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黄河历史文献(精)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作者 | 翁莹芳//白鸿叶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经过历朝历代的积累,有关黄河的文献资料数量可观,本图录收录了国家图书馆藏黄河相关古籍特藏文献逾600种。其文献类型包括舆图、善本和普通古籍等。黄河舆图按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将黄河作为部分来展示的水道或漕运图,一类是黄河专图,后者又包括全图和局部图,局部图以描述河南、山东、江苏等省的下游区段居多。黄河舆图按功能又可分为河道图和工程图,又以专为某次具体治河工程绘制的工程图最为常见。黄河著述可分为河渠类文献和黄河专门文献两大类,后者又包括治河理论著作、河工技术著作、黄河历史著作和黄河相关案牍汇编等。总体而言,黄河相关文献内容丰富,包括历代治河名人及治黄实践者撰写的治河典籍、黄河沿岸府、州、县等地方志中有关黄河的记载,历代治理黄河的碑碣拓片、明清治理黄河相关奏折、民国政府的黄河治理档案等等。这些文献对黄河治理、黄河史学和水利文化等相关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学术和史料价值。 目录 黄河图说 黄河图说 问水集:六卷 宸断两河大工录:十卷 河防一览:十四卷 河防一览图 黄河考:一卷 河工诸议:三卷,附一卷,新议一卷 历代黄河移徙图 治河通考:十卷 新河图 河渠考略:一卷 总理河漕奏疏初二任:三卷,三任五卷,四任六卷 河防一览榷:十二卷 北河续纪:七卷,附余二卷 河防考:四卷 河源志:一卷 河防一览纂要:五卷 明治河图 禹贡锥指 黄河全图 巡河杂咏:一卷;巡河续咏:一卷 河渎奏疏:不分卷 河纪:二卷 居济一得:八卷 行水金鉴:一百七十五卷,卷首图一卷 防河奏议:十卷 题定河工则例;题定河工杨木椿规则例 河防志:十二卷 河防志:□卷 河工蠡测 (清)刘永锡撰 开归陈汝四郡河图 (清)胡宝瑔记 古河考 (清)吴楚椿撰 靳文襄公治河方略:十卷,卷首一卷 (清)靳辅撰,(清)崔应阶重编 水道提纲:二十八卷 (清)齐召南撰 钦定河源纪略:三十五卷,首一卷 (清)纪昀、(清)陆锡熊等撰 黄河源图 (清)阿弥达原绘 黄河工程文册 (清)兰第锡编 估挑二套引河图 二套引河并正河归海尾闾情形图 睢州下汛漫工情形图 八省运河泉源水利情形图: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南、山东、直隶 历代黄河移徙图 黄运湖河全图说 南河图说 河工纪要:十二卷 木龙书 治河奏疏:二卷 豫东宣防录:六卷 续豫东宣防录:一卷 丰汛六堡漫工添建坝基并挑浚引河情形图 丰汛六堡漫工添建坝基并挑浚引河情形图 丰汛六堡漫工添建坝基并展挑引河头情形图 会勘丰汛六堡漫工展宽引河并宣泄漫水情形图 会勘丰汛六堡漫工展宽引河并宣泄漫水情形图 堵筑丰汛六堡漫工现在办理情形图 丰汛大坝淤滩并唐家湾引河情形图 张公奏议:二十四卷 治河奏牍:□□卷 黄河夺淮穿运入海及湖河堤坝形式图 黄河初学须知:不分卷 治河图略:一卷 嘉庆十六年堵闭萧南李家楼因见冰凌误挑新引河情形图 河源纪略承修稿:六卷 黄河运河全图 江南省黄运图 江南省黄运图 运河来水归江全图 江南各厅全河图说:卷二 绘造江南清黄河道各工事宜全图 外河减坝至海口一带河道堤堰水势情形图 淮扬十一厅事宜图说 洪泽湖口北部黄河堤工图 外南汛顺清河一带情形图 外河厅属老坝工拦黄土坝上下淤滩图 外南厅属河滩筑堰阻截河流情形图 砀山境内南北两岸土坝全图 历代河防类要:六卷 各省原奏簿 水经注图说残稿:四卷 黄河全图 黄河发源归海全图 黄河发源归海全图 黄河图 黄河图 江淮河及南北运道全图 河干问答:一卷 道光拾年分咨取河图 续行水金鉴:一百五十六卷,卷首一卷 丁萼亭治河要语:一卷 汪氏黄河考:一卷 河工器具图说:四卷 