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到天边收割/陈应松文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陈应松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陈应松的长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山区青年,故事以他寻母的过程遭遇为主线,作者用看似荒诞的故事和写作手法突显的是当今社会沉重的现实,亲情的淡薄、贫富之间难以逾越的差距和人性的凉薄,借由金贵的眼,碰触读者的心灵。
作者简介
陈应松,生于1956年,祖籍江西余干县,生于湖北公安县。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为新世纪“底层文学”的代表作家。现为湖北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国家一级作家。
出版有长篇小说《猎人峰》《到天边收割》《魂不守舍》《失语的村庄》,小说集《陈应松中篇小说自选集》《无鼠之家》《一个人的遭遇》《陈应松小说》《陈应松作品精选》《呆头呆脑的春天》《暗杀者的后代》《太平狗》《松鸦为什么呜叫》《狂犬事件》《马嘶岭血案》《豹子最后的舞蹈》《大街上的水手》《星空下的火车》,随笔集《春夏的恍惚》《灵魂是囚不住的》《所谓故乡》《世纪末偷想》《在拇指上耕田》《小镇逝水录》,诗集《梦游的歌手》《中国瓷器》等50多部:《陈应松文集》6卷:《陈应松神农架系列小说选》4卷。
小说曾获鲁迅文学奖、中国小说学会大奖、《小说月报》百花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选刊》小说奖、中国环境文学奖、上海中长篇小说大奖、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梁斌文学奖、华文成就奖(加拿大)、湖北文学奖、屈原文艺奖等.2014年获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颁发的“湖北文化名家”称号。曾7年进入中国小说学会的“中国小说排行榜”中篇小说十佳。
作品被翻译成英、法、俄、波兰、罗马尼亚、日、韩等文字。
目录
《到天边收割/陈应松文集》无目录
导语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山区孩子寻找母亲的故事。性格乖戾内向的山区青年金贵,十分想念被父亲的家庭暴力打走与他人私奔的母亲,于是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历程。可是当找到发财的母亲时,母亲因为金贵长大后酷像其父,多年前恐怖的记忆被唤醒,坚决不认这个儿子。用几千块钱打发了金贵二十多年来渴望的母爱和温情,深深伤害了他。在打工的日子里又因遭人诬陷,挨打而产生了报复心理,于是杀死了仇人,开始了风雪之中的逃亡之路。在老家神农架被追捕跳崖之后,又被女友救活,但最终被女友的父亲举报。在最后时刻,金贵提出想见母亲一面……
这部长篇小说文本奇异诡谲,语言浓稠喷薄,以强烈的象征和魔幻色彩,表现了高寒山区的青年为寻求梦想而展开的执着追求,展现了底层人民的苦难和困境,揭开今日中国种种严重倾斜的社会现实。
书评(媒体评论)
陈应松用极富个性的语言,营造一个瑰丽多姿、
充满了梦魇和幻觉的艺术世界。这个世界建立在神农
架上但又超越了神农架,这是属于他的王国,也是中
国文学版图上的一个亮点。
——著名作家莫言
陈应松的创作个性及为明显,他的小说总是直面
人生的种种惨淡相,以疯狂的心理折射出社会发展中
的某种让人感到震撼的痛苦。
——复旦大学文学院博导、著名评论家陈思和
精彩页

这一年,就是春上天气骚怪的这一年。五月,山上的冰雪还没有融化的意思。冰雪像铁打的围桶,冒着残忍的、坚定的蓝光。这一天,下了一场冻雨,把我爹余大滚子隔在了山上。那场雨可真是无情,下在身上,立马让衣裳变成了硬壳壳;下在脸上,一抹,全是冰碴子,就好像下的是碎玻璃。我爹正在山上挖竹笋——竹笋埋在山缝里,根扎得很深,还没出头。他挖着竹笋,雨就下来了。我爹余大滚子火热的身子一下变成了个冰疙瘩,心脏都好像要停止了跳动,他就跑呀跑呀,跑到一个岩屋(洞),就想,我今天必死无疑了。可走进去,却闻见一股敬佛的香味,就像进了寺庙,就像有菩萨住在里面一样。他知道是什么——好久没闻见这样的香味了,是烧过香柏的香味,香柏就像神仙家的火塘。我爹余大滚子就打燃火机,一照,果真有些香柏的碎屑。不是有些,而是很多,越往里走越多,还有一堆燃尽的余灰。
