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属于无人机方面的著作,由人工智能进阶史、无人机基本知识及通信基础、无人机工作原理及其操作系统、无线电技术的应用、无人机通信链路系统、无人机通信分类、无人机动力和电气设备等几部分组成。
全书以人工智能时代的无人机通信技术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无人机的功能与优势、工作原理、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无线电信号的调制与传输、无人机通信的传输方式等,对人工智能时代无人机的未来进行探索研究,对从事人工智能、无人机等方面的研究者与工作者具有学习和参考价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人工智能时代无人机通信先进技术及其实现研究 |
分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航空航天 |
作者 | 申时凯//佘玉梅 |
出版社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属于无人机方面的著作,由人工智能进阶史、无人机基本知识及通信基础、无人机工作原理及其操作系统、无线电技术的应用、无人机通信链路系统、无人机通信分类、无人机动力和电气设备等几部分组成。 全书以人工智能时代的无人机通信技术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无人机的功能与优势、工作原理、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无线电信号的调制与传输、无人机通信的传输方式等,对人工智能时代无人机的未来进行探索研究,对从事人工智能、无人机等方面的研究者与工作者具有学习和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佘玉梅,女,1965年出生,拉祜族,云南省澜沧县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云南民族大学教学名师。1985年7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数学专业,现任云南民族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副院长,兼任云南省计算机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云南省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粗糙集与软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分布式计算与系统专委会委员。主要从事智能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国家基金等项目10余项,主编出版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人工智能原理及应用》等著作11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近五年获得云南省教育厅奖励2项,云南民族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校级奖励6项。2016年以第二完成人获得昆明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目录 第1章 人工智能进阶史 1.1 人工智能的起源及概念 1.2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1.3 人工智能和空中机器人 1.4 人工智能时代产物——无人机 1.5 人工智能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第2章 无人机基本知识及通信基础 2.1 无人机概念及其分类 2.2 无人机的功能与任务 2.3 无人机网络及其优势 2.4 无人机通信及其特点 第3章 无人机工作原理及其操作系统 3.1 无人机的工作原理 3.2 无人机硬件系统 3.3 无人机软件系统 第4章 无线电技术的应用 4.1 无线电波的产生及传播方式 4.2 天线机能与馈线 4.3 无线电信号的调制与传输 4.4 无线电信号的获取与处理 第5章 无人机通信链路系统 5.1 无人机通信基本原理及过程 5.2 无人机无线信号 5.3 不可或缺的遥控器 5.4 数据传输以及图像传输 5.5 空对空及空对地数据通信 第6章 无人机通信分类 6.1 无人机通信的传输方式 6.2 无人机通信的通信频段 6.3 无人机通信的传输介质 第7章 无人机动力和电气设备 7.1 无人机活塞及涡轮航空发动机 7.2 无人机锂电池电动机 7.3 无人机燃油发动机 7.4 无人机油电混合动力 7.5 无人机太阳能动力 第8章 无人机通信设备、工作形式及中继网络通信实现研究 8.1 无人机的通信设备 8.2 无人机通信的工作形式 8.3 无人机中继网络通信的实现 第9章 无人机通信未来畅想 9.1 无人机的未来发展 9.2 无人机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序言 人工智能一词最早出 现于1956年的达特茅斯 会议上,实际上,早在20 世纪50年代初一位名为艾 伦·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的英国数学家、 逻辑学家就已经通过图灵 测试展现了人工智能的雏 形,也因此艾伦·图灵被 后人称为人工智能之父。 在之后的数十年间,人工 智能经历了初春、初秋、 寒冬、复苏、爆发五个阶 段,纵观其发展历史,可 谓是跌宕起伏。随着大数 据、云计算、互联网、物 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 展,以图形处理器等计算 平台推动和深度神经网络 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有 了新的突破,也因此人工 智能进入了新的时代,我 们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 人工智能时代必然少不了 智能机器人,本书对无人 机这一智能机器人的通信 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无人机全称无人驾驶 飞机,是指不需要飞行员 驾驶的,通过远程遥控设 备或预设飞行程序的操纵 ,完全或间歇地自主完成 飞行任务,可重复使用的 一种飞行器。随着人工智 能的不断发展,无人机的 相关技术正在以难以想象 的速度发展。无人机可分 为固定翼和旋翼两大类, 它们与载人飞机在很多方 面有相似之处,而最大的 区别就在于“人”。载人飞 机的通信往往是地面控制 站与飞行员取得联系,飞 行员收到指令后控制飞机 飞行;无人机则是由地面 站事先设定好其航行路线 后,完全由无人机自主完 成整个任务。现实生活中 最常见的是遥控控制无人 机,根据使用者所看到的 无人机来随时调整其飞行 姿态、位置、速度或是其 他功能。虽然这是两种控 制方式,但都是通过无线 电来取得地面与无人机之 间的联系。 作为新时代科技发展 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无线 电技术在传播过程中不受 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线 电技术即以无线电波为媒 介,根据频率的不同完成 信号的发射和接收。目前 ,无线电技术在无人机通 信的研究中意义重大。无 人机的通信导航系统由无 人机端和地面端组成,无 人机端的机载设备即机载 数据终端,包括机载天线 、遥控接收机、遥测发射 机、视频发射机和终端处 理机等。地面端即地面控 制中心,地面设备包括由 天线、遥控发射机、视频 接收机和终端处理机构成 的测控站数据终端,以及 操纵和监视设备。无人机 的通信方式有数传电台、 Wi-Fi、4G/5G以及卫星 通信等,在军事领域中, 通常由于执行任务距离较 远,一般都是使用卫星通 信。在民用领域的消费级 航拍无人机或植保类、地 质勘测、紧急救援等无人 机大多都是通过4G/5G 或wiFi控制。每种通信控 制方式都有其优劣,所以 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取其精 华、去其糟粕。无人机通 信技术的种种特性都给传 统的通信技术带来了新的 挑战,必须针对无人机通 信的特点在技术和方式上 有新的突破和创新。 本书由昆明学院申时 凯、云南民族大学佘玉梅 两位教授共同策划,其中 第1章~第5章由申时凯撰 写,第6章~第9章由佘玉 梅撰写。 本项研究工作得到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61962033)、云南省应用 基础研究计划高校联合重 点项目(2018FH001-010) 、昆明市物联网应用技术 科技创新团队(合同编号 :昆科计字2016-2-R- 07793号)、云南省高校数 据治理与智能决策重点实 验室的资助。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 参阅了很多相关的文献资 料,在此谨向这些文献资 料的作者表示诚挚的感谢 。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 加之无人机的通信系统发 展日新月异,书中难免有 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 、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21年8月于昆明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