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的杨树林屯儿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李勇库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为十二个章节,以时间为主线,讲述了作者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奋发向上的青年时期,踏实肯干的中年历程,以及继续前行奋进的退休后生活。其中有生动的描写,也有思考和情感的抒发。
作者简介
李勇库,1954年1月生,祖籍山东蓬莱,高级经济师,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曾任黑龙江省大庆市副市长,审计署驻成都特派办、京津冀特派办、驻长沙特派办党组书记、特派员,审计署党组成员、总经济师,中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副部长级)等职务。现任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兼组织联络工作委员会主任。先后获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市长(1999年)、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市长(2000年)、黑龙江省防治非典工作先进个人(2003年)、审计署三等功(2007年)等奖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曾出版《慎思笃行议政建言》《永思勇行》。
目录
引子
故乡情
铁人的第一口油井
第一章 祖辈
闯关东
在杨树林屯儿安家
闹土匪
念书
熬碱
第二章 童年
元宵节祭祖
野鸡进厨房
萨满
看见铁人王进喜
第三章 父母及姥爷姥姥
父亲母亲
姥爷姥姥
第四章 学生时代
上学
看电影
学生干部
读中学
帮助家里添收入
我的中小学老师
第五章 走向社会
供销社营业员
小李师傅
母亲的牵挂
放映队长
走上领导岗位
“五七”干校学习生活
下基层蹲点吃派饭
参观大寨
抓蔬菜生产
在龙凤公社主持工作
千人百车大会战
第六章 收获幸福
瑞雪孕育着生机勃勃的春天
恋爱时节
我的孩子我的家
第七章 到区里工作
难得的学习机会
任职龙凤区整党办
筹建聚丙烯化工厂
担任让胡路区副区长
酒局
张留松书记
第八章 到市政府工作
临危受命
走马上任
改革焕发生机
割除企业病灶
多业并举
上任前的插曲
副秘书长工作
不断充实自己
外地参观考察
第九章 大庆市副市长七年
“油城”农业
城乡建设
大文化战略
第十章 审计工作岁月
审计情缘
初识李金华
在成都特派办工作的五年
任职京津冀特派办
兼职长沙特派办
回审计署机关工作
第十一章 政协委员
担任全国政协委员
积极参政议政
第十二章 幸福一家人
成长中的女儿
女儿和女婿
懂事的外孙
快乐一家亲
尾声
导语
这是一部有个人真情实感的回忆录,作者深情回忆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回忆了从铁人精神诞生地——杨树林屯儿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
这是一部将小我融入大我,将个人融入大的时代的有温度的作品。
全书文气贯通、语言畅达、叙述简洁,读来真切感人。
后记
2018年8月中旬,退休后
的我又来到家乡杨树林屯儿
。对于这里的大草甸子、大
水泡子,我是那样的熟悉,
她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她的朝阳落日、风霜雨雪,
一幅幅清晰的画面,无数次
浮现在我的脑海,潜入我的
梦中。
站在故乡杨树林屯儿的
土地上,我的心潮像随风摇
曳的茂密青草一样泛起波澜
。看着屯子东面的大水泡子
,我努力让自己的心潮平静