“好啊,有人在山上偷香柏!”那个偷树人竟敢把国家二级保护的树木砍了,在这山洞里砍成门方偷运出去,胆真大啊!香柏砍了就去熬一种香精油,然后走私到美国,用来配制一种名贵的香水。这些年打击了一批又一批,可还是有人铤而走险,胆大妄为。
关于香柏的来历,我爹只是一闪而过的念头。他要把火燃起来,要救命,救自己的命。他就烧那香柏的木屑。尽管香柏是刚刚砍死的,但含满了油脂,鼓捣几下就燃了。我爹看着火升起来了,不管是香火还是臭火,只要能救命,就是好火。看见了火,就像几十年前的穷人看见了共产党一样,温暖得呻吟起来:哎呀,哎呀!哦嗬,哦嗬!……这时候,也慢慢地恢复了活力,血气蹿上了脸庞,从一个死鬼变成了活人,从一个冻得像根树棍子的人变成了一条软绵绵的大虫。望着燃烧的火,火的形状也是五花八门,既不像人,也不像动物;既不像我们望粮峡谷的某一处村庄,也不像田地、田地里的庄稼。可是——
我爹坚称那一天他在火里看见了菩萨,看见的是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这两个都是女菩萨;两个菩萨瓜子脸、小鼻梁、樱桃小嘴、糯米牙、柿饼发髻,脖子白溜溜的,手指细尖尖的。
我爹在暖暖的火堆里看见了望粮山人从未见过的菩萨。他先是将衣裳脱下来烤干爽了,发白的洋布褂子终于又露出了本色,泥巴一块一块因干脆后往下掉,那火就像无数只有形无形的手,在他身子上摸,摸脸、摸头发、摸胸前、摸后背;那火的手加了那香味——檀香味或是别的汹涌香味,异常干净柔软的香味,就像一阵阵女人的体香,一浪一浪撩拨他。
我爹可能是想起了被他打跑的我妈吧?我妈的一切,在家的一切,在家操持的一切:我妈浆洗的衣裳,我妈做好的饭菜,我妈在深夜的油灯下剁猪草、缝补、烙粑粑或者推磨,甚至走来走去的一切。或是,我爹他可能想到了他的母亲,他死去的母亲,母亲的暖怀,母亲在世的一切。
总之,我爹烤着香柏火,竟感动得流下泪来。香柏可是个好东西,我父亲有一种恍恍惚惚重回到母体的感觉。多好啊,如果——如果我死后睡在一口香柏棺材里,那可就是享福啊!棺材是另一个母亲的子宫,是大地母亲的子宫。为了接受这个香喷喷的菩萨的爱抚,这口棺材,我爹在五十岁出头时,就开始谋划自己的归宿了,说得难听一点儿,就是在算计自己的死期。这多么可怕,这个年纪就忽然想到了死亡?
如果你来到我们山区,你就知道一个半老头子想到死亡是很正常的,就是十几岁的少年,经常思考死亡也不是耸人听闻。道理很简单,他们与死亡离得很近。这一点与城里有很大的不同。城里人死后睡的是公墓,与活着的人离得很远,平时看到的全是活灵活现,朝气蓬勃,被广告社会包装得华丽、美艳、万寿无疆的生活场景。确实如此,在城里,人仿佛是不死的金刚,可以活万万年。假如身边有人死了——那也是在医院死了,就被运到很远很远的公墓里,你永远永远也见不着他了。有时候一想,这个人仿佛是出了长差,某一天还可以回来的——城市的死亡造成这样一种温馨的错觉。可是我们山里呢?一个人死了,我们看着他死去,看着他入殓,看着他埋葬,看着他变成一堆黄土,上面插满了魂幡,春天又插满春条——又叫清明吊子。到了除夕,上面会点亮一盏自制的油灯——这叫送亮。这个人,这个人啊,就在我们身边,变成鬼了——鬼所生活的一切,都每天在我们眼前晃动。那个坟啊,我们出坡干活、放羊牧牛,总是能看见他,他没有走远,死了也还赖在这里,在我们身边陪伴我们——这就会使活着的人,无论老少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这也是我们的未来的归宿啊!这种念头十分强烈。但也没哪个怕死,没有恐惧,甚至连稍微正经点儿的伤感也没有。为啥?阴间与阳间还是不同的。阴间什么都没有,只会有长眠不醒,没有享受。而阳世间有女人、有温暖、有亲情,可以来回地走动,看日落日出;看鸡上架、狗连裆,看妇人哺乳,少女唱歌跳舞;看小娃出生,老人过世,起新屋,娶媳妇,庆丰收,过大年……
另外,我爹想到了死亡,是因为生活艰难单调,无尽的劳累和饥寒。山里的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0: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