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此岸的蝉声(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作者:张宗子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2011年以来作者的读书随笔40余篇,内容包括读书方法、创作方法、植物、历史人物等。作品涉及中国古典文学,如先秦诸子、南北朝文、唐宋诗歌、唐人小说和历代笔记;欧美近现代小说和现代诗歌,如普鲁斯特、博尔赫斯、里尔克、卡夫卡、乔伊斯等人作品。
目录
辑一
一个人的十本书
苏东坡的四段话
荒岛读书
重读与精读
十大小说
辑二
食蜜解毒
瑞香花与东坡
此心安处是吾乡
门前一树马缨花
红袖织绫夸柿蒂
梦幻蜡梅花
菊花和菊谱
梅兰竹菊
蓼汀花溆
诗中富贵
十二敦盘谁狎主?——读《明诗三百首》
乾隆诗与“哥罐体”
李白的仙诗
辑三
湘中老人
天涯风雪林教头
兄弟义气和人情
多心
蔡京的故事
好人,坏人
良知在哪里?
魁首和班头
读《老子》札记
说孔融
柳如是的尺牍
酒鬼文字
磨镜少年
辑四
眉间尺,苏州俏,二十个大馒头——《鲁迅全集》注释的几点“补遗”
鲁迅的样子
鲁迅与旧诗
以忧延年
沈从文的忧伤
虎耳草
辑五
梦中的忽必烈汗——给儿子的一封信
甘口的良药
玛丽亚·尤金娜
布伦特之罪
尼采的幻象
堂吉诃德及其他
乔伊斯的雪
关于《城堡》的二十五个随想
马尔克斯和巴托克的钢琴曲
也说哈姆雷特
后记
导语
《此岸的蝉声(精)》包括:食蜜解毒、瑞香花与东坡、此心安处是吾乡、门前一树马缨花、红袖织绫夸柿蒂、梦幻蜡梅花、菊花和菊谱、梅兰竹菊、蓼汀花溆、诗中富贵、十二敦盘谁狎主?——读《明诗三百首》、乾隆诗与“哥罐体”、李白的仙诗等。
后记
把近几年的读书文字编为一集,取名《此岸的蝉声》
。一本书稿编定,最开心的事是写序,最头疼的事是取书
名。人总是喜欢说说自己的,尤其是说自己所爱和所长之
事,而且希望有人倾听。自序与请人作的序不同,是自由
自在说心里话的,可以理直气壮地不周全,不管格式。书
名,在古人是要表达个人志向和情趣的,这在今天则很难
。抱书枯坐的时候,我常想,自己能有什么志向和情趣呢
?无非是衣食住行、上班下班,若每本书都叫《朝九晚五
集》或《柴米集》,那该多让人扫兴呢。《此岸的蝉声》
略有飘逸的风致,然而既离题万里,意思又近俗,也不算
多理想。
历来形容蝉声,多用“聒噪”二字。按照《西游记》
里孙猴子的用法,如在龙宫逼迫龙王们献出盔甲兵器等物
后,临走连道几声“聒噪!聒噪!”聒噪相当于自觉理亏
的打扰。现代人当然不会再因“西陆蝉声唱”而引起“南
冠客思侵”的联想,蝉纵使不归于害虫之列,充其量不过
盛夏应时的一种小生物而已。虽然如此,书名说起来还是
有点来历,出自二十多年前所作,题为《夏日》的一首小
诗。第一段的末尾说:“此岸的蝉声犹似彼岸,说渡,其
实也枉然。”借用了佛家词语,所指却并非佛家的超脱或
解脱,更别提一夜彻悟、证得大光明自在之境了。“一水
两岸”的比喻向来喜欢用,从年轻时一直用到现在,由此
引申,桥、船、深渊、浮沉,屡屡在诗中出现,有时说的
是隔绝,有时则是连通,有时是决心独立于某事某物的,
有时则又期待着返归。此与彼是相对的事物,正像阴和阳
,虽被强分为优劣善恶,然而潜消加渐进,物极而反,随
时随地互相转化。我们看太极的图案就很明白。二十年前
