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台山市革命老区发展史》的编纂出版,是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老区的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以党史、军史、中国革命史为依据,坚持以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的奋斗史为重点,坚持以中共十八大以来革命老区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发展变化为亮点,真实反映台山老区人民革命斗争史,弘扬老区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为台山老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与经济发展提供有实用价值的参考资料。 《台山市革命老区发展史》是《全国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广东卷》的分册,包括序言、县域概况、县域老区发展史、本市的资源优势及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远景展望等部分。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历史沿革 老区评划 第一节 区域基本情况 一、区域基本情况 二、位置、面积 三、隶书沿革 四、县境变迁 五、文化沉淀 六、区位及资源优势 七、基础设施 第二节 革命老区概况 一、台山县成立评划老区领导小组,开展评划革命老区工作 二、关于都斛镇莘村管理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斗争史实 三、关于斗山镇浮石管理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斗争史实 四、关于白沙镇西村管理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斗争史实 五、老区工作会议 六、各级对老区的扶持 第二章 初期建党 迎来曙光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中共组织的建立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二、中共台山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第二节 乡村农会的建立 一、乡村农会的组织者 二、七大农民协会 第三节 工人运动的发展 一、印务工会与工人罢工 二、严惩“六大寇” 三、台开两县工人联合大示威 第四节 青年妇女运动的开展 第五节 华侨支援老区建设 一、巨大的侨汇收入 二、建筑楼房碉楼和扩建圩镇 三、兴办文化教育事业 四、兴办社会公益事业 第三章 奋起抗日 保护家园 第一节 日军入侵 一、惨遭蹂躏的上下川岛 二、台山五次沦陷 三、三社大屠杀 四、洗劫水南 第二节 抗日救亡运动 一、党组织重建 二、抗日团体 三、进步刊物 四、青年抗日先锋队的建立 五、耕田会 六、飞虎队 第三节 武装抗日 一、女壮丁训练 二、动员群众支援抗日 三、陈中雁率部参加游击队 …… 第五节 今后发展前景 一、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二、绿色发展,谱写美丽台山新篇章 三、主动对接,构建开放新格局 四、增进福祉,共享发展新成果 五、强化党建,提供坚实保障 附录 红色资源与革命人物夕 附录一 重要革命人物 一、李万苍(190l-1944) 二、温梦熊(1903-1929) 三、陈铁军(1904-1928) 四、何干之(1906-1969) 五、林基路(19161943) 六、黄毓全(1905-1932) 七、陈瑞钿(1913-1997) 八、黄光锐(1898-1985) 九、李德光(1918-1947) 十、李龙英(1923-1947) 十一、何仲儒(1919-1994) 十二、李嘉人(1914-1979) 十三、曹兴宁(1925-1996) 附录二 革命遗址、文物、纪念场馆 一、革命活动遗址(共22处) 二、革命故居(共9处) 三、纪念碑、亭(共15处) 四、纪念公园(共4处) 五、纪念馆(共2处) 附录三 历史文献 一、《台山县志》 二、《台山市志》 三、《台山年鉴》 四、《台山抗战纪念文集》 五、《中共台山历史大事记》 附录四 红色歌谣、歌曲 一、《保卫台山》 二、《忆苦坚持》 三、《反抢粮斗争》 四、《记反抢粮斗争》 五、《农会的战斗》 六、《滨海渔歌》 七、《囚徒歌》 附录五 大事记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导语 本书是《广东省革命老区发展史》丛书的一种。丛书集中体现了当地老区人民革命斗争史,注重突出老区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的弘扬和宣传,促进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图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做到历史的真实性、事件的准确性与内容的可读性相统一,对推动老区脱贫攻坚,振兴发展具有实用性和参阅价值。 本书主要内容有:台山市老区区域和革命老区概况,以及挖掘了老区在土改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情况,同时也讲述了台山市革命老区的建设发展历程,还附录有革命历史文献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