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如果》是吉卜林大约于1895年创作的诗歌,寄语12岁的儿子约翰。几年后,约翰不幸死于“一战”中的一场战役。后来,这首激励人心的诗歌广为流传,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近年来,这首诗曾两次入选“英国民众最喜爱的诗作”。著名阅读推广人阿甲老师的译文还原的吉卜林诗歌的精髓,且朗朗上口,适合孩子阅读。同时,插画师张帆的插画极具艺术特色,以倒叙的方式讲述了诗歌主人公从童年到青年的快乐记忆,以此反衬战争的无情和可怕,并在插画结尾设置了开放式结局,读者能在绘本中感受到与现实不一样的可能性,并且有所反思。 作者简介 吉卜林(Rudyard Kipling,1865-1936),英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865年12月31日,吉卜林出生在印度孟买。他的父亲当时在孟买艺术学校担任建筑雕塑学教授。吉卜林在印度度过了美好的幼年时光,1871年他和妹妹一起被送回英国寄养。吉卜林中学毕业以后,离开英国,回到印度,并开始文学创作。 1884年9月,吉卜林发表了他的首部短篇小说《百愁门》。1888年,出版了《山中的平凡故事》《三个士兵》《加兹比一家的故事》等七部引人注目的短篇小说集。吉卜林一生创作十分丰富,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游记、儿童文学、随笔、回忆录等等。其中,儿童文学作品的成就最为突出,例如,《丛林之书》《丛林之书二集》《献给孩子们的故事》《原来如此故事集》《勇敢的船长》《基姆》《普克山的帕克》《奖赏和仙人》等,都是享誉世界的儿童文学作品。 目录 《如果(精)/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经典童诗绘本》无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