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如地壳运动一样,崛起了一座座诗歌山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诗歌重镇。在这一时空节点上,诗人们所具有的探索、独立、低调的写作态度,朴素、豁达、真挚的诗风,构建和丰富了当代诗人特有的诗学与美学传统,并取得有目共睹的诗歌成就。就整体成就而言,可立于世界诗歌之林。《常春藤诗丛》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活跃在中国,且至今仍在全国诗坛具有影响力的诗人的成就以及他们诗歌创作的面貌。 《李占刚诗选(精)》是《常春藤诗丛·吉林大学卷》的其中一册,本诗选既有脉络舒畅、情感饱满的抒情诗,也有婉转唯美的感伤诗。其中还收录了诗人李占刚的代表诗作《四笞灵魂》,该诗以“英雄”为主要意象,诗风慷慨激昂。作者从年少到中年,始终以炙热的灵魂面对诗歌,以纯洁的心灵体验面对创作,将自己对诗的热爱溢于言表,笔耕不辍,鼓舞着更多的青年诗人们。 作者简介 李占刚(1963-) 本名李战刚。1963年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79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系,2000年留学于日本富山大学并获文学硕士学位,201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获社会学博士学位。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诗歌创作。著有诗集《四答灵魂》《独白》,散文集《奔向泰山》和学术专著《基金会准入与社会治理》等。百余首诗歌在《诗歌报》《诗刊》等刊物发表。创办民刊《家园》和中日双语文学季刊《蓝》。曾获中国诗书画高峰论坛短诗金奖、新世纪十年中国当代诗歌精神骑士奖、中国桂冠诗歌奖等。!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上海。 目录 除夕 回家 大地 佛造像 生命之外 乏善可陈 等待一场雪 方 旧金山的元旦 顺化皇宫 会安古镇 翠玉白菜 金沙江畔的嘶鸣 那些 镜像 花见 顺着季风 清明 诗意狂草 那个下午 秋意流水 诗不如秋叶 诗意飞行 想一想,你为什么要成为诗人 这车窗外,这雪,这大地 五十抒怀 末日之后 布拉万 致被遗忘的情诗或聂鲁达 献给长白山天池的抒情诗 佛是这样想的 末日只是对个人而言 在独一无二的普陀鹅耳枥前 车过田野 谁有资格穿越时空 阅读诗歌 重上井冈山 静坐在环形山的阴影里 8月21日上帝光临地球 母校 儿子的生日 飞狐酒吧纪事 白云下面的重庆 在肯德基想念一个人 这个周末如此寂寥 在奔向北京的动车上的自言自语 珠海素描 10月28日的另一种记载 10月28日这一天 写在竹叶上的诗 有关怀旧与伤感 2002年元旦 看11月19日狮子座 流星雨补记 听历铭讲起一位多瑙河畔的 德国姑娘 在一个无所事事的下午 想起俄罗斯 你是一个绕过家园的流浪汉 无题 空梅雨 即景 给北岛的献诗 私人藏画 我们称之为“留学”的状态 对着镜子中的你的脸 感觉冬天 方位 远离自己 面具 风 芝麻,开门吧 女友一日 一年有半 一种判断 读风 看苹果在一天之内缓缓烂掉 今天 我们(组诗) 苦闷 爱情 音乐 流浪 家园 无题 李白和酒和诗 圣诞献词 度日 死颂 四笞灵魂 夏夜来临 钟声 黑洞 白桦林 纪念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