土地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历史,回顾了黎巴嫩、伊拉克、伊朗、埃及、巴勒斯坦等众多阿拉伯国家的现代历史。书中出现了哈利勒·哈维、萨达姆·侯赛因、霍梅尼、阿多尼斯、阿拉法特等阿拉伯文学与政治界的数十位关键人物,他们的思想、经历以及与更多相关人物的观点交锋和互动关系,共同奏响了一股阿拉伯历史的交响乐。 书评(媒体评论) 这本大胆而富有想象 力的著作几乎必定会引发 争议。它告诉我们,阿拉 伯的文人学者从未真正创 造出他们需要的那个世界 。作者本人来自黎巴嫩南 部的山村,先后移居首都 贝鲁特和美国。这样的生 活经验给了他独特的视角 ,令他得以生动地描绘出 那个进步的泛阿拉伯民族 主义与崇高梦想高歌猛进 的时代。 ——《纽约时报》 阿贾米曾自陈:“许多 著书讲述阿拉伯世界的人 ,连阿拉伯语都不懂,这 真是令人困扰的罪孽。” 他的这本书很大程度上就 是一本阿拉伯人自己写的 书,书中描绘的群像出自 一个熟知该民族之人的笔 下,他引人入胜地讲述了 宏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 挫折将在全人类和个人层 面造成怎样的影响。 ——《华盛顿邮报》 本书视野宽广,剖析 了阿拉伯社会的阶级差异 ,刻画了“新月沃土”与阿 拉伯半岛这两个不同的世 界,描摹了什叶派阿拉伯 人的心态,勾勒出了埃及 的独特性,还若隐若现地 揭露了美国对当地的影响 ;再加上辛辣的语言与深 刻的见解,可以说是阿贾 米的代表作了。 ——《外交事务》 精彩页 序幕 遗产 1996年夏,伊拉克诗人布兰·海德里(Buland Haidafj)落葬伦敦。阿拉伯文坛的男男女女送别了他,却难以忘怀他一生的悲怆。1926年,海德里生在巴格达。他这一辈子经历过两次流亡:先是为摆脱伊拉克国内的专制统治而避居贝鲁特,后来又从贝鲁特的乱局和因乱而生的种种问题中脱身去了伦敦。到他离世之前,阿拉伯语世界几乎所有的政治新闻从业者与文化人都已流落海外。几代阿拉伯人遗留下来的政治理想——也就是他们对于世俗的启蒙运动与现代化的向往——最终未能实现。整个阿拉伯世界受困于重重疾患,遭遇了滔天动荡。海德里流离四方、客死他乡的故事不过是乱世之中一个小小的篇章。与他志同道合的那些阿拉伯人全都没了奋斗的方向,失去了文化上的家乡。 海德里的诗人生涯始于20世纪40年代。他这类诗人比较特殊:他们有志于诗界革新,视推行阿拉伯语文学的现代化为己任;他们胆大任性,深信文字的魔力,觉得文学改良与政治变革息息相关;他们很反叛,反对权威、习俗和传统,反抗自家的长辈父兄。海德里本人出生在土地贵族家庭,却尝过不少的寥落和艰辛。他见识过巴格达的市井生活,还结交了好些漂泊江湖的潦倒畸零人。海德里一族的富贵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上半叶,也就是苏莱曼大帝(Suleiman the Magnificent)那个时代。当时,他们家族积累了难以计量的土地,出了许多宗教法官、学者与政府官僚——都是当时聚居穆斯林城镇中的土地贵族家庭青睐的行当。这个家族有着库尔德人的血统。还好,他们发迹的时候,族裔民族主义尚未兴起。上流世界仍是门户开放、出入自由,足以保证海德里一家人跻身其中。到了19世纪,奥斯曼帝国开始实施集权,削弱远离中央的地方土地贵族的势力,海德里家族同样难逃影响。不过,他们保有的财势足够雄厚,由此安然渡过难关。1921年,英国人在伊拉克扶植起了君主制政体。对于这个古老的政权而言,海德里一族的地位有如“国之柱石”一般。 布兰·海德里为什么会奋起反抗他的家族所代表的那个世界?具体的缘由,我们并不知晓。有人觉得,事情源自他的大伯、在旧政权里身居要职的达乌德·帕夏·海德里(Daud Pasha Haidari)。。幼年海德里刚刚失去父亲,便被这位大伯剥夺了继承家产的权利。另有一种看法,他的反叛倾向与他浪迹街头、沉醉于左翼思想的经历有关。总之,年近二十的海德里摆过一段时间的摊儿,替人写状纸(在那个年代,阿拉伯地区城市里的各大官署门口都有这种文书人员,为目不识丁的人写状纸)。布兰德的摊子摆在司法部门口,而司法部正由他的大伯掌管。“反叛与流亡,是我天生的性格。”离世前夕,海德里曾经回忆:“在我与伊拉克旧有的统治秩序决裂之后,叛逆的性子更是不可收拾。” 再后来,伊拉克的旧制度覆灭了,事发于1958年仲夏的某一天。经过几场骇人的流血暴力,年轻的国王费萨尔二世(Faisal Ⅱ)及其家人死在了政变军人的手中。乱局之中,布兰·海德里和他的同辈看到了希望。新世界的曙光就在他们眼前:土地贵族的特权即将瓦解,王室灰飞烟灭,就连英国人强加在伊拉克社会的影响都会消失不见。与海德里同年出生的诗人阿卜杜勒·瓦哈卜·巴亚提(Abdul al-Wahhab al-Bayafi)觉得,1958年的这场革命会让整整一代人梦想成真。他在诗中唱诵道: 太阳升起,在我城市的上空 钟声鸣响,召唤着一个个英雄 醒来吧,心爱的国度 让我们拥抱自由 没过多久,狂热信徒与政变军人建起的新秩序就陷入了自相残杀的喋血内讧。新的政治格局并非只带来了兴奋和欢愉。那一代阿拉伯青年自以为迎来了黎明,后来却被卷入政治纷争的背叛与血腥。很快,布兰·海德里的祖国再次屈从于新一轮的残酷命运,他也进了监狱。 P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