说渡河的枉然,日记没有保存下来,不知道确切想说什么
。据字面看,意思无非是,智慧所限,难以横越,也可能
是说,此岸与彼岸原本一体,不必另生事端。假如是前者
,表明那时还相信智慧将随年龄以及读书更多和阅历更深
而增益,假如是后者,就颇有颓丧或懒于进取之嫌。
齐物,消除差别,理论上说得漂亮,实际上不能做到
。我连庄子是否能做到都不太相信,何况他人。但庄子的
认识既深刻,态度亦真诚。春天百花齐放,秋天万木凋残
,冰峰插天,芳野无际,一般人看到的,不是同一,而是
差别。我们生活在其中的,是一个处处有差别的世界,等
级制度便是最美妙的结晶。读书的好处——假如真有——
便是教会我们认识和应对这些差别。
在写作《夏日》之前若干年,还在北京工作的时候,
坐在俯瞰玉渊潭混浊池水的十几层高楼的办公室里,写过
一首更短的诗《渡》,《夏日》其实是从《渡》发展而来
的。《渡》的稿子已经找不到了,但还记得其中的一些句
子,如“此岸和彼岸,被谁的一声叹息挑走”,带着可疑
的伤感和没来由的自信。开头的两句“渡过那条河,芦花
深处白鹭飞”,则相对爽快,仿佛一个人踌躇满志地在等
待出发。有人形容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的开头,在活
泼的琴音中跳出来的,就是一个即将踏上征程的人的“兴
高采烈的”形象。
关于读书,还可以讲讲博尔赫斯的一件小事。在莎士
比亚剧本《麦克白》的第一幕第六场,受邀前来过夜的苏
格兰国王邓肯,赞扬麦克白的城堡位置好。大将班柯说,
燕子也在这里筑下它们温暖的巢,证明这里的空气中有诱
人的香味。他说,凡是燕子生息繁殖之处,空气总是新鲜
芬芳。然而就是在这个城堡里,麦克白夫妇密谋,趁黑夜
杀害邓肯,篡夺了王位。空气甜美的城堡成了血腥恐怖之
地,更是此后一连串的猜疑和疯狂的源头。这段描写也与
女巫出没的诡异荒野形成对比,其中自有深长的意味。博
尔赫斯在文章里特意提到班柯的话,而我读《麦克白》多
遍,原都是一带而过的,因了博尔赫斯,方得静心细品,
尝到妙味。博尔赫斯富有理性,强于分析,且感觉敏锐、
记忆超群,更难得的是,他具有高出这一切的通达,他的
文章因此趣味盎然。这趣味是深刻和广博,是由高屋建瓴
的总体把握和体察人微的细节探赜的完美结合而产生的。
感谢多年来一直关心与鼓励我的读者和腾讯《大家》
《财新周刊》《光明日报》《书屋》《长江日报》以及纽
约《侨报》的编辑们,他们使我觉得自己的一点微薄的工
作还有存世的价值,并因这价值而欣慰。尤其要感谢商务
印书馆的蔡长虹女士和本书的责编李艳华女士,是她们的
耐心、诚恳和认真的工作,使本书得以问世,并将在我心
里,永远留下美好的记忆。
2018年10月3日
精彩页
一个人的十本书
我早年的读书都是意外因缘,没有大路可走,钻篱笆,翻墙头,不料一头跌进兔子洞,居然发现一片大好天地。人说无心插柳,我是种豆得瓜。收获浓荫的人纵然无心,柳毕竟是自己插的。我的田地里却是被人强种了黑豆,我从豆稞上摘到五颜六色的奇瓜异果,岂非天意。
“批林批孔”运动闹起来的时候,我上小学,因此知道了孔子和先秦诸子。“儒法斗争”一路忽悠,无意引介了至少几十位古代作家,很多是我至今仍然喜爱的,尽管柳宗元的《封建论》一个字也读不懂。拜全民评《水浒传》之赐,我读到一百二十回的《水浒全传》。又因为读小说《红岩》,牵出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读领袖诗词,顺藤摸瓜,发现了三李和小杜。高中政治课上,工农兵大学生出身的老师讲资本主义“血淋淋的”原始积累,使我第一次听说世上有一本叫作《鲁滨逊漂流记》的小说。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鲁迅。