稟复道宪洪查勘四女寺减河工程并说贴估册各稿 南河成案:五十四卷,卷首二卷 南河成案续编:一百零六卷,卷首一卷 江苏黄淮运河水利图说 山东中游河工详细图说 堵合黄河漫口河工合龙做法图式 利津县被淹村庄图 上游黄河堤堰形势全图 上游南岸第一营黄河大堤形势图 上游南岸第一营防守黄河大堤形势贴说图 上游金堤临黄民埝河形图说 下游南岸第一营防守堤埝河图贴说 下游南岸第二营防守黄河大堤形势图说 下游南岸第四营阎家堤埝险工图 豫省归淮河道情形图说 上山东省公署履勘黄河三游工程情形暨整顿办法报告 利津黄河入海图 河南黄河两岸堤工形势图 上游黄河堤堰形势图说 濮阳河上记:四编 河防记:一卷 水经注黄河经过郡县图 山东利津县宫家堤黄河决口图说 山东利津县宫家堤黄河决口图说 利津县黄河决口后分溜情形并筹办法图说 利津县黄河决口后分溜情形并筹办法图说 豫河志:二十八卷 绥远河套治要 黄河流域全图 河南全省黄河形势图 历代治黃史:六卷,卷首图一卷 筹治黄河商榷书 豫河续志:二十卷;河南黃泌两河详图:一卷;豫河变迁考:一卷 淮系年表全编:四卷 绘呈直隶南北两岸堤埝黄河大概形势图 山东黄河图 泺口黄河桥古为鹊山淤湖说 山东黄河总分段工防图 黄河长江中下游各省分县精图 治河说略:十卷 黄河流域全图 黄河平剖面图 黄惠河平面图 黄河地形图 黄河形势及变迁图 豫河三志:十二卷,首一卷,卷末一卷 黄河图议:一卷 实测黄河两岸五万分一地形图 治导黄河试验报告书 冀鲁豫黄河沿岸各县水灾情形总图 河工器具图 中华民国黄河流域图 兰封县黄河形势图 铜瓦厢附近黄河形势图 兰封小新堤上游挑水坝设计图 兰封小新堤护岸工程设计图 山东及江苏黄河水灾图 江苏省黄水泛滥灾区图 黄河河工图谱 临濮集黄河决口航摄图 黄河董庄决口泛滥区域形势图 黄河决口泛滥区域图 河徙及其影响 豫冀鲁三省黄河图 实测黄河水利流域图 河南省黄河图 豫冀鲁三省黄河图 黄河水利委员会实测一万分一图 黄河水利委员会实测五万分一图 黄河水利计划图 黄河纵断面图 黄河沿岸物产集散图 华北各省水道图 黄河流域年平均雨量图 黄河河道变迁图 黄河河道变迁图 黄河平面图:平地部 山东黄河实地调查平面图 三门口附近地 精彩页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哺育了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在 5000 多 年的中华文明史中,黄河流域在其中 3000 多年里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这里分布着郑州、西安、洛 阳、开封等古都,创造出“四大发明”,出现了《诗经》《老子》《史记》等经典。 黄河滋养了一方土地,也曾给沿岸百姓带来过严重灾难。黄河“善淤、善决、 善徙”,历史上有“三年两决口 , 百年一改道”之说。自春秋战国以来,黄河灾害 频仍,决堤泛滥不断,据统计一共改道 1590 多次。例如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 在河南铜瓦厢决口改道,淹没 30 多个村庄,波及河南、山东、河北等地 10 州 40 余县,受灾面积 3 万余平方千米,灾民约 700 万人。 基于黄河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性,古代人民从未停止过对黄河的认知和研究。 在数千年里,历代王朝积累了浩如烟海的黄河相关文献。从《尚书·禹贡》中的“禹 河故道”,到历代官修史书、个人著述中的治黄工程总结,这些文献涉及黄河区位、 保护、治理、开发等方方面面;不仅有专书、舆图、谕旨、奏议、传记、诗词、图说, 也有散见于正史、典志、实录、地方志、文集、笔记、类书、丛书中的散篇。这些 文献曾在历史的长河中发挥过巨大作用,如今在许多公藏机构得以妥善保存。 国家图书馆(以下简称国图)作为国家总书库,收藏有大量黄河相关历史文 献。目前发现有关黄河最早记载——内容为“□行东至河”的一片甲骨,就藏于国 图。