下来。半个多世纪的岁月匆
匆,家乡几经变迁,可是这
里的蛙儿、鸟儿,甚至是蚂
蚱、蝈蝈依然像我儿时那样
鸣叫、跳跃、飞翔……
我踏上久违的大草甸子
,一股熟悉的就像是几十年
陈年窖藏酒,弥漫着纯真的
味道使我沉醉,秋初的大草
甸子碧空如洗,不时可见到
盘旋觅食的苍鹰和成群飞成
“人”字形的雁阵,落霞与孤
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一览无余的大草甸子上,天
空蓝得格外出奇,秋风也吹
得格外爽快,就连牧羊人的
吆喝声也比平时喊得更为悠
远冗长些,伴随浩荡秋风传
得很远很远。这时你才能深
刻领悟到“秋高气爽”这个成
语的真正含义。
那一天,我目光凝重,
心中充满无限敬仰、激动,
怀着对铁人王进喜的崇拜,
来到了离我家北面八九百米
的地方,这里是王进喜“铁
人”称号诞生的地方。这里
至今屹立着铁人王进喜的雕
像,30多米高的钻塔、油井
、王进喜带领队友们奋不顾
身地跳下去的泥浆搅拌池等
,都静静地安卧在那里。耳
边不由得响起当年铁人王进
喜带领1205钻井队竖立高
高井架时唱响的劳动号子:
咱们干劲大呀!嗨——嘿
再难也不怕呀!嗨——嘿
大家齐用劲呀!嗨——嘿
底座往上爬呀!嗨——嘿
工人干劲大呀!嗨——嘿
困难咱不怕呀!嗨——嘿
这个动弹了呀!嗨——嘿
步子可挺大呀!嗨——嘿
……
同志们加把劲呀!哎——

这下子动弹了啊!哎——

咱们工人干劲大呀!哎
——嘿
天大困难也不怕呀!哎
——嘿
石油工人一声吼呀!哎
——嘿
地球也要抖三抖呀!哎
——嘿
……
这号子,是那样的熟悉
,那样的清晰,跨越时空,
历久弥新。
当年儿时的伙伴均已步
入花甲之年,我们这些出生
在杨树林屯儿的孩子带着童
年梦想,长大飞向祖国大地
……我眼前不由得浮现出龙
凤公社一望无际的农田,大
庆宽阔的世纪大道、时代广
场、铁人广场和鳞次栉比的
座座高楼,起始大庆、西望
成都、坐看京津、南到长沙
……一个甲子白驹过隙。
时隔60年,回到故乡杨
树林屯儿,感慨万千,心绪
难平。岁月如歌,往事如风
,蓦然回首,顿悟人生,我
的根是杨树林屯儿,我的魂
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
杨树林屯儿给了我生命,教
会我如何生活和做人;是大
庆精神、铁人精神给了我灵
魂,教会我如何思考和做事
,激励我不畏挑战、砥砺前
行……回望近50年的职业生
涯,“做人就要做铁人那样
的人”这颗种子深埋心底、
生根发芽,大庆精神、铁人
精神伴我一路走来。
值得庆幸的是,自己赶
上了最好的时代,在党的培
养教育下,为党和人民的事
业做了自己能做的工作,奉
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和智慧
经验,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
弟弟妹妹以及下一代树立了
榜样,没有辜负组织的信任
、同志的支持和家人的期盼

值得告慰的是,退休了
,我还是一名共产党员,身
体还很健康,当选中国延安
精神研究会副会长。老骥伏
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我将不断学习研
究宣传践行延安精神,在未
来的人生道路上为党和人民
继续发挥余热……
精彩页
故乡情
杨树林屯儿——松嫩平原上的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坐落于大庆市红岗区南二路,地势北高南低,海拔166米。1954年1月24日我出生在那里,屯子东侧是我儿时的“月亮湖”——大水泡子,南侧是我的“童年天国”——大草甸子,西侧是我们家多年耕种的苞米地,北侧八九百米远的地方就是20世纪60年代初铁人王进喜打出的第一口油井。这里既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也是教会我生活和做人的地方,更是我人生理想的根系所在。时光荏苒,随着年龄增长、学习和工作,我走出杨树林屯儿,渐渐离她越来越远,可那里始终让我魂牵梦萦,60多年前的杨树林屯儿,一切的一切仍然是那样的清晰、亲切……
