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故道,故道因取道故道河,即嘉陵江而得名,是秦蜀诸道(褒斜、傥骆、子午道)中延续时间最长的一条交通干道。开通时间早于褒斜道。西汉武帝时期,褒斜道因便捷成为官驿大道,故道亦通行无阻。全国统一时期,京都无论是设在长安、洛阳、开封或北京,它都是京师连接川、藏、云、贵各省、区的交通纽带。南北分裂割据时期,常常成为敌对双方争夺的主要目标,故道和散关的重要地位互为表里。无论从恢复历史交通地理布局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研究川陕交通史的角度看,搞清它的建筑构造、使用沿革、路线走向等情况,对研究我国古代关中地区西部的政治、经济、军事及交通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故道调查与以往有所不同,力求将所有关于故道交通相关联的文物遗迹和线索进行整合,将其作为一个完整交通体系进行研究。通过调查使故道的整个道路干、支线网络更加清晰,对研究我国古代关中地区西部的政治、经济、军事及交通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录 概述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地理环境 一 清姜河 二 嘉陵江及其支流 第二节 历史沿革 一 道路名称与线路变化 二 改栈阁为碥路 第二章 故道干道及沿线遗迹 第一节 益门至秦岭梁垭口 一 古道道路遗迹 (一)益门至沙铺 (二)沙铺至大散关 (三)大散关至秦岭梁垭口 二 沿线文物 宝鸡市渭滨区神农镇 1 三岔河遗址(新石器时代) 2 大湾铺遗址(新石器时代) 3 姜城堡遗址(新石器时代、西周) 4 峪泉遗址(新石器时代、西周) 5 姜城堡址(新石器时代、西周) 6 益门堡遗址(新石器时代、西周) 7 任家湾遗址(新石器时代、西周) 8 茹家庄遗址(商、西周) 9 诸葛山遗址(战国、宋) 10 大散关遗址(北魏-南宋) 11 漾峪沟墓群(西周、春秋) 12 竹园沟墓群(西周) 13 茹家庄墓群(东周) 14 益门堡春秋墓(春秋) 15 姜城堡墓群(春秋、唐、北宋) 16 川陕路北口墓群(唐、宋) 17 东四路北墓群(北宋、元) 18 炎帝墓冢(1993年) 19 关帝庙前殿(清) 20 益门堡关帝庙献殿(清) 21 诸葛大殿(清) 22 峪泉造像碑(元) 23 益门雄镇石匾(明) 24 重修关帝庙碑(明) 25 重修药王庙碑(清) 26 禁采兰草碑(清) 27 吊炉(清) 28 革除陋规碑(清) 29 “常羊育炎”题刻(清) 30 “山海镇口”题刻(清) 31 大王祠碑(清) 32 重修关帝庙碑记碑(清) 33 关帝庙捐资碑(清) 34 秦岭碑(1939年) 35 大散关摩崖题记(1936年) 36 重修菩萨庙碑(1940年) 37 秦岭标志碑(1987年) 38 炎帝陵园碑(1993年) 39 九龙泉碑(不详) 第二节 秦岭梁垭口至凤州村 一 古道道路溃迹 …… 第三章 故道支道——联运栈道及沿线遗迹 第四章 故道分支道——陈仓道及沿线遗迹 第五章 结语 附录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辨析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