这片甲骨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大约出自商武丁时期(公元前 1250 年—前 1192 年)。国图收藏的黄河相关历史文献可以概括为两大类 :一类是特藏,包括 舆图、金石拓片等 ;一类是古籍(书籍),包括善本、普通古籍、地方志、民族语 文文献等。这些文献类型有时并不单一,例如古籍中有舆图,图说类文献既是舆图 也是古籍,石刻舆图拓片既是舆图也是拓片。 所谓鉴古知今,充分利用这些历史文献,对于当前乃至以后的黄河研究仍然具 有重要意义。早在民国年间,汪胡桢等辑印的《中国水利珍本丛书》就影印收录了 35 册水利古籍。近几十年间,黄河相关历史文献主要出现在三类整理影印项目中 : 一是水利著作整理影印,例如 1996 年台湾文海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水利要籍丛编》、 2004 年线装书局出版的《中华山水志丛刊·水志卷》、2006 年广陵书社出版的《中 国水利志丛刊》等;二是黄河专著整理影印,例如 2004 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再 续行水金鉴·黄河卷》、2015 年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水利史典·黄河 卷》等 ;三是与黄河密切相关的其他水系如大运河等专著整理影印,例如 2014 年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2019 年学苑出版社出版的 《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续编》等。除此之外,单件古籍的出版影印也不在少 数,例如 2007 年天津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了清代张鹏翮的《治河全书》、2017 年 中国水利史典编委会重新整理了《河防一览》并连贯展现了《河防一览图》等。不过,这些项目都没有对黄河相关历史文献进行全面的整理和汇总,文献类型也比较 单一,仅限于书籍。在此背景下,本书以国图藏品为基础,拟对黄河相关历史文献 进行全面、综合地整理和辑录。在国图藏黄河相关历史文献中,舆图和古籍的数量 最多,因此这两者也是本书的重点所在。 一、黄河相关舆图 流传至今的黄河相关舆图,从制作方式来看,早期以刻石、拓片为主,在元、 明、清时期以绘本和刻本为主,到了民国时期则以铅印本、石印本、油印本、晒蓝 本等为主 ;从装帧形式来看,有卷轴装、经折装、册页装等,其中有不少大长卷, 例如明代的《河防一览图》长达20米,是我国现存最长的一幅黄河、运河工程图。 国图所藏 1949年前出版或制作的黄河相关舆图约有400种,在绘制年代、河段区域、 内容类型等方面均有鲜明的特征。 (一)绘制的年代 黄河作为地理要素在舆图上出现的年代很早。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舆图之 一——刻于齐阜昌七年(1136)的《禹迹图》上关于黄河的刻画就已经相当准确、 清晰。但是,现存最早的专门的黄河图出现在元代。 1. 元代 元代,我国现存最早的治河工程图说问世,即王喜的《治河图略》。至正四年 (1344)五月,黄河在河南开封一带白茅堤、金堤决口,灾区百姓死者过半,朝廷 因此下令访求治河方案。王喜曾任河工,极有可能在此时撰成《治河图略》一书。 此书前半部分列禹、汉、宋、元时期的黄河图及治河、河源之图共12幅,其中有 目前已知最早的黄河河工图。每图均附图说,略载古今黄河水害与水利关系,陈述 治理方案。不过,国图收藏此书的最早版本是清嘉庆年间的刻本。 2. 明代 明代最著名的黄河舆图当属治河名臣潘季驯编绘的《河防一览图》。此图以黄 河为主,并行绘出黄河与运河,所绘黄河起自发源地星宿海、直至江苏云梯关入海, 黄河两岸堤、坝、闸等防护工程标注醒目、标记详细。《河防一览图》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