大草甸子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直到每年的5月,连续几天暖阳过后,大草甸子便显得格外清纯而明朗、空灵而轻柔,大地萌生出丝丝缕缕嫩绿鲜活的诗意,犹如一幅轻柔缥缈的美丽画卷,上面是浓淡相宜的绿色,丛丛小草朝气蓬勃地迎着灿烂的太阳……
天上飘来朵朵白云,渐渐地由浅入深、由白变黑,随着天空响起的几声春雷,绵密的细雨便像耐不住性子的东北小伙子,经过一冬的“猫冬”,终于又回到了久违的杨树林屯儿大草甸子。毛茸茸的小草一丛又一丛地探头探脑,悄悄地钻出黝黑冷寂的土壤,释放出压抑已久的生长能量。
杨树林屯儿大水泡子的冰面也由清澈变得浑浊,此时最担心的是杨树林屯儿有孩子的家长们。小时候,父亲早上出工前总是拍着睡眼惺忪的孩子们:“你们都别装睡,听说前几天大水泡子淹死了一个,以后谁也不准到大水泡子上滑冰、捞鱼。如果让我发现了,晚上回家看我怎么收拾你们!”孩子们都迷迷糊糊地听到了,使劲地闭眼睛,醒了的也装睡,不吱声。父亲拿起干活家伙什儿,出门前还不忘嘱咐母亲:“你这几天就别忙活家务了,一定把他们看好,大水泡子深不见底的,从冰上掉下去就没影儿,可不是闹着玩的!”母亲“嗯嗯”地答应着,父亲唠唠叨叨地出去干活了。
那年头,就像大人们说的,这里一年两场风,一场从春刮到夏,一场从秋刮到冬,啥也挡不住。春风一来,草丛绿了,冰雪化了,大水泡子开了。经过半年之久的冬天,久违了暖阳的鱼儿们成群结队地浮出水面,好奇地观望着大草甸子的初春。而最先沉醉于春光的,还是我们这些孩子,男孩儿们把狗皮帽子扔到家里,来不及脱掉身上的棉袄棉裤,就像一阵风似的跑出家门去追赶北归的鸟儿;女孩儿们在家里脱掉身上沉重的棉袄棉裤,换上清爽的旧衣服如燕子似的轻盈地跑出家门,来到大草甸子上,从一朵朵小野花身上嗅着春天的芬芳,然后欢快地采摘五颜六色、缤纷绚丽的野花。男孩、女孩就这样在大草甸子上闹着、跑着,尽情撒欢玩耍,露出一张张如春天般灿烂的脸庞,把春风、春意的蓬勃生机全写在了脸上。
晚上回到家里,父母们就开始叨咕起来。特别是喝几口烧酒后的父亲话更多,磨磨叨叨地说:“都多大孩子了,咋就一点也不明白事儿,大人们一天起早贪黑在地里干活,养活你们这些小患子,你们就不能替家里分担点?”
母亲看到一旁紧张的孩子们,忙打着圆场说:“你们看家里大人忙一天累个贼死,还得到大草甸子上给家里搂柴草、烧饭,过些时候大草甸子野草、杨柳毛子就要绿了,你们就不能帮着大人们多为家分担点,赶紧搂点干的烧柴?你们也不小了,也该懂事了。”然后不忘小声说:“还不麻溜地上炕睡觉!你爸喝酒了,能不能别惹大人生气?”
孩子们一听乖乖地上炕,闭上眼睛……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挎上筐欢快地奔向大草甸子,去找寻新鲜的荠菜、开黄花的婆婆丁、嫩嫩的刺嫩芽、大脑袋的小根蒜、青青的山芹菜、苦深深的苣荬菜、充满蒿子香的柳蒿芽、猫爪子蕨菜、野苏子叶,顺手割一些杨柳毛子。
看着累了一整天的孩子们把装满筐和篮子的胜利果实拿到家里,把杨柳毛子扔到板杖子边上晾晒,父母高兴地说:“赶紧吃点饭,饿坏、累坏了吧!明天再去,多拿几个大饼子,一会儿烧点热水,烫烫脚、解解乏,然后麻溜地上炕睡觉。”
我们这些孩子,吃着热乎乎的大饼子、煎饼,用大葱、野菜蘸着鸡蛋酱,一会儿就饱了。热水烫过脚,上炕后格外舒服,躺下就睡着了,有的男孩子竟然打起了呼噜。
父亲笑着说:“怎么着?这些小崽子挖点野菜、干点活,还整出点动静了,怕人家不知道?”说着要捅醒打呼噜的孩子。
母亲忙拦着说:“你可别惹醒他们,忙了一天累着了,都还在长身体,你没听人家说,睡觉时间是长个儿的时候。”听了母亲的话,夫妻互相瞧着对方,“扑哧”都笑了。
不一会儿屋里的油灯灭了。圆圆的月亮像个银盘子一样挂在天上,杨树林屯儿安静下来,狗也不叫了……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2: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