其他的人和书,顶多管中一窥,连一斑一点都不曾看清楚。但是鲁迅,他的那么多著作摊开在眼前,懂的,不懂的,被曲解的,被乱贴了各种标签的,囫囵吞枣全都吃进去。消化和吸收,成为一辈子的功课。
我读的第一本鲁迅,是《鲁迅杂文书信选》。中学课本上的各篇,出自此书的最多。人选的文字,往政治上靠。我从不懂到略知,对政治都无兴趣,但鲁迅的文字吸引了我。我到那时为止读过的所有报刊文章,所有的时贤小说,都没有这样的文字。尽管不久以后就读到鲁迅的其他作品,对他小说和散文的喜爱超过此书,但这本书读的遍数最多。因为是家里的书,毋庸借阅,不需归还,随时拿起来就可以读上一篇半篇。
鲁迅教会我写文章,鲁迅也教会我怀疑和批判,养成不做奴才的起码人格。他书中的旁征博引,成为我后来读书的指南,正如孙犁先生参照鲁迅日记中的书账买书。在已过知天命之年的此刻,我仍然把鲁迅当作唯一的老师。
几十年里,没有间断过读唐诗。一直想自己选一本唐诗,还想写一本以唐诗为主的诗话。后来想明白了,这都是形式。即使一本关于唐诗的书也没写出来,唐诗也早已流淌在我的血液里,藏在我写下的每一句话里。唐诗和鲁迅及庄子一样,都是一种精神和态度、一种生活方式。最初是从郭沫若等人的领袖诗词详注里了解唐诗这个概念的,虽然当时的课本里有李白、李绅和自居易的几首小诗。但我不知道唐诗这个概念有多大,想不到世界上有纯粹唐诗的书。书店没有,图书馆没有,老师也从没提到过。看到他们如数家珍地提到李贺,提到谭用之,我还想,他们是从哪里知道这些的呢?直到某一天,我读《红岩》,小说里写道:“刘思扬走到图书馆门口,看见老袁正依着门念一本唐诗,津津有味地,发出咏诵的声音: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刘思扬后来还几次去图书馆,每次老袁都在读唐诗,每次读的诗都不同。有一次他读的是:“花问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想想看,七十年代初,这样的文字!我和父亲说起,他说,老袁读的就是《唐诗三百首》吧。然后从床下旧箱子里翻出一本颜色发黄的书,繁体竖排,这就是喻守真的《唐诗三百首详析》。
此后,从初中到高中,古诗词的书能见到的,不过“文革”前的几本小册子和两种破旧不堪的清末民初的线装《千家诗》。一九七八年,古籍解禁,父亲在新华书店为我买到三本书:《古诗源》、《聊斋志异选注》、复旦大学的《李白诗选》。父亲说,书店进了两套,说是要给文化馆和什么机关的,被他好说歹说“夺”走一套。这是我上大学前仅有的三本古典文学书。《古诗源》不怎么懂,另外两本书,则被我读得滚瓜烂熟,李白诗差不多全部背下来了。对李白的热爱支配了我的青年时代,在我胆小性格的深层,注入一点儿狂傲。这种情形颇似杜甫。如果没有早年的狂傲做底子,杜甫中晚年的沉郁很可能流于衰弱,变成呻吟。对《聊斋志异》的入迷则把我引进两个世界:对汉魏以来特别是唐人小说的兴趣,对幻想文学的终生爱好。P2